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玉
(西安思源學院,西安 710038)
高校思政建設涉及教育目標的設定與宣傳、思政建設內容與課程設計、教師隊伍建設、課堂教學質量、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等,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日常事務管理能力包括自我管理、時間管理、決策能力等,是對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出的較高要求。為了解高校思政建設對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的影響,本研究建立了相應的研究模型,對高校思政建設各指標與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間的關系進行量化分析,以推動高校思政工作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1],提高大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能力。設計問卷調研大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能力[2],收集與高校思政建設相關的數據。調查問卷包括量表評定、單項評價、滿意度評價等內容。采用統(tǒng)計分析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共向300名大學生發(fā)放問卷,問卷回收率為100%。通過高校思政建設評價量表(見表1)對高校思政建設工作進行全面評估與指導,突出思政建設對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的影響[3]。
表1 高校思政建設評價量表Tab.1 Evaluation sca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在一級指標思政建設目標達成下,教育目標設定與宣傳因素共有2個題項,其方差貢獻率為35.75%,特征值為2.78,說明教育目標設定與宣傳因素對思政建設目標達成的解釋能力較強,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教師隊伍建設、課堂教學質量、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3個因素下分別有3個題項,其方差貢獻率分別為15.80%、12.45%、9.10%,特征值分別為1.23、0.97、0.71,說明教師隊伍建設因素在思政建設質量評估中起著較大的作用。其次是課堂教學質量、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效果因素下有3個題項,方差貢獻率為5.30%,特征值為0.41,說明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效果在思政建設效果評估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如表2所示。
表2 高校思政建設要素探索性分析結果Tab.2 Results of factors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在教育目標設定與宣傳因素方面,最小統(tǒng)計量為1.23,最大統(tǒng)計量為4.56,均值統(tǒng)計量為3.45,標準差統(tǒng)計量為0.98,偏度統(tǒng)計量為0.12,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數為0.87。思政建設內容與課程設計、教師隊伍建設、課堂教學質量、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效果及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的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數均大于0.80且接近1,說明信度水平較高。如表3所示。
表3 量表的小樣本描述及信度統(tǒng)計Tab.3 Small sample description and reliability statistics
教育目標設定與宣傳、思政建設內容及課程設計、教師隊伍建設、課堂教學質量、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效果及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基于標準化項的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數均大于0.85且接近1,說明測量工具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研究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及信度。如表4所示。
表4 調查結果的信度Tab.4 Results of reliability of investigation results
教育目標設定與宣傳、思政建設內容與課程設計、教師隊伍建設、課堂教學質量、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效果與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間的相關性系數分別為0.68、0.75、0.82、0.67、0.71、0.79,且在雙尾檢驗中的顯著性水平均小于0.01,說明高校思政建設各指標因素與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且相關度較高,對這些項目進行改進可能會對大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如表5所示。
表5 高校思政建設與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的相關性Tab.5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he daily affairs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設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為Y,高校思政建設要素為X,教育目標設定與宣傳為A,思政建設內容與課程設計為B,教師隊伍建設為C,課堂教學質量為D,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為E,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效果為F,構建模型如下:
Y=β0+β1A+β2B+β3C+β4D+β5E+β6F+ε
(1)
式中,β0為常數項,β1、β2、β3、β4、β5、β6均為自變量的系數,ε為誤差項。模型1的相關系數(R)為0.87,說明高校思政建設與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間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系。確定系數(R2)為0.76,說明模型可以解釋因變量76%的變異性??紤]到模型中自變量的數量和樣本大小,進一步修正了模型的可靠性,調整后的確定系數(調整后R2)為0.73。標準估算誤差(標準誤)為0.05,說明模型的預測值與實際值間的平均誤差較小。Durbin-Watson統(tǒng)計量為1.95,用于檢驗模型中殘差項的自相關性,其值在0~4,接近于2,說明模型中的殘差項沒有顯著的自相關性。高校思政建設與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模型具有較好的擬合效果,且模型中的自變量對解釋因變量的變異性具有一定的貢獻。如表6所示。
表6 高校思政建設對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影響模型匯總Tab.6 Summary of the construction models of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n the daily affairs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回歸模型的F值為4.57,顯著性為0.02,殘差均方為20.45,說明高校思政建設對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的影響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顯著意義。見表7。
表7 高校思政建設對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影響的方差分析Tab.7 ANOVA of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n daily affairs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所有自變量的t值均大于1.96(雙尾檢驗的臨界值),顯著性均小于0.05,說明這些自變量會對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如表8所示。
表8 高校思政建設對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影響的回歸系數Tab.8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n daily affairs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研究結果表明,高校思政建設與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教育目標設定與宣傳、思政建設內容與課程設計、教師隊伍建設、課堂教學質量、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效果與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間的相關性程度較高,會對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