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靜,福建省武平縣教師進修學校一級教師。
摘要:英語學科承擔起育人功能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學科融合。教師要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融合,在小學英語跨學科作業(y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同類學科作業(yè)整合、異類學科作業(yè)整合和多學科作業(yè)整合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跨學科作業(yè)設計;育人
小學英語跨學科作業(yè)將其他學科中對學生成長有重要影響的知識與英語學科知識有機結(jié)合,有助于學生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形成跨文化意識;有助于學生建立起各學科知識與能力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運用跨學科思維解決綜合性問題;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養(yǎng),形成良好品格。
跨學科整合的策略是要找到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共同點或矛盾統(tǒng)一點,既基于本學科立場,又與其他學科合力解決某個實際問題。根據(jù)學科類別,英語屬于“人文科學”類別中的“文學”學科,可將小學英語跨學科作業(yè)設計分為同類學科作業(yè)整合、異類學科作業(yè)整合和多學科作業(yè)整合。
一、同類學科作業(yè)整合
同類學科作業(yè)整合指的是從英語學科出發(fā),將英語學科與思維方式相似度較高、知識能力相關性較強的學科所進行的整合。同類學科作業(yè)整合也可簡單地理解為英語與“人文科學”類別學科的整合,如英語與文學(語文)、英語與德育、英語與音樂等學科的整合。
(一)英語與文學(語文)
在浩瀚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凝聚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情感。古詩詞的融入可以延續(xù)和拓寬主題語境,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按意群朗讀的能力。
1.古詩詞——延續(xù)和拓寬主題語境
英譯古詩詞的選取,如果能與所使用的教材單元話題相關聯(lián)(見下頁表1),有利于延續(xù)和拓寬主題語境,從而發(fā)展學生結(jié)合真實生活情境運用語言的能力。
根據(jù)教材單元話題設計融合古詩的作業(yè)。在學習The Chang’e-4 Lunar Probe相關話題時,設計例1。
【例1】( )中國有許多關于月亮的古詩詞,與下面英文相對應的中文古詩句是:
“We have the same(相同的) ideal(理想) to fly, up to the moon in the blue sky.”
A.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蹙S《山居秋暝》
B.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畎住缎葜x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在學習Farewell相關話題時,設計例2。
【例2】( )中國有許多關于朋友離別的古詩詞,與下面英文相對應的中文古詩句是: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 is a thousand fathoms deep, but not so deep as the friendship Wang Lun and I keep.”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B.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醪端投派俑问裰荨?/p>
在學習Occupation相關話題時,設計例3。
【例3】( )詩句“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中描述的職業(yè)是:
A. Farmer? ? B. Cook
在學習Months of the Year相關話題時,設計例4。
【例4】( )詩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中描述的月份是:
A. July? ? ? B. June
2.古詩詞——培養(yǎng)學生按意群朗讀的能力
英譯古詩詞與中文古詩詞相似,語言凝練,這對學生理解英語的表意結(jié)構(gòu)有一定幫助。教師可以設計中英文對比吟誦的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按意群朗讀的能力。在設計Seasons相關話題作業(yè)時,引入許淵沖先生的英譯古詩詞A Spring Morning(例5)。
【例5】英譯古詩詞A Spring Morning
剛接觸這類作業(yè)時,教師可以先按意群在句中停頓的地方進行標注,然后再讓學生朗讀。隨著學生能力的不斷增強,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自主朗讀并進行標注。
(二)英語與德育
設計作業(yè)時,教師可深入挖掘德育內(nèi)容,將“中國故事”融入?!爸袊适隆碧N含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蘊。例如,在設計Summer Vacation相關話題作業(yè)時,將美麗的家鄉(xiāng)作為出行目的地。用短文形式介紹家鄉(xiāng)風景名勝,讓學生增進對家鄉(xiāng)的了解,感受家鄉(xiāng)的美好,逐步引導學生形成關注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的情感(例6)。
【例6】閱讀短文,根據(jù)要求作答。
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 On a sunny day, I will go to Liangye Mountain(梁野山) with my parents(父母). We will go by car. Liangye Mountain is beautiful. I will play on the Rainbow Slide(彩虹滑道). I will go boating on Fairy Lake(仙女湖). I will visit the Gumu Stone(古母石). We will have fun there.
( )①這篇短文在談論什么?請從下面選出一個作為標題。
A. Summer Vacation Plan(計劃)
B. A Sunny Day
②閱讀短文,完成表格。
[When Where How What weather transportation activities ]
③What will you do in summer vacation?
(三)英語與音樂
在學習詞匯“violin”時,教師可設計“聽音辨樂器”試題,播放一段小提琴彈奏的音樂,引導學生正確辨別伴奏樂器,然后從“piano”與“violin”中選擇樂器的對應詞匯(例7)。這樣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情操的同時,幫助學生鞏固詞匯“violin”。
【例7】聽音辨樂器試題
( )聽音樂,辨別這段音樂由什么樂器伴奏。
A. piano? ? ? ? ? ? B. violin
二、異類學科作業(yè)整合
異類學科作業(yè)整合指的是從英語學科出發(fā),與思維方式相似度較低、知識能力相關性較弱的其他學科所進行的整合。異類學科作業(yè)整合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英語與“自然科學”類別學科或者英語與“社會科學”類別學科的整合,如:英語與數(shù)學、英語與科學等學科的整合。
(一)英語與數(shù)學
在設計作業(yè)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打破學科界限,運用數(shù)學學科的背景知識和思維方法解決英語問題(例8至例12)。
在學習Numbers相關話題時,設計“找規(guī)律填數(shù)字”試題。
【例8】找規(guī)律填數(shù)字
( )Two, four, six, , ten,...
A. seven? ? ? ? B. eight
在學習Numbers and Animals相關話題時,設計“列算式計算”“數(shù)學圖形與認識——平面組合圖形”“數(shù)學條形統(tǒng)計圖”“雞‘鴨’同籠”試題。
【例9】列算式計算
How much is thirteen and thirty-three?
本題創(chuàng)設了列算式并計算的任務情境,學生需要讀懂英文句子,并運用數(shù)學解題思路才能正確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
【例10】數(shù)學圖形與認識——平面組合圖形
①How many○?
②How many△?
【例11】數(shù)學條形統(tǒng)計圖
看圖表,模仿例子,另寫三個句子。
本題將英語仿寫和數(shù)學統(tǒng)計圖表相結(jié)合,考查學生讀圖、述圖能力。試題以條形統(tǒng)計圖的形式呈現(xiàn)數(shù)據(jù),對仿寫的內(nèi)容作了清晰、簡潔的要求,并提供部分參考詞匯,給學生一定的語音支撐。
【例12】雞“鴨”同籠
①How many ducks?
②How many hens?
(二)英語與科學
巧妙整合英語與科學學科,既聚焦語言,又聚焦內(nèi)容,能增強學生在真實生活中的探究意識。在學習Weather相關話題時,教師可設計“科學知識‘水循環(huán)’”試題。
【例13】科學知識“水循環(huán)”
根據(jù)“水循環(huán)”知識,按照箭頭方向給下列句子排序。
1. Rain falls onto the mountains.
2. A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
3. The sun evaporates the water into clouds.
4. Clouds carry water over the mountains.
本題以科學內(nèi)容為素材,介紹“水循環(huán)”,并通過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水循環(huán)”,從素材選取上整合了英語與科學,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需要運用到科學知識。
三、多學科作業(yè)整合
多學科作業(yè)整合指素材選取、解題思路或答案呈現(xiàn)涉及3種或3種以上學科的試題。如:英語與體育、美術學科的整合。
在學習Sports Day相關話題時,教師可設計如下閱讀題。
【例14】閱讀短文并作答。
Long Jump
Do you like long jump? Here are some steps for beginners:
Step one: Standing with your feet shoulder-width apart, leaning upper part of the body forward slightly, and grip the ground with forefeet and toes.
Step two: Swinging both arms forward and backward natural. At the same time, bending and stretching both feet with coordination.When swinging the two arms from the back to the front forcefully, two feet push off the ground quickly, jumping up fully and making the body in a diagonal line in the air.
Step three: Abdomen in, knees bent, legs forward, arms swing back from the top down.
Step four: Landing with heels first, bending knees for cushioning after landing.Upper part of the body still keep forward.
Step one, two, three and four. It can be that easy.
Which picture shows Step Two?
本題以體育內(nèi)容為素材,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對立定跳遠有一定的了解。設題時將立定跳遠第二步“起跳”以動作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考查學生對“起跳”動作的理解。通過圖片將英語與美術學科整合起來,增強了任務情境的真實性。
總之,創(chuàng)新作業(yè)類型方式,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yè),提高作業(yè)設計質(zhì)量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培養(yǎng)習慣,切實發(fā)揮作業(yè)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萍. 中考英語命題研究藍皮書(2021)[M]. 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20.
[2]陳賢德. 許淵沖英譯古詩詞運用于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實踐及其價值分析[J]. 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 2021(6).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