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要】“綜合與實踐”是可以讓學生對知識學習產生興趣、更好體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項目式教學法作為新教學方式,在“綜合與實踐”活動開展有效性提升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對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項目式學習(PBL)策略分析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項目式學習
在教學改革發(fā)展影響下,在數學教學中只選擇對知識講解有利的活動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這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重視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在初中數學創(chuàng)新中,以“綜合與實踐”模式為主,采用項目式學習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項目問題引導下,將解決問題作為目標進行自主學習活動,對學生問題探究、問題解決等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可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目標的實現.
1? 設計主題,促進項目式學習順利開展
項目式學習(PBL)活動開展,讓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是關鍵.在“綜合與實踐”模式應用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設計項目內容,讓學生在問題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獲.項目主題作為具有引導作用的內容,數學教師可以設計項目主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好奇心驅動下,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究,促進項目式學習活動順利開展,推動教學目標實現[1].
1.1? 充分預設,建構項目主題
項目式活動開展的中,需要初中數學教師設計符合學生的項目主題.因為所有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有數學知識的支持,所以數學教師在設計項目主題進行綜合與實踐教學前,需要先對教材中的教學知識進行整理,而后聯系生活實際,設計可探究性強的項目學習問題,圍繞問題與教學目標,確定教學主題.
例如? 在教學“正數與負數”相關知識時,首先要對數學知識進行整理.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有:明確正數與負數的概念與區(qū)別;能夠利用正數與負數的知識解決問題,包括數學問題與生活問題.其次,教學內容整理后,結合生活實際,選擇適合項目活動的生活問題融入.需要注意的是,問題的設計需要體現綜合性與實踐性特點,要讓學生能夠通過生活問題探究,掌握有關數學知識,這樣項目式活動才可以體現出“綜合與實踐”的特點.如,可以將正數與負數在生活中應用為中心,設計項目問題.最后,結合生活、科學與數學之間的關系,設計項目式主題.如,本章節(jié)知識與導航技術有關,這時教師數學教師可以將項目式學習活動主題設計成“關于正數與負數在導航系統(tǒng)中應用方向研究、正數與負數在導航中方向確定中的應用”等主題活動.
1.2? 正向引導,生成項目主題
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學生應主動動腦思考,逐漸消除自己對教師的依賴,要能夠獨立地完成學習活動,這樣學生才可以有更強的能力[2].讓學生主動提問,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與主動嘗試運用數學解決問題,可以更好地體現數學與生活的關系,這可以讓學生逐漸站在數學角度思考問題,看待世界生活.在項目式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使學生主動提問,以此展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課堂教學呈現“綜合與實踐”教學基本特點,同時生成項目式學習主題.
例如? 仍以“正數與負數”這一章節(jié)數學知識講解為例.首先,借助師生互動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讓學生主動動腦思考.如,數學與生活是什么關系?其次,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問題的想法,并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促進項目式主題生成.如,學生紛紛都表示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并能夠列舉一些生活中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情境.隨后,數學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是否可以用正數與負數有關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學生還未接觸到正數與負數有關知識,要想準確地解答教師的這一問題,就必須進行自主探究.如此,便可以促使“正數與負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項目式主題的生成.最后,在項目主題引導下,班級學生主動對問題進行數學綜合與實踐探究.
2? 組織實施,拓展項目式學習的探索空間
綜合與實踐指的是以學生為主,借助知識與生活關系與學科特點等,利用教學內容,以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yǎng)為目的的綜合性教學模式.問題作為這一教學模式中的基礎,在數學教師參考這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數學教學方式時,教師需要保證問題的有效性.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探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對數學與生活的關系進行確定,可以更好地提升項目活動的有效性.所以,在教學實踐活動設計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主動思考與學習,以此促進項目式學習活動高質量完成[3].
2.1? 整合學科知識,體現問題解決的綜合性和科學性
項目式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保證項目中問題的真實性與科學性,這樣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逐漸完成項目活動.在學生探究中,學生很可能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時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數學問題,通過不同的途徑尋找解決問題的資料,而后借助共同分析,確定問題解決方式.如此一來,既可以對學生的生活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產生積極作用,也可以促進項目活動有效性的提高[4].
例如? 在“數軸”有關知識教學中,教師結合這一章節(jié)內容在生活中應用,將項目式主題設計成為“測算距離,明確行駛里程做好標識”項目研究.當項目主題確定后,需要讓學生在主題內,從數學角度分析用數學怎樣測算出距離、行駛時間等.其次,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可以借助“數軸”知識,對項目問題進行探究,而后引導學生先確定研究方向.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畫數軸的方式,對所選擇的交通工具行駛速度、距離等進行研究,而后在將相關信息標注到道路指示牌中.在這一項目研究中,不僅會涉及數學知識,還會涉及其他學科知識,如物理知識.這可以讓學生思維更加活躍,可以突破學科教育之間的局限,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最后,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后,初中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項目成果進行介紹,深化學生對“數軸”知識的理解,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2.2? 強化活動體驗,深化學習活動的實踐性和過程性
在素質教學目標實現中,數學綜合與實踐有關學習,需要不斷拓展教學空間,這樣學生的思維才會更好地發(fā)散,學科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才可以得到有效培養(yǎng).從表面上看,數學知識只與生活有聯系,但從深層次分析數學,完全可以借助其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與其他學科內容形成有效關聯.所以,在項目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其,教師要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進行跨學科學習.不同的學習方式,可以實現不同的育人價值,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不同方式參與到項目活動中,不斷拓展小組探究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體驗.
例如? 在講解“數軸”這一章節(jié)知識時,在“測算距離,明確行駛里程做好標識”項目研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不同方式收集項目研究需要的資料.如,借助互聯網技術查看道路上行程標識設計的目的、設計方式等;在數據獲取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詢問不同車型的司機如何觀看汽車里程表,確定行駛時間;可以讓學生對個人因素對相關數據結果影響進行研究等.在設計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與美術教師合作;在調查活動開展時,可以要求學生與物理、生物科學教師合作,分別對如何觀看與設計里程表、個體因素、不同車型對兩地之間距離測算產生的影響等進行確定.隨著數學知識與各學科關聯的內容不斷增加,課堂教學范圍也會擴大,這可以更好地體現出教學的綜合與實踐特點.
2.3? 重視思維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是教師需要關注的主要教學任務.所以,在初中數學項目活動設計中,數學教師也應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問題,并能夠圍繞這一問題,設計初中數學項目式活動.這樣學生在考慮數學問題、解決項目活動問題時,才會從數學角度出發(fā)對問題進行分析.當學生能夠運用數學語言對問題進行描述,借助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素養(yǎng)便可以逐漸形成.因為項目式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項目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這可以為教師直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造機會.為此,在項目式問題設計時,還要保證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與科學性.
例如? 在進行“數軸”相關知識教學時,首先數學教師可以圍繞項目主題、結合教學內容設計項目任務.任務1,探究數學教材中有關數軸的知識.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探究.因為知識探究結果會影響項目式活動開展效果,所以為保證后面的任務順利進行,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指導,不斷深化探究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章節(jié)知識.任務2,要求學生對數抽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行猜想,猜想內容可以與項目主題有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從數學角度出發(fā),對生活中一些情境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假設.任務3,證明自己的猜想.需要學生自己想辦法收集有效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整理.任務4,確定教學數軸知識在距離、里程中具體應用方式,確定項目研究結果.其次,在項目任務設計完成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按照項目任務順序進行學習.小組活動開展中,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可以學會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這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科學精神培養(yǎng)等有促進作用.最后,回歸課堂教學,結束項目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對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與計算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3? 多維評價,提升項目式學習成效
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過程,還要對教學結果進行確定.教學結果確定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在項目式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有全面了解,從而為教師日后設計教學活動奠定基礎.評價方式是教師了解教學結果的主要途徑,教師可以借助項目式教學過程、方法與結果等評價活動的開展進行查缺補漏,幫助學生牢固與全面地掌握數學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5].
例如? 在教學“絕對值與相反數”后,首先教師可以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評價內容可以包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思維發(fā)散情況與問題解決等不同方面.在這一評價中,可以借助生生互動來完成,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其次,教學方式評價中,要對項目式活動對學生學習產生的積極影響進行確定,而后根據存在的不足,為進一步完善教學活動做準備.最后,教學結果評價.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反饋確定評價結果.
4?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項目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明確什么是綜合與實踐,要能夠按照綜合與實踐教學要求,設計項目式活動,布置項目式主題與任務,讓學生在完整的項目式主題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究,逐漸深化學科學習,不斷拓展教學范圍與學習空間,對學生素養(yǎng)進行全面培養(yǎng),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雪林.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項目式學習[J].理科考試研究,2023,30(08):20-24.
[2]斯海霞,潘子璇,張成震.項目式學習視角下初中數學教材"綜合與實踐"的內容特征及改進建議——基于國內現行6版教材的分析[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22(09):30-34.
[3]程慧,徐斌艷.跨學科視角下音樂融入數學課堂的項目式學習——以"設計并制作尤克里里"為例[J].數學通報,2023,62(06):55-58.
[4]于茹子,吳華.動態(tài)技術環(huán)境下基于數學多元表征的項目式學習研究[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23,30(02):28-31.
[5]段澤民.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3(2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