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 要】 基于五星教學原理的培智學校勞動技能教學中微課使用,應依據(jù)教學問題解決的需求,通過童謠生趣、親身體驗、實踐操練、概括評價、目標達成等5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喚醒舊知、導入新知、嘗試運用、歸納總結,實現(xiàn)觸類旁通、能力泛化,提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 五星教學原理;培智學校;微課
【中圖分類號】 G764
微課雖小,五臟俱全,作用無限,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各領域教學中。但不可否認的是,微課設計及使用中常常存在“重形式、輕理念”的問題,從而影響了其作用的發(fā)揮。另外,雖然大家公認微課對成功教學的巨大影響,但事實上又缺少可資借鑒的教學設計模式。20多年前教學技術與設計理論家戴維·梅瑞爾提出的教學設計理論——五星教學原理,可以提供有效指導。該理論以問題解決為宗旨,強調建構不同情境,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于解決問題中,突出“喚醒舊知、明示新知、嘗試運用、歸納總結和觸類旁通”的過程,從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本文以校本教材中《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一課教學為例,論述如何基于五星教學原理在培智學校勞動技能教學中使用微課,真正促進智障學生獲得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的認知與技能。
一、童謠生趣,喚醒舊知
第一階段是喚醒舊知。舊知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的基礎,喚醒舊知可以降低學生的認知負荷,也能讓學生感覺自己可以解決問題的,從而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而童謠通俗易懂、節(jié)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智障學生容易接受、誦唱并學到知識。
《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的導入微課包括微視頻“宅家做個好寶寶”“抗病毒,我不怕!”。教師以微視頻播放導入,使學生通過觀看,自主學習,激活舊知。一是播放微視頻“宅家做個好寶寶”,讓學生在隨心隨意的自主學習中,激活原有碎片化知識點,如:冠狀病毒、病毒會傳染、生病、很危險。二是播放微視頻“抗病毒,我不怕!”,讓學生模仿跟念抗病毒的童謠,輔以教師針對性提問——“冠狀病毒為啥不可怕?”“小朋友們有啥辦法?”。這兩個微視頻短小精悍,主題突出,烘托氣氛,自然而然地激活學生原有知識“盡量不要往外跑,出門一定戴口罩”,并作為新知識的基礎——學習“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引發(fā)學生有意注意,主動參與解決實際問題“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的學習。
二、親身體驗,明示新知
第二階段是明示新知。五星教學原理認為:向學習者明示新知,才能促進學習者學習。智障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提供大量直觀教具,讓智障學生親身體驗,并遵循充分練習、個別化、小步子、鞏固性等教學原則。那么基于五星教學原理設計《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一課中使用的微課及開展教學時,如何做到簡單扼要、有序明示新知呢?
首先,實物揭題。教師一邊說“預防病毒,李老師出門戴口罩,大家看,我今天戴了一種口罩”,一邊出示實物——醫(yī)用一次性口罩;隨后讓學生辨認口罩顏色(藍色、綠色、粉色);再指一種顏色,帶領大家一起念“醫(yī)用一次性口罩”。其次,講解演示。在重點解決區(qū)分口罩里外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結合實物講解演示的方法,讓智障學生通過觀察分清口罩的里外(白色的朝里面;彩色的,如粉色、藍色、綠色等朝外面),以及上下(有金屬的邊、堅硬的一側朝上)。再次,操作解析。如:學習“掛”這個技能,首先播放微視頻“掛”,教師示范并說明重點“平展口罩,雙手將兩端繩子掛在耳朵上”,然后請B類學生到前面來模仿學習,教師先評再教,重復重點。接著全體學生練習動作“掛”,A類學生輔助C類學生,教師巡回指導并再次強調重點。最后,實踐探究。如:學習技能“壓”。教師首先播放微視頻“壓”,讓學生嘗試探究完成“壓”。然后請A、B類學生到前面來模仿學習,教師以評助教。對于難點“雙手食指壓鼻梁金屬條,使其上端緊貼鼻梁”,教師邊示范邊說明“壓”“貼緊”。接著全體學生練習動作“掛”,A類學生輔助C類學生,教師巡回指導并再次強調“緊貼”鼻梁。
綜上所述,勞動技能“掛”“壓”的全新知識與技能通過“看、聽、試、做”四個小步驟,簡單扼要獲得全新示證,智障學生在參與遞進性“目標驅動”“知識遷移”的教學活動中,更好地明確了相關知識與技能。
三、實踐操練,嘗試運用
第三階段是嘗試運用。五星教學原理認為:當學習者嘗試應用新知時,開展遞進式“行動轉換”能夠促進技能的學習。而《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生活適應課程標準(2016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同樣認為:對于處在勞動技能啟蒙階段的智障學生,教學活動要強調實踐體驗,突顯讓學生在勞動情境中對知識的理解與技能鞏固,并按照需求進行充分操作訓練,才能促進學生熟練掌握自我服務方面的勞動技能。那么基于五星教學原理和新課標,在設計《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相關微課及開展教學活動時,如何做到實踐操練,嘗試應用,并開展遞進性“知識遷移”“行動轉換”的練習,讓智障學生充分、個性地參與小步子、多循環(huán)的鞏固訓練呢?
首先,整體學習。教師一邊播放視頻,一邊和學生一起說三步戴口罩法要點——掛、拉、壓:要在耳朵上掛牢;要拉開;要讓金屬條緊貼鼻梁。同時,用夸張的手勢加以強調。其次,自由學習。學生自由練習三步戴口罩,并根據(jù)需求播放微課獲得指導。最后,同伴學習。對學生進行異質分組,學生之間模仿練習三步戴口罩,并根據(jù)需求播放微課。
上述環(huán)節(jié)屬于“嘗試應用實踐”階段。本階段圍繞教學目標,考慮智障學生的障礙程度懸殊,創(chuàng)設遞進式、多層次嘗試應用實踐活動,注重“個性化、小步子、多循環(huán)”的訓練,并采用伙伴幫助法、個別輔導法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不同障礙程度的學生獲得充分的訓練機會,成為課堂的主人,并獲得成就感。
四、概括評價,歸納總結
第四階段為歸納總結。五星教學原理認為:教師及時針對性地進行歸納總結,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首先,理性評價。從評估內容來說,涵蓋“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的知識與技能掌握、運用、態(tài)度和習慣;從評價類型來說,采用“發(fā)展性”“形成性”評價為主、“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價形式;從評價主體來說,包括“伙伴”“教師”“自己”;從評價方式來說,以“明示”評價、拍攝照片/視頻對比等方式為主。其次,概括總結。教師一邊播放微課,一邊溫馨提示:今天我們學習了勞動技能——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如果出門,戴好口罩;佩戴口罩要分清里外,三步操作——掛、拉、壓,并且做到4—6小時更換一次;摘下口罩記得洗手;一次性口罩盡量不要重復使用。同時,再次概括歸納操作要點,帶領學生一起分析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完善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的技能。
五、目標達成,觸類旁通
第五階段為觸類旁通。五星教學原理認為:當新知識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融于一體時,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新課標也指出:學校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引導家長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教學,同時要充分挖掘社會和社區(qū)的教育資源。那么,該階段如何實現(xiàn)“觸類旁通”,使學生真正掌握戴醫(yī)用一次性口罩的技能呢?
教師播放相關微課,說“回家做做,鞏固拓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跟著視頻來練一練“戴口罩”(請家長拍攝戴口罩的不同方法視頻);二是跟著網(wǎng)絡學更多知識與使用方法(收藏網(wǎng)址,與同學分享在線視頻)。這一做法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解放智障學生的眼、耳、口、手,便于智障學生開展泛在學習。
基于五星教學原理的微課使用,圍繞著核心問題任務根據(jù)喚醒舊知、明示新知、嘗試運用、歸納總結、觸類旁通五個階段來組織教學,有效提高了培智學校勞動技能教學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具體實施中,應注意:“喚醒舊知”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舊知必須與新知有關聯(lián)性,問題描述務必簡潔;“明示新知”的導學環(huán)節(jié),要確保新知內容的組織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方式設計符合智障學生形象思維、直觀性的學習特點;“歸納總結”的導思環(huán)節(jié),要做到對知識與技能概括“形象化”“情境化”,以及表述的“精準到位”,避免只是對前面知識與技能的復述或重演,從而對學生未來的學習作更好的引領。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特殊教育學校,2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