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蓉 陳嬌 王琳輝 張國興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智慧教學;生理學;評價;反饋;教學效果
對于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學好生理學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在醫(yī)學生理學的教學活動中,案例教學法越來越受到歡迎。案例教學法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原則,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案例討論中,通過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探討并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1]。將案例教學法引入到醫(yī)學生理學的教學中,利用臨床真實案例和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2]。近年來,微課、慕課、雨課堂等智慧教學平臺已被廣泛應用到醫(yī)學生理學的教學中。其中,雨課堂的優(yōu)點眾多,包括可無償使用、容易操作、功能強大等,其教學平臺深受高校教師和學生的歡迎[7],也是本校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應用最廣泛的軟件之一。本文將從案例教學和雨課堂平臺在醫(yī)學生理學教學中的結合應用進行討論,對獲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在具體教學實施中,我們結合案例教學和雨課堂平臺,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在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提前確定案例教學的詳細目標:
我們根據學生使用的教材以及醫(yī)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等進行深入分析,因材施教,以教學大綱為基準,制定每次案例教學中要達成的特定目標。比如,在人衛(wèi)第九版《生理學》第六章“消化液的分泌”等知識點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在學習“胰液的分泌功能”的相關知識之后,能夠對臨床中暴飲暴食或大量酗酒等導致急性胰腺炎的過程進行探討;在人衛(wèi)第九版《生理學》第九章“尿生成的基本過程”等相關知識點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在理解“腎小球的濾過功能”這一小節(jié)的內容之后,能夠對臨床上常見的腎小球腎炎、外傷引起的腎損傷以及腎纖維化等引起的少尿、血尿、蛋白尿等癥狀進行深層次的分析;總之,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提出、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第二,在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通過雨課堂引入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的實施非常重要,教師應想辦法提高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以實現課前制定的目標[10]。
比如人衛(wèi)第九版《生理學》第六章中第四節(jié)“小腸內消化”的內容,包含我們實施案例教學法的眾多知識點,下面詳細介紹我們的實施過程。課前我們提前1周通過雨課堂平臺向學生發(fā)布案例:“患者男,50歲。飲酒后出現持續(xù)性上腹痛8小時。向腰背部放射,伴惡心、嘔吐,無腹瀉。查體:T37度,中上腹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Murphy征(-)。輔助檢查:血胰酶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血脂肪酶增高。診斷:急性胰腺炎?!蓖瑫r,我們還會提出關于案例的幾個問題,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目的性。如“1.簡述胰液的成分。2.正常情況下,胰液中的蛋白水解酶為何不會消化胰腺本身?3.患者產生急性胰腺炎的原因是什么?4.通過查找資料,嘗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鄙险n時由每組的學生進行PPT匯報,討論案例的初步分析結果,各小組之間可彼此提問。
案例總結:患者具有典型的急性胰腺炎的癥狀,需要從發(fā)病原因進行深入分析;首先,從胰液分泌的過程作為切入點,如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等特點;接著分析胰液包括胰酶的分泌是如何大量增加的,引導出大量食糜刺激胰液分泌的機制;繼而提出胰腺管內壓力驟然上升,引起胰腺腺泡破裂,胰酶進入腺泡之間的間質,結合病例中血胰酶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血脂肪酶增高等,最終發(fā)現問題所在,即患者長期飲酒者容易發(fā)生胰腺炎,在此基礎上,當某次大量飲酒和暴食的情況下,促進胰酶的大量分泌,致使胰腺管內壓力驟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胰酶進入腺泡之間的間質而促發(fā)急性胰腺炎。
如上所述,通過遞進的層層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點在課堂案例中的理解應用,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點內容的掌握,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果學時有限,我們可以把案例教學進行一定程度的濃縮[9]。比如人衛(wèi)第九版《生理學》第九章第一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的學習中,我們會給學生提供“急性腎小球腎炎”的案例,要求同學們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對以下思考題進行討論:一,患者的血壓會不會變化,產生什么樣的變化?二,患者的尿量為什么會減少呢?三,患者可能會有血尿和蛋白尿的癥狀嗎?產生這些癥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們充分利用雨課堂的“討論區(qū)”以及投屏等功能,讓所有學生進行充分討論;這樣可以通過較少的時間讓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課堂進行教學反饋和總結
(一)反饋課中的學習效果
案例教學進行之后,我們要及時進行課后反饋,主要包括教師自評和學生測評兩個部分。教師自評主要是授課教師進行自我分析和總結,著重于教學節(jié)奏的安排是否緊湊合理,教學案例的選擇是否關聯性強,知識點的內容是否還需要補充,教學過程是否需要改進等。學生反饋主要是對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以問卷調查為主要完成方式。雨課堂平臺有助于教師及時、快速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對于反饋比較集中的問題可以再次進行講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重視課堂中的教學互動和課后總結
眾所周知,雨課堂具有“彈幕”“簽到”“隨機點名”等功能,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應用這些功能,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給枯燥的專業(yè)課學習添加趣味性。
在課堂結束之后,雨課堂APP中會顯示學生的預習,課中學習情況,包括簽到出勤、回答問題、彈幕發(fā)送、課后測驗等情況,并可進行直接反饋,這樣教師就能盡快掌握所有學生的大致學習情況,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引導。
相對于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有很多優(yōu)勢,我們將分以下幾點進行闡述[6]。
第一,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生理學教學中,教師課堂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同時由于生理學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學習過程中有較大的困難,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好[3]。而案例教學法的應用,通過在雨課堂平臺中引入真實的臨床案例,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對生理學知識的求知欲,并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建立學習的信心與自豪感,形成良性循環(huán)[4]。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法尤其是結合雨課堂之后,能實際提高生理學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第二,有助于提高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思維水平
在以往的生理學教學中,采用較多的是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同時教學方式固定、教學內容枯燥,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臨床思維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5]。通過案例教學法以及雨課堂平臺的應用,將課程教學內容與臨床案例結合起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在加強學生專業(yè)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開闊了思維,利于學生初步建立臨床思維。
第三,有助于提高生理學理論的教學質量
案例教學法能加深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加強對知識點之間的相關性的感悟;通過結合生理學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臨床真實案例,案例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探討案例中涉及疾病的發(fā)展過程。因此,在傳統(tǒng)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將有利于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8]。
三、總結通過雨課堂平臺進行案例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醫(yī)學生理學專業(yè)課學習的趣味性,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有助于新形勢下醫(yī)學人才的培養(yǎng)。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會進一步將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案例教學作為傳統(tǒng)教學的補充方案,進行實踐分析和經驗總結,以提高醫(yī)學生理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唐明明,唐吉華.淺談在生理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和案例教學法[J].才智,2019,(30):27.
[2]張小玲,吳紅艷,黃文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探究[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8,20(4):262-264.
[3]張成標,劉勇林,高利平,等.人體生理學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與構建[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15):43-45.
[4]寶東艷,賈梓祎,王愛梅,等.案例教學法在生理學呼吸調節(jié)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5):17-18.
[5]李改玲,張晚霞,張酈,等.混合式案例教學在《藥理學》課程中的應用及思考[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1):100-103.
[6]劉蓉,傅俊青.PBL與案例教學整合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余學院學報,2018,23(5):130-132,139.
[7]曾真,林岷.雨課堂教學方式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20,40(8):602-605
[8]劉磊,石玥.案例教學法在人體生理學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1,23(04):223-225.
[9]薛鋒.基于雨課堂的臨床醫(yī)學??粕韺W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培訓,2021,06:73-74.
[10]周紅,王覺進,韓瑩等.案例教學法在生理學理論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6(36):183-185.
2021年蘇州大學蘇州醫(yī)學院教學改革課題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基礎醫(yī)學與生物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