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常斌
近年來,關(guān)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但“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機融合研究,不管是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都是一個嶄新課題。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可以將道德與法治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互動,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筆者在本文針對“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融合措施展開分析。
一、“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機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1.通過對問卷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雖然目前我校已經(jīng)開展了家庭教育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相融合的教學,但是還有部分教師對家庭教育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融合了解得不夠透徹,還有部分教師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和家庭教育相融合的教學模式還不知道通過什么方式切入,等等。
2.家長忽視了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3隨著教材難度的加大,學生對法律知識在理解和運用上還存在困難。
二、“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有機融合的策略分析
1.家校共育的理念是隨著應試教育的不斷改革而提出來的。要實現(xiàn)家庭教育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機融合,家校共育必須考慮在內(nèi)。要不斷探討家校共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有效地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jié)合起來。
2.學校要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家校共育的意識,可以邀請家長參加家校共育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培訓;拓寬溝通的方式,加強交流。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學校還可以將開展家庭教育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相融合教學模式前后的學生道德與法治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從而促進我校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另外,學??梢越M織我校教師到采取相關(guān)教學模式的學校進行交流和分享,讓我校教師在與其他學校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更深刻地認識到家校共育對我校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影響。
3.針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和家庭教育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如何切入的問題,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多開展教研活動,探討如何找準各個班級學生家庭教育的切入點,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與法治意識。
4.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典型引領、感恩教育,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我校每學期都會在各班評選出“校園之星”“三好學生”“優(yōu)秀班干部”等,通過學校櫥窗和公眾號向全校師生和家長進行宣傳,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向身邊的榜樣學習,爭做新時代好少年。這樣有助于在學校和班級當中形成“學先進、樹典型”的良好氛圍,也能讓家長更好地教育學生。學校的公眾號會經(jīng)常推送一些學校關(guān)于德育方面的主題活動,例如維護國家安全知識講座、防震減災消防演練活動、防溺水教育、禁毒教育等。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另一方面也能使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更好地實現(xiàn)家校共育。
我校道德與法治教師每個月開展一次“道德大講堂”主題活動,邀請本校部分家長和學生參加。比如開展《體驗親情,學會感恩》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播放提前收集的學生家長辛苦工作和生活的視頻,以及家長對學生說的心里話。他們在體味到濃濃的親情后,會用各種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
同時,我校邀請知名教育專家在線做主題為“感恩伴我成長”的演講,并請家長與學生一起參加,教育學生感恩父母、尊敬師長。專家的演講慷慨激昂、鏗鏘有力、聲情并茂、感染力極強,能夠直擊學生的心靈,在學生和家長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促進了學生和家長心靈的交融。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不但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也能夠幫助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的時候擁有更多的教育資源。隨著當前我國信息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也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和家庭教育擁有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教師可以整合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