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內蒙古工業(yè)大學校級教改項目“基于學生學習滿意度的‘飛機通信系統(tǒng)’課程混合式教學新模式研究”(2023251);內蒙古工業(yè)大學課程建設項目“‘通信原理’線下課程”(RC2022010);內蒙古工業(yè)大學2022年校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航空電子專業(yè)方向課程教學團隊”(2022-8)。
" "作者簡介:李運(1990—),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城市交通、大數據分析;白云(1973—),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通信電子、城市交通;彭婭楠(1989—),女,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新能源、設施農業(yè)。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教學改革的大趨勢。通過對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體系存在問題的客觀分析,基于CIPP模式的內涵與混合式教學的特點,以航空電子專業(yè)為例,構建了混合式教學的新型評價體系,并針對航空電子專業(yè)特點進行應用研究,以期為提升學生學習滿意度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改進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CIPP模型;混合式教學;航空電子;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4) 05-0098-04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教育領域也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特別是新冠疫情期間,線上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靈活便捷、資源豐富、實時反饋等特點,對高校傳統(tǒng)教學方式帶來了全新的沖擊。如何將線上教育資源與線下的面授課程實現有機結合,已成為越來越多教育者和學者們研究的重要課題[1]。混合式教學模式為這一課題提供了較為可行的解決途徑,融合傳統(tǒng)教學與現代科技手段,旨在優(yōu)化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適應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與動力,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的現象[2]。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但近年來在課程實踐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尤其是在評價機制方面建設不完善,不能完全與新的教學模式相匹配。目前采用的簡單的“網上測評成績+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的方式,雖然相較于傳統(tǒng)模式有了一定提升,但仍未能充分發(fā)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此評價方式未能真正將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和網絡平臺融合到課程教學中,也未能建立起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谝陨戏治?,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開展課程實踐的過程中,與匹配的評價體系有機融合成為課程教學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CIPP模型簡介
CIPP模型是Daniel Stufflebeam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全面教育評估模型[3],其名稱源自四個評估維度:背景環(huán)境(Context)、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品(Product)。CIPP模型旨在通過深入評估這四個維度,提供對教育項目、課程或政策的全面、系統(tǒng)性反饋,以幫助教育決策者做出科學有效的決策,并持續(xù)改進教育實踐。
CIPP模型的“背景環(huán)境”維度著眼于項目的運行背景和環(huán)境,包括項目的目標與愿景、資源配置、社會文化因素等。這一維度旨在提供對項目實施的背景知識和整體情況的深入了解,從而為后續(xù)評估提供必要的上下文信息。
“輸入”維度主要關注教育項目的設計和準備階段,包括課程設計、教材開發(fā)、師資配備、技術設施等。這部分評估幫助確保教育項目的規(guī)劃合理、資源充足,為項目的成功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過程”維度著重于教育項目的實際執(zhí)行過程。在這一階段,評估者會關注教學活動的執(zhí)行情況、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學生參與情況等。通過對項目實施過程的評估,可以了解項目的運行狀況,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做出相應調整。
“產品”維度則聚焦于教育項目的成果和效果,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學效果、項目的實際成果等。這一維度的評估能夠客觀反映教育項目的實際效果,幫助評估者和教育決策者判斷項目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綜合以上四個維度的評估,CIPP模型能夠提供全面的反饋信息,幫助教師了解項目的整體運行狀況,發(fā)現問題并進行改進。同時,CIPP模型強調評估的反饋與反思,促進持續(xù)改進和優(yōu)化教育實踐,以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和學生學習滿意度。因此,在不斷變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中,CIPP模型成為一種有益的工具,為教育質量的提升和教學創(chuàng)新的推進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統(tǒng)一標準
目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評價缺乏統(tǒng)一標準和指導性文件,這導致一些地區(qū)尚未為混合式教學的特點建立與傳統(tǒng)教學區(qū)分的標準文件。不同地區(qū)對于混合式教學的理解與認識存在差異,因此通常會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由于評價標準的多樣性,學生在面對不同混合式課程時,可能會感到困惑和疑慮,這也容易引發(fā)情緒波動,進而影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此情況可能導致評價結果的公平性和可信度問題。為確?;旌鲜浇虒W評價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一致性的評價標準和指導性文件,以確保學生在同一高校學習期間接受相似評估體驗,鼓勵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
(二)評價單元單一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應該綜合評估授課流程、資源利用和實施方案等關鍵要素[4]。傳統(tǒ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主要側重對學習結果的評估,目標是判斷是否達到預期要求,屬于結果評價的范疇。然而,一個科學且全面的評價體系不應僅僅聚焦于結果等級,更重要的是依據評價結果改進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因此,需要對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所需的全部要素進行全面評價,以確定最優(yōu)方案來實現課程培養(yǎng)目標。全面的評價體系包括對課程培養(yǎng)目標和混合式教學模式需求的背景評價,評估實現目標所需的資源和方案輸入,對教學進程的有效開展和動態(tài)調整進行評價,以及對最終實現目標情況的結果評價。一個全面的評價體系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情況,確定合理的教學方向和策略,并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過程,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全面的評價體系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技術與教學融合不足
盡管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涉及技術應用,但現有評價體系往往未能充分融合技術與教學。目前在混合式教學實踐中,授課教師通常直接使用在線學習平臺,并存在一個課程對應一個平臺的情況。然而,這種做法未能針對每門課程的特點及時對在線平臺進行個性化課程建設。此外,也未能結合課程特點設計一些新的教學工具,而只是簡單依托原有在線學習平臺的功能,僅僅實現線上評估。這樣的評價方式無法全面捕捉學生在線學習和互動的表現,進而影響到對教學效果的準確評估。
為了更好地評估混合式教學的效果,評價體系應該更加融合技術與教學,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教學質量。教師在應用在線學習平臺時,應考慮課程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課程建設,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還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工具和互動方式,結合創(chuàng)新技術,以促進學生更深入地參與學習過程。這樣的評價體系將有助于更準確地評估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并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四)學生參與度評估困難
在混合式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動力對于評價至關重要。然而,準確評估學生在線學習中的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許多學生可能認為互聯網上的任務不夠重要,常常傾向于“過度參考”他人的學習行為[5],這導致他們失去了自主思考和獨立鍛煉的機會。這種現象也使得線上評估結果不準確,未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影響對于后續(xù)學生課程的評價。
評估學生在線學習的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需要采取多種方法和策略。一方面,教師可以積極與學生互動,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激勵,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投入。同時,設計一些在線學習活動和任務,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并通過實時反饋和互動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教師和學校可以考慮引入學習分析和數據挖掘技術,對學生在線學習行為進行跟蹤和分析,以獲取更準確的學習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數據。
綜合上述問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需要統(tǒng)一標準和指導性文件的支持,針對教學過程全面評估,融合技術與教學進行評估,解決學生參與度評估的困難,以實現對混合式教學的全面、準確評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CIPP模型在航空電子專業(yè)課程混合式教學的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
航空電子專業(yè)作為民航類院校必設的重要專業(yè)之一,涵蓋著廣泛的學科知識,并具備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在航空電子專業(yè)開展混合式教學,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可以引入各課程周邊的知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專業(yè)課程,起到推動作用,具體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方案
對之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歸納發(fā)現的問題,基于現在趨于完善的雨課堂網絡教學平臺,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主要完成教學設計和課件設計,與新的通信技術熱點相結合,達到成果明確、主體轉向、主動學習、高質量的效果。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我們根據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內容和學習要求,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雨課堂平臺,我們發(fā)布教學PPT和視頻,涵蓋各章節(jié)的理解、記憶、概念等基礎性知識,為學生提供自主、異步學習的機會。學生在線下課堂前,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點。教師通過雨課堂平臺的統(tǒng)計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在線下課堂教學中,我們重點講解各章節(jié)的高階知識、方法和技能,涵蓋重點、難點以及知識綜合應用、分析和設計等內容。例如,在航空電子專業(yè)的“飛機通信系統(tǒng)”課程的第2章中,我們將超短波的產生、定義、特點、應用、分類、基本結構等基礎性知識發(fā)布到雨課堂平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設立“甚高頻在飛機通信系統(tǒng)的作用”討論話題,鼓勵學生在線上進行交流發(fā)言和查閱相關資料。線下教學時,我們重點講解甚高頻通信系統(tǒng)中AM的工作原理(重點)和調制解調電路(難點),并回顧和抽查前面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這樣的安排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主體的優(yōu)勢,加深了對甚高頻定義和特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突出重點和難點,并通過互動交流和探究,實現了線上、線下教學內容的有效對接與融合。這樣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避免了傳統(tǒng)課堂的“一言堂”和“滿堂灌”,使學習更富有成效,達成了學習目標。
為滿足學生自主異步學習的需求,教師應通過學習平臺有計劃地發(fā)布學習資料,使學生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內完成相關學習任務。為此,我們依托雨課堂學習通課程管理平臺,著手開展名為“飛機通信系統(tǒng)”的線上課程平臺建設。該線上課程平臺將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包括教學要求、教案、教學視頻、學生線上學習任務要求、線上學習檢測練習以及其他相關課程學習資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節(jié)奏和興趣,在平臺上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實現學習的靈活性和個性化。
(二)基于CIPP模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體系構建
基于CIPP評價模型,結合混合式教學的特點,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層次分明的指標框架,然后將這些指標具體化,使其能夠真正應用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構建了9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21個三級指標的評價體系,見表1。
(三)針對航空電子專業(yè)特點進行的改進評價
在前文對目前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體系客觀分析的基礎上,針對航空電子專業(yè)的特點,基于CIPP模型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評價。具體的措施如下:
1.建議學校統(tǒng)一對于混合式教學評價標準
建議學校對混合式教學的評價標準進行統(tǒng)一規(guī)范,以確保評價的公平性和可比性。特別針對航空電子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涵蓋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程等各類課程,如果學校未能統(tǒng)一標準,各個課程單獨開展混合式教學,學生可能會面臨不同課程間的歧義,難以明確學習要求,容易產生疑慮。這也會影響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認真程度和一致性,對整個學習過程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建議學校制定一致的評價標準,確保學生在不同課程中能夠清晰了解混合式教學的要求,使學習更加系統(tǒng)和高效。這樣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
2.針對專業(yè)特點建立合理化全面化的評價單元
在建設航空電子專業(yè)的混合式教學線上資源時,應充分考慮專業(yè)核心課程之間的互補性。例如,電路分析課程可以與電子技術課程成對設置互聯網資源或測試題,導航原理與系統(tǒng)課程可以與空管監(jiān)視原理與系統(tǒng)課程相結合,通信原理課程可以與飛機通信系統(tǒng)課程相關聯。通過這樣的設置,我們可以督促或提醒學生對于與本課程相關性較大的其他課程進行回顧或復習,及時查漏補缺,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這樣的措施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不同課程之間知識的聯結和理解,促進綜合性知識的掌握。學生在學習一個課程的同時,也會不斷鞏固和運用其他相關課程的知識,提高整體學習的連貫性和深度。此外,通過線上資源的設置,學生可以更靈活地進行學習,根據個人的學習進度和興趣,有選擇地學習相關課程內容,增強了學習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3.深度挖掘雨課堂平臺的功能,探索適應本專業(yè)課程的新模塊
深度挖掘雨課堂平臺的潛力,積極與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溝通,探索適合混合式教學的新功能。其中一個可能的新功能是開放在線互動批改作業(yè)功能。通過該功能,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擔當一次裁判,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并加深知識掌握。然而,僅依賴平臺開放新功能是不夠的,需要主動提出需求。以飛機通信系統(tǒng)為例,可以探討將其他課程如飛機虛擬仿真實驗室的相關功能與雨課堂平臺對接。這樣學生就能在雨課堂平臺上直觀地觀察飛機通信系統(tǒng)各部分的位置和外觀,提升學習的實踐性和視覺化效果。
4.提升混合式教學中的學習動力
目前在高校教學實踐中,在線平臺上的作業(yè)學生們往往敷衍了事,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們也想了各種辦法,切實提高學生們的真實參與度。比如教師們設計更具吸引力和實用性的在線作業(yè)內容,通過設置有趣且貼近實際應用的問題,學生更易產生興趣,激發(fā)主動參與;教師們增加作業(yè)的互動性和合作性,通過設置小組作業(yè),學生們能夠共同合作、討論和交流,激發(fā)彼此之間的學習動力。除此之外,教師們還針對航空電子專業(yè)的特點,積極引入課程思政,加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在設置互聯網資源時,積極展示我國近些年在飛機、通信、電子、導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例如,在通信原理課程中,引入我國為主導的6G技術,并讓學生參與互動討論。在導航原理與系統(tǒng)課程中,介紹我國最新一代的北斗衛(wèi)星系統(tǒng)。而在飛機通信系統(tǒng)課程中,積極引入我國目前領先的量子通信衛(wèi)星。通過這些措施,教師們希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對于專業(yè)知識的興趣和認知,使學生更加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成果。同時,通過引入課程思政和展示國家科技成就,教師們也希望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使他們在學習中既關注專業(yè)知識,又關心國家的發(fā)展和進步。
四、結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新時代高等教育教學新的理論實踐,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選擇。在這一背景下,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成為提升課程質量的關鍵。借助CIPP模型,建立旨在提高學生學習滿意度的評價體系,以學生為中心,針對專業(yè)特點進行詳細分析,解決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中存在的客觀問題。特以航空電子專業(yè)為例,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形成可推廣和復制的評價體系,為其他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這一評價體系的建立將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持續(xù)優(yōu)化與改進提供有力支持,為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明鼎,張艷敏.基于CIPP評價模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體系構建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3(08):127-134.
[2]郭恒川,高翔,趙國增.融合教師工坊教學模式的人才培養(yǎng)效果提升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3(08):58-60.
[3]賈明然,張明齊,李霞.1+X證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探討—基于CIPP評價模式的理論框架[J].中國高??萍迹?023(Z1):121-128.
[4]楊晶晶,劉延飛,楊百龍.一致性建構原則下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學融入課程思政的實踐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3(41):154-160.
[5]文雯,周璐,馬志新.在線教育常態(tài)化背景下大學生在線課程學情分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23(43):28-36.
(責任編輯:孟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