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初中英語教學已不再僅僅局限于語言知識的傳授,而是更加側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意義,并據此提出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包括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問題導向探究、強化語言實踐、鼓勵創(chuàng)意寫作以及注重反思總結等。采用這些新穎的教學策略,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育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實現(xiàn)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思維品質;初中;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蔡佳伶,于立榮,寧夏銀川市金鳳區(qū)良田中學。
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逐漸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思維品質作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包括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邏輯思維等多個方面。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不僅有助于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還能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培育其解決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既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增強學生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因此,深入探索并實踐基于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深化知識理解
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詞匯、語法和句型的簡單積累,更是對語言背后文化、邏輯和思維方式的深入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和層面把握英語知識的本質和內涵。例如,在教授語法規(guī)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不同語境下語法的具體應用,使他們理解語法背后的邏輯和規(guī)律,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這種深度理解有助于學生構建更加穩(wěn)固的知識體系,使他們在面對復雜問題時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從而更有效地掌握英語這門語言。此外,深化知識理解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往往側重于知識的灌輸和應試技巧的訓練,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通過引入多樣化的思維訓練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創(chuàng)意寫作等,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既充滿挑戰(zhàn)又樂趣無窮的學習環(huán)境。這些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能讓他們在參與和互動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例如,在教授有關環(huán)保的單元時,教師可以組織一場英語辯論賽,讓學生圍繞“人類是否應該為環(huán)境保護做出一定犧牲”這一議題展開討論。這樣的活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引發(fā)他們對環(huán)保問題的關注,進而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英語學習中。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是指學生在面對新問題時,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提出新穎見解并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高級思維活動,教師可以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潛能。例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突破常規(guī)思維,嘗試從不同角度和視角來構思文章,并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豐富文章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敢于嘗試、勇于探索,成為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同時,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基于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激發(fā)思維活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學習和運用英語。通過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讓他們在真實的語境中得到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雙重鍛煉。以“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這個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為學生營造一個沉浸式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討論自己的音樂喜好,提問“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或者“Why do you prefer this type of music?”,從而自然地引入本單元的主題,并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活力。隨后,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與音樂緊密相關的情境活動。比如,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音樂評論家、音樂制作人或音樂愛好者等角色,用英語交流并分享各自鐘愛的音樂類型及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自如地運用目標句型“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來表達個人觀點,還能在真實的語境中反復練習和鞏固所學的詞匯與句型。此外,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拓展與音樂相關的交際場景,比如模擬舉辦一場音樂會或音樂比賽,讓學生在情境中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語進行深入交流和互動。這些活動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
(二)問題導向探究,拓展思維深度
為了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系列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引導他們積極探索、深入分析并有效解決問題。學生不僅借助這些問題深化了對知識點的理解,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并提升了思維能力。例如,在講授“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經歷切入,提出一個普遍性的問題“Could you elaborate on your route to school?”,以此喚起學生的記憶和思考,鼓勵他們用英語詳細描繪自己的上學路徑和方式,同時鍛煉其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隨后,教師可進一步提出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如“What factors influenced your choice of commuting method?”或“Could there be a more efficient way to get to school?”,這些問題促使學生深入反思選擇上學方式的考量因素及潛在的改進途徑,從而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在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鼓勵學生勇敢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見解,比如“I feel buses are quicker, yet why do some people prefer biking?”。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促進了他們之間的思維交鋒和觀點共享。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小組討論或匯報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歷程和發(fā)現(xiàn),進一步拓展思維視野。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能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還能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
(三)強化語言實踐,提升表達能力
語言實踐是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應精心策劃口語交流、角色扮演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鍛煉并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以“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個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生動展現(xiàn)熊貓的可愛形象與生活習性,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并引導他們用英語準確地描述熊貓的特征,如“Pandas have black and white fur, and they look incredibly cute!”。這樣的練習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細致描述能力。隨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圍繞“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一主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用英語表達自己對熊貓的喜愛之情以及背后的原因,如“I like pandas because they are extremely gentle and friendly.”。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法規(guī)則和詞匯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比如撰寫一篇關于熊貓的英語短文,或參與一場以“Pandas and Their Protection”為主題的演講比賽。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創(chuàng)作中,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象力,使他們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展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深刻的見解。通過這些豐富多彩且針對性強的語言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強化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升思維品質和英語綜合素養(yǎng)。
(四)鼓勵創(chuàng)意寫作,挖掘思維潛能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鼓勵創(chuàng)意寫作,挖掘思維潛能”的策略,引導學生開展富有創(chuàng)意的英文寫作,以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并深化他們對英語語言的理解與應用,進而挖掘他們的思維潛能。例如,在“Sad movies make me cry.”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感人至深的電影片段,如《泰坦尼克號》的經典離別場景,以此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The emotional impact of sad movies”這一主題展開自由寫作,鼓勵他們用英語表達觀看悲傷電影后的內心感受與情感體驗,如“The sorrowful melody and tragic ending of the movie tugged deeply at my heartstrings, causing me to shed tears uncontrollably.”。這樣的寫作練習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強化他們的同理心與情感共鳴能力。
在創(chuàng)意寫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文體與寫作風格,如抒情散文、故事敘述或議論文等,以拓寬他們的寫作視野,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分享與互評活動,讓學生在相互學習中汲取靈感,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與思維品質。通過這些創(chuàng)意寫作活動,學生不僅能在語言表達方面取得長足進步,還能在情感共鳴與思維拓展方面獲得強化提升。
(五)注重反思總結,優(yōu)化思維品質
反思總結是提升思維品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深入反思和總結,分析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并據此制訂有效的改進計劃。通過這一過程,學生能夠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策略,進而提升思維品質和學習效率。以“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這個單元的教學為例。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回顧本單元所涵蓋的詞匯、句型和語法要點,如描述電影院設施、服務質量的形容詞和短語,以及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通過復習鞏固,幫助學生夯實語言基礎,為后續(xù)的思維訓練提供有力支持。隨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課堂討論或小組活動中的個人表現(xiàn)進行反思,思考自己在表達觀點、分析問題時的長處與短板。例如,在討論“Which movie theater do you consider the best and why?”時,學生可以評估自己是否條理清晰地闡述了選擇理由,是否有效地運用了課堂所學的詞匯和句型進行表達。通過自我審視,學生能夠明確自己在思維與表達方面的提升空間,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進。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激勵學生撰寫學習日志或反思報告,詳細記錄自己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所感所悟、所取得的進步以及面臨的困難與挑戰(zhàn)。借助文字記錄,學生能夠更加系統(tǒng)地整理學習思路,明確學習目標,從而在持續(xù)的反思與總結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思維方式,實現(xiàn)思維品質的提升。通過這些反思與總結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深化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有效提升思維品質。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對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為他們日后的學術探索和職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實踐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齊向麗.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策略[J].知識文庫,2023(4):91-93.
[2]王藜潔.初中英語教學與思維品質培養(yǎng)[J].文理導航(上旬),2023(6):64-66.
[3]高義梅.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6):54-56.
[4]劉莉.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2024(32):93-95.
[5]王志.論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J].中學生英語,2024(4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