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典籍英譯教學的思路與方法

        2023-12-30 07:50:39劉蘋張若青
        教育文化論壇 2023年6期
        關鍵詞:問題分析教學方法

        劉蘋 張若青

        摘 要:中國古代典籍是世界知識體系的有機構(gòu)成部分,典籍翻譯教學作為培養(yǎng)翻譯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中華文化的世界化闡釋具有深遠的學術(shù)價值與意義。針對我國各高校典籍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本文從宏觀教學思路和具體教學方法兩方面出發(fā),從課程體系的完善、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以及動態(tài)考核機制的建立三方面入手,探討解決方案。從案例教學、譯本比較、項目實踐和譯本論辯等教學方法切入,落實課堂教學。教學思路的完善能加強教師課前備課的科學性,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課后教學評估的檢測效度;教學方法的探索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與翻譯水平。兩者的結(jié)合將為中國高校典籍翻譯課程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典籍翻譯持續(xù)縱深發(fā)展,加快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堅定步伐。

        關鍵詞:中國典籍英譯;問題分析;教學思路;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615(2023)06-0061-09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3.06.007

        一、引言

        中國古代典籍是世界知識體系的有機構(gòu)成部分。典籍翻譯是對中華文化知識的理解和傳播,對于中華文化的世界化闡釋具有深遠的學術(shù)價值,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中國典籍博大精深、流傳久遠、影響廣泛,包括文學、語言學、哲學、醫(yī)學、數(shù)學等極其豐富的人文和科學內(nèi)涵,是中華文明的典型代表。文明互譯是文明互鑒的必要前提,作為培養(yǎng)翻譯人才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典籍翻譯教學因此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和社會價值。

        目前,我國各高校典籍翻譯教學存在各種問題[1]。首先,缺乏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并非所有高校都具備單獨開設典籍英譯課程的能力,典籍英譯教學以課程形式出現(xiàn)并不多見,更多是以翻譯課程中主題單元的形式出現(xiàn)。但是,典籍英譯本身承載的教學任務眾多,個別單元的課時難以滿足教學目標與要求。有些學校即使單獨開設了此課程,也未能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課程級別劃分和教學內(nèi)容安排等,因而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理論缺失、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很多學校的典籍英譯課程內(nèi)容設置中甚至缺乏古代漢語的內(nèi)容,而古代漢語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傳統(tǒng)語言文化知識在中國典籍翻譯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著譯者對原文的理解和翻譯的準確性。

        其次,專門教授典籍英譯課程的師資力量還有待擴充。很多高校的典籍英譯課程多由研究語言學或文學的教師教授,專業(yè)性有所欠缺。典籍英譯教學人才的挖掘和培養(yǎng)應成為一個重要任務。

        再次,我國目前沒有全國統(tǒng)一使用的典籍英譯教材,這導致各個高校課堂內(nèi)容的差異性較大、合理性缺失。任課教師在教材內(nèi)容的選取上易出現(xiàn)缺乏典型性、主題單一化等問題。一方面,選取的文本缺乏代表性(如僅以文學類文本進行授課),忽視了其他學科類別的文本。另一方面,選取的文獻不能準確傳達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

        最后,對于典籍英譯課程的考核目前尚未有統(tǒng)一的衡量標準。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檢驗,對教學效果的判斷缺乏科學的數(shù)據(jù)支撐,對進一步的教學反思造成障礙。目前,很多學校仍然采用“一卷定終身”的傳統(tǒng)考核方式,僅憑單次試卷評定成績,這樣既無法全面測評學生的能力,也無法綜合評價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

        鑒于此,為培養(yǎng)擁有扎實翻譯功底兼具文化素養(yǎng)的翻譯人才,加強典籍翻譯事業(yè)人才隊伍建設,本文根據(jù)中國古代典籍文本的特點,從目前國內(nèi)典籍英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從宏觀教學思路和具體教學方法兩方面進行探討,以期推動典籍翻譯課程的持續(xù)發(fā)展,加快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堅定步伐。

        二、完善整體教學思路,促進課程發(fā)展

        教學思路的完善是典籍英譯課程教學持續(xù)發(fā)展的首要任務。其中,建立課程體系是前提和基礎,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是確保典籍翻譯教學效果和質(zhì)量的必然要求,建立科學動態(tài)的考核機制是反饋教學效果和調(diào)整教學思路的最佳方式。

        (一)建立課程體系

        要建立典籍英譯教學的課程體系,需要確定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理論、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學材料等內(nèi)容。

        第一,確定合適的教學對象。授課對象以英語專業(yè)三年級的學生最為合適。翻譯能力的提升涉及學生對源語和目標語兩種語言的掌握和轉(zhuǎn)換能力。英語專業(yè)低年級學生尚處在打牢英語基礎的階段,不宜在此時進行典籍英譯教學,而三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已通過專業(yè)英語四級的考核,具備翻譯文本的基本能力。各校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英語專業(yè)本科高年級階段、碩士研究生階段和博士研究生階段開設相應課程。

        第二,確立系統(tǒng)、科學的教學目標。各校根據(jù)實際情況開設適當級別(本科、碩士與博士階段)的典籍英譯課程,并確立相應的教學目標。如針對本科生的典籍英譯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典籍欣賞能力和基礎翻譯能力,通過翻譯技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翻譯實踐水平。碩士研究生階段典籍英譯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通過大量翻譯實踐和翻譯理論學習的持續(xù)深入,進一步提升翻譯水平,使學生具備完成相關典籍英譯項目的能力。博士研究生階段的典籍英譯課程,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站在學科前沿,不斷尋求理論的突破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推動我國典籍英譯事業(yè)向前發(fā)展。

        第三,選用適當?shù)慕虒W理論。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選擇適當深度和難度的翻譯理論進行教學。如針對本科階段的學生,教師可教授常用的翻譯理論,學生譯文應力求忠實于原文、通順明白,如果可能,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追求文采意境。針對研究生的課程,則可教授尤金·奈達提出的功能對等理論,同時用該理論指導典籍翻譯實踐,強調(diào)譯文與原文間的詞匯對等、句法對等、篇章對等、文體對等,盡可能再現(xiàn)源語文化。博士生階段的典籍英譯課程則可以選擇性地讓學生接觸中西方的多種翻譯理論,要求學生進行專題學習和討論,引導和要求學生把其中的一些理論作為研究對象。

        第四,完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需明確教學內(nèi)容、教學任務、知識和技能范圍、課程深度等方面的內(nèi)容??茖W、規(guī)范、完整的教學大綱有利于開展教學實踐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反之則會影響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應針對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教學大綱,根據(jù)學生的年級和知識水平,依次加入語言基礎能力、翻譯技能訓練、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典籍鑒賞、翻譯理論、典籍試譯和典籍翻譯實踐的內(nèi)容,同時根據(jù)學生水平和授課內(nèi)容制定科學、動態(tài)、合理的考核方式、考核標準和考核要求。

        第五,合理設置課程類別及內(nèi)容。結(jié)合各校實際及學生學習情況,可將典籍英譯課程設為通識基礎課和專業(yè)基礎課,分別對應普及化教學和專業(yè)教學的授課目標,以便教師更好地因材施教。在課程內(nèi)容上,在已有外語和翻譯課程的基礎上,還要增設文言文、訓詁學等有關中國語言文化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典籍理解能力;同時開設中外文化課程以提高學生對我國文化和目的語國家文化的理解,保證譯本在語言層面的高水平和文化層面的準確性。

        第六,選擇合適的教學材料。在典籍英譯課程的主體教材之外,教師還應注意典籍翻譯訓練材料的選擇。中國典籍浩如煙海,對典籍翻譯教學材料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翻譯水平,還要注意學科門類的多樣性。既要選擇《紅樓夢》《論語》《莊子》等文學和哲學典籍,也要選擇《天工開物》《九章算術(shù)》《本草綱目》等科技典籍。

        第七,培養(yǎng)專業(yè)的師資隊伍。只有具備中國典籍翻譯素養(yǎng)的教師才能更好地教授相應課程,教師的選擇應以“長期從事專業(yè)翻譯的專業(yè)教師或業(yè)界的職業(yè)翻譯”[2]為標準?!斑@些教師既有職業(yè)的特點,又有教學的能力?!保?]開設典籍翻譯專業(yè)的院校應為教師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不定期邀請專家開展針對性的講座,鼓勵和支持教師外出交流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專業(yè)能力。

        (二)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典籍英譯要求譯者不僅有扎實的雙語基礎,還要熟悉了解中國文化,如此才能保證典籍英譯本的質(zhì)量。源語言翻譯單位和目標語言翻譯單位之間具有翻譯等價關系[3],但是在目前的漢語典籍英譯實踐中,由于對原文語言層面的誤讀造成的誤譯不少,對原文所涉及的文化要素的誤譯更多,而且文化層面的誤譯遠比語言層面的誤譯更難攻克。因此,在本科階段的教學工作開展之前,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文化知識儲備以及雙語基礎做簡單考查,按學生水平進行分班,以便日后在教學中因材施教。

        文化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典籍英譯課程的準備階段必須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了解中國文化精髓。例如,在學生還處于低年級階段時,教師便可推薦學生選修公共文化通識課,進行有目的的系統(tǒng)性學習,也可推薦相關影視作品或書籍讓學生觀看和研讀。

        典籍翻譯涉及的文化知識范圍較廣,對語言翻譯要求較高,翻譯難度相對較大。如果在教學初期,不能正確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典籍翻譯的興趣,后續(xù)學習中學生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從而降低課堂效率。因此所選翻譯文本與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翻譯能力以及文化知識儲備相匹配十分重要。整體上應把握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幫助學生逐步理解典籍翻譯的奧妙。若所選文本過于簡單,學生難以學會如何克服各種翻譯困難,也體會不到文明間交流互鑒的精髓;若所選文本難度過大,課堂可能會出現(xiàn)教師獨自講解的灌輸式教學,不僅影響學生上課情緒,還會逐漸消磨學生對典籍英譯的興趣。

        同時,英譯典籍要求譯者不僅熟悉中華文化,還要有扎實的雙語基礎,這樣才能保證典籍譯本的質(zhì)量。由于學生水平與知識儲備往往參差不齊,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摸底測試,對學生目前的能力水平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對所挑選的教材進行難度分類。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激發(fā)學生翻譯的信心,避免讓學生在接觸課程之初就懷有畏難情緒。

        (三)建立科學動態(tài)的考核機制

        為全面、全過程反映學習和教學效果,課程考核應采用動態(tài)考核方式??己瞬粦獌H僅是知識考查,更應該是能力的試金石。對學生譯文的考核,除了常規(guī)情況下對語言和意義的對等考查,還應考核學生在語言含義和文化意蘊的譯介方面是否達到較高水平。動態(tài)考核應包括三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期中譯文實踐報告,二是過程評價,三是期末考試(見表1)。

        期中譯文實踐報告重點考查學生翻譯技巧運用、譯文語義表達、文化傳達等方面。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開展翻譯實踐。翻譯學習脫離實踐只談理論與賞析都是空中樓閣。在這一階段,學生至少應做到能夠運用學到的方法與技巧,翻譯出語義對等的譯文。若能在短時間的訓練過程中兼顧文化意蘊的傳達,可認為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達到了較高水平。另一方面,督促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主動尋找符合要求的文本進行翻譯。所選翻譯對象應體現(xiàn)中華文化精髓,同時在西方具有較大影響力。若文本涉及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中也應恰當處理。這一過程能夠幫助學生自主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一步了解典籍的海外傳播狀況,將視野投向翻譯文本之外的廣闊世界,讓他們對中華文化走出去有實實在在的感知與認識。

        過程評價包括對學生在課前預習、文化積累、課堂發(fā)言、互評譯文、課后實踐等方面的考察。動態(tài)評估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及時把握學生學習和實踐情況,鼓勵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并按一定的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評估內(nèi)容應包括學生課前預習情況、文化積累情況、課堂發(fā)言情況、譯文互評情況、課下實踐情況等。根據(jù)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表現(xiàn),教師能夠較為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節(jié)奏與方式,提升課堂效率。

        期末考試以試卷的形式進行,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相較于期中譯文實踐報告,期末考試對翻譯文本的主題選擇及考試時間的長度應有規(guī)定性。除了關注學生譯文中語義是否對等、文化傳達是否準確等方面,還要重點關注學生處理源語與目標語之間文化差異的水平是否提高。通過期中、期末的兩次對比,能夠直觀反映學生翻譯水平的變化。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升興趣和能力

        (一)在案例講解中培養(yǎng)興趣和能力

        把翻譯興趣的培養(yǎng)放在實際翻譯案例的教學中,能讓學生對經(jīng)典譯本有更加直觀的感受。教師可以通過講解經(jīng)典譯本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思考。以許淵沖先生翻譯的《春江花月夜》為例:

        例1

        原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譯文:In spring the river rises as high as the sea,and with the river’s rise the moon uprises bright[4]26.

        詩歌翻譯首先要注意中西方詩歌意象的差異,同一意象在中西文化里所代表的含義往往有所不同,因此讓譯文與原文的意境對等,正確理解原文思想感情并準確傳達就十分重要。例1 節(jié)選的詩歌中出現(xiàn)了“月”這一意象,“月”的意象在中國傳統(tǒng)抒情詩中十分常見,往往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前句描寫江潮連海、月上中天,是為了給后句的抒情作鋪墊。詩人觸景生情,感嘆人生短暫而江月長存,表達離愁別怨與相思之苦。在西方文化中,月亮意象與思鄉(xiāng)之情沒有必然聯(lián)系,如果只是簡單地將“月”這一意象翻譯出來,西方讀者難以體會到中華文化所獨有的情感。因此,許淵沖在翻譯時將重點放在了“生”字上。這里的“生”不是古漢語里常見的“出生”“生長”之意,而是蘊含比喻之意——賦予明月和潮水以生命。明月與潮水不僅在詩人眼前“升”起,更是詩人看到明月隨潮水涌升后內(nèi)心情緒的波動。

        由此可見,當同樣的意象在跨文化語境中不能完全傳達原文意境的時候,動態(tài)的情景描寫往往能夠彌補這一缺憾?!皐ith the river’s rise the moon uprises bright”既譯出“生”字所傳達的“升起”之景,又進一步用動詞“uprise”傳達出詩人內(nèi)心情緒的波瀾,堪稱絕妙。教師在教學中援引此例,引導學生在將古漢語譯為英文時,注意正確理解中西文化的意象差異與文化差異,在譯文中譯出對等的意境。為使學生理解更加透徹,還可引入反面案例加以分析。以羅貫中《三國演義》片段的兩個譯本為例:

        例2

        (譙周曰:)“臣昨夜仰觀天文,見一星赤色,光芒有角,自東北落于西南,主丞相有大兇之事?!?/p>

        鄧羅譯: “…Surely it forebodes a misfortune to the king or his First Minister.”[5]

        羅慕士譯: “…signifying great disaster for the prime minister.”[6]

        例2中“主”的意思是“預示”,即預示吉兇禍福、自然變化等。“主丞相有大兇之事”意為“觀察到的天象預示丞相有兇禍”。鄧羅對原文的理解不準確,導致其將“主”譯為“king” (君主),將原文的“主丞相有兇禍”譯為 “king”或者his First Minister”(丞相)二者之一有兇禍。相反,羅慕士正確理解了此處的“主”,并用“signify”準確地表達了其含義。

        再以《荀子·修身》中的“良賈不為折閱不市”[7]為例。對這句話正確的理解應是:精明的商人不會因為一時的虧損而放棄經(jīng)商。諾布洛克是這樣翻譯的:A good merchant does not fail to go to the marketplace because of occasional losses on the sale of his goods[8]。“市”在這里作動詞使用,意思是“交易、做買賣”,而不是名詞 “市場”之意。“不市”指的是“不做買賣、放棄經(jīng)商”,而不是諾氏譯本中的“fail to go to the marketplace”(不去市場)。譯者在此顯然忽視了古漢語名詞作動詞的這一重要特點,可見其對古漢語的了解不夠深入。

        這些誤譯常常出現(xiàn)在外國譯者的譯文中,說明外國譯者對中華文化的了解不夠全面、準確,難以真正進入中華文化意境理解原文。其實,無論是外國譯者還是中國譯者,若想得到高質(zhì)量的譯文,了解源語與目的語的文化必不可少,因為翻譯不僅是兩種語言間的碰撞,更是兩種文明的互相交流。因此,在典籍英譯教學中,要提醒學生不僅要學習英語語言文化的相關知識,確保譯文具有可讀性,還要注意在傳達中華文化時不能有誤。

        (二)在譯本比較中探索文化闡釋與互動

        教師可選擇同一文本的不同譯本,通過直觀比較的方式讓學生體會不同翻譯策略帶來的效果,學會判斷何種翻譯是適宜和可取的。以《長干行》中一句的三個譯本為例:

        例3

        原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龐德譯:You came by on bamboo stilts, playing horse. You walked about my seat, playing with blue plums[9]11.

        韋利譯:When you came by, walking on bamboo-stilts. Along the trellis, playing with the green plums[10]19.

        許淵沖譯:On a hobbyhorse you came upon the scene. Around the well we played with mumes still green[4]47.

        “騎竹馬”指古代的一種兒童游戲,即兒童騎在竹竿上,竹一端有馬頭模型,兒童跨立其上,假作騎馬。龐德和韋利將其翻譯為“bamboo stilts”,許淵沖則將之譯為“ hobbyhorse”?!杜=蛟~典》對“hobbyhorse”的解釋是:“a toy made from a long stick that has a horse’s head at one end. Children pretend to ride on it。”[11]不難發(fā)現(xiàn),“騎竹馬”與“hobbyhorse”的語義和所指都非常接近。因此,采用讀者熟悉的文化內(nèi)容進行正確的替代翻譯,是最合適的做法,許淵沖的譯文正是如此。而龐德和韋利的翻譯——“bamboo stilts”,即“用竹子做成的高蹺”,顯然是不了解中國民俗文化而造成的誤譯。

        中華文化中有很多獨特之處。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譯者要對中西社會文化差異有清晰的認識,并能透徹理解中華文化特色,保證翻譯的正確性。例如,中國古籍中常常出現(xiàn)的各種典故,短短兩三字中往往蘊含著另一個故事。另一方面,譯者不僅要熟知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還要站在外國讀者的角度,考慮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譯文是否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傊?,要得到理想的譯文,兩種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必不可少,如例4中對《長干行》另一句的翻譯:

        例4

        原文: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龐德譯: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 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 out[9]11?

        韋利譯:I thought you were like the man who clung to the bridge. Not guessing I should climb the Look-for-Husband Terrace[10]19.

        許淵沖譯:Rather than break faith, you declared you’d die. Who knew I’d live alone in tower high[4]47?

        “抱柱信”出自《莊子·盜跖篇》,講的是尾生與女子相約橋下,女子未到卻突遇漲水,尾生守信不肯離去,最終抱柱被淹死?!巴蚺_”的故事是說丈夫遠行,妻子常常登上山石,每日盼望他歸來,但丈夫卻一直未歸,妻子便化作一塊山石。《長干行》此句所表達的意義是:我對你有著忠貞不渝的信任,因此我絕不會登上望夫臺,因為我相信你一定會回來。從例4的三個譯本可以發(fā)現(xiàn),三位譯者對詩中所體現(xiàn)的社會文化差異都有著清晰的認識,因此選擇將原文用意譯的方式處理。從保留文化特色的角度來說,龐德的譯本對典故的省略使譯文失去了原文的文化韻味。韋利與許淵沖均從女主人公的視角進行翻譯,韋利用的是闡釋法,且闡釋的過程中保留了兩處典故的文化負載詞,但從西方讀者的視角來看,他們也許并不明白“抱著柱子的男人”是何意,因而并不能理解原文所表達的情感。而許淵沖對“抱柱信”典故的譯法是抹去故事,直接譯出典故所要表達的寓意,這樣的處理使西方讀者更能明確知道原文表達的意思。在對“望夫臺”這一意象的翻譯上,許淵沖從女主人公的視角進行了生活的想象與延伸,提升了譯文的畫面感。

        在翻譯中,若想盡可能保留原文中獨有的文化典故,可以用闡釋加注釋的方式,即簡要譯出典故并用注釋加以解釋,這樣既能讓外國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也能保留原典,呈現(xiàn)源語文化底蘊,保證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12]。典籍翻譯教學中的這種比較,意味著將本土闡釋與域外闡釋結(jié)合起來,建立地方知識與世界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探索不同語言間的比較與互文關系。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與文化;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尊重異域知識與文化的差異,在反思中建構(gòu)開放的思想空間,在翻譯中進行跨文化雙向闡釋。

        (三)在項目實踐和譯本論辯中強化能力訓練

        教師可以在學生作為主體參與翻譯項目的實踐過程中進行引導和點評。為更好實現(xiàn)這一教學模式,教師可在項目教學法中融入論辯法的思想,讓學生的實踐過程更具思辨性。馮全功詳述了論辯結(jié)構(gòu)的發(fā)展歷程,并在圖爾明的論辯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雙主體互動的論辯修辭模式”,以彌補前者在進行價值和審美判斷時留下的主觀性強的缺憾[13]。這一新模式在進行文學翻譯或文學翻譯批評時更加有力。

        根據(jù)圖1,同一文本的不同譯本究竟哪種更好,可以通過論辯得出結(jié)論。例如,對《論語·顏淵》中“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為兄弟也”[14]的翻譯,教師可以近代英國著名漢學家理雅各與辜鴻銘的譯文為例,請學生分析二者的優(yōu)劣。

        例5

        理雅各: Let the superior men never fail reverentially to order his own conduct, and let him be respectful to others and observant of propriety: -then all within the four seas will be his brothers[15].

        辜鴻銘: In his conduct towards the others he behaves with earnestness, and with judgment and good sense. In that way he will find all men within the corners of the earth his brothers[16].

        原文中有文化負載詞“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其的解釋是:“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濱海,因此稱全國、國內(nèi)為四海?!保?7]那么究竟是直接保留“四海”的翻譯更好,還是將“四?!币越忉屝宰g法呈現(xiàn)給讀者更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呢?教師應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支持的主張,然后尋找論據(jù)和材料來論證其觀點,并要求他們在此過程中運用各種表明態(tài)度的限定詞語來說明對這一主張的認同程度。若對論證過程存在異議,可再次進行論辯。

        表2僅為舉例,在課堂上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做出更多思考。經(jīng)過激烈的論辯后,教師可讓學生總結(jié)所有觀點,引導學生分析論辯者給出的理由是否充分。不同文明間想要通暢地傳播交流,少不了站在雙方的角度分別進行探究與借鑒。因此在翻譯時,中國的譯者要對西方語言文化有所研究,考慮什么樣的譯本在西方接受度會更高,更有利于中華文化走出去。譯本的接受范圍越廣泛,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速度也將越快,兩種文明之間不斷加強交流,促進各自文化的發(fā)展。

        四、結(jié)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gòu)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古代典籍作為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翻譯和傳播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缥幕涣鞣g人才的培養(yǎng)少不了文化知識的熏陶和積累,更少不了典籍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翻譯課堂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訓練場,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課程體系、文化素養(yǎng)和考核機制等教學宏觀對策為基礎,以案例法、比較法、項目法和論辯法為具體教學方法,將翻譯教學與文化傳播并重,為典籍翻譯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將中華文化帶向世界的人才,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參考文獻:

        [1] 劉性峰.中國典籍翻譯教學:問題與對策[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77-80.

        [2]柴明颎.對專業(yè)翻譯教學建構(gòu)的思考——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J].中國翻譯,2010(1):54-56.

        [3]譙曉南.簡論我國英漢詞典法學術(shù)語譯名的四個缺陷——以《英漢詞典》為例[J].教育文化論壇,2022,14(6):132-136.

        [4]許淵沖.唐詩三百首:漢英對照[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5]LUO G ZH.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vol.Ⅱ[M].Vermont & Tokyo:Charles E.Tuttle Company,1959:470.

        [6]LUO G ZH.Three Kingdoms[M].Roberts Moss (tra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4:126.

        [7]荀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7.

        [8]KNOBLOCK J.Xunzi: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mplete Works,vol.I[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54.

        [9]POUND E.Cathay[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5.

        [10]WALEY A.The Poet Li Po[M].London:East and West LTD,1919.

        [11]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EB/OL].[2023-09-08].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hobby-horse?q=hobby+horse.

        [12]周杰,楊敏.《苗族史詩》英譯本的譯者主體性研究[J].教育文化論壇,2022,14(3):44-51.

        [13]馮全功.廣義修辭學視域下《紅樓夢》英譯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6:283-284.

        [14]朱熹.名家批注論語[M].沈陽:萬卷出版社,2008:149.

        [15]LEGGE J.Chinese Classics[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893:380.

        [16]辜鴻銘.論語:漢英對照[M].武漢:崇文書局,2017:442.

        [17]王力,岑麒祥,林燾,等.古漢語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38.

        [18]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5:68.

        [19]王佐良.英漢翻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203.

        [20]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jié)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3-09-08].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LIU Ping, ZHANG Ruo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China, 430074)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are an organic part of the world's knowledge system. Teaching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developing translators, has profound academic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globalize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lassics transl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olutions, considering the aspects of the overall teaching ideas and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s, starting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cultural literac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ynamic assessment mechanism.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ase teaching, comparison of translation editions, project practice and debate of translation editions are used to implement in-class teaching. By improving teaching ideas, teachers' pre-class preparation will be more reasonable and students' knowledge reserve will be increased, and the testing effectiveness of after-class teaching assessment will be enhanced;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class teaching, and helps to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translation abilit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will channel new vitality into the teaching of classics translation course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lassics transl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firm pace of Chinese culture going global.

        Key words: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problem analysis;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methods

        (責任編輯:梁昱坤 郭 蕓)

        收稿日期:?? 2023-08-11

        基金項目:中南民族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術(shù)團隊項目(KTS20026)。

        作者簡介:劉 蘋,女,湖南湘潭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

        張若青,女,湖北武漢人,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問題分析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談數(shù)學建模時的問題分析步驟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6:38
        數(shù)據(jù)通信網(wǎng)絡維護分析及網(wǎng)絡安全問題探討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進展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定位中的問題分析
        事業(yè)單位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1:12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5:35
        實用型中醫(yī)人才培養(yǎng)中慕課教學方法的探討
        文言文教學方法實踐初探
        中學語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5
        初中數(shù)學教師不可忽視的幾種教學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亚洲av片无码久久五月|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亚州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伊在| 日本爽快片18禁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香蕉| 在线观看二区视频网站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91久久青青草原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四虎 | 黑人巨大亚洲一区二区久|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少妇人妻| 少妇熟女天堂网av|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尤物AV无码色AV无码麻豆 | 色av综合av综合无码网站| 久久中文字幕久久久久91| 美腿丝袜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军人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亚洲精品中国国产嫩草影院美女| 最新国内视频免费自拍一区|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址|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女同| 久久午夜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本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青草| 亚洲国产av综合一区| 白白色白白色视频发布|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 综AⅤ| 隔壁人妻欲求不满中文字幕| 亚洲女人毛茸茸粉红大阴户传播| 熟女体下毛毛黑森林|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