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金
(景泰縣第二中學 甘肅 白銀 730400)
國家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每個時期有著不同的教育理念與教育需求,在新一輪教育改革下,針對當前高中英語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有著更新的要求,需要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的弊端,讓讀與寫真正結(jié)合,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尤其是在新高考理念下,學生的寫作不僅僅考察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在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感知能力,語言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出讀寫結(jié)合教學的有效措施。
對于英語的學習,學生需要掌握聽和說等各種技能,從某種程度上講,閱讀與寫作是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只有讓學生保證足夠多的輸入,才能夠完成一定的輸出環(huán)節(jié)。因此,在英語學習期間,學生和教師都應當重視閱讀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作用。首先,通過閱讀能夠讓學生語言儲備更加豐富,不僅思考作者使用的寫作手法,描述的寫作問題,同時也會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更多參考。通常情況下,原汁原味的英語文本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人文性,學生通過閱讀課接受相關熏陶,感受英語語言的組織特點。其次,通過閱讀學生能夠培養(yǎng)思維能力。學生借助閱讀首先可以掌握感知英語的能力,其次,能夠掌握應用英語的能力。學生在堅持閱讀中可以透過文本感受作者傳遞的思想感情,對于閱讀不再有畏難心理,反而能夠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最后,閱讀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寫作技巧,文章不再以湊字數(shù)為主,而是真正做到思維連貫,順序科學。英語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推進的,學生的閱讀量越大,寫作能力就會越高。為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之前,就應當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強化學生的語法,讓學生自然而然完成寫作過程,例如,在《I go to school at 8:00》,這個句子中,如果學生對at 的用法不太熟練,那么在寫作時就會出現(xiàn)問題,而當學生了解到這個介詞的使用之后,寫作過程中必然會熟練應用。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講,閱讀是學生掌握知識,糾正錯誤,拓展視野的主要途徑。除此之外,閱讀和寫作二者之間是無法脫離的,只有將其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更具體的學習感受。
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時只關注題目的解答,認為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就是王道,并不關注英語知識的靈活使用。而教師也會考慮到學生的成績提升,常常帶領學生通過刷題的形式鍛煉閱讀能力,結(jié)果使學生在做題時能夠快速找到做題技巧拿下分數(shù),但在口語練習中或?qū)懽髦芯蜁霈F(xiàn)詞匯使用不正確,思維不科學等各種問題。若教師不加以重視,長期下去必然會影響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在全新一輪教育改革之后,對教育理念有著全新的傳輸,不同學校的學科教學應當以國家改革需求為主要標準,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也要時刻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的教學方式,篩選的教學內(nèi)容都應當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為主,不僅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教材內(nèi)容,同時也要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但很多教師只關注學生是否理解教材中的內(nèi)容,并沒有關注到學生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同時也沒有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教材內(nèi)容的能力,再加上學生沒有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量也會十分匱乏。
任何一種能力的提升前提是擁有正確的學習習慣。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要保證肚里有墨水,才能筆尖有文采。但是,高中階段的學生缺少一定的課外閱讀時間,在閱讀時只求快速,并沒有關注內(nèi)容的積累。在寫作過程中,也以快速完成寫作為主,并不關注寫作過程中文筆是否流暢,選擇的方法是否正確等。而教師也只是讓學生背誦范文,希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樣一來,學生并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形成正確的習慣,在寫作時必然也會遇到問題。
對于學生而言,寫作存在很大的難度。特別是英語語法特點與漢語有著很大區(qū)別,這就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語法上的錯誤。并且,要想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英語作文,還需要大量的單詞作為基礎。但是結(jié)合當前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缺少語法和基礎單詞上的積累,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容易陷入困境中。這些問題不得到解決,學生的寫作動力會不斷被打消,導致學生缺少寫作積極性。并且,再加上教師教學方法的枯燥性與乏味性,更是會使學生的寫作欲望不斷下降,難以提起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
在進行英文寫作的過程中,寫作技巧十分重要。但是結(jié)合當前英語教學機制與體系的問題,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忽視了寫作技巧的積累與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的英語作文質(zhì)量始終不高。實則,在英語寫作中,也可以利用文體、修辭等方式使文章變得更加華麗與優(yōu)美。但是當前很多高中生缺少這方面的能力,在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只是使用簡單的句子,或者是量單詞串聯(lián)起來,并沒有結(jié)構(gòu)上的修飾。甚至,還有很多學生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會用到“中式英語”,這更是會降低英語作文的質(zhì)量,影響到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
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方式十分重要。針對不同教學需求、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多元化引導更加重要。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引導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寫作,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科學提高。特別是很多教師,為了方便教學,會采用要求學生背誦范文的方式進行英語寫作的練習。這種引導方式不僅缺少多元化優(yōu)勢,在很大程度上還缺少創(chuàng)新性,會導致學生寫出的英語作文存在雷同情況,嚴重阻礙到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并且,還有很多教師過度依賴教材作為引導,使學生失去學習英語寫作的積極性,更是使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得到提升。
英語學習的基礎就是詞匯掌握,更多的詞匯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掃清閱讀障礙,為寫作增添更多文采。在學習詞匯時,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鞏固,而不是前面學,后面忘。在詞匯積累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掌握教材中的詞匯,借助教師的講解豐富對詞匯的認知,而且還要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積累一些好的英語詞匯,這樣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多多使用。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詞匯時也要鼓勵學生在句子中或在情境中解讀以及記憶,針對一些詞匯的固定搭配或半固定搭配,常用句型,日常俚語等也要重視記憶。只有循序漸進提高自己的詞匯量,學生對詞匯的掌控能力才會更加靈活,寫作過程中也才會避免出現(xiàn)由于詞匯錯誤而影響寫作效果的問題。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邊閱讀,邊思考,而不是像走馬觀花式的閱讀。通過思考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主動合成知識,即使遇到不理解的,也可以借助同伴的交流和教師的引導解決閱讀障礙,豐富閱讀儲備。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閱讀時,也應當關注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使學生真正能夠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第一,教師為學生講解閱讀材料的背景內(nèi)容,例如文化背景,政治背景,豐富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其次,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對文本中值得探討的話題進行交流,使學生的學習思維更加完善。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分析文本的結(jié)構(gòu),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文本中的一些問題。教師可以從微寫作入手,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進行寫作練習。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在寫長篇文章時也會更加行云流水。
學生的寫作過程是利用語言知識的過程,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應當借助閱讀教學,為學生拓展更多語言知識,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作文的組成通常包括詞匯,句式,語法,篇章,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詞匯量掌握,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句型的使用。為此,在閱讀講解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找到關鍵句式,并進行分析,增強學生的認識效果。就詞匯的活躍度而言,教師應當讓學生關注到每一個詞匯在不同情景中的具體使用或句型,在不同情景中的差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并正確應用。對于一些不理解的詞匯或句型,教師也要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學會猜測,這樣能夠快速掌握更多英語知識。除此之外,在講解閱讀材料中的重難點句型時,教師應當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復合句,長難句的使用,因為這些句式如果出現(xiàn)在寫作中,往往能夠加分,教師可通過改寫長難句,找到錯誤,英漢互譯等多種形式,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
為學生講解完詞匯,句型,語法之后,接著就要過渡到寫作框架的構(gòu)建中,在每一次分析閱讀材料時,教師都應當讓學生找到文章的框架,使學生感受到就像人體骨架一樣,文章的框架非常重要。如果框架結(jié)構(gòu)完成,內(nèi)容往往也會非常豐富,但如果框架結(jié)構(gòu)不完整,寫出的文章也會讓人難以閱讀。在寫作過程中,引導學生架構(gòu)文章需要從中心思想,關鍵段落,關鍵詞匯等多個角度入手,教師要讓學生一點一滴拼湊出架構(gòu),讓其與文章中心思想相輔相成,從而真正讓學生寫出血肉豐滿的文章。在培養(yǎng)學生文章架構(gòu)能力時,教師就可以借助英語閱讀達到教學目的。例如,首先為學生呈現(xiàn)一些優(yōu)美范文,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文章架構(gòu)的特點,汲取優(yōu)秀文章的精華,并將其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以說明文為例,在寫作時,學生要明確說明對象,制定說明內(nèi)容,找到說明主旨,接著再通過加入自己的情感,使每個句子或段落之間形成粘合性。當學生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寫作成就感時,就會形成積極閱讀,多多閱讀的良好習慣。
閱讀的學習往往會為寫作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善于借助文章內(nèi)容提高寫作水平的能力。文章的內(nèi)容在精講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為學生構(gòu)建寫作思路的框架,讓學生跳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仔細分析寫作手法,重點語句的使用,并且?guī)椭鷮W生完善寫作思路,從文章中篩選有用的信息,從而為學生的寫作搭建基礎。在寫作時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續(xù)寫,改寫,教師要結(jié)合高考寫作的主要目標,滲透在學生日常的寫作中,通過點點滴滴的培養(yǎng),逐步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寫作能力。在《Come and eat here》這篇文章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除了餐桌禮儀文化有差異之外,中西方還有哪些文化差異?學生會開動腦筋,仔細思考,說出服裝文化,口語交流文化等,教師讓學生借助該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一篇關于服裝行業(yè)競爭的短文,可以按照文章的情節(jié)設計,也可以進行其他形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以文章為案例,為學生梳理寫作時的思維導圖。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時,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仔細檢查,認真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思維導圖中往往還有很多關鍵詞匯或句型,學生在寫作時,應當參考寫作要求以及自己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科學合理的利用各種關鍵詞,并不是將思維導圖中的所有信息體現(xiàn)在文章中就叫寫作,而是要進行綜合分析和創(chuàng)新。學生初次使用思維導圖寫作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把關,只有提高思維導圖的質(zhì)量,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才能有效提升。
高中英語的學習與寫作的內(nèi)容息息相關,而寫作可以很好的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以及個人的價值觀。高中階段的教材蘊含很多人文知識,在對這些知識進行滲透和講解時,教師就可以用寫作的形式,激發(fā)學生思考,完善學生的知識儲備。當然,在寫作之前,學生為了豐富寫作內(nèi)容,很有必要使用信息技術,完善寫作思路,構(gòu)建寫作框架,同時再添加關鍵詞進行豐富,最后進行篩選匯總,成為一篇有效的作文。當學生作文完成之后,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上傳到教師端,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價,同時系統(tǒng)也會對學生的作文給出一定的評分。這樣,教師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批改學生的作文,而不需要等所有的學生一起提交完之后再批閱,這樣也能提高教師的時間利用率。
例如,在學習《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時,本篇章主要向?qū)W生講解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在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寫作題目《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關于環(huán)保有很多話題,學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搜索必要的知識,添加在寫作中,如此一來,以讀促寫能力也能有效鍛煉。
要想發(fā)揮形成性評價的優(yōu)勢,教師和學生都應當明白形成性評價的具體標準。為此,在課堂上制定標準時,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交流,共同制定,具體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進行。第一,范文的制定可以從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中選取,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還能激發(fā)其他學生的模仿意識。借助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教師可以為學生詳細講解好詞好句,語法使用,緊扣主題等的寫作技巧,同時還能對范文中的篇章結(jié)構(gòu)等精彩之處重點關注。教師和學生共同研究范文,共同吸收精華,以此更好地明確寫作方向。第二,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和教學目標,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以及寫作目標。在制定過程中,也要充分貫徹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相關要求,以促進學生全面提升為主要目的。在評價標準的制定中可以通過內(nèi)容,語言,連貫性和書寫四個角度進行,可以采取十分制評價方法。在寫作中,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如主謂不一致,單詞重復使用,上下文過度不流暢,書寫不整潔等,要重點關注,這樣才能讓學生及時找到寫作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寫作能力。第三,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明確寫作中的評價標準,教師還可以定期為學生展示一些高考中的優(yōu)秀作文。
綜上所述,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應當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推動作用,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應用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在為學生展示閱讀素材時,也應當從詞匯教學,語法教學,文章結(jié)構(gòu)教學等多個角度入手,讓學生快速找到寫作思路,構(gòu)建完整寫作框架,這樣能夠讓學生打開視野,提高閱讀空間,切實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