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高校學生獲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隨之而來的大學生心理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心理輔導是一種有效的支持方式。新媒體時代,研究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路徑,對于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提高在線心理輔導的質(zhì)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探討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的重要性、特點、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路徑。首先闡述學生心理輔導對于建立健康心理狀態(tài)、預防和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心理素質(zhì)都具有重要意義。然后分析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具有多樣化、便捷性和個性化的特點,且該形式面臨專業(yè)性和個性化不足、隱私和安全問題、互動和實時性不足以及缺乏面對面交流感等挑戰(zhàn)。文章指出,應綜合運用多種策略提高在線心理輔導的專業(yè)性和個性化,加強隱私和安全保護,增強互動性和實時性,通過線上線下相結(jié)合的輔導模式,更好地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預防和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研究表明,新媒體在高校心理輔導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一方面,新媒體平臺能夠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讓心理輔導資源更加便捷地服務于學生;另一方面,多種新媒體工具的互動性和匿名性,能有效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鼓勵他們主動尋求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心理輔導;在線;路徑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3-0025-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人工智能時代進化認識論的限度與發(fā)展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2GZYB10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溝通模式。與這股數(shù)字浪潮所帶來的便利相伴隨的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斷增加,尤其是大學生在面對學業(yè)壓力、就業(yè)競爭、人際關系等問題時可能會遇到多方面的挑戰(zhàn),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態(tài)[1]。高校作為培養(yǎng)未來社會支柱的重要基地,有責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并提供輔導和支持。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探索有效的在線心理輔導路徑,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多樣化
新媒體時代,多種形式的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平臺不斷涌現(xiàn),如QQ群、微信公眾號、在線問答平臺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渠道進行心理咨詢[2]。
當前,心理輔導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不僅有文字咨詢,還有語音、視頻等形式,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和個性化特點。此外,咨詢師資隊伍的多樣化也是在線心理輔導的特點之一,高校擁有專門的心理輔導團隊,其中既有心理學專業(yè)的教師,也有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者等專業(yè)人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心理輔導服務,以滿足學生的多重需求。
(二)便捷性
相比傳統(tǒng)的面對面心理咨詢,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具有極大的便捷性。學生不再需要預約和等待,在線心理輔導也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只需通過網(wǎng)絡平臺,就可以隨時與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建立聯(lián)系,獲得專業(yè)心理服務。對有繁忙學業(yè)和社交活動的高校學生來說,這種方式方便他們隨時傾訴自己的困擾和煩惱。
(三)精準化
通過在線媒體進行心理輔導,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在線心理輔導平臺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信息和需求進行篩選,為學生匹配最適合的心理咨詢師,這有助于建立起學生與咨詢師之間的良好互動與信任[3]。咨詢師通過文字、語音或視頻來與學生進行溝通,從而提供更加準確的咨詢建議。
(一)缺乏專業(yè)性和個性化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缺乏專業(yè)性是一個顯著問題[4]。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漸從傳統(tǒng)的面對面輔導轉(zhuǎn)向在線輔導,而許多心理輔導教師在網(wǎng)絡輔導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儲備不足,難以應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輔導需求。
個性化輔導方面的挑戰(zhàn)也不容忽視。新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個性鮮明,而傳統(tǒng)的在線心理輔導往往無法適應學生個體差異,一方面,由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開放性和匿名性,學生可能在心理輔導過程中表現(xiàn)出更強烈的抵觸情緒,使咨詢師難以深入其真實心理狀態(tài);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難以針對學生特點進行個性化輔導,導致在線心理輔導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由于在線平臺上的咨詢者眾多,每個咨詢師需要應對的咨詢者數(shù)量也相對較多,導致咨詢者所能獲得的關注和回應時間有限,在線心理輔導的回復往往是標準化的、通用性的,無法真正滿足每個咨詢者的個性化需求,這也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充分的關注和解決。
(二)隱私和安全問題
首先,隨著在線平臺的興起,學生在在線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可能面臨隱私和安全問題,在線平臺的開放性使得學生的心理咨詢問題可能被他人獲取,導致隱私泄露。另外,在線平臺上公開的討論信息使得學生的隱私暴露在公眾面前,這可能給一些敏感的學生帶來更多困擾和傷害[5]。
其次,信息傳輸?shù)牟话踩砸彩且粋€潛在的問題,在在線心理輔導過程中,咨詢者和咨詢師之間的信息傳輸可能存在被第三方竊取或篡改的風險,意味著學生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提供的個人信息和心理問題可能被濫用。
(三)缺乏互動和實時性
首先,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面臨缺乏互動和實時性的挑戰(zhàn)。由于線上平臺的限制,學生往往無法體驗到和面對面咨詢相同的互動效果,這就導致學生無法通過非語言交流來傳遞信息,如面部表情、姿勢等,學生的真實感受也就無法被準確理解和回應,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和支持[6-7]。
其次,缺乏實時性是另一個影響在線心理輔導的因素。在緊急情況下,學生可能需要立即獲得支持和援助,然而在線平臺上的咨詢師無法立即回復和提供緊急幫助。缺乏實時性的心理輔導可能導致學生在危機時刻感到被忽略或無助,進一步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況。
(四)心理輔導形式單一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面臨心理輔導形式單一的挑戰(zhàn)。雖然新媒體技術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但很少有學校嘗試運用虛擬現(xiàn)實等新興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大部分線上心理輔導仍然采用文字、音頻或視頻等傳統(tǒng)形式,無法真正展現(xiàn)問題的本質(zhì)和復雜性。
此外,心理輔導的效果往往在于將咨詢內(nèi)容應用到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并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采取積極行動。而線上平臺的單一形式也限制了心理輔導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在線心理輔導無法提供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直接相連的體驗,而這種直接的聯(lián)系往往是線下心理輔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線心理輔導的形式單一,可能使學生在應用心理輔導成果時感到困難[8-9]。
(一)提升在線輔導平臺的專業(yè)性和個性化
首先,要想提升在線輔導平臺的專業(yè)性和個性化,學校應建立一個專業(yè)的在線心理輔導團隊。團隊成員應具備深厚的心理學知識、咨詢技巧和經(jīng)驗,通過在線平臺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此外,學校還可通過與心理學院合作或引入外部專業(yè)機構(gòu)的方式,提高在線心理輔導團隊的專業(yè)性[10]。
其次,為了提供個性化的心理咨詢服務,在線心理輔導平臺應注重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通過建立學生檔案和評估工具來收集學生的背景信息、心理特點等。咨詢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個性化的輔導方案,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支持和建議,從而實現(xiàn)針對性的輔導服務。學校還可以通過在線心理輔導平臺為學生提供自助式的心理資源和自我測試工具,來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和自助調(diào)節(jié)。
(二)加強隱私和安全保護措施
首先,針對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面臨的隱私和安全問題,有必要加強隱私和安全保護措施。平臺方應采用合適的加密技術,防止黑客或其他不法分子獲取學生的個人信息,確保學生個人信息和咨詢內(nèi)容的安全性。
其次,建立多層級的權(quán)限管理系統(tǒng)以及數(shù)據(jù)傳輸通道,確保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安全。采用安全的通信協(xié)議,如SSL,可以防止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竊聽或篡改;對于敏感信息的存儲,應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如訪問權(quán)限控制,只有授權(quán)的人員可以訪問學生的個人信息和心理咨詢記錄;對于平臺上的討論區(qū)域和聊天記錄,則應設定合適的隱私設置,確保只有學生和授權(quán)的咨詢師可以訪問和參與討論[11]。
(三)創(chuàng)造互動和實時性的在線輔導環(huán)境
針對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面臨的缺乏互動和實時性的問題,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更具互動性和實時性的在線輔導環(huán)境[12]。
首先,通過視頻會議工具或在線聊天室,學生可以與咨詢師進行即時的交流和互動,這種實時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增加雙方之間的溝通和信任,可以更好地捕捉學生的言語和非語言信息,使咨詢師能夠更全面地理解學生的問題和需求。
其次,在線輔導平臺可以提供即時聊天工具或在線提問服務,以滿足學生的實時性需求。學校還可以通過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反饋機制,提供更加貼近學生需求的在線輔導服務,定期收集學生對在線心理輔導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在線輔導服務。
(四)采用線上線下相結(jié)合的輔導模式
針對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面臨的心理輔導形式單一的問題,可以采用結(jié)合線上線下輔導模式的方式來提供更多樣化的心理支持服務[13]。在線平臺可以提供初步的心理咨詢和輔導,為學生提供便捷的服務,幫助學生快速解決一些簡單的心理問題。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咨詢師可以更準確地觀察和感知學生的情緒變化,為學生提供更精準和個性化的心理支持[14]。學校可以探索利用新興技術如虛擬現(xiàn)實、增強現(xiàn)實等在線心理輔導方式,提供更多樣化的交流形式。通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創(chuàng)建沉浸式的心理輔導環(huán)境,學生可以更好地體驗到面對面咨詢時的情景和交流效果,增強輔導的實時性和互動性。增強現(xiàn)實技術可以在在線平臺上提供更多視覺、聲音和觸覺的互動元素,豐富學生與咨詢師的交流體驗[15]。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在線心理輔導路徑的研究是一個重要課題,需要不斷地探索實踐,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
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在線心理輔導不能替代面對面的交流和情感支持,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完善在線心理輔導的體系和機制,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
參考文獻:
[1] 劉庚.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21,20(23):171-172.
[2] 吳立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評《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2021,16(12):1388.
[3] 謝旭婧.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的創(chuàng)新:評《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聞愛好者,2021(11):97-98.
[4] 楊小東,魏雪梅,張婷婷.自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及優(yōu)化策略[J].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22,32(2):63-66.
[5] 胡小媛.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7(4):114-117.
[6] 王莉萍.新媒體時代下微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林區(qū)教學,2021(10):104-107.
[7] 閆麗娟.自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J].中國教育學刊,2022(11):124.
[8] 張薇.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21,42(29):75-76.
[9] 徐鑫,劉鑫,楊銀念.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研究[J].新聞傳播,2021(18):109-110.
[10] 趙芳,張少怡.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J].品位·經(jīng)典,2021(19):122-124,138.
[11] 李彬.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策略分析[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3(22):121-124.
[12] 李成,溫金梅,夏運梅.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策略探討[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3,36(15):16-18.
[13] 徐弘.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疏導機制的構(gòu)建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3,39(9):30-33.
[14] 楊梅.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微[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1(8):165-166.
[15] 李澤艷.新媒體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思考[J].中國報業(yè),2023(4):146-147.
作者簡介 葉國萍,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咨詢、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