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學生是熱愛學習的學生?一個愛學習,習慣于主動學習的學生,在遇到難題時,大腦首先啟動的是“應戰(zhàn)機制”,他會想各種辦法去解決問題。而學習上消極被動的學生,遇到難題時,大腦首先啟動的是“應付機制”,要么亂寫一通,要么直接放棄。要想轉變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首先要喚醒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什么是內驅力?內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tài)或緊張狀態(tài),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形成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內驅力的兩個底層邏輯是自主性和勝任感。主動學習的人一定是對自己負責的,他會努力學習,獲得知識,使自己進步。這種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知識的意識傾向,能夠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鉆研問題,開闊眼界。而勝任感是學生在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之后,內心渴望繼續(xù)獲得這種樂趣的驅動力。因而,有自主性和勝任感的學生會越來越主動學習且善于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何喚醒學生的內驅力?首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基礎。教師要給予學生真誠的關愛和尊重,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和接納。教師要通過日常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需求和夢想,與學生建立起信任關系。當學生充分信任老師,才更容易產生學習的內驅力,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其次,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并制訂學習計劃。這些目標應該既具有挑戰(zhàn)性,又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同時,引導學生將大目標分解為階段性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都給予及時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對學習的勝任感。此外,還要指導學生學會管理時間和評估學習效果,使其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逐漸形成內在學習動力。
再次,以靈活多樣的教學范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引入真實的案例,讓學生明白所學知識的價值,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用具體的贊美和肯定激發(fā)學生前進的動力。同時,對于學生的錯誤和不足,也要以建設性的方式提出改進建議,讓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
最后,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學習屬于高級需要,只有當底層的需要被滿足之后,學習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才會產生。有歡笑、有愛、有尊重的班級氛圍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
好的教育應該播下內驅力的種子,并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這些種子生長發(fā)芽。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內驅力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要用心了解學生,用愛感染學生,用智慧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和自我價值,主動追求知識,最終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