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中英語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單向信息傳播式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優(yōu)點,也存在不足,對于不足之處可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來彌補,使教學模式更加完善。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能豐富英語教學資源,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氛圍,使學生每天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知識,進而保證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本文著重研究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教育;現(xiàn)代教育技術;英語教學;實踐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程飛(1969—),男,安徽省靈璧中學。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這些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以滿足不同應用領域不斷提升的要求。在高中教育領域,英語是重要的科目,按照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素質培養(yǎng)要求,學生在接受教育之后,不僅要具備知識素質,還要具備英語實踐應用能力[1]。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給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了諸多便利,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信息化,煩瑣的教學流程得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也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學習內驅力被激發(fā),不再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而是積極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認知水平得以提高,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得以培養(yǎng)。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并不局限于改進教學手段,還需要進行觀念的改變,即采用新的、先進的教學理念。
一、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觀念,貫徹“以生為本” 思想
(一)基于學生的知識需求開展互動教學
教師要認識到英語學科具有工具性的特征,以英語語言知識為主,強調實踐性,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按照現(xiàn)代教育技術觀念,教育工作要以滿足學生需求為根本,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為本,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學習活動中,學習相關知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需求,激發(fā)其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欲望。
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比較多,內容豐富。例如,對于“Advertisements”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學生感興趣的視頻和圖片,將課件制作出來。在這一基礎上,課堂開始后,學生的思維很快就被帶入教學環(huán)境中。又如,“From jazz to Pop”一課主要介紹各種音樂形式,包括Pop music(流行音樂)、jazz(爵士樂)、classical music(古典音樂)和Rock and roll(搖滾樂)等。教師可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文章,之后播放著名樂隊the Beatles(披頭士樂隊)的音樂作品。著名音樂作品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隨著興趣被激發(fā),學生就會集中精力學習知識,進而提升學習質量和效率。
教師采用各種形式上課時,要讓學生看到自己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發(fā)揮榜樣作用,以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為了使高中英語教學獲得良好的效果,教師要注重互動教學,與學生進行充分互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鼓勵其遇到問題時深入挖掘,尋求最佳的解決方式。
(二)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開展教學
高中英語教師要圍繞學生的發(fā)展展開英語教學,體現(xiàn)人本化教學,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發(fā)展,當發(fā)現(xiàn)教育中存在不足時,要及時、有效地解決。
若要認識到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英語教師不能采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因為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排斥心理,認為自己將來不一定有機會使用英語,所以,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沒有高要求,浮于表面,不能正確理解和消化知識,更不能落實到具體應用中。
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活動中,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學生對英語知識感興趣,才會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充分互動,課堂氛圍才會活躍起來,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才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一些即便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的學生也能夠被帶動起來,變得充滿動力。
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意愿持尊重的態(tài)度,要認真聽取學生的想法以及見解,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更高,學習的欲望才會更強烈,進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教師要合理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并構建信息平臺,以更好地開展高中英語教學。教師還可以借助網(wǎng)絡技術傳遞英語知識,使高中英語教學內容得以生動、直觀地呈現(xiàn),保證教學內容的連續(xù)性,促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應用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教學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專注于英語知識以及技能的學習。學生對英語知識以及技能予以關注,并對相關活動產生興趣,就會有意識地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部分高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發(fā)現(xiàn)英語比其他科目更難,同時,因為不知道英語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在考前就會錯誤地認為英語占用了寶貴的時間,需要通過大量刷題才能提高應對考試的能力[2]。如果教師只講解英語知識,學生就不會予以配合,也就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展開英語教學,讓學生深入理解所學內容,認識到維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展開教學,在感官上,學生可以被這些有趣的英語知識所吸引,隨著好奇心被激發(fā),他們就會對英語知識產生學習興趣。
按照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教師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并從文化的角度講解英語知識,讓學生知道英語不是簡單的知識,其具有社會歷史性,是充滿生命力的,且極具文化底蘊。如果學生樹立英語文化意識,形成英語思維,就能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在遇到問題時,就會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學生要樹立實踐意識,認識到知識只有在應用中,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價值。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各種英語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和知識應用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英文歌曲,讓學生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自由活動,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以營造活潑歡快的課堂氛圍。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生哼著英文歌曲,這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其中涵蓋的英語知識。比如,教師在講授“Chinese New Year”一課的時候可采用拓展教學模式,在課前播放學生熟悉的歌曲“Happy New Year”,讓學生跟唱。之后,教師可展現(xiàn)一些單詞,如Spring Festival(春節(jié))、dinner(晚宴)、vegetable(蔬菜)、drink(飲料)等。而后,教師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適當?shù)赜枰灾笇?,學生對本單元的內容就會掌握得更加牢固。
教師要讓學生樹立主體意識,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學習,這樣他們就不會覺得心理壓力大,也不會認為學習英語知識是一種負擔,而是放松地進行學習[3]。
三、利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意識
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對高中英語教學的有關資源進行分類整合,使其更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吸引學生積極投入英語知識的學習中。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知識需求將英語知識內容進行整合之后傳輸?shù)街付ǖ慕逃脚_上進行共享,并了解學生的看法,基于此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雖然英語知識有一定的規(guī)律,但如果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生的思維就會受到限制。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學習,如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高效學習英語知識。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衍生出了新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師在教學時也要與時俱進,選用合適的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并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可以拍攝課堂教學過程,并將視頻剪輯好共享給學生,使其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復習,彌補自己的不足,對教師講解的英語知識產生更深刻的理解[4]。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有關Christmas Day的視頻播放出來,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視頻,討論其中充滿趣味性的故事。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一些疑問詞或疑問句,如“Who”“Where”“What” “What do they do?”若學生做出反饋:“They buy...”這時,教師可再讓學生講一講圣誕節(jié)是如何過的,如“Do you believe in Santa Claus? Do your family buy Christmas trees?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幫助下,學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圣誕節(jié)歡快的氛圍,從而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英語教師應具備專業(yè)的教學能力,具有較高的英語認知能力,具備教學技術操作能力。為了保證高中英語教學質量,需要建立高中英語教學目標體系,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展開英語知識教學,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構并不斷完善,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應大量查閱資料,深入研究適合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積極總結教學經驗,找出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借鑒其他教師的成功經驗,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學生建立英語思維,確保所選教學內容合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信息技術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fā)展。教師應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設計高中英語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特征、個性、興趣等。例如,教師在講解英語知識時,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使學生充分理解英語知識的文化內涵。高中學生基本已經具備了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可以使用軟件查找與英語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從多個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識并進行實踐,進而提高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可使教學內容更直觀,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結語
教師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充分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形成新的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的需求,還應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當前很多英語教育工作者對這方面的課題進行了研究,基于英語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在英語教學中合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尋找兩者的最佳結合點,并在不斷積累英語教學經驗的過程中總結規(guī)律,進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使學生不僅能掌握英語知識,還能提高英語語言應用技能,形成英語思維,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薛超前.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背景下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22(34):124-128.
李淑晶.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評《“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J].中國高校科技,2022(12):107.
張來彬.基于Moodle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21(12):71-72.
趙琳.基于信息技術的高中英語線上教學的實踐與反思:以一節(jié)高三英語閱讀課為例[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21(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