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化策略是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背景下組織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之一。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優(yōu)化應用自主化策略,具有積極的教學價值和意義,能為改進英語課堂教學提供新方向,增強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文章基于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簡述自主化教學策略的內涵,分析在英語教學中優(yōu)化應用自主化策略的必要性,并結合具體案例,探索應用自主化策略的有效實踐對策,更好地促進英語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自主化策略;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4-0005-03
如何提升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使初中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一直是教師勤于探索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課堂參與度對英語成績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教師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值得深入研究。
一、自主化教學策略的內涵概述
自主化教學策略是指教師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教學行為,為學生提供學習信息和時機選擇,鼓勵學生以自主的方式開展學習,本質上是對學生學習潛能的信任和支持,對學生個體獨立性的充分尊重[1]。自主化教學策略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愉悅的課堂情境,特別強調要從“教”轉向“學”,由依賴走向獨立,持續(xù)強化學生投入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自控感和成就感,進而促使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提升。
二、初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應用自主化策略的必要性
初中英語教學屬于語言類學科教學,與其他非語言類的學科教學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對學生自主化學習的積極性要求更高。英語語言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學生通過英語學習所獲得的聽、說、讀、看、寫等能力都需要經(jīng)過反復練習,才能有效鞏固和提高。
同時,初中英語學科教學與語文等語言類學科教學相比,也有很多相通之處。但語文是母語學科,占有天時地利,而英語學科缺乏母語的優(yōu)勢。從內在因素來看,雖然小學三年級起已開設了英語課程,但并不是系統(tǒng)的英語學習;在七年級之后,初中生的語言思維才逐漸形成,這一階段正是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從外在環(huán)境來看,由于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應用英語的環(huán)境,他們難以獲得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支持。所以,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的學習條件和環(huán)境,擺脫學習困境,激勵學生形成更強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初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應用自主化策略的實踐探究
探索應用自主化策略必須融合具體英語課堂教學,從創(chuàng)設學習目標、設計導學情境、指導學習進程、匯報展示成果、反饋評價效果等環(huán)節(jié),設計和指導自主學習活動。下面,筆者以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Topic 3 How old are you? Section B一課為例,結合教學實例進行探討。
(一)研設自主學習目標
Unit 1核心教學內容是“認物”,主要通過學習一些物品(如用品、服裝、水果、家具等)的名稱,使學生掌握“認物”的表達法,學會區(qū)分this和that,學習特殊疑問句和答語、一般疑問句的肯定和否定答語、不定冠詞a和an的用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和實物引導學生掌握識別物體和詢問并回答單詞拼寫的表達方式,如“What's this / that in English? It's a / an ... How do you spell it? Can you spell it, please?”以及學習指示代詞this和that、冠詞a和an的區(qū)別及表示請求的對話。
為此,教師有針對地設計自主學習目標:(1)掌握并應用新學的文具類單詞,識記pencil、ruler、eraser、pen、desk、book、blackboard、English、in English、it、an、orange、spell、a、car、apple、double等重點單詞和短語,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2)能用英語熟練表達辨認物體,掌握表示感謝和回謝的方式,掌握基本的語言交流技巧;(3)熟記“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 an ... What's that in English? It's a / an ...”等典型句型,能應用交際用語“How do you spell it? Can you spell it, please?”,培養(yǎng)形成用英語交際的能力;(4)掌握不定冠詞a、an的用法、識別單數(shù)物體和單詞拼寫的表達,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大寫句子中的首字母和人名首字母,掌握英語學習的入門知識;(5)能以小組活動形式開展語言實踐活動,發(fā)展形成多元學習策略和團隊協(xié)作意識。
教師在此結合初中生學情和本課內容,合理設計自主學習目標,以1a聽力材料為載體,重視將聽與說相結合,聚焦語法,加強聽說練習,促進知識內化;推進后續(xù)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實現(xiàn)學以致用,通過同伴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生成應有的能力和素質。
(二)導入自主學習情境
新課開始,教師積極應用多媒體為學生設計導學情境,指引學生融入自主學習課堂。進入Step 1 Revision環(huán)節(jié),教師先指導學生復習11~20數(shù)字,背誦Section A,然后設計自主性練習Do the exercises:____________________“(1)想知道對方的年齡,你可以這樣問: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知道對方在幾年級幾班,你可以這樣問:____________________?(3)想告訴對方你在七年四班,你可以這樣說:____________________?!痹O計自主性練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主動復習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語法和功能等知識,激勵學生養(yǎng)成自主復習歸納的良好學習習慣。
接著,進入Step 2 Warm-up環(huán)節(jié),教師適時設計“Enjoy a song”情境,利用多媒體設備展播歌曲What Is This,引導學生認真聆聽之后,要求各小組學生根據(jù)音標開展自讀,熟悉新單詞,并觀看課本插圖,讀一讀課本1a。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要創(chuàng)設貼切生動的導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學習活動[2]。教師可通過設計播放歌曲、自主閱讀等情境來導入本課,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初步了解不定冠詞a和an的用法以及this和that的區(qū)別,幫助學生初步感知“What's this / that?”的用法,激起參與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三)指導自主學習進程
進入Step 3 Pre-listening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學習“Learn the new words”板塊。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新單詞的積極性,巧妙轉變傳統(tǒng)的實物教學方式,教師設計了“分組繪圖識單詞”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在聽前熟悉相關的詞語,為1a的自主學習掃清詞匯障礙?;顒忧埃處燁A備了四張圖畫紙,將全班學生劃分成A、B、C、D四個小組,同時把四張圖畫紙分給他們,每組各一張,要求各組在5分鐘之內完成一幅畫。其中,A組畫水果,B組畫學習用品,C組畫家具,D組畫服裝和床上用品。接著,教師及時將各小組完成的繪畫作品收上來,指著作品中相對應的物品,引導小組成員相互之間進行對話操練:
S1: What's this in English?
S2: It's a pen.
S1: Spell it, please.
S2: P-E-N, pen.
在教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在對話操練中既欣賞了各小組的杰作,又體驗到自主學習英語新單詞的樂趣。在學生組員開展對話訓練的同時,教師借助多媒體將pen、book、pencil、rule、pencil case、backpack、pencil sharpener、dictionary等新單詞展示到黑板,并順勢帶領學生跟讀這些單詞,幫助他們更清楚地記住新詞的讀音和拼寫形式。
教師在Step 4 While-listening環(huán)節(jié),繼續(xù)利用多媒體播放音頻,引導學生開展訓練活動:(1)Listen to 1a and repeat.(2)Act out 1a in groups of two.(3)Listen and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s in 1b.(4)Find out key points.學生通過積極參加聽錄音、跟讀、雙人操練表演、完成對話、合作討論學習等活動,進一步理解了不定冠詞a和an的基本用法,學會自主歸納出this、that、it的用法區(qū)別。經(jīng)過合作討論、自主思考,學生理解了a應用于以輔音音素開頭的單詞前(如a bus、a pear、a bag);an應用于以元音音素開頭的單詞前(如an egg、an orange、an apple);this意指“這、這個”,在句中作主語使用時指較近的物體;that意指“那、那個”,在句中作主語時指較遠的物體;it是人稱代詞,意為“它”,在由this或that構成的疑問句中,用it來代替this或that,意為“這”“那”或“它”。
緊接著,教師在Step 5 Post-listening聽力后設計了一個課中拓展訓練活動:(1)Pair work.(1c)(2)Listen and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2a)(3)Play the “Guessing”game.(2b)(4)Write the sentences.(Part 3)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鼓勵學生利用兩兩對話的小組合作活動形式進行語言操練活動,加強同伴合作,通過開展猜物游戲,使英語學習更加形象直觀,讓學生盡情融入自主學習過程,深入領會英語學習策略,收獲學習的喜悅。通過此環(huán)節(jié),學生明確掌握了辨認物體、問答、感謝和回謝等有關的單詞拼寫和表達方式,鞏固了所學的新詞和“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 an ...”句型知識,有效突破了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
(四)匯報展示學習成果
課堂教學進行到Step 6 Summary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Go over the main points in this section.”活動,引導學生及時做好課堂學習小結,認真回顧和梳理一下本節(jié)課所學的主要內容,理清學習思路,抓住學習重難點,鞏固要點知識;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匯報學習實況,展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重點英語詞匯和句型、個體英語閱讀學習感悟、組隊合作項目成就等成果,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風采,肯定所達到的預期學習效果。
(五)設置課后自主練習
在最后的Step 7 Homework環(huán)節(jié),教師抓住結課的有利時機,為學生設置了課后自主練習:(1)Review Section B.(2)Finish off the exercises.(3)Look for a common object in your life and write it in English in your homework: I have a bed,a quilt,a computer,a room,a house,an egg and so on.布置課后作業(yè)是引導學生繼續(xù)加強自主化學習的有效辦法,能進一步促進課本知識的強化和升華,強化自主學習活動的實效。學生通過這樣的課后作業(yè),可以開展討論交流、互相學習,既可以自主查閱各種圖書資料,又可以拓寬知識視野,為將來的學習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
(六)反饋評價學習效果
學習反饋和評價是自主化策略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英語課堂自主學習進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英語課教學完成后,教師必須將學習評價的權利交還給學生,引領他們對本節(jié)課中自己的總體學習情況和實際效果做好反饋和評價[3]。首先,從具體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來看,學生對冠詞a和an的理解存在一些難度。個別學生在課后還總結出順口溜“冠詞a、an兩頂帽,許多名詞都需要,單詞開頭元音素,只能用an不用a”,在同學之間傳唱,很好地幫助了他們記憶和理解a和an的區(qū)別,值得在學生之間進行推廣。其次,從參與自主學習活動表現(xiàn)來看,學生踴躍參與繪畫比賽、問答操練等活動,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出了對英語學習的無限熱情,努力嘗試自主學習,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在潛移默化中逐步獲取了豐富新穎的英語知識,品嘗到了自主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最后,從整節(jié)課的綜合效果來看,多數(shù)學生都樂于參加各項活動,并在活動中積極表現(xiàn)自我,獲得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效果。
四、結束語
優(yōu)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推進實施自主化策略,有助于充分挖掘學生主體的潛能,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自主學習效果,提升英語聽、說、讀、看、寫等方面能力。教師要堅持創(chuàng)設多樣靈活的自主化英語課堂,鼓勵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合理組織自主學習活動,激勵學生培養(yǎng)形成“我要學”“我愛學”“我能學”的自主學習意識,實現(xiàn)對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余文森.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于風莉.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1(48):107.
楊潔.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蘊和實施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42(2):58-6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福建省寧德市“十四五”(第一期)基礎教育科研課題“山區(qū)縣城區(qū)初中校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的研究”(立項編號:2021JJK03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甘華清(1976.1-),女,福建屏南人,任教于福建省屏南縣華僑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