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郭云,女,本科,主治醫(yī)師。
【摘要】 目的 分析眩暈癥患者采用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的療效及對癥狀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及血管活性物質表達的影響。方法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萬安縣中醫(yī)院
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眩暈癥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參照組(n=30)單純采用倍他司汀治療,研究組(n=30)采用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對比2組患者療效、眩暈殘障程度評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評分、Bre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評分、血液流變學指標以及血管活性物質水平。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BBS評分、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均較參照組高,DHI評分、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血漿黏度、血漿內皮素(endothelin,ET-1)及神經(jīng)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均較參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眩暈癥患者采用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可有效控制癥狀,改善血液流變學與血液動力學指標,糾正血管活性物質表達,具有臨床推廣實效性。
【關鍵詞】 天麻鉤藤飲;倍他司??;眩暈癥;血液流變學
中圖分類號:R255.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1-011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1.039
眩暈癥是前庭系統(tǒng)與中樞系統(tǒng)聯(lián)系過程中遭受病理性或生理性刺激,導致平衡打破而引發(fā)的主觀感覺障礙。周圍性眩暈患者會感覺劇烈旋轉、站立不穩(wěn),伴有眼球震顫、嘔吐惡心、耳鳴等癥狀;中樞性眩暈患者除上述癥狀外,還可能伴有腦損傷,造成肢體癱瘓、面舌癱、腦神經(jīng)損傷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針對眩暈癥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常用倍他司汀,該藥物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但由于倍他司汀并非特效藥,一旦停藥患者眩暈癥可能復發(fā),導致癥狀無法根除,并且長期用藥不良反應大[2]。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近年來在各類疾病治療中效果突出,在眩暈癥的治療中亦有一定效果。有學者提出使用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結果證明對緩解眩暈癥癥狀的效果良好[3]。萬安縣中醫(yī)院亦實際開展試驗,明確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萬安縣中醫(yī)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眩暈癥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其中參照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39~73歲,平均年齡(52.46±6.10)歲;病程3~34個月,平均病程(17.80±4.62)個月;合并疾病,糖尿病8例,高脂血癥8例,原發(fā)性高血壓14例。研究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51.94±5.70)歲;病程2~30個月,平均病程(17.52±4.11)個月;合并疾病,糖尿病9例,高脂血癥6例,原發(fā)性高血壓15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患者癥狀表現(xiàn)、頭顱CT檢查、經(jīng)顱多普勒(TCD)檢查結果符合《頭暈/眩暈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4]中眩暈癥的診斷標準;(2)首次發(fā)??;(3)患者家屬對研究方案及治療風險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顱腦病變;(2)合并重要器官器質性疾病或血液、免疫系統(tǒng)疾??;(3)合并智力或聽力、視力、意識障礙;(4)依從性差;(5)病歷資料殘缺;(6)對倍他司汀、天麻鉤藤飲藥物成分不耐受。
1.2 方法 參照組單純采用倍他司汀治療,使用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鹽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30473),取20 mg該藥物,與250 mL 0.9% 氯化鈉注射液混合,靜脈滴注,1次/d。
研究組采用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天麻鉤藤飲藥方組成:天麻9 g,鉤藤12 g,黃芩9 g,杜仲9 g,朱茯神9 g,山梔9 g,益母草9 g,桑寄生9 g,川牛膝12 g,生決明18 g?;诨颊甙Y狀加減藥物,陰虛火旺者加生地、麥冬、玄參、首烏、生白芍,便秘者加大黃、芒硝,心悸、失眠多夢者加茯神、夜交藤、遠志、棗仁、琥珀,眩暈欲仆、嘔吐、手足麻木或震顫者加珍珠母、生龍骨、生牡蠣、羚羊角。上述藥物水煎制劑,1劑/d,分早晚2次服用,倍他司汀用法同參照組。
2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1)對比2組患者療效。評價標準:控制為眩暈癥狀消失,對日常生活、工作無影響;好轉為眩暈癥狀明顯減輕,但勞累或頭部扭轉幅度大會引發(fā)輕度癥狀,對日常生活、工作基本無影響;無效為眩暈癥狀無改善,對日常生活、工作影響嚴重。治療總有效率=(控制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對比2組患者眩暈殘障程度評定量表(DHI)評分、Breg平衡量表(BBS)評分。其中DHI量表共25個條目,總分100分,分值越高則眩暈癥狀越嚴重;BBS量表以14個動作測試患者平衡能力,總分56分,分值越高則平衡能力越強。(3)采集2組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使用血液流變儀檢測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血漿黏度。(4)采集2組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漿內皮素(ET-1)、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神經(jīng)肽Y(NPY)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參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BBS評分、DHI評分對比 治療前,2組患者BBS評分、DHI評分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DHI評分低于參照組,BBS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 治療前,2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血漿黏度均較參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2組患者血管活性物質水平對比 治療前,2組患者血管活性物質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GRP水平較參照組高,NPY、ET-1水平較參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眩暈癥是常繼發(fā)于循環(huán)缺血、中耳炎、腦動脈硬化、突發(fā)性耳聾、小腦梗死、藥物中毒等后的一種癥狀類型。臨床常使用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倍他司汀作為組胺類藥物,可通過松弛毛細血管改善前庭血供,同時擴張毛細血管以增加其通透性,消除水腫,降低動脈壓,從而控制眩暈癥狀[5]。值得注意的是,倍他司汀并非特效藥,有報道顯示有20% 患者用藥后癥狀無緩解,停藥后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且長期用藥存在耐藥風險,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6]。近年來多從中醫(yī)角度論治眩暈癥。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中,眩暈癥屬于“項痹”“眩暈”范疇,該病是由肝腎不足、陰陽失調、肝陽上亢引起,飲食不節(jié)、瘀血內阻、情志不遂、跌撲損傷均為病因,病變可涉及肝、腎、脾,患者常表現(xiàn)為頭痛、眩暈和耳鳴等癥狀,故治療當以平肝熄風、清熱安神、補肝益腎為主[7]。
本研究中應用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結果顯示,治療前2組患者DHI評分、BBS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參照組高,DHI評分較參照組低,BBS評分較參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療效優(yōu)異,二者可協(xié)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疾病恢復。究其原因,天麻鉤藤飲藥方中天麻、鉤藤為君藥,天麻祛風潛陽,止頭痛、眩暈,鉤藤清熱、熄風、降火,兩者并用平肝潛陽;黃芩、杜仲、生決明為臣藥,有補益肝腎、鎮(zhèn)肝潛陽之功效;朱茯神、益母草、山梔、川牛膝、桑寄生為佐藥,朱茯神養(yǎng)血安神,益母草活血通經(jīng),山梔清肝泄火,川牛膝活血養(yǎng)血,桑寄生滋養(yǎng)肝腎,共達平肝潛陽、滋補肝腎之功。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論治原則,針對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加減相應的藥物,可針對性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8],眩暈癥患者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血液流變學參與了其中,當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時可引起血液聚集和黏度上升,導致血液流動性降低,腦部供血不足,可能會造成微血栓表現(xiàn),繼而引發(fā)血液循環(huán)障礙,誘發(fā)或加重眩暈癥癥狀,影響預后。本研究通過觀察2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發(fā)現(xiàn),治療前2組患者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血漿黏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血漿黏度均較參照組低(P<0.05),與溫澤云等[9]研究結果基本相符。由此可見,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F(xiàn)代藥理學表明,天麻鉤藤飲可降低血清ET、血栓素B2含量,提高血流速度,改善局部血供和血管內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10]。血管活性物質水平失衡是眩暈發(fā)生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就ET-1、CGRP、NPT進行了觀察。ET-1分泌自血管內皮細胞,可引發(fā)血管收縮痙攣;CGRP是一種在疼痛和神經(jīng)血管調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物質;NPT是維持內環(huán)境紊亂的血管活性因
子[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ET-1、NPT水平均較參照組低,CGRP水平較參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可維持患者血管活性物質平衡。主要是因為天麻鉤藤飲中天麻、鉤藤、牛膝、桑寄生、益母草、石決明等藥物能夠有效促進血管舒張,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同時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可進一步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和血供,進而平衡血管活性物質[12]。
綜上所述,眩暈癥患者采用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可有效控制癥狀,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糾正血管活性物質水平,具有臨床推廣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曹曉萍,移軍,肖章紅.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頸性眩暈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炎癥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質的影響[J].? ?河北中醫(yī),2021,43(2):261-264.
[2] 王艷,王振興,謝亮亮,等.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眩暈肝陽上亢兼痰濕中阻證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yī)藥,2021,44(3):6-8.
[3] TAI J,ZOU J B,ZHANG X F,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ianma goute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nife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20,2020:5759083.
[4]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等.頭暈/眩暈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20,19(3):201-216.
[5] 金麗華,樓航芳,連建偉,等.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患者療效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20,18(3):480-483.
[6] 李云,崔麗萍,董文榮,等.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聯(lián)合手法復位治療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的療效[J].河北醫(yī)藥,2021,43(9):1350-1353.
[7] LI B,CHEN L,WANG D Q.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uizhi gegen decoction on cervical? vertigo and its influence on tcd of vertebrobasilar artery,blood rheology indexes,and quality of life[J].Evid Based Complement and
Alternat Med,2021,2021:2676485.
[8] 肖彬,李雪松,薛莎.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耳穴貼壓治療肝陽上亢型眩暈的效果及預后觀察[J].四川中醫(yī),2020,38(1):
126-129.
[9] 溫澤云,何祥英,王吾勇,等.銀杏達莫注射液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后循環(huán)缺血眩暈對患者血液黏度的影響[J].中國 藥業(yè),2021,30(15):105-108.
[10] 趙華芳,鞏祥勝,韓慶林,等.鹽酸帕羅西汀聯(lián)合天麻鉤藤飲治療肝陽上亢型持續(xù)性姿勢知覺性頭暈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23):3798-3802.
[11] PRICKETT T C R,TROUGHTON R W,ESPINER E A.Effect of statin therapy on plasma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 and endothelin-1 in males with and without symptoma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Sci Rep,2020,10(1): 7927.
[12] 鄭子恢,張碧華,張白歌,等.基于循證藥學評價強力定眩片(膠囊)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21,21(9):1084-1090, 1096.? ? (收稿日期: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