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20世紀思潮涌動的背景下,巴爾蒂斯堅守傳統(tǒng),不斷從傳統(tǒng)藝術中汲取精華,是卓越的具象繪畫大師。他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繪畫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立于西方傳統(tǒng)繪畫藝術、具有東方繪畫藝術特征的繪畫風格。其作品具有平靜和穩(wěn)定的氣質,在光源的投射下,畫面中形成的相互關系給作品帶來了神秘感和高貴感。從巴爾蒂斯的人生經歷出發(fā),深入研究他的繪畫作品,有助于繪畫愛好者理解他在繪畫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
關鍵詞:巴爾蒂斯;繪畫;藝術特色
巴爾蒂斯是20世紀卓越的具象繪畫大師,畢加索稱他為“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其創(chuàng)作融合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及東西方繪畫的特色。他的藝術作品是其內心世界的外化表達,具有內涵,采用了不同的視角、方式和手法進行表現(xiàn)。受到古典繪畫,特別是庫爾貝、弗朗切斯卡、普桑等人的繪畫作品的影響,巴爾蒂斯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古典主義色彩。尤其是普桑,對巴爾蒂斯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將文藝復興早期的傳統(tǒng)敘事方式發(fā)展到一定高度,為巴爾蒂斯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此外,巴爾蒂斯的作品中蘊含東方風情,在畫面韻致、創(chuàng)意意象和光影運用三方面更顯獨特的魅力。
一、巴爾蒂斯所處的時代背景
《巴爾蒂斯對話錄》中闡釋了巴爾蒂斯的觀念:“我試圖創(chuàng)造一種繪畫,借它傳達我眼中事物的實質和真實之美。今天的畫家用繪畫彰顯個性,反而忽視了藝術最重要的普遍性?!盵1]巴爾蒂斯,原名巴爾塔扎·克洛索夫斯基·德洛拉,在法國出生,他的父母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優(yōu)良的家庭氛圍使他獲得了充分的藝術熏陶。丹納說:“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藝術最后的解釋,也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2]任何一種藝術都會與其所處時代的精神緊密關聯(lián),藝術家也不可能完全脫離所處的時代。巴爾蒂斯也不例外。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巴爾蒂斯年幼時就癡迷于繪畫,年少時期的他創(chuàng)作了繪本《咪仔》,出版于1921年。這個繪本由40余幅表現(xiàn)小貓生活片段的插圖組成,生動描繪了畫家兒時的生活經歷,畫面布局嚴謹、合理,黑白構成具有節(jié)奏感,小貓的造型生動活潑。該作品的出版離不開詩人里爾克。在里爾克的引導下,巴爾蒂斯多閱讀文學經典,了解莊子“鼓盆而歌”的故事,莊子的生死觀更像是一種宇宙觀,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
巴爾蒂斯一生都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藝術教育,其藝術之路始于臨摹,他經常去盧浮宮臨摹普桑的藝術作品,研究其中蘊含的古典主義風格、構圖法則及空間的處理手法。在意大利,他臨摹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的壁畫,直接學習和體驗繪畫的本質。在他的畫作中,人物形象具有一種拙趣。他一方面研究古典主義大師的作品,另一方面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創(chuàng)作非常獨特的作品。巴爾蒂斯具有捕捉世界本質之美的獨特能力,他相信繪畫是通往奇跡的旅途,是一條讓自己更接近真相的道路。他擔任羅馬法蘭西藝術學院院長期間訪問日本,徹底沉醉于浮世繪藝術,所以他的作品也具有獨特的裝飾感及平面化的處理手法。巴爾蒂斯對藝術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魅力。
二、巴爾蒂斯的繪畫藝術特色
(一)空靈淡雅的韻致
巴爾蒂斯曾說:“我不太愿意談論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我認為人們應該對我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對我的作品更感興趣,而不是我的生平。我贊同庫爾貝的說法,創(chuàng)作者應該留在陰影中。”[3]在巴爾蒂斯的作品中,多數(shù)題材源自日常生活,同時他具備較高的色彩修養(yǎng),在繪畫中注重色彩雅致與否,蘊含著恬靜而美好的古典美,融入了深厚的人文修養(yǎng),在古典和現(xiàn)代之間達到了一定的平衡。巴爾蒂斯繪畫作品中色彩的處理受到弗朗切斯卡的影響,如在他的代表作《街道》中,他抽象提煉出的色彩被呈現(xiàn)為大小不一、不規(guī)則的幾何形,這些色塊脫離了具體物體本身的實用功能,變成了構成畫面的形式因素,賦予了畫面抽象和概括的屬性。他并不強調表現(xiàn)色彩的微妙過渡和轉折變化,也沒有通過色彩來強調物體的材料質感,以免破壞畫面抽象性和整體性的風格,使畫面的寓意變得含糊。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超然的非個性的情緒,從中可以看到他對物體的刻畫手法硬朗干脆,使得物體的輪廓清晰肯定,色彩含蓄收斂,卻顯得莊重和單純。這些特征表明巴爾蒂斯研究和借鑒了古典主義繪畫,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表現(xiàn)真實世界。
巴爾蒂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和理解,用心來體會和表達畫面需要的色彩,使得作品整體上沉著而凝重,色調清晰而飽滿、典雅而高貴。他強調色彩的平面性,減少過渡色調的描繪,使畫面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并通過色彩傳達出畫面更深層的隱喻意義。他不追求色彩的沖突,而是在色彩的和諧中尋求另一種美和精神上的共鳴。他作品中的色彩富有感染力,冷暖交融,畫面層次也非常豐富,刻意減弱明暗的對比,更突顯主題思想。
畫面中呈現(xiàn)出的典雅效果,離不開巴爾蒂斯善用的干酪素坦培拉繪畫技法,尤其是他的作品《飛蛾》。畫面描繪了一個裸體女子在燈光下捕捉飛蛾的場景,飛蛾的形象似有似無,幾乎是透明的。畫家只是借此來表現(xiàn)捕捉這一動作,處理手法含蓄又巧妙。畫中的女子以一種動態(tài)的形式定格,體現(xiàn)出動與靜的統(tǒng)一,能引發(fā)觀者對其動作的猜想。畫面的肌理粗糙,顆粒感很強,厚重且敦實,顯示出巴爾蒂斯的繪畫特征。與之前的油畫的柔和質感不同,這幅畫堪稱巴爾蒂斯干酪素繪畫的里程碑。
從某種程度上說,巴爾蒂斯有自己的空間,給人帶來孤獨的感受,然而這種孤獨與普通的孤獨概念有所不同,它源自畫家對自我存在的認知。正如巴爾蒂斯所言:“物象的背后,還有另外一種東西,一種眼睛所不能見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受到的真實存在?!盵4]巴爾蒂斯的繪畫中還融入了一種空靈淡雅的韻致,這是因為他深受中國藝術的啟發(fā),對東方藝術抱有崇敬的態(tài)度。山水畫大師倪瓚的作品具有純真深遠的風格,巴爾蒂斯極為贊賞他筆觸中蘊含的淡雅、平和的精神。一些中國畫家隱居山林,在作品中表達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巴爾蒂斯在獲得精神上的鼓勵和滋養(yǎng)的同時,也將自己對中國山水畫的學習和感悟融入了創(chuàng)作之中。
(二)神秘莫測的寓意
巴爾蒂斯《卡爾韋洛山風光》(圖1)中的意蘊和中國水墨畫的意境有相似之處,雖然在繪畫媒介上二者不同,但線的韻律和美感皆有體現(xiàn)。他認為畫面構圖非常重要,這也是其作品最具感染力的部分。詹姆斯·埃爾金斯曾說:“比較只有在存在相似之處,而不完全等價的地方才起作用,但與此同時,假定的解釋原則必須有一點東西存在于異質的材料之中,以便解釋能夠確認它的對象,這是必要的?!盵5]這幅作品與中國山水畫在某些方面存在“異質”,所以使這種比較更具有意義,其中也包含了許多幾何圖形的穿插,強調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安靜而神秘的感受貫穿于創(chuàng)作之中。畫家在作品中完美融合了理性與感性,一方面可以看到其充滿情感的心理活動,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沉思,可見其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已脫離了時代典型。而在其另外一幅作品《夏西農舍庭院習作》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寧靜的氛圍。畫家運用抽象的手法表現(xiàn)出感知視覺的寧靜與運動,使人們在欣賞這幅作品的時候,能夠不知不覺地感受到幾何形的存在,具有柔和、平靜的抒情意味,并且可以從作品中感受到中國畫的氣息。美學家宗白華說:“畫家的眼睛不是從固定角度集中于一個透視的焦點,而是流動著飄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內部節(jié)奏,把全部景色組織成一幅氣韻生動的藝術畫面?!盵6]的確是這樣的,這種觀察方式是中國式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巴爾蒂斯多視角、散點式的習慣。
巴爾蒂斯的藝術作品不僅描繪了大自然,而且熱衷通過描繪貓來探索存在的本質,例如他的“鏡子里的貓”系列。在他的筆下,貓經常被描繪為獨立、神秘和自由的存在,貓的姿態(tài)和表情常常表現(xiàn)出深思熟慮,給人以超越物質世界的感覺。此外,貓在他的作品中經常與人物一起出現(xiàn),這種對比凸顯了貓作為存在的本質和人類存在的本質之間的差異。巴爾蒂斯的繪畫中還常常有一種模糊和不確定的氛圍,這種模糊性可以被解讀為對存在的本質的探索,因為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復雜而難以捉摸的概念??偟膩碚f,畫家通過描繪貓和創(chuàng)造一種模糊的氛圍來探索存在的本質。
在巴爾蒂斯一生的創(chuàng)作中,少女也是他深愛的表現(xiàn)題材,他特別喜歡表現(xiàn)兒童和少年,尤其是少女,因為她們的形象純真美麗,其也正處于最豐富多彩、最復雜、最變化多端、最微妙的青春期。神秘莫測的隱喻性和模糊的真實感也滲透在巴爾蒂斯筆下的少女形象之中,在他諸多以少女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的作品中,少女通常在造型上保持著與現(xiàn)實的疏離和陌生感,同時在精神內核上有著超出尋常少女的特質。例如在《黃金歲月》(圖2)中,金發(fā)的少女斜倚在沙發(fā)上,凝視著鏡中的自己,身后金色的陽光照耀著她的容顏、右臂及她所凝視的鏡子。觀看此畫時,可以感受到安寧的氣息從畫面中的沉穩(wěn)少女身上散發(fā)出來,而這與畫面右側壁爐中跳動的火焰形成了鮮明對比。巴爾蒂斯用孩童這樣的形象作為畫中的主體,是因為其相信觀者能夠從孩童身上感受到相同的東西,因為孩子就是未來,他們身上總是具有獨特的氣質?!拔磥怼边@樣的字眼并不僅僅是一種希望,其本質上的意義是一種不可知、不可定義、無限的存在,這也是兒童的美好之處。當我們想要把這種美融入自身的時候,他會鼓勵天真,鼓勵我們對未知的事物保持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對畫面人物的選擇不是巴爾蒂斯偶然為之,而是具有畫家思想的寓意性質的表達。
(三)獨特的光線描繪
光在西方繪畫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僅是再現(xiàn)視覺圖像的手段,也是表現(xiàn)藝術家內心情感的一種手段。在巴爾蒂斯的藝術作品中,光同樣扮演著必不可少的角色。光線能把人物和環(huán)境融合在一起,產生不同的結果和意義,營造出優(yōu)雅、復雜的氛圍,通過產生戲劇性的沖突,營造神秘氣氛。正如阿恩海姆所說:“光線,是揭示生活的因素之一,對于人的感官來說是最為輝煌和壯觀的經驗,只有藝術家和詩興偶發(fā)的普通人才能在對它進行審美觀照和審美欣賞中,洞見它的美的輝煌?!盵7]不同類型的光源、不同方向的光都能使所描繪對象的色調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同時光自身的色調和形式的節(jié)奏變化也具有獨立的審美效果。并且根據(jù)畫面需要傳達的情感,也可以使用適當?shù)臒艄鈦肀憩F(xiàn)特定的體驗,不同的光影效果亦有不同的含義。
繪畫是一種不多敘述的藝術,這正是它很大的優(yōu)點。繪畫的魅力在于能傳達畫家的情感,對于光線的選擇,藝術家主要考慮的為整個畫面服務。巴爾蒂斯善于描繪光線,利用不同的光線營造氣氛,讓好奇的觀眾順著光線,走進具有誘惑力的房間。以《起居室》為例,他借助光來表現(xiàn)文藝復興以前的古典美,其筆下的少女處在靜止和運動、沉睡和蘇醒的狀態(tài)之中。巴爾蒂斯晚期作品中的少女,表情大多顯得輕松自然,且他對畫面中人物的人體比例進行了主觀處理,使得整個氛圍中,人物的形象更加飽滿。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運用好光線會讓作品更有內涵,傳達出深層的思想。
三、結語
通過對巴爾蒂斯人物畫和風景畫的解讀,可以感受到巴爾蒂斯繪畫中蘊含的東方意蘊及其采用的理性與感性結合的方式,這些更好地傳達了畫家對畫面簡化的追求?;趯λ囆g的敏感,巴爾蒂斯在作品中融合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繪畫藝術,形成了一種獨立于西方傳統(tǒng)繪畫藝術,而又具有東方繪畫藝術特征的繪畫風格,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中國傳統(tǒng)藝術對巴爾蒂斯的影響是深刻的,中國優(yōu)秀的山水畫和經典書籍也為巴爾蒂斯提供了借鑒。巴爾蒂斯藝術創(chuàng)作的獨特魅力離不開對理論和實踐的深入思考和完善,當代創(chuàng)作者也需要具有前瞻性、開拓的思維,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時刻關注新元素,這樣才能產生獨特的創(chuàng)作理念。
參考文獻:
[1][3]貢斯坦蒂尼.巴爾蒂斯對話錄[M].劉焰.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17,10.
[2]丹納.藝術哲學[M].傅雷,譯.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17:6.
[4]嘯聲.巴爾蒂斯論藝術[J].美術,1995(8):83-89.
[5]埃爾金斯.西方美術史學中的中國山水畫[M].潘耀昌,顧泠,譯.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32.
[6]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7.
[7]趙柒棋.選擇光線的方式[D].成都:四川大學,2007.
作者簡介:
李欣彥,延安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