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顯梅
【摘要】近幾年福建省中考數(shù)學命題,始終堅持將立足基礎、注重素養(yǎng)、綜合運用的原則放在首要位置,并著眼數(shù)學各板塊知識所承載教育價值的發(fā)揮,力爭將育人功能貫徹落實到實質(zhì).基于初中階段的數(shù)學來說,將核心放在中考命題分析研究上,不僅在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zhì)量上起到較為顯著效果,教師也能從中受到不少啟發(fā).
【關鍵詞】中考命題;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
中考是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單是初中與高中的銜接樞紐,在促進中小學教育改革、素養(yǎng)發(fā)展上也具備積極的導向作用.
1? 真情實境,做到學以致用——素養(yǎng)培養(yǎng)
例1? 某市出于鼓勵居民節(jié)約用水的目的,對自來水用戶實行階梯收費,標準如下:若每月每戶用水不超過15立方米,則每立方米水費為a元;若超過15立方米,則超過部分每立方米水費為2a元.(a>0)
(1)若某戶居民在一個月內(nèi)用水m立方米,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這個月的水費;
(2)如果某戶居民在一個月內(nèi)用水30立方米,求該戶居民這個月的水費是多少元?
解析? (1)當0 當m>15時,水費為15a+(m-15)×2a=(2a+15a)m-15a=(17am-15a)元. (2)將m=30,m>15,代入當m>15時的代數(shù)式求值即可. 當用水30立方米時,水費為:17×30a-15a=507a元.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將核心素養(yǎng)放在核心位置,基于此,在對中考題進行命制時,要在教學中適當提高適用性、探究型、綜合性實體的比例,運用真情實境設計更具意義的問題. 2? 結(jié)合實際,現(xiàn)實生活銜接——責任擔當 例2? 某果園計劃購進A,B兩個品種的果樹苗共45棵進行培育,A樹苗的購入成本為6元每棵,B樹苗的購入成本和購買數(shù)量分別為y(元)和x(單位:棵)且x與y之間存在如圖1所示的函數(shù)關系. (1)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2)若購買B樹苗的數(shù)量不超過35棵,但不少于A樹苗的數(shù)量,如何使購買的總費用最低? 解? 當0<x≤20時,設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為y=k1x+b1k1≠0, 將0,0,20,160代入y=k1x+b1k1≠0, 即0=b1,160=20k1+b1, 解得k1=8,b1=0, 所以0≤x≤20時,y=8x; 當20<x≤45時,設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為y=k2x+b2k2≠0, 將20,160,40,288代入y=k2x+b2(k2≠0), 即20k2+b2=160,40k2+b2=288, 解得k2=6.4,b2=32, 所以當x>20時,y=6.4x+32. 所以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為 y=8x(0≤x≤20),6.4x+32(20<x≤45). (2)B樹苗的數(shù)量為x,則0≤x≤35,x≥45-x, 所以22.5≤x≤35, 設購買果樹苗的總費用為W, 則W=6.4x+32+7(45-x)=-0.6x+347, 因為斜率小于0,所以W隨x的增大而減小, 所以當x=35時,W最小, Wmin=-0.6×35+347=326元, 即買35棵B樹苗時,總費用最低. 3? 邏輯推理,助力思維發(fā)展——能力提升 例3? 已知拋物線y=x2+2x-n與x軸的相交點為A,B兩點,拋物線y=x2-2x-n與x軸的相交點分別為C,D,n>0,假如AD=2BC,那么n的值為多少? 解析? 可借助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通過作出函數(shù)圖象方式尋求解決問題路徑,首先,作出函數(shù)y=x2+2x-n的圖象,如圖2;其次,假設點A在點B的左側(cè),聯(lián)合AD=2BC展進行思考,得出拋物線y=x2+2x-n與y=x2-2x-n關于y軸對稱,然后利用點的對稱關系,建立方程求解. 解法1? 從題目可知n>0, 根據(jù)x2+2x-n=0, 可以得出x=-1±1+n, 故A為-1-1+n,0,B為(-1+1+n,0); 又因x2-2x-n=0, 得出x=1±1+n, 故C點為1-1+n,0, D點為1+1+n,0; 因為AD=2BC, 可以轉(zhuǎn)化為2+1+n=2×(-2+21+n), 最后得出n的值為8. 解法2? 根據(jù)圖2可知,因為AD=2BC, 所以OD=2OB, 假設B(t,0)(t>0),那么D(2t,0), 故t2+2t-n=0,(2t)2-2×2t-n=0, 消除n后得到3t2-6t=0,t值為2, 最后得出n=t2+2t=8. 解法3? 假設A點為(x1,0),B點為(x2,0), 根據(jù)圖2可以得出C點為(-x2,0),D點為(-x1,0), 又因x1和x2是x2+2x-n=0這道方程式中的兩個實根, 所以x1+x2=-2,x1x2=-n,, 從已知條件AD=2BC,可以得出OD=2OB, 也就是-x1=2x2, 得到x1=-4,x2=2, 故n=-x1x2=8. 從上述三種解決方法中,可以看出,解法1是直接求出點的坐標,然后再借助線段長的等量關系建立方程;解法2是先通過轉(zhuǎn)化得出點坐標的等量關系,再結(jié)合點與拋物線的關系,建立方程組求解;解法3是對韋達定理和聯(lián)立方程進行結(jié)合,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此命題為學生獨立思考提供較為廣闊的空間,不僅能使其站在多個角度上思考問題,還能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高階能力發(fā)展,實現(xiàn)數(shù)學能力提升. 3? 結(jié)語 中考命題中并沒有固定題型,均是站在客觀角度上展開設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對中考出題思路展開全面考量,并對教材內(nèi)容展開深入剖析,將重點放在數(shù)學方法和數(shù)學思想運用以及加強與現(xiàn)實生活的銜接上,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