摘要:目的 探討腦梗死患者急診搶救中采用專職化層級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3年1~12月醫(yī)院收治的70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急診護理,觀察組采用專職化層級護理。比較兩組搶救情況、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護理質量。結果 觀察組急診分診時間、入院至治療時間及總搶救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護理前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專職化層級護理可有效提高腦梗死急診搶救效率,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關鍵詞:腦梗死;專職化層級護理;急診搶救;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護理質量
腦梗死是由缺血缺氧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屬于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類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多見,也是腦血管疾病的最常見類型。大動脈粥樣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動脈閉塞是導致腦梗死的主要病因,煙霧病為腦梗死的高危病因。此外,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也易導致腦梗死的發(fā)生[1]。腦梗死早期患者無特定癥狀,其癥狀根據(jù)梗死部位及阻塞血管而表現(xiàn)出多樣化,部分患者腦梗死發(fā)作前可能會出現(xiàn)陣發(fā)性頭暈、感覺麻木等癥狀。腦梗死起病較急,癥狀通常在數(shù)秒或數(shù)分鐘達到高峰,一旦出現(xiàn)失語、偏癱等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或短暫性頭暈、復發(fā)性肢體無力等癥狀,需要立即送醫(yī)就診,于時間窗內提高搶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后[2~3]。專職化層級護理對護理人員職責進行明確定位,通過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優(yōu)化護理效率,縮短急救時間,提高救治效率[4]。本研究旨在探討腦梗死患者急診搶救中采用專職化層級護理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12月醫(yī)院收治的70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5];首次發(fā)?。活A計生存期≥6個月。排除標準:合并重度癡呆;于搶救過程中死亡;腦出血。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急診護理
入院后立即給予患者急救措施,并對其進行相關檢查,根據(jù)病情給予積極對癥治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一旦出現(xiàn)異常立即實施搶救。護理人員配合醫(yī)生對患者進行搶救,落實急診護理措施。
1.2.2 觀察組接受專職化層級護理
(1)成立專職化層級護理小組:根據(jù)護理人員資歷及護理經驗分為N1、N2和N3三個級別。其中,N3組為熟悉護理細節(jié)、業(yè)務技能熟練、考核評級優(yōu)異的護理人員。對不同組別的護理人員再次進行層級分組,其中預檢分診組包括N1和N3級護理人員,次級搶救組則包括N1和N2級別的護理人員,危急搶救組則需要三級護理人員共同合作。對護理人員進行腦梗死急救護理相關知識培訓,引導其熟練掌握腦梗死體征評估、心電圖解讀、溶栓操作及注意事項等,在模擬急救考核通過后,才可對患者進行相關護理管理。
(2)層級護理:根據(jù)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對其進行分級。對存在面癱、口角歪斜的前循環(huán)腦卒中,以及存在共濟失調的腦后循環(huán)卒中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優(yōu)先檢查,并立即安排搶救,接受溶栓處理。針對次級搶救組患者,首先引導患者進行頭顱CT檢查,在明確其無溶栓相關禁忌證后再安排靜脈溶栓或手術取栓治療。堅持先搶救患者、后掛號繳費原則,確保患者可第一時間接受治療。在搶救過程中,若患者處于清醒狀態(tài),護理人員可給予言語鼓勵,確保其情緒穩(wěn)定,并關注家屬心理狀態(tài),使其放松身心。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搶救情況:急診分診時間、入院至治療時間及總搶救時間。(2)比較兩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6],滿分為42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3)比較兩組護理質量:從病情管理、分級護理、應急能力及風險評估4個方面評估,每項25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7]。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搶救情況比較
觀察組急診分診時間、入院至治療時間及總搶救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病情管理、分級護理、應急能力及風險評估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腦梗死發(fā)病后,患者會出現(xiàn)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導致神經功能缺損,出現(xiàn)面部或一側肢體麻木甚至癱瘓,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語言障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質量。腦梗死病情進展快,可于發(fā)病后短時間內迅速惡化,因此需盡快實施搶救[8~9]。
專職化層級護理旨在優(yōu)化人力資源配量,促進護理工作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進而提升醫(yī)院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護理管理,優(yōu)化護患關系[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急診分診時間、入院至治療時間及總搶救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護理前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專職化層級護理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分組,再根據(jù)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護理干預,各個層級小組的護理人員各司其職,按規(guī)定為患者提供搶救護理工作,并堅持“先搶救患者,后掛號繳費”的原則,縮短患者等待時間,快速對患者進行病情分級處理,確保其入院后可第一時間接受搶救。若患者處于清醒狀態(tài),護理人員還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安撫其不良情緒,引導其放松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確保搶救工作順利進行[12]。專職化層級護理具有較高的時效性和專業(yè)性,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腦梗死護理知識培訓和考核,提高其病情評估能力,從而能快速識別患者病情并給予對應處理。針對病情嚴重患者開放綠色通道,確保其立即接受治療,并通過監(jiān)測生命體征、予以生命支持,使患者腦組織缺血缺氧情況得到較快改善,進而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高搶救效率,為后續(xù)治療提供良好的條件[13]。急診搶救后,還需要給予患者相關護理。例如,堅持規(guī)律鍛煉有助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當患者進行有氧運動時,心率和呼吸頻率會相應增加,從而加速血液循環(huán),改善腦部供血。此外,規(guī)律鍛煉還可增強患者肌肉力量和靈活性。合理膳食對患者康復至關重要,過量的鹽分攝入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腦血管負擔。因此,患者應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深加工食品等高鹽食物。適量攝入鉀有助于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可指導患者多食用香蕉、土豆和菠菜等富含鉀元素的食物,規(guī)范飲食,促進病情早日康復[14]。
綜上所述,專職化層級護理可有效提高腦梗死急診搶救效率,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馮嚴,郭朝琦.專職化層級護理在腦梗死患者急診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3,8(18):151-154
[2]趙晶晶.專職化層級護理在急診腦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yī)學,2021,45(6):605-606.
[3]武若楠.專職化層級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搶救效率及神經功能損傷的影響[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22,54(3):346-347.
[4]陳晨,沈婷,武春艷,等.專職化層級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康復期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4):105-107.
[5]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5,43(5):380-393.
[6]劉藝紅,邱曉燕,莊麗麗.專職化層級護理模式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搶救效果與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2,51(3):325-328.
[7]彭燕香,張丹.針對性層級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23,18(8):126-128.
[8]楊盼盼.層級化心理護理在腦梗死CT掃描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3,42(12):2164-2167.
[9]王芳,李艷華.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刊,2020,55(10):1148-1151.
[10]施華,夏從容,陶俊.流程優(yōu)化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搶救成功率及預后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22,46(3):437-438.
[11]張軍麗.基于SWOT的多學科協(xié)作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搶救成功率及臨床結局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5):892-897.
[12]王妍.全程優(yōu)化急診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1,19(16):28-30.
[13]蔡靜純.全程優(yōu)化急診護理在急性腦梗死中的搶救效果觀察方案[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20,25(4):405-407.
[14]宋曉芳.急性腦梗死患者搶救中全程優(yōu)化急診護理的應用效果[J].包頭醫(yī)學,2020,44(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