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藝術領域內,“留白”指的是繪畫和書法作品等留有空白之處,也指作品的創(chuàng)作行為。對于兒童教育者而言,可從中汲取靈感,在教學時“留白”時間,“留白”想象,“留白”規(guī)則,使幼兒得以有更多機會放開自己的想象,并大膽做出表現。文章針對“留白”式教學模式在幼兒園教學中的踐行展開具體說明,重點說明了“留白”具有增加師幼互動機會,整合幼兒教學體系,支持幼兒深度學習的使用目標。并提出應當在時間“留白”,進行靈活的課程規(guī)劃,想象“留白”,創(chuàng)造幼兒的探索天堂,規(guī)則“留白”,增強幼兒的主體意識?!傲舭住焙蠼處煈匾朁c撥引導,幼兒應完成主動學習。通過“留白”式教學模式的使用,可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時間與機會,讓其針對教學內容做自由、自主與愉悅的探索。
[關鍵詞]“留白”式教學;幼兒園;幼兒發(fā)展
在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留白”意為藝術家在其所創(chuàng)作作品中,適當留出一部分空白的方法,該方法可讓作品具有引人深思和聯(lián)想的作用。在幼兒教育領域內,“留白”強調從教育需求出發(fā),給幼兒提供更能發(fā)現自我與展現自我的機會,使之得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目的明確、步驟清晰的學習活動與游戲體驗活動。幼兒園教師通過“留白”式教學模式的使用,可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時間與機會,讓其針對教學內容做自由、自主與愉悅的探索。
一、“留白”式教學模式使用的目標
(一)增加師幼互動機會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期間,“留白”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原本存在的師幼關系,使師幼之間的對話更為平等自由,起到師幼經驗逐漸整合的作用,最終使幼兒所獲得知識、能力等系統(tǒng),使教師的教學價值真正發(fā)揮。對于兒童教育者而言,可從中汲取靈感,在教學時“留白”時間,“留白”想象,“留白”規(guī)則,使幼兒得以有更多的機會放縱自己的想象,并大膽表現。
(二)整合幼兒教學體系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期間,“留白”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可展現出有別于以往的全新課堂內外環(huán)境。本環(huán)境內,原有的教學內容、活動內容等,都會出現參與主體與實施側重點的變化,特別是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去分享與表達。種種變化最終可推進幼兒教學體系的全面重整。
(三)支持幼兒深度學習
“留白”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可引導幼兒深度學習,這是該教學模式使用的最直接目標。實際教學中,教師考慮“留白”并避免面面俱到的做法,將幼兒圍繞教學與活動主題,進行典型案例的分析、關鍵問題的思考、特定活動的建議,從而使幼兒進入常規(guī)教學方式所難以給予的新境界中。
二、應當在什么地方“留白”
(一)時間“留白”,進行靈活的課程規(guī)劃
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幼兒園教師應進行充分的時間規(guī)劃,并基于規(guī)劃成果有序完成相關活動。所謂時間規(guī)劃,并非嚴格地進行一個活動開始、結束以及中間流程的限制,而是要以本次教學目標,以及幼兒可能表現出的問題為參照,進行具有操作性的“留白”規(guī)劃。若在實際教學時,目標提前或延后達成,或者幼兒的經驗已經飽和、興趣已經轉移,教師則可把“留白”取消或使“留白”增加。
本園進行名為“我長大了”的中班主題活動時,雖然教學已經快要結束,但幼兒園小朋友對弟弟妹妹的關愛熱情依然較高,因此教師便利用小班在旁邊的優(yōu)勢,做出繼續(xù)“留白”的決定,使中班幼兒有機會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鍛煉,一起交流,并給出“大帶小”的經驗指導。由于教師沒有立刻結束主題,而是順應幼兒興趣,增加“留白”時間,做出“留白”指導,所以使整個主題活動過程中的關愛弟弟妹妹環(huán)節(jié)成了他們最喜歡的環(huán)節(jié)之一。
有研究者指出:功課表可由教材的長短變化,會由兒童興趣的長久與短暫,隨時進行伸縮和增減。在時間上“留白”,進行靈活的課程規(guī)劃,正是這一觀點下的產物。這種做法突出了課程設計時間的靈活把控,教師如果能夠兼顧穩(wěn)定性和變化性原則做出恰當地使用,會更好地完成本次教學任務。
(二)想象“留白”,創(chuàng)造幼兒的探索天堂
教師應積極開拓想象空間,使幼兒能夠進行自主探索,換言之,在應用“留白”式教學模式時,教師除了要重視時間“留白”外,還應重視想象空間的“留白”,即不要把所有的想象空間填滿,要讓幼兒在學習與活動過程中增加自主想象與主動探索的機會。
幼兒教學往往會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游戲材料是幼兒順利完成游戲的必要載體,無論是材料的種類,還是材料的數量,均會給游戲過程及游戲效果帶來重要影響。對于幼兒園教師而言,便可重視這種影響力,通過對游戲材料的調整,展現教學的想象作用。具體言之,教師可以用一些低結構材料取代只具有單一功能的成品玩具,讓幼兒在想象的環(huán)境下?lián)碛懈噙x擇與探索的機會,對于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支持其深度學習是有效的做法。如,教師可基于游戲的主題目標,利用樹枝、紙板以及飲料瓶等一些簡單材料參與設計制作活動。在幼兒的想象下,簡單的樹枝可以變成“娃娃”的“筷子”,樹枝和毛線的結合可以成為小人偶,飲料瓶可以變成“樂器”,等等。
總之,幼兒的想象力極為豐富,教師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安排想象空間,可使幼兒的想象,以及基于想象的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揮出來。
(三)規(guī)則“留白”,增強幼兒的主體意識
在既往教學活動中,幼兒園教師為了讓教學更加可控,會先向幼兒講明本次教學的規(guī)則,游戲時應當按照什么順序進行,明確規(guī)定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這種對幼兒行為與心理進行限制的做法,會造成幼兒無法深入與自由地參與教學活動,違背了幼兒教育原理。據此,教師應調整觀念,在教學活動中給規(guī)則“留白”。
教師可啟發(fā)幼兒思考:沒有規(guī)則的課堂是什么樣的?怎樣制定更加有效的游戲規(guī)則?如果有人不遵守活動規(guī)則該怎么辦?等等,幼兒可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得到成長。除此之外,教師可鼓勵幼兒直接參與教學或游戲活動規(guī)則的制定,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匯總大家的想法達成共識。而在所制作的教學規(guī)則出現問題,阻礙教學正確開展時,教師則可引導幼兒觀察情況、分析原因,進行規(guī)則內容的再次調整。
這種使幼兒直接參與規(guī)則制定的“留白”辦法,經實踐證明能夠使幼兒更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各項任務。
三、“留白”后教師和幼兒應當做什么
(一)教師應重視點撥引導
在幼兒教育期間,“留白”作為一種藝術具有廣泛應用的可能性,在無須教師過度授課的情況下,科學的幼兒成長觀得以體現。那么,在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作為教師應當如何確認自己的身份與價值呢?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應保證“留白”應用“度”的問題,避免發(fā)生過度“留白”的不恰當情況,換言之,教師應重視點撥引導工作,不能在“留白”后過分縱容幼兒自由。
在點撥引導時,首先,教師需要站在幼兒角度,不做過多的成人化講解,要通過幼兒容易接受的語言、表情、動作等,激勵幼兒走向正確的行為軌道,同時營造敢說、愛說的良好教學氛圍。其次,教師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點撥引導,保證學生從不同側面看到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師。最后,教師需要注意分清留白和不留白兩種做法的界限,明確同樣是點撥引導,留白時該怎么做,不留白時又該怎么做。
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時,留出時間和機會,使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分別扮演理發(fā)店的造型師與顧客,在“顧客”沒有配合“造型師”擺出動作時,影響了“造型師”的工作,這時候扮演造型師的幼兒可能會生氣地向教師報告:“我沒辦法做造型了,老師你能別讓他動嗎?”這時教師便應給出點撥與指導,但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在“留白”處的點撥與指導可以換一種方式進行,如,教師可轉換身份,以另一名“顧客”的身份提出:“我也想做造型,可是還有一個顧客沒有理完發(fā)呢?這可怎么辦?。俊甭牭竭@樣的話,扮演顧客的幼兒便可以更加配合,完成本輪游戲。在完成游戲過程中,幼兒因為教師的點撥與提示,均可產生較強的參與熱情,且教師所做的及時“留白,以及”留白“后指導,能夠使幼兒大膽地分享參與經歷。
(二)幼兒應完成主動學習
幼兒在“留白”式教學模式使用時,應按照教師的期待進行主動學習,主動學習可分為知識主動接受與活動主動參與兩個方面。
首先,幼兒應當在教學“留白”處主動接受知識。對于一個獨立個體而言,幼兒在接觸新知識時,可以從自身理解出發(fā)構建出較為獨特的認知。教師可據此特點,遵循“幼兒為本”的基本教育原則,讓其主動接觸新知識、學習新知識。如,本園教師在進行名為《我想贏,也不怕輸》的繪本教學時,便給幼兒提供了一個自主養(yǎng)成競爭、努力以及自我接納意識,并學習相關知識的留白機會。在繪本閱讀時,教師可給幼兒提供足夠充足的想象時間與閱讀空間,使之可以獨立進行繪本中的情節(jié)、畫面探索,并鼓勵他們把探索的成果與同伴進行交流討論。在幼兒完成交流討論后,教師可基于教學需求做出更為深入的自主學習引導,如,利用系統(tǒng)化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對閱讀體驗進行總結,提出關于繪本內容的新想法、新觀點等。整個過程,幼兒既可加深對故事主題的理解,又能得到故事內容分析概括能力、創(chuàng)新拓展能力的鍛煉。
其次,幼兒應當在教學“留白”處主動參與活動。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幼兒園教師應本著人本理念,重視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以滿足幼兒實際體驗需要為宗旨,開展能夠讓其隨時參與的生動主題活動。也就是說,在利用“留白”式教學模式時,教師應讓幼兒更主動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擁有更好的自我表現,這是除知識獲取之外的另一學習要點。在幼兒參與活動時,教師需要做的是全方位領會“留白”式教學模式的價值與特點,給予幼兒充分參與、創(chuàng)作、游戲的機會,使幼兒展開思考和想象的翅膀,自主體驗各種活動的不同樂趣。如,在“我會用易拉罐變魔法”這一主題活動中,本園教師確認活動主題,在手工區(qū)投放一定數量的易拉罐,要求幼兒用這些易拉罐進行大膽創(chuàng)作,完成符合不同主題的相關作品,再由教師與其他幼兒共同展開評價。當主題確認與要求提出后,便進入“留白”階段,幼兒可在活動“留白”處自覺培養(yǎng)實踐動手能力,并自主體驗把手里面的易拉罐變成精美小制作的樂趣。另外,由于本次活動教師預設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所以在“留白”之前,教師先為幼兒播放了同環(huán)境保護相關視頻資料,讓幼兒看到隨意丟棄垃圾、亂砍濫伐樹木不正確行為帶來的后果,這對于引發(fā)幼兒思考,使之在思考后完成相關作品是有所幫助的。與此同時,為了讓幼兒的自主活動更見成效,教師應多同幼兒展開互動,使幼兒可以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如,教師用講故事的形式說明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說明生活中像易拉罐這樣的廢舊生活物品完全可以變廢為寶。在此之后的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可基于自身需求及想法,以易拉罐為原材料做出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小制作”,特別是有些幼兒可在動畫視頻的啟發(fā)下,嘗試制作與主題有關的,用于澆花的“水壺”,并給大家演示怎樣澆水,還有些幼兒可在動畫視頻的啟發(fā)下,嘗試制作與主題關聯(lián)更加緊密的“桌面垃圾桶”等環(huán)保設施,并通過大膽想象給自己制作的“桌面垃圾桶”上色,讓作品變得更加好看。在這次手工活動課上,每名幼兒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在為作品命名、介紹作品功能和特點時都很有興趣。在教師給出針對性的評價后,幼兒取得了滿滿的收獲。利用這種支持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的方式,“留白”式教學模式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四、結語
“留白”是藝術家在進行書畫創(chuàng)作時常使用的技法,藝術家會在巧妙構思基礎上以恰當的方式在作品上留下空白,使有限的空間產生天寬地闊之感。實際上不但繪畫可以“留白”,教育也可以“留白”。在幼兒園教育期間,教師通過“留白”式教學模式的使用,可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時間與機會,讓其針對教學內容做自由、自主與愉悅的探索。在此期間,幼兒園教師應注意“留白”留什么的問題,同時在“留白”后做好引導工作。相信此方式的科學使用,可讓幼兒教育行為更加貼近兒童生活,順應兒童天性。
參考文獻:
[1]仉君,張永英.銜接亦須留白,給出自主成長的空間[J].教育視界,2023(11):20-22.
[2]焦瑞莉.幼兒園區(qū)域游戲活動開展中的“留白”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3(1):45-47.
[3]王善安.基于幼兒表征支持幼兒游戲[J].教育家,2023(42):24-25.
[4]王紅紅.如何在區(qū)域游戲中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J].求知導刊,2023(28):113-115.
[5]馬茂年,李芳.基于現代教學理念下課堂教學“留白”藝術的觀察研究——以高中數學《隨機事件的概率》和《割圓術》兩堂課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15(2):75-82.
[6]代衛(wèi)英,多存娥.高職學前教育職業(yè)理念下的幼兒文學教學實踐探索——幼兒文學課程教學與幼兒園崗位的對接[J].作家天地,2020(4):57+61.
(責任編輯: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