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一、互動教學的含義及必要性
初中生物是一門互動性較強的學科,所謂互動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相互配合,協(xié)調(diào)努力,使教學得以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展開,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教學是指教的人以一定課程內(nèi)容為中介,指導學的人進行的教和學相統(tǒng)一的活動,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參與,因此,教學中的互動也是十分必要的,無論缺少了哪一方,教學都無法順利地展開,且互動教學也是如今最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互動教學的實踐及重要性
(一)有利于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初中生物教學課程的主體是學生。初中生物是初中階段新開設(shè)的一門科目,學生第一次接觸,難免有畏難心理,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讓學生盡快地在生物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這是實施互動教學的前提和基礎(chǔ),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改善了師生關(guān)系,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教師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采取分層教學,對于興趣濃厚的學生,鼓勵他們拓展探究,發(fā)揮潛能,而對于性格內(nèi)斂的學生來說,給予足夠的關(guān)心、眼神交流、言語鼓勵,包括適當?shù)莫剟顧C制等。
(二)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和強烈的求知欲,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然而,部分教師為了趕進度,往往將只是單純灌輸生物知識,容易忽略學生的感受,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參與感、存在感不高,導致教學效果一般。生物學科是一門實踐性、互動性極強的學科,教師不妨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討論法、分組法、情境教學法等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在講授《練習使用顯微鏡》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顯微鏡的構(gòu)造,教師可以在實驗室教學,先演示教學,再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學生的學習熱情都很高,積極參與到顯微鏡的練習中。
(三)有利于促進班級團結(jié)
互動教學不僅僅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良好的互動教學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標,更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維護班級團結(jié)。比如,學生回答問題時,會出現(xiàn)與正確答案完全契合、相似、不夠全面以及完全錯誤四種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急于評價,而是善于引導,再做評價。在學生的回答完全正確時,教師可繼續(xù)追問其思路,追根溯源,拓寬學生的思維;在學生的回答與標準答案相似時,則采用學生的答案,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在學生的回答不全面時,教師則需繼續(xù)追問并且引導;在學生的回答完全錯誤時,教師可稍微停頓繼續(xù)追問,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還可以讓學生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共同成長。
(四)有利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活動,需要師生雙方密切配合,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教師要意識到教學目標并不僅僅局限講授基礎(chǔ)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從“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引導學生意識到學習生物學科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興趣傾向和主觀意愿,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進步。
三、總結(jié)
總而言之,集體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實現(xiàn)互動教學,不僅需要教師緊跟新課改的步伐,深入領(lǐng)會課改精髓,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并結(jié)合實際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方法,還需要學生的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初中生物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