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偉
(江蘇省啟東市呂四中學,江蘇 啟東 226200)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語文教師不僅幫助高中生扎實基礎、提高學習成績,還要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不過,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此,語文教師應該立足教學實踐,解決好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制定更科學的教學策略,保證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主門課程有著濃烈的人文因素,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語文教學更重視師生與語文學科的緊密聯系,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高中生的實際需求,相應的高中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要滿足語文課程的發(fā)展要求,不拘泥于傳統(tǒng)學習模式,讓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更具綜合性和時代性。語文教師依照新課標的要求對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讓高中生在全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氛圍中激發(fā)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并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變革下,國內的基礎教育應該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在當前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以下兩個問題依然比較突出:1.知識本位的傳統(tǒng)觀念沒有得到轉變,導致高中生的發(fā)展受到了極大限制,學校教育嚴重脫節(jié)于時代發(fā)展。2.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高中教師還是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成績提高上,致使高中生只會死讀書,素質教育也很難得到真正的落實。新課改是時代的選擇,高中教師只有真正貫徹新課改要求,不斷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打破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讓高中生在獲取語文知識的同時,實現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常常采用灌輸式教學的方式。高中生長期在這種方式下學習,會漸漸喪失自主學習探索的意識,只會被動接收老師教授的知識而無法進行深度學習。在語文課堂上,很多教師會把大量的時間用來給學生講課,這直接剝奪了高中生自由思考和探索的時間。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因落后的教學模式無法得到提高。在這樣的課堂上,高中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受到了嚴重忽視,長此以往,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會因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和開發(fā)而逐漸弱化。因此,要想提升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必須順應時代發(fā)展,打破落后的教學觀念,采用全新的教學方式。
受應試教學的影響,大部分學校和教師把提高學生分數作為了主要教學目標。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不少語文教師只想著讓高中生掌握考試技巧,提高成績,完全忽視了對高中生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致使高中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也把重心放在了應對考試上,很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這種不合理的培養(yǎng)方式下,學生也只能成為僵硬的考試機器。由此可見,如果教師一直按照功利性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并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采用固定的方式,那么學生的思維意識將會受到嚴重的阻礙。所以,高中教師要想切實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就需要改變功利性的教學目標。
單一、固定的教學方式也會對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產生極大影響。在信息網絡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學設備也變得愈發(fā)先進了,但很多教師因自身素質限制,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工具淪為擺設,其教學作用無法得到真正發(fā)揮。在實際的高中語文課堂上,高中生在回答問題時常常會出現詞不達意、含糊不清的情況,究其原因多是因為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太過刻板、缺乏靈活性,致使高中生很難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經常在課堂上開小差,在這樣的情形下,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當然不高。
教師與學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元素,所以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教師自身素質的影響。敬業(yè)精神、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等都屬于教師必備的素質。在課堂上,教師具有主導性作用,但在實際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會把自己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上,對自己的定位缺乏正確認識,再加上部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存在欠缺,導致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不高。另外,同一個班級內,學生在學習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如果語文教師對所有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就很難讓班級內所有學生都得到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也會降低。
高中教師要想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應該對過去的教學方式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時間比較緊迫,大多數語文教師都是直接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所以大部分課堂時間都是語文教師在講,高中生很少有機會與教師進行互動。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語文教師應該適當組織一些互動活動,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師生關系的增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當高中生與教師的關系變得親近時,在課堂上與教師的默契程度也會提升,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有活力,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會慢慢地提升。如果高中生長期處于灌輸式的被動教學環(huán)境下,高中生的精力就會越來越差,在精力不足的情況下,就更難進行深度學習了,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改變這種教學方式。為此,在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的方式讓高中生鞏固復習所學知識,這樣精神也能得到適當的放松,內心的壓力也會輕一些。當然,語文教師也可以利用獎勵法激發(fā)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高中階段的考試比較多,語文教師可以在月考前向學生許諾:本次考試取得年級部第一的話,可以在晚自習一起看電影。有獎勵的誘惑,高中生在語文課堂上表現得也會更積極;考試結束后獎勵他們看電影,緊繃的神經也能得到放松。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圍繞高中生進行。語文教師要搞清自己在課堂上的定位,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尊重高中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引導高中生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yōu)閷W習的主動者,這樣高中生在學習上的自律性也會得到大大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會更高。例如,在學習《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這篇文章時,語文教師就可以把課堂的主權交給學生,選擇一名語文學習較好的學生為大家主講這篇文章。課前,語文教師可以先對這名學生進行輔導,一起探討如何制作PPT、如何進行課堂互動等問題,鼓勵主講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大膽的嘗試。課上,主講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課前準備為同學講解課文,并適時與同學進行熱情互動。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課堂氛圍也會變得更加輕松,學生也會更愿意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是非常令人欣喜的。
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需要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單調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容易讓高中語文課堂變得枯燥無味,所以高中教師可以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綜合采用自主式、引導式等教學模式,為高中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打造高效有趣的語文課堂。其中,引導式教學就是語文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高中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高中生進行主動學習。在引導式的教學方式下,高中生的思維意識和智力水平都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并且也會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自主式教學可以在小組合作或師生合作的形勢下高效完成,期間語文教師可以對高中生的錯誤觀點進行指正,并多給予高中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例如,在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這篇課文時,語文教師可以讓高中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學習,與組員共同討論下大堰河主要講了哪些內容等。
課堂教學的質量高低與學生也有很大的關系,在課堂上,如果高中生沒有將所學知識完全消化掉,那么不管語文教師自身如何努力,課堂教學的效率都很難得到有效提升,因為高中生沒有把知識掌握牢的話,語文教師需要重新帶著學生去鞏固復習所學知識,而這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想辦法提高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接受度。導致高中生對課堂知識掌握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高中學習壓力過大,很多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常常處于疲憊的狀態(tài),所以無力再接收更多的知識。2.對于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有些高中生的接受能力有點弱,所以對知識的掌握度不高。3.語文課堂太過枯燥沉悶,高中生難以集中精力去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因此,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就需要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將高中生緊繃的精神放松下來,讓高中生以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去學習新知識,這樣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就會更容易,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就提高了。
為進一步提升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開展教學工作,為高中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高中語文課本中,文學作品的體裁非常多樣,像詩歌這類文學作品,是很難用簡單的文字將其中所描述的那種意境之美給展現出來的,但如果借助多媒體用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高中生就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詩中的意境。例如,在學習《蜀道難》這首詩的時候,很多學生生知道李白在描寫景觀事物的時候喜歡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所以在學習這首詩的時候,對詩中所描繪的那種艱難無法建立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為此,在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高中生展示下川渝地區(qū)的地形地貌,讓高中生在聽覺與視覺的沖擊下感受詩中所描繪的蜀道的艱險,通過這樣的方式,高中生也更容易理解詩人李白在詩中所表達的情感,背誦起來也會容易許多。
對教學工作進行反思總結可以幫助教師認清自己在教學上的失誤,讓自己的教學策略更加完善。教師課后反思總結的深度能夠對后續(xù)教學工作開展的質量產生很大影響,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把課后反思貫穿于自己的整個教學工作中,以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后反思總結時,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出發(fā):首先,回顧自己在課堂上發(fā)出的教學指令,對教學任務完成度進行分析。其次,根據高中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總結。再次,要主動接受高中生的課后反饋,并根據高中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對教學策略進行反思調整,努力打造更高效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
學生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所以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語文教師應該尊重高中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以促進所有學生的共同發(fā)展。恰當的教學方式可以將各個層次高中生的學習熱情給激發(fā)出來,提升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上的主動性,實現教與學的最佳互動。在課堂上,語文教師必須要優(yōu)化對教學時間的管理,將有限的課堂時間給充分利用起來,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為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建立起科學的語文學習規(guī)范,幫助高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提供保障。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多留意高中生的學習行為,看看他們的學習方法是否得當,強化高中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指導。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推行下,高中語文的教學目標也發(fā)生了變化,高中語文教師要想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緊跟時代的發(fā)展,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充分尊重高中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做好高中生的引導者。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結合高中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采用多元化的靈活教學方式,不斷激發(fā)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真正實現高中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