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賀妃(大連南金實驗學校/遼寧省大連市)
體驗式教學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來說,不是陌生的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主要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學習現(xiàn)狀、學習心理的了解,使學生去體驗立體、多維的學習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也變得更加高效,以此來響應素質教育提出的對學生全面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號召。
目前,學界對于體驗式教學的探究已經(jīng)十分豐富。體驗式的教學可以是一種教學方式,指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學課堂,可以是一種教學理念,用以指導教師的具體教學行為。尤其是在當下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的教學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習慣。在這種情況下展開的體驗式教學能夠很好地將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結合起來,進而使學生調(diào)動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實踐。
1.知識性與實踐性統(tǒng)一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在素質教育以及“雙減”教育政策的教學指導下,展開具體的課堂教學。此時,考慮到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知識性與實踐性的統(tǒng)一,可以通過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來展開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目標進行了解,再結合當下道德與法治的具體教學目標展開合適的教學。首先,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對自己所教授知識的理論部分進行具體講解,使得學生能夠大致對所學習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此后,道德與法治教師再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的教學方法開始教學,帶學生進入具體的場景里面進行學習與實踐,學生在經(jīng)過理論學習之后,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將二者結合起來,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踐行素質教育的理念。
2.情感性與趣味性統(tǒng)一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將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融入教學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在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將情感性與趣味性相融合的教學目的。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避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變得較為單一、枯燥。教師在課堂上對理論知識、有關于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案例進行簡單講解,學生對于此方面的理論就能夠充分理解。但是缺乏將其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的經(jīng)驗,為此,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學課堂要充分引入實踐性的教學元素。在實際案例的介紹過程中,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尚且存在一定的好奇心。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照顧到學生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便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狀態(tài)、學習想法進行大致了解,以此來使自己制定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理念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夠充分融入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中,此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還需要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進行深入介紹,使得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所使用的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展開高效的學習與實踐,使其在日后的學習與實踐中也能夠踐行道德與法治理念。
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踐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理念的目的,這樣才能夠對學生進行高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踐行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在此情況下,教師所展開的教學才能夠深入學生內(nèi)心,對學生進行高效教學。民主課堂的構建是師生建立和諧關系的關鍵。為此,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以及自身專業(yè)技能的指導下,營造出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
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之間的融合,能夠為教師帶來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的多種作用。在此種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開展體驗式教學的時候,便需要注重對其隱性功能的思考與融合。對于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來說,有很多的隱性功能需要教師對其進行開發(fā)。這些隱性功能能夠提升課堂的效率,使得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及技能。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積極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需要根據(jù)具體生活中的場景,進行體驗式的提煉,通過多種生活場景與教學之間的融合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實驗,進而使得學生對課堂中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感知和體驗,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實踐。
例如,當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友誼與成長同行”的教學時,首先,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立足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友誼”展開具體的教學方式選擇。在這種情況下,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對友誼的理論知識進行教學,同時,結合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心理,進行具體的體驗式教學策劃。初中階段的學生尚且處于青春期。因此,其在學習中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友誼關系能夠給初中生提供解答心里疑惑、尋找依靠的作用,而不好的友誼關系則將引導學生走向歧路。為此,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對其進行引導,要求學生在建立友誼時要慎重。在這種情況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式,要求兩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由一個學生扮演不良少年,一個學生扮演自己。兩者進行對話,不良少年詢問學生是否愿意與其交朋友,并邀請學生上網(wǎng)、打游戲、抽煙等。這時,面對“朋友”的邀請,同學們會作何反應。通過具體的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采用模擬現(xiàn)實生活片段的教學方式來為學生進行體驗式的教學,不僅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實踐。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幫助,使得學生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遇到此類情況時懂得如何拒絕。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學生劃分為兩人一個小組來展開具體的對話,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在學生完成對話之后,教師要選擇表現(xiàn)較好的小組上臺進行展示。在這種情況下,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中更好地學習與實踐。
在當下素質教育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來了解學生對于學習的想法,并且將體驗式的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在教學時詢問學生的意見,以此來了解學生的想法,為學生打造體驗式的教學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進而創(chuàng)設高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
例如,當?shù)赖屡c法治教師對“敬畏生命”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時,便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理解“博愛”。在對學生的情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體驗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情感體驗,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讓學生敬畏生命的教學目的。在此過程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視頻播放的教學方式來創(chuàng)設具體的問題,進而引入學生的思考與體驗。在教學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于動物與人類、自然遭受破壞的視頻,在視頻的播放中教師需要將學生帶入具體的情境中,詢問學生“如果你是獵人,你應當如何處理金錢與傷害動物”“面對動物表演,你作為觀看者是怎樣的心情”“你是如何理解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這句話的”等問題。通過問題的帶入能夠將學生放置在具體的角色中,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使學生更加多元地看待敬畏生命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也能夠轉換角度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驗式的教學時,需要開展實際的情景創(chuàng)建以及角色帶入等活動,將學生帶入具體的情境中來,以此來使學生體驗教學情境,進而獲得真實的感受。在此過程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需要融入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并且通過將教學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帶給學生真實的課堂感受。進而激發(fā)學生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的學習興趣,能夠深入理解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并且將其應用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中來,在此過程中,不僅教師的教學課堂能夠更加高效地展開,學生也能夠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學習。
例如,當?shù)赖屡c法治教師對“師生情誼”進行講解的過程中,由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感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實踐。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通過模擬教學課堂的方式要求學生扮演教師,模擬課堂持續(xù)五分鐘,挑選學生上講臺,在學生講課的過程中,能夠轉變自己的身份,以此達到體驗式學習的教學目的,進而幫助學生充分對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進行學習與實踐。教師也能夠通過學生的視角來思考問題,以此來促使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此外,師生互動的方式也能夠激發(fā)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欲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體驗式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意見,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來詢問學生“此教學方式是否有意義”“你是否能接受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你喜歡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嗎”等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當教師在展開模擬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在得到學生同意或是學生的支持之后,教師再進行模擬教學,能夠更好地發(fā)揮模擬教學課堂的作用,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師的辛苦以及良苦用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通過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來展開合適的學習與實踐。教師與學生身份互換的模擬教學課堂體驗能夠給學生帶來真實的感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的反饋。并且需要通過學生的反饋來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此讓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與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更好地融合起來,在幫助學生展開高效學習的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達成高效教學的目的。
例如,當?shù)赖屡c法治的教師在進行完一堂課的講授之后,可以留五分鐘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在課堂上詢問學生本節(jié)課教學中存在的優(yōu)點以及缺點,當學生在剛剛完成學習之后,能夠明顯地對課堂進行感知。為此,教師應當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此外,道德與法治教師還需要通過課下與學生交流的方式來獲得學生更多的評價。在課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輕松、愉悅,學生也能夠向教師吐露更多的心聲。此時學生提出的意見將更加適合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進。同時,道德與法治教師還需要通過學生在單元檢測中的表現(xiàn),來作為評價環(huán)節(jié)的依據(jù),以此來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不斷調(diào)整,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在這種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能夠將評價環(huán)節(jié)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更加多元高效的體驗式教學,促使學生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道德素質進行反思與提升,幫助學生在具體的場景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及技能,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與法治意識的教學目的。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教學工作展開時,需要根據(jù)素質教育的理念來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適當轉變,這樣才能夠使得自己的教學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能夠達到具體的教學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對問題進行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的實施以及應用一方面是為了響應當下素質教育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學生日后的成長打下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學生的學習也更加多元化,進而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