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敏
關鍵詞:“雙減”;初中語文;讀寫結合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兩者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將閱讀與寫作兩者充分結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踐行“雙減”教育目標。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持有濃重的好奇心,為了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將寫作與閱讀兩者充分結合,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語文教學效率與質量。例如在講授“時間的腳印”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人類歷史紀錄片,促使學生在觀看視頻中對文章內容產生興趣,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其次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呈現(xiàn)沉積巖的圖片,借此讓學生對沉積巖的形成過程進行交流,幫助學生了解可以通過沉積巖的層次知曉形成的時間,讓學生嘗試將自己對沉積巖的理解運用文字方式記錄與總結。最后分析準確的小組獲勝,以此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閱讀與寫作之中,實現(xiàn)高效課堂構建。
初中語文教材是由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篩選而來,因此大部分的語文作品中富含教育意義,如人生哲理、人文精神等教育元素,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深度思考。例如在講授“藤野先生”語文課文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在此過程中設置閱讀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設置的問題進行自主閱讀,促使學生深度思考,加深對閱讀內容的深度理解。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文章的寫作背景是什么?文章的結構與層次是怎樣的?在文章中找到人物語言、外貌方面的描述詞匯?運用自己的話對詞語進行總結,感悟人物性格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仿寫或者擴寫,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教學,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效率,這與“雙減”政策十分契合。為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將閱讀與寫作兩者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
參考文獻:
[1]徐迎春.“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J].甘肅教育,2022(11):5.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中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