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剪刀梯中間的防火隔墻一般需要在梯段中間部位現(xiàn)場澆筑施工鋼筋混凝土梁,然后在上面砌筑隔墻或安裝輕質混凝土隔墻板,現(xiàn)場施工工序多,整體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針對以上問題,將傳統(tǒng)樓梯中段混凝土梁與隔墻板一體化預制成型,通過預埋鋼板、螺栓連接節(jié)點將隔墻板頂部兩端支承在主體結構梯梁上,上、下隔墻板之間通過預埋螺栓、豎向連接板進行干式連接,最終快速形成樓梯防火隔墻。整個施工過程,采用干式連接,安裝方便,結構單一,降低了現(xiàn)場施工難度,提高吊裝效率和工程質量。
關鍵詞:隔墻; 樓梯間; 一體化; 裝配式; 現(xiàn)澆
中圖分類號:TU745.5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日益普及,裝配式樓梯構件應用日漸普遍,但是預制裝配式樓梯中間的防火隔墻仍然較多采用在樓梯中段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后在梁上砌筑砌體結構或安裝輕質混凝土隔墻板。因鋼筋混凝土梁為現(xiàn)澆結構,需要單獨搭設支撐、安裝模板,施工工序較多。現(xiàn)在也有將輕質混凝土隔墻板直接安裝在預制樓梯梯段上的形式,但是此種形式需要對輕質混凝土隔墻板底部進行現(xiàn)場切割,并且因剪刀梯中其中一步樓梯需對輕質混凝土隔墻板進行支撐,所以需要預制兩種尺寸類型的樓梯?,F(xiàn)有工藝預制成本、人工成本均較高,且施工工序多,施工效率較低。雖有樓梯間輕鋼龍骨隔墻等改進工藝,但是均存在其他缺陷。為解決以上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基于仁美·熙和府等項目實際施工,對隔墻板形狀進行重新設計,將傳統(tǒng)樓梯中段鋼筋混凝土梁與隔墻板進行一體化預制澆筑,現(xiàn)場通過干式連接,能夠快速與預制樓梯形成整體結構。
1工法特點和適用范圍
改進了裝配式隔墻板與主體結構、上、下裝配式隔墻板之間的連接方式,工人只需一套工具便可完成預制樓梯及裝配式隔墻板安裝,顯著降低了現(xiàn)場施工難度。并且隔墻板在制作場內(nèi)預制成型,提升了工程質量。免去了傳統(tǒng)在梯段中間現(xiàn)澆混凝土梁過程中的支架搭設、鋼筋綁扎、模板安裝等工序,節(jié)省了單獨澆筑中間梁的施工時間,大大提高防火隔墻的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適用于層高2~5 m的樓梯間防火隔墻施工。
2工藝原理
裝配式隔墻板為“T”型板面,與主體結構梯梁、上、下層裝配式隔墻板之間通過預埋連接件進行干式連接。裝配式隔墻板頂部兩端預埋16 mm×600 mm×100 mm的鍍鋅連接板,鍍鋅連接板沿長度方向2/3埋入裝配式隔墻板內(nèi)(埋入長度400 mm)。安裝用的吊裝孔位于裝配式隔墻板頂面,孔內(nèi)預埋吊環(huán)。安裝后通過調節(jié)在裝配式隔墻板底面預埋的調平螺母和螺栓,以保證裝配式隔墻板的水平度(圖1、圖2)。
裝配式隔墻板吊裝至就位位置后,將兩端的鍍鋅連接板與主體結構梯梁上對應預埋件進行連接(圖3)。調平校正后,通過在上、下兩層隔墻板間對孔安裝豎向連接板,在預埋螺母內(nèi)擰入連接螺栓對裝配式隔墻板底部進行固定,使上、下層隔墻板連成整體(圖4)。然后通過調整預埋的調平螺母、螺栓進行調平處理,最終完成整塊隔墻板的吊裝。
3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3.1施工工藝流程
前期施工準備—隔墻板預制—施劃安裝控制線—垂直起吊就位—隔墻板臨時固定—頂面調平板面校正—連接節(jié)點固定—安裝自檢。
3.2技術操作要點
3.2.1隔墻板預制
在預制場進行裝配式隔墻板的預制,裝配式隔墻板厚度為120 mm,隔墻板內(nèi)綁扎8 mm雙層鋼筋網(wǎng)片,因頂部受力較大,故鋼筋網(wǎng)片頂部兩層鋼筋為12 mm,鋼筋網(wǎng)片縱橫筋間距200 mm。并在裝配式隔墻板頂部兩端設置φ8mm箍筋加密區(qū),箍筋間距100 mm,加密區(qū)長度1 200 mm。在裝配式隔墻板上頂面對稱預留兩個吊裝孔,吊裝孔內(nèi)預埋12 mm吊環(huán),吊環(huán)頂端不得高于裝配式隔墻板上表面。在裝配式隔墻板頂端表面預埋調平螺母,調平螺母上表面需與裝配式隔墻板混凝土表面齊平。用于安裝豎向連接板的預埋螺母需預埋在裝配式隔墻板側面,上、下位置對應,預埋螺母的表面同樣需與裝配式隔墻板混凝土表面齊平。與主體結構梯梁連接的鍍鋅連接板,沿長度方向的2/3(400 mm)與伸入裝配式隔墻板內(nèi),并于頂部鋼筋連接固定,鍍鋅連接板外部的1/3需開設22 mm×40 mm的長圓孔。
3.2.2施劃安裝控制線
在室內(nèi)地坪上根據(jù)圖紙,施劃樓梯間隔墻軸線,首先施劃隔墻的中心線,然后根據(jù)墻中線向兩側偏移60 mm彈出裝配式隔墻板安裝的邊線。并在兩端離邊線100 mm處分別彈出控制線,作為檢查裝配式隔墻板安裝位置的控制依據(jù)。用吊線墜的方法將控制線返到上層梯梁上。并在與隔墻板墻相交的墻面上依據(jù)控制線,彈出隔墻板的立面控制線。并對其進行復核。
3.2.3垂直起吊就位
起吊時應使裝配式隔墻板處于垂直狀態(tài),以便于隔墻板吊裝就位,可通過安裝手拉葫蘆進行調平。裝配式隔墻板起吊時前,將鋼絲繩一端掛在吊鉤上,一端安裝卸扣,卸扣與裝配式隔墻板頂面吊裝孔內(nèi)的吊環(huán)進行連接。裝配式隔墻板起鉤之前,需仔細檢查各連接部位牢固程度。塔吊緩慢起鉤,待裝配式隔墻板底面離地500 mm后,調整手拉葫蘆將裝配式隔墻板調整至板面垂直、頂面水平的狀態(tài),并再次檢查吊鉤、吊環(huán)等連接部位是否牢固。確認無誤后,緩慢起鉤,提升至安裝就位的作業(yè)面。
3.2.4隔墻板臨時固定
裝配式隔墻板從上至下,垂直吊入安裝位置。在就位標高上方300 mm處停頓,操作人員用手扶隔墻板進行細部調整,將裝配式隔墻板的中線與梯梁上投放的控制線對準后緩慢下放,嚴禁快速下落,以免受力過大造成裝配式隔墻板破損。裝配式隔墻板就位后,通過螺栓將裝配式隔墻板頂部兩端的鍍鋅連接板與主體結構鋼筋混凝土梯梁上的預埋件進行連接,以防止裝配式隔墻板頂部軸線偏移。后在隔墻板底部兩側分別安裝2個伸縮調節(jié)支撐桿,伸縮調節(jié)支撐桿距離裝配式隔墻板下底面100 mm、距離兩邊300 mm。
3.2.5頂面調平板面校正
通過下層的標高控制螺栓與調平螺母配合,調整裝配式隔墻板頂面水平度(首層時使用千斤頂調節(jié))。再通過調節(jié)伸縮調節(jié)支撐桿,使裝配式隔墻板的底面、側面均與控制線對齊,后將伸縮調節(jié)支撐桿固定,防止裝配式隔墻板晃動。此時再將裝配式隔墻板頂部兩端與梯梁預埋件的連接螺栓終擰固定,并點焊放松。
3.2.6連接節(jié)點固定
裝配式隔墻板調平校正完成后,在上、下兩塊裝配式隔墻板間安裝豎向連接板,后擰入螺栓進行連接固定。上、下相鄰的裝配式隔墻板之間豎向連接板外側進行防銹處理后,在上、下裝配式隔墻板的間隙中填充巖棉,巖棉外側用20 mm厚防火密封膠封堵。最后再在裝配式隔墻板頂部與梯梁連接部位的凹槽內(nèi)以及吊裝孔內(nèi)灌注C30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填充密實。
3.2.7安裝自檢
裝配式隔墻板安裝完成后應先進行自檢,檢查項目主要包括軸線平面位置、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間隙填充巖棉,防火密封膠封堵,鍍鋅連接板的連接、防銹等)、墻面垂直度、上下層隔墻板錯縫等按規(guī)定檢查,并作好書面記錄。
4經(jīng)濟效益
裝配式隔墻板上部兩端與梯梁進行干式連接,下部通過豎向連接板與下層裝配式隔墻板進行連接,無需單獨搭設梯段中間鋼筋混凝土梁的支撐及模板,無需現(xiàn)場對隔墻板進行機械切割,減少施工成本,縮短工期。經(jīng)計算,相比于傳統(tǒng)做法單層的樓梯間裝配式隔墻板節(jié)約成本0.45萬元,總體節(jié)約施工成本13.4萬元,工期提前13天。
5結束語
采用將現(xiàn)澆梁與隔墻板一體化進行預制,且節(jié)點連接均采用干式連接,安裝難度得到有效簡化和降低。采用預制構件,能夠有效形成建筑工業(yè)化體系、控制施工質量,減少裝配式隔墻板的材料切割浪費,符合國家的“雙碳”戰(zhàn)略目標要求,社會效益顯著。
參考文獻
[1]吳萬領,林智鑫. 剪刀樓梯間輕鋼龍骨隔墻施工技術[J]. 房地產(chǎn)世界,2021,(20):97-99.
[2]姚遠,楊曉劍,張守峰,等. 住宅中剪刀樓梯的結構設計與分析[C]//第四屆建筑結構抗震技術國際會議論文集.南京,2014:213-215.
[作者簡介]黎小波(1981—),男,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房屋建筑施工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