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寫作業(yè),正逐漸成為很多家長在每日工作之余的額外負擔。家長總是喜歡強調陪寫作業(yè)的辛苦,認為這是一種自我犧牲,卻很少自問或問孩子:他們真的需要嗎?“學會放手”是重要的教育理念,家長陪伴式寫作業(yè)恰恰是最典型的該放手時不放手。一些家長往往打著“我為你好”的旗號,對孩子的成長施加不恰當干預,既缺乏科學和耐心,又沒有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孩子喜歡寫作,但家長瘋狂訓練孩子寫“模式化”作文,使得孩子興趣大減;有的孩子希望勞逸結合、適當放松,有家長卻“爭分奪秒”,讓孩子身心俱疲;有的孩子解題方式比較有創(chuàng)新性,家長卻逼迫孩子按照“標準化”路子來,扼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
(摘自《中國青年報》)
點評:“陪伴孩子寫作業(yè)”對于有些家長來說是樂此不疲的事,他們總是擔心孩子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獨立完成作業(yè),倘若只是在一旁陪坐“觀寫不語”還好,然而有些家長并非如此,他們要么指指點點,要么越俎代庖。孩子到了該培養(yǎng)自覺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的年紀了,家長卻依然如故,其負面效果便愈加凸顯。有專家呼吁家長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園丁”,為孩子提供“適宜的土壤、水分和陽光”,讓他們自然生長,不做“用固定模板塑造孩子的木匠”。但愿那些堅持“陪寫”且不放手的家長能聽得進這樣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