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考前的物理學科知識復習策略上,很多教師以知識點為主線,導致復習課程變成了重講,這些知識點仍處于零散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中考復習要做好科學規(guī)劃,運用深度學習理論,分別從一輪、二輪復習中,明確復習重點,強調學科思維的鍛煉,在有限的復習課時內,幫助學生建構物理知識體系,提高復習成效.
關鍵詞:初中物理;中考;復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4)14-0107-03
收稿日期:2024-02-15
作者簡介:李安邦(1977.9—),男,江蘇省灌云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推進課程改革,有效應對中考.通常,中考前復習安排兩輪,第一輪側重于知識體系的構建,第二輪側重于物理解題思維和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在實施中,很多一線教師感到困惑,找不準重點,導致復習淺層化,學生未能有效掌握物理知識,復習成效不明顯.鑒于此,以兩輪復習為任務,融入深度學習理念,關注學生物理學科思維、物理問題解決能力、物理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兩輪復習,增進學生物理知識的儲備,為中考取得優(yōu)異成績夯實基礎[1].
1 第一輪物理復習策略
初中學生經(jīng)過兩年的學習,對物理學科特點及主要內容有所掌握,但很多學生的物理知識點還處于零散狀態(tài),缺乏系統(tǒng)性、深度性.因此,第一輪復習策略,重點是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物理知識網(wǎng)絡.
1.1 研讀課程標準,做好深度備課
中考前物理學科復習,教師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熟悉并梳理備課知識點,結合學情,明確復習重點.不同班級,在復習側重點上要有所區(qū)別,深度備課,就是要對照課程標準來解讀復習重點.通常在全面復習前,引入知識點測試,整體了解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測試結果,教師要找準學生的知識盲區(qū),做到精準教學.同時,物理考前備課,教師要全面整合八年級、九年級物理知識點,將易錯點以模塊化方式呈現(xiàn)出來.在復習時,教師要珍視學生易錯點,以錯題為突破口,引領學生全面、深刻理解物理知識點,讓復習事半功倍.
考慮到考前復習實際,復習課的設計不同于新授課,教師要善用問題鏈,激發(fā)學生去思考物理知識點.結合考前測試,對多數(shù)學生遇到的共性物理問題,教師可以透析課例,以問題鏈來促進學生由低階思維走向高階思維.比如,在圖1所示的物理電學題中,已知條件有電壓為6 V,電流表、電壓表均為小量程中表示數(shù)分別為0.2 A和2 V.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為40 Ω、0.5 A.
對于該題延伸問題鏈如下:求電阻R1的阻值;求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在確保電學元件不損壞條件下,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范圍是多少;調整電壓表,并聯(lián)于滑動變阻器兩端,變阻器的阻值范圍又該是多少;運用該電路圖,可以驗證哪些電學實驗;對電學實驗進行分類.顯然,圍繞電路圖展開問題探究,幫助學生全面串聯(lián)電學基本知識點,也讓復習課堂更有趣.
1.2 抓住核心概念,整合知識點
對于物理復習課堂,重在串聯(lián)知識體系,教師要抓住核心概念,優(yōu)化復習思路,增進學生對核心要點的理解.一些物理概念抽象性強,學生認識不清,影響物理題的解析.比如,在電學實驗復習時,對電路圖的復習,可以從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探究,在電阻未知條件下,利用伏安法測電阻阻值,將電阻看作小燈泡,測量燈泡的電功率等.這些實驗任務,將電學實驗中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伏安法的運用以及電功率等概念進行了有效串聯(lián),讓物理知識點更清晰、更具體.再如,圍繞小燈泡電功率實驗探究,結合常見實驗問題,營造質疑、討論的交流氛圍.針對滑動變阻器實驗,設置多種規(guī)格的滑動變阻器,讓學生思考并進行選擇.在電路設計中,如果缺失電流表、電壓表時,如何優(yōu)化實驗方案.
1.3 引入多元評價,以評促學
在初中物理復習中,合理、有效的評價,更能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主動性,端正復習態(tài)度.教師要反思中考對物理知識點的考查問題,不能唯分數(shù)論.要設計全面、合理的評價標準,關注學生物理興趣、物理解題思維的培養(yǎng).在一輪復習中,過程性評價要放在首位,通過過程性評價,讓學生逐步建構物理知識體系,從錯題中剖析自己的薄弱點,以評價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同樣,在評價模式上要突出多元性,除了測試評價外,還要引入學生互評.學生可以從自評、他評中,了解自己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找準自己的知識盲區(qū).教師也可以結合學情,針對性開展講評課,通過講評課,讓學生多學習、多思考,多掌握物理知識點.另外,物理復習與評價,要明確目標,引入評價,旨在激活學生的物理興趣,提高物理復習效率.從教與評的互融中,教師不能為了考試而評價,而是要以評來促學,讓學生積極參與物理復習,全面掌握物理知識點[2].
2 第二輪物理復習策略
相比而言,第一輪物理復習側重于對知識點的回顧,幫助學生完善物理知識體系.第二輪復習要規(guī)避單純知識點再現(xiàn)方式,要有指向性,加大物理實驗的復習,注意復習深度,突出題型的解析指導,提升復習質量.
2.1 突出單元整體觀,建構知識模塊
中考物理考點分散、細碎,但在題型設計上,講究知識點間的內在關聯(lián)性.因此,在二輪復習時,教師要重視以單元為主線,理清知識點結構.以電學實驗為例,要以“歐姆定律”為重點,對相似電路結構圖進行綜合復習.教師要結合電學實驗,設計針對性問題,展開知識點探究.如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的作用是什么,結合具體實驗,組織學生討論,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深度學習.比如,在測試“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很多學生了解該實驗的基本流程,但在實物圖連接中,提前將壞了的電流表交給學生,學生在組合實驗電路后,閉合開關,小燈泡并不亮,電流表指針也不動.有學生認為,電路連接有問題,試圖再次調整連接線路,但電流表指針還是沒有讀數(shù),學生們感到很詫異,不知道該怎么做.這時,教師又向學生提供一條導線,讓學生動手去自行檢測線路是否有問題.這里的導線檢測法,能夠有效地檢測線路連接是否合理,也是物理電學實驗中最常用的故障檢測法.當學生發(fā)現(xiàn)電流表的故障后,對電學實驗的探究熱情更主動、更高漲.找到故障原因,教師繼續(xù)給學生設置障礙,正常的電流表沒有了,只有定值電阻和開關,問學生能否繼續(xù)實驗.在解決問題中,鼓勵學生合作討論,利用定值電阻,來間接求解小燈泡的額定電流,從而求解出小燈泡的電功率.由此,物理電學實驗的復習,打破過去對實驗要點按部就班的再現(xiàn),通過設置障礙,一次次引發(fā)學生認知沖突,依托實驗問題來驅動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合作、探究解決實驗中的難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獲得物理高階思維.
2.2 鼓勵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
第二輪物理復習,要將實驗內容作為核心知識點,通過物理實驗,讓學生認識物理學科特點,發(fā)展科學素養(yǎng).教師要抓住物理實驗,滲透科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物理觀.面對實驗中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大膽質疑,加強學生科學態(tài)度、責任意識、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比如,在平面鏡成像實驗探究中,如圖2(a)所示,蠟燭A和B完全相同,移動蠟燭B,使其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時,利用光屏去承接像,卻無法承接.由此可知,對于平面鏡所成的像,應該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對該知識點的復習,所選擇的習題應該多與此模型有關.觀察照鏡子,物與像的大小關系辨析,對照實驗,討論物與像跟平面鏡的距離關系.但有學生提出疑問,認為平面鏡成像也可以是倒立的.在圖2(b)中的白鵝,其在水里所成的像,就與該實驗結論“相悖”.針對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組織學生展開探究.白鵝在水中游,與人照鏡子這兩種成像情形是否一樣?從像的高度、位置關系入手,平面鏡成像所得的結論是“正立、等大”,且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對于這一說法,在白鵝與水面之間,需要調整觀察的視角,進而得出“物”與“像”的位置關系.
2.3 結合中考題型,發(fā)展解題能力
初中階段的物理題型,以淺顯的理論推導為主,涉及的邏輯關系相對較為簡單.但考慮到題型的多變性,教師要善于總結、分析,提煉解題思路和方法,增強學生物理模型意識.比如,與密度、壓強、浮力相關的試題分值在20分左右,此部分題型有選擇、填空、實驗探究、論述計算題等,在考查方式上更加多樣,涉及模型思想、方程思想、等效替代思想等,需要學生能夠綜合運用物理定律來解決物理問題.在第二輪復習策略上,教師要聚焦近年來中考物理試題,通過深度挖掘試題的內在價值,提升學生解題能力.比如,某中考試題中對浮力的考查,有一工藝品,底座為柱形木塊A,頂部有合金塊B,將之豎直放置于水中,如圖3所示,則靜止時兩種情況下工藝品所受浮力(選填“變大”“變小”“不變”).如果合金塊松開沉底,合金密度是水的n倍,柱形木塊豎直靜止浸入水中的深度h3,請用h1、h2、n來表示h3.對于第一問,從工藝品均處于漂浮狀態(tài)可知,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兩種情況下的浮力“不變”.對于第二問,合金塊沉底,木塊漂浮于水面,在解法思路上,一種是順向思維,分別求解三種情況下各物理量間的關系,聯(lián)立方程求解出h3;另一種是逆向思維,先從合金B(yǎng)的密度入手,算出合金B(yǎng)的質量,根據(jù)兩種情境下合金B(yǎng)的體積相等,再求解出h3.該題的解析主題是圍繞“浮力”展開,對物體沉浮條件、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等知識點進行了綜合考查,需要教師善于挖掘試題中的物理知識點,增進學生對相關知識體系的建構與靈活運用,提升學生綜合解題能力.
3 結束語
初中物理復習課的設計,不能停留于對知識點的單純再現(xiàn)或回顧,而是要全面對接學情,聚焦學生的物理思維.以中考所考查的知識點為重心,對第一輪、第二輪復習策略進行優(yōu)化,夯實學生基礎知識,抓好專題訓練,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復習效率.
參考文獻:[1] 韓小球.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復習課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理科園地,2022,18(01):82-83.
[2] 王梅.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策略探析[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3):124-125.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