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彬 李曉婭
【摘要】本文運用混合研究法對“社會學導論”本科課程實踐課的教學效果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實踐教學能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增進學生對本學科科學性的理解,學生對實踐課的滿意度高,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關注的問題,如分工不均衡、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不緊密等,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參與式+全過程+多元化+科學評價”模式予以解決,提升實踐教學效果。
【關鍵詞】社會學導論 本科課程 實踐教學 教學效果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2-0091-04
“社會學導論”是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必修課。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本科一年級學生能夠初步了解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及研究方法,理解社會類科學的科學性,同時提高專業(yè)能力。傳統(tǒng)的“社會學導論”課程大都以理論講授為主,采用這種授課方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達到理想的授課水平。而實踐教學是與理論教學結(jié)合在一起的,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從而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和提高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組合。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yè)的實踐教學效果如何?筆者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與半結(jié)構式訪談法,以廣西民族大學行政管理本科專業(yè)課程教學為例,通過“社會學導論”為期一個星期的以“社會調(diào)查”為主題的實踐教學,以實證實踐教學效果,并提出提升實踐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研究方法
本次教學效果評估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jié)合的方式,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問卷調(diào)查法與半結(jié)構式訪談法。筆者在本次實踐教學實施前、實施中與實施后分別進行了相關評估。樣本總量為2個本科班級的78名學生,具體樣本收回情況見表1。
實施本次實踐課前,學生已在課堂上學習了“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相關知識點。筆者將問卷發(fā)放給學生填寫,收回有效問卷76份,課間隨機選取學生進行半結(jié)構式訪談,收回訪談資料5份;在實施該實踐課的過程中,筆者通過學生組長給學生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78份。筆者隨機抽取學生進行訪談,收回訪談資料8份。在實踐課結(jié)束后一個星期,筆者在課堂上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78份。筆者課間隨機選取學生進行訪談,收回訪談資料12份。
二、調(diào)查結(jié)果
本次實踐課的設計緊扣“社會學導論”課程中的“社會學研究方法”,主要教學目的有:一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所講授的理論知識;二是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社會科學的科學性,讓大一學生初步領略社會科學的魅力;三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組織能力、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本次實踐教學的主要方法是小組合作法,學生自行劃分調(diào)研小組(規(guī)定每個小組人數(shù)在8名左右),最終78名學生劃分成了10個小組(9個組由8名學生構成,1個組由6名學生組成)。每個組根據(jù)主題“疫情期間高校線上教學情況”確定本小組的具體研究問題,進行問卷和訪談提綱的設計,并進行為期一周的調(diào)查,最終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撰寫調(diào)查報告。每個小組分工要明確,小組成員的具體分工和工作情況要附在報告附錄中。每名學生都要寫個人感想,附錄在各組的調(diào)查報告中。最終,此次實踐課收回了10份調(diào)查報告,每份調(diào)查報告的正文(不含附錄)篇幅在1萬字至2萬字之間。通過針對本次實踐課實施前、實施中和實施后的定量與定性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本次實踐課教學成效較佳,但也存在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教學成效
首先,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很大提高。通過本次實踐課實施前和實施后調(diào)查問卷中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實施前,學生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相關知識點的課堂學習過程,然而他們對實施前問卷中的3道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的回答正確率分別只有33.0%,56.0%和37.0%。而在實施后的問卷中,3道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的回答正確率分別為89.0%,84.0%,91.0%。實施前,5名學生明確表示“我作為大一學生是初次參加這樣的實踐課,而且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不高,擔心完成不了實踐活動”。而在實施中,8名學生表示“我已理解了教師講過的知識點,很期待后面的課程”。由此可見,實踐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彌補傳統(tǒng)課堂講授的缺陷。
其次,學生對該實踐課的滿意度較高。在實踐課程設計、主題選取、參與后整體感受幾個方面的問題調(diào)查中,學生選擇“滿意”和“非常滿意”兩個選項的占比分別為93.5%,94.9%,98.7%(如表2)。由此可見,學生對該實踐課的滿意度較高。12名接受訪談的學生也表示“通過這次實踐課,我把社會學方法的知識點都串聯(lián)起來了”。
最后,學生認為實踐課提升了他們對社會科學的科學性的認識。筆者查閱學生的個人感想,隨機抽取的10篇學生個人感想當中有8篇提到了“科學性”一詞,仔細閱讀過后發(fā)現(xiàn)所有的“科學性”均指的是社會科學的科學性及其所學的公共管理類專業(yè)的科學性。同時,在實施后的訪談中,有學生提到“通過這次實踐課,教師帶領我們反復打磨調(diào)查問卷和訪談提綱,我們深刻體會到社會科學是非常嚴謹?shù)?。我們已?jīng)可以正確地運用科學的方法初步探討社會問題,并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對策”??梢姡舜螌嵺`課設計主要目的之“讓大一的學生初步領略社會科學的魅力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
(二)存在的問題
本次實踐課雖然取得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以學生小組為單位的實踐課,盡管學生會進行分工,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少部分學生工作較少、實際收獲不多的現(xiàn)象。筆者通過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在分工時就存在分配任務不均的問題,有的學生分配到的工作量很少;還有的小組雖然分工較均衡,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因為有的成員承擔自己工作的能力弱,不得不由其他組員較多地承擔工作;還有的小組成員存在“渾水摸魚”的想法,因而不主動承擔相應的工作,小組其他成員不得不為其代勞。在實施后的問卷中,有一道題目是針對學生小組分工合作的滿意度問題,即“你對你們小組的分工合作情況的滿意程度符合以下哪項?”學生的回答情況如圖1所示,有3名學生選擇了“非常不滿意”,16名學生選擇了“不滿意”,15名學生選了“一般”,33名學生選擇了“滿意”,11名學生選擇了“非常滿意”,滿意度僅為56.4%,相較于其他方面的滿意度屬于較低水平。由此可見,實踐教學過程中采用的以學生小組為單位的實施方式存在一些實際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授課教師和學生共同關注與解決。
其次,實踐教學中存在設計與實際操作方面的偏差。實踐課的設計初衷是與理論課緊密結(jié)合,但也存在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過多關注與理論課所授知識點無關的內(nèi)容,從而導致實踐課與理論課的結(jié)合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如某小組在實踐過程中過多地關注受訪者的一些與調(diào)研主題無關的闡述,從而導致調(diào)查報告存在偏題的現(xiàn)象,影響了該組實踐課調(diào)查報告的最終評分。
最后,授課教師在實踐課過程中存在對每個小組的關注度不均的問題。教師是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實踐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組織應變能力是影響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重要因素。在實踐過程中有的小組提問較多,有的小組提問較少,而授課教師個人精力有限,就可能過多地關注那些提問較多的小組,但實際上,提問較少的小組并不是沒有問題,而是由于該組學生較為內(nèi)向等原因,未能向教師提出相關的問題。
三、提升策略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繪制了“參與式+全過程+多元化+科學評價”的實踐教學水平提升策略圖(如圖2)。
首先,“參與式”教學是指師生共建民主、和諧、熱烈的教學氛圍,讓每名學生都享有參與和發(fā)展機會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教師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成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進而有效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參與不充分和小組分工不均衡的問題,提升實踐教學效果。采用“參與式”教學方式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其一,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獲得感,每名學生都是小組的成員,都有“存在感”,學習小組中的各成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共同承擔起學習研究的任務;其二,提升小組的整體實力,在分工明確、團結(jié)協(xié)作的學習氛圍下,每名學生都有任務,避免出現(xiàn)“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現(xiàn)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其三,提高學生個人素養(yǎng),人人參與的教學方法為每名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學生個人的觀點得到了采納,有助于滿足學生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
其次,“全過程”指的是建立實踐教學全過程指導教師團隊。即要組建教師團隊來專門進行實踐課的教學指導工作,分階段對學生的實踐學習進行全面的指導。這就包含三個方面的舉措:一是教師團隊要由梯隊形式構成,可以由老、中、青三個不同年齡段的教師組成,這樣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青年教師可以從年長的教師那里學習到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年長的教師也可以與青年教師探討新的教學思路;二是要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分階段或全階段指導,即從學生的小組分工階段開始就應該有專門的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引導,在后續(xù)的實踐活動開展的各個階段都由專門的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指導,確保實踐的各個階段能夠順利進行;三是教師團隊要不斷更新實踐內(nèi)容,也就是教師要將當前最新的理論成果作為重要的實踐內(nèi)容,要將大學生關心的理論和熱點問題,以及社會生活中大量的現(xiàn)象作為實踐內(nèi)容,將教學實踐、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客觀實際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體驗到大量的有血有肉的情境,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同時,高校設置人才培養(yǎng)方案時,應該結(jié)合本學科設置獨立的具有學科特色的實踐課程,以豐富和深化理論教學,提升教學水平和實現(xiàn)教學目的。
再次,實踐教學的指導方式和學生的實踐方式應多元化。一方面,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的程度不斷提高,高校教學應該打破教室和圍墻的限制,積極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終端和先進的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更好地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如在本次實踐課中,教師將一些優(yōu)質(zhì)的MOOC課程和相關視頻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同時,通過多元的指導方式可以更好、更及時地解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避免由于指導不及時造成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實踐,如在本次實踐中,由于疫情影響,指導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網(wǎng)絡平臺發(fā)放問卷,收回的問卷數(shù)量較為客觀。這種新的教學與實踐方法也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一些短板,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實踐能力。
最后,“科學評價”是指學校層面要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機制??茖W、多層次和完善的評價機制不僅可以考查教學體系運轉(zhuǎn)的實效性和學生的培養(yǎng)質(zhì)量,而且對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有著正相關作用。因此,要著力構建科學的評價機制,進行教學效果的評估與評價??茖W的評價機制一是需盡可能多地包含不同種類的評價手段,如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的模式,線下通過專任督導、與師生面對面交流等方式獲取相關信息,線上可以通過向師生發(fā)放網(wǎng)絡問卷的方式獲取相關情況的信息;科學的評價機制二是要盡可能多地涵蓋利益相關者,即教師、學生、教學單位的領導等,通過對不同利益相關者群體的綜合測評,得出較為科學和全面的評價結(jié)論,為后續(xù)的教學工作提供有益借鑒,從而提升學生培養(yǎng)質(zhì)量。
實踐教學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順利地進入社會。實踐教學是教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并學會初步運用的必要途徑。實踐教學的種類多樣,作用各不相同,從實踐角度很好地完善了教學體系。因此,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突出實踐教學在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能力,以保證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的緊密銜接。
參考文獻
[1]劉震,曹澤熙.“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實踐與思考[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8).
[2]郭水蘭.實踐教學的內(nèi)涵與外延[J].廣西社會科學,2004(10).
[3]李艷迪.人本化視角下的德育教育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S2).
[4]范芙蓉,于洪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探析[J].新西部,2019(36).
[5]肖偉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4).
[6]彭鳳飛.高校思政課學生自主課內(nèi)實踐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8).
[7]朱明霞,李玉華,王長法,等.動物育種學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與成果總結(jié)[J].高教學刊,2022(21).
[8]秦書生,王寬,韓雪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改革路徑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2014(3).
[9]賈東峰,易彩瓊.高校線上+線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漿果栽培學”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2(34).
[10]鄭啟富,姚方,呂延文,等.地方高校化工類專業(yè)工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6).
注:本文系2021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一般A類項目(2021JGA162)、2020年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020KY04039)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江彬,政治經(jīng)濟學博士,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政治經(jīng)濟學;
李曉婭,公共管理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公共管理。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