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律文書寫作”是職業(yè)本科法律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但教學實踐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與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關,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課堂與課后的寫作練習,不斷夯實法學理論基礎。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對比教學法,結合課堂練習評講,可以提高學生法律文書寫作的能力。
關鍵詞:法律文書寫作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3769(2023)04-042-04
一、“法律文書寫作”課程教學現(xiàn)狀
“法律文書寫作”課程是職業(yè)本科法律專業(yè)的基礎課之一,是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性學科,很多院校在研究生階段仍開設此課程。“法律文書寫作”課程內容繁多,書寫過程比較枯燥,以往是采取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授課方式[1]?!胺晌臅鴮懽鳌闭n程的考核,要看學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能否獨立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法律文書,這需要有科學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課程的講授往往啟用剛從院校畢業(yè)的新教師,在教學中難以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職業(yè)本科院校學生入學成績整體較普通本科院校學生低,基礎薄弱,而法律文書的學習需要學生擁有扎實的法學知識、較高的寫作和概括能力,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完成“法律文書寫作”課程的要求。
二、“法律文書寫作”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yè)本科學生基礎薄弱,自學能力不高
部分學生對寫作課程有恐懼感繼而產生抵觸情緒,導致課堂上容易走神,常常不能跟上進度。大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課堂上不做筆記,課后不進行練習。其自學能力的缺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加引導,講授的時間不宜過長,期間要穿插例子或練習,否則學生的學習效率會降低。
(二)學生對法學專業(yè)知識掌握不到位,法律關系分析不準確
“法律文書寫作”課程一般安排在學生實習前的最后一個學期,待學生掌握大部分法律基礎的實務和理論知識后,再進行綜合講授。但是職業(yè)本科學生的基礎知識并不扎實,在書寫練習過程中,常常無法完成課堂練習任務,從作業(yè)看出,他們對法律關系分析不準確,專業(yè)基礎知識不扎實。從練習上可以看出,學生寫作語言表述并不規(guī)范。學生在進行文書練習時,通常都會照搬材料,面對老師給的材料猶如看到救命的稻草,直接抄到自己的練習本上,書寫角度沒有掌握清楚,甚至人稱也沒有轉換,寫作表述口語化,運用相關法言法語不準確。從上交的課堂限時練習作業(yè)上看,有不少學生沿用文學表述的語言模式,辭藻華麗,其說理論證部分不能熟練運用三段論的論證方式。
(三)教學課時量偏少,教學過程重點把握不明確,考查方法不全面
以廣東工商職業(yè)技術大學為例,“法律文書寫作”課程被安排在學生在校的最后一學期,學時9周,每周4節(jié)課時,共36課時。而“法律文書寫作”課程內容繁多,36課時不足以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只能挑選重點講授,壓縮學生練習時間。期末考查方式以主觀題為主,學生完成情況差,對于法學基礎知識考查不全面,考查結果也差強人意。
(四)教師的理論和實務經驗與“法律文書寫作”課程不適應
職業(yè)本科院校作為職業(yè)教育本科層次試點院校,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所培養(yǎng)的人才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時又有實際工作經驗,教師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實務經驗,注重實踐教學要求,和“雙師型”教師標準[2]。以往承擔“法律文書寫作”課程的教師主要來自應屆畢業(yè)生,或者是并無法律實務實踐的教師,在教授“法律文書寫作”課時較為空洞,指導學生寫作練習略顯無力。
三、“法律文書寫作”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一)案例教學法
實踐中發(fā)現(xiàn)案例教學效果明顯,學生容易吸收,在“法律文書寫作”課程中可普遍運用。通過不同的案例,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案例,讓學生連貫地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并進行2~3個文書的學習和練習。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融入案例情景,節(jié)省教師講授案例的時間和學生梳理案情的時間,同一個案例可以讓學生撰寫多個法律文書,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案件進行思考。例如在民事侵權案件中,學生可以先練習撰寫民事起訴狀,待評講批改后,再針對該案例和自己書寫的起訴狀,學習和練習答辯狀的書寫。這樣可以讓學生練習從不同角度思考一個案例,做到全面思考,對該案例的法律關系做到全面剖析。案例的選取形式可多樣化,例如從教師處理的實務案例中選取并進行改編,或者選取真實案例,又或者節(jié)選某些學生感興趣的案件短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并且進行練習,訓練學生提取關鍵案情的能力。課堂案例挑選要有價值、新穎和有思考的空間,但不宜過長,能激起學生的思考興趣為宜。
(二)以課堂練習為主,開展法律文書課程教學
1.講寫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講授格式,還應進行文書寫作舉例。教師可先寫一篇模板,在舉例書寫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思維,教師再通過另一個短案例,讓學生進行練習。如講授民事起訴狀寫作時,可以先用一個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舉例,如演示借貸關系中的利息計算方式、天數(shù)計算方式,讓學生對起訴狀中的重難點有所掌握,然后再用一個簡單的案例讓學生進行練習,鍛煉學生提取案情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搭建充分的“腳手架”,讓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腳手架”進行“攀爬”,以此來搭建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腳手架即教師給出的指引和事例,如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例中,鐘某幫助方某搭廣告牌,因搭建過程中廣告牌跌落,導致鐘某受傷昏迷、手臂受傷,后經過鑒定造成了六級傷殘。鐘某和方某針對醫(yī)療費等問題協(xié)商不成,鐘某想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指導學生自行查找當年本省人身損害賠償?shù)南嚓P規(guī)定,引導其進行計算、說理。書寫民事起訴狀,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理清以下法律問題,如鐘某與方某的法律關系、起訴的事由、人身傷害賠償?shù)臉藴屎凸茌牭姆ㄔ旱?。在實踐教學中,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欠佳,所學知識不足以滿足法律文書寫作課程的需求。在寫作練習前,需要先對以上問題進行明晰,告知其查詢的途徑和計算的方式,再引導其書寫,學習效果更佳。某些案件還可以觀看15~20分鐘的視頻,讓學生全面把握案件之后,再進行書寫練習,可以鍛煉學生提取重要案情的能力。通過練習反饋得出,職業(yè)本科學生對短視頻案例更感興趣,注意力會更加集中。
2.練寫
“法律文書寫作”課程要以寫作為核心,很多職業(yè)本科學生基礎較差,會對寫作產生恐懼心理[3],如果將練習布置到課后完成,缺乏教師指引,學生可能出現(xiàn)練習超時、抄襲、甚至不交作業(yè)等情形,達不到教學的預期效果。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表揚和引導,幫助學生克服對寫作的恐懼,同時還可利用學生對司法工作的興趣,帶領學生深入司法工作的重要領域[4]。課堂練習雖然耗費一定的時間,但是是有必要的,教師應設置有趣的案例,合理安排課堂活動的時間,留出充足時間給學生進行書寫練習。學生也更愿意在課堂上進行文書練習,從上交的作業(yè)看出,文書練習集中在課堂完成效果更好。但課堂的時間是短暫的,在90分鐘的課堂里,文書練習的時間可設置在30分鐘以內,在文書練習剛開始的時候能按時完成的學生只有13%。30分鐘的書寫練習之后,教師將巡查和提示,針對后進生進行個別指導,70%以上的學生可以在40分鐘內完成。通過一學期的文書練習,學生的書寫速度、表達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均有所進步,70%~80%的學生可以在30分鐘之內完成課堂文書練習。
3.評寫
在限時練習結束后,教師需要針對提交的練習,在批改后進行評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批改過程中,注意收集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包括法言法語運用、事實陳述、程序和法律論證等方面。教師可以針對以上不同的問題分類處理,并提出解決的辦法。在評寫過程中,先講格式和要求等基本問題,對于多數(shù)學生犯的錯誤整理后再重點評講,讓問題可以在課堂上得到解決并消化。在課堂點評時,學生是十分認真的,因為學生從中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學生也可以體會到參與司法實踐的樂趣。最后針對本次練習,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再書寫一次,讓其感受文書寫作全過程,學生可以通過評寫深刻感悟文書寫作的思路,而不是單純欣賞文書。評講的內容可以是官方發(fā)布的文書,或者教師自己在實務操作中曾書寫的文書,方便學生進行對比學習。通過評講之后,學生在表述、法言法語的運用等方面均有很大進步。教師將問題整理之后,可以播放多媒體,讓學生一起檢視該份文書出現(xiàn)的問題。
(三)整合教材,以訴訟程序為主線重新編排
教學實踐中,可先講授非訟類文書。在學習非訟文書寫作時,講述基礎注意事項,學習專業(yè)案由的表述、法言法語的基本運用、三段論的論證方式等,然后再通過案例銜接進入民事訴訟程序的學習。在民事訴訟法中,可以根據(jù)民事案件的進行程序推進,如按照民事起訴狀、答辯狀、反訴狀、一審判決書、上訴狀、二審判決書等的順序進行學習[5]。刑事案件則根據(jù)案件程序推進,如從公安偵查開始的立案報告書、結案報告書、起訴意見書、檢察院起訴狀、辯護詞、公訴意見書、刑事一審判決書、上訴狀或抗訴書、刑事二審判決書等順序進行。通過新的講授順序,以訴訟程序為主線,讓學生了解每個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法律文書寫作模式。
(四)創(chuàng)新考核模式和課時設置
在“法律文書寫作”課程中,需要分成兩大模塊:一是課堂上的重難點考核、限時練習、形成性考核。設置期中測試,改期末考查為統(tǒng)考方式,題型加入選擇題、論述題、簡單題和書寫題等題型,對“法律文書寫作”課程進行綜合測試,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邏輯、法律思維,提升學生在法律實踐方面處理問題的能力,考核比重占總成績的50%。二是出勤情況和實務技能訓練,注重學生答題思維邏輯的培養(yǎng)和技巧、書寫文書的質量,結合法庭模擬等相關課程的綜合表現(xiàn),占比50%。以廣東工商職業(yè)技術大學為例,其法律專業(yè)在2017以前是考查方式,學生對課程重視程度低,改為考試后,結合期中測試,學生對“法律文書寫作”課程更加重視,態(tài)度更認真,從考試結果來看效果良好。同時,增加法律文書教學課時量,在2022年學校教務處修改人才培養(yǎng)計劃,調整職業(yè)本科“法律文書寫作”課程學分,更改為36個理論課時加24個法律文書寫作實訓課時,共增加到60個課時。課時量的增加可以讓教師較為完整地講授課程,學生可充分練習各類文書,為下一學年的實習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對實習學生的巡查和談話反饋得知,學生認為“法律文書寫作”課程對于其實習的幫助和指引很大。
(五)對比教學法
在“法律文書寫作”教學課堂上,要求學生必須帶筆記本,用筆記本依次記錄該課程的重難點和要求、然后抄寫題目、做限時練習,最后抄錄評寫范文。課后學生可以通過筆記進行對比學習,通過對比范文,看出自己限時練習的不足。筆記右列留白,學生可書寫筆記和感悟。通過對比學習和反思,有利于學生自我總結,提升其法律文書寫作能力。教師可在國家裁判文書網(wǎng)下載真實案例的文書,或者使用自己曾寫過的文書,讓學生進行對比學習,引導學生學習范文的寫作思路和法言法語的運用。
四、教學改革反思與修正
(一)注重教師能力發(fā)展
讓有法律實務經驗的教師講授“法律文書寫作”課程,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如讓有律師、仲裁員或人民陪審員資格和經驗的教師來講授本課程;而對于剛畢業(yè)的大學教師,要加強培訓,使其從研究型人才向實務操作型人才轉變。教師同時應到法院、檢察院、司法局進行調研,或者到律所、企業(yè)進行社會實踐,可在教學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法律文書內容繁多,教研室可以采用集體備課方式,共同制定教學大綱,針對教學難點、教學技巧等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交流,制定適應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
(二)運用多媒體和軟件相結合,增加課堂趣味性
在“法律文書寫作”課程中,教師應注重批改學生的練習作業(yè),并及時給予反饋。在高校普遍推行網(wǎng)課的情況下,網(wǎng)課對教師挑戰(zhàn)雖然大,但是也讓我們探索了新的教學方式。如超星學習通平臺,教師要求學生限時拍照上傳法律文書練習,教師通過后臺監(jiān)控,可以看到學生提交的情況,將學生練習提交視為簽到和簽退,杜絕部分學生僅單純點擊“簽到”但實際并沒有聽課的情況。教師根據(jù)學生提交的練習,驗視該學生上課的效果。在學習通平臺教師端可以針對學生書寫的練習進行批改,針對共有問題,在學生提交的練習圖片中進行分類,并通過下一節(jié)的網(wǎng)課進行評寫練習,讓學生明白自身的問題所在。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同樣可以采用線上平臺提交的方式,做到快速收集學生的作業(yè),課后快速批改、及時評講,密切關注學生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翠霞.法律文書寫作全景教學模式研究[J].人民法治,2019(08):86-88.
[2]張瑜,談慧,謝永華,王桂花.黃炎培職業(yè)教育觀視角下高職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特征研究[J].高教學刊,2021,7(12):156-159.
[3][4]葉建明.司法文書寫作教學改革初探[J].漢字文化,2019(15):54-55.
[5]初立君.法律文書寫作課程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8):153-154.
Teaching Reform of Legal Document Writing Course in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IU Yu-we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aoqing Guangdong 526040, China)
Abstract: Legal document writing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law student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students' ability to master knowledge and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need to guide students to practice writing in and after class constantly, for the purpose of consolidat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law. Teachers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improve ability of legal documents writing by using case study and comparativ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classroom practice and commentary.
Key words: Legal Document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收稿日期:2023-03-08
作者簡介:劉宇雯(1993),女,廣東省興寧市人,財經政法學院教師,碩士,律師,研究方向為民商法、訴訟法。
此文為廣東工商職業(yè)技術大學2022年本科層次職業(yè)教育試點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規(guī)劃項目“職業(yè)本科院?!斗晌臅鴮懽鳌氛n程改革研究”(編號:GDGSGQ202201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