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飛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導圖,是一種用來表示個體發(fā)散思維的圖示工具。在小學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更好地落實音樂教學的目標,發(fā)展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基于此,以小學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不足作為切入點,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作用,最后對思維導圖在小學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路徑進行了分析,以期更加充分地發(fā)揮音樂欣賞教學的育人價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對音樂知識和技能的獲取,更要關注學生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音樂興趣等素養(yǎng)上的發(fā)展,從而讓學生的道德、能力、智力等方面可以獲得全面的發(fā)展。而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這種工具,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維,讓學生清晰理解知識脈絡,從而為學生的音樂鑒賞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需要靈活地使用思維導圖這種工具,改善學生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欣賞方法。
一、小學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不足
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和鑒賞的能力,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感悟表達出對作品的理解,因此音樂欣賞是中高年級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當前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以下不足。
(一)學生的音樂基礎比較薄弱
很多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僅僅是聽音樂,甚至有的學生都不認識五線譜,對樂器也沒有系統(tǒng)的認識,這就導致學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無法建立起完善的認識體系,收獲的感悟也十分單薄,從而影響了音樂欣賞教學的質(zhì)量。
(二)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不重視學生在興趣上的發(fā)展需要
在課堂上,教師大多是使用課件或者視頻來向?qū)W生展示音樂作品,這種做法的效果很不理想,學生無法沉浸在課堂中,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欣賞效果。
(三)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得到徹底的更新
教師沒有從素質(zhì)教育的視角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而是依據(jù)學生的唱歌能力或者對學生的印象來進行簡單的評價,造成音樂欣賞教學功利性較強的問題,學生無法從評價活動中受到激勵,從而影響了音樂欣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更加關注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興趣和音樂欣賞素養(yǎng),從而真正發(fā)揮出音樂學科的特有育人價值。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作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通用性的思維工具,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為學生的音樂欣賞活動增添助力,從而提升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質(zhì)量。具體來講,思維導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培育創(chuàng)造性思維
思維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事物普遍存在著充足的好奇心,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空間。而思維導圖可以將原本枯燥的樂理知識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引導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節(jié)奏的知識時,由于節(jié)奏的知識比較抽象,而且涉及的概念很多,不同的音符組合在一起會產(chǎn)生不同的節(jié)奏,有著千變?nèi)f化的特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畏難的情緒。因此,筆者對節(jié)奏的相關知識進行了整理,讓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快速了解節(jié)奏的音符組成,并且了解不同的音符組成會形成哪些節(jié)奏效果,進而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讓學生樂于使用各種音符來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節(jié)奏,對知識做到融會貫通。
(二)提升學習效率
在核心素養(yǎng)的導向下,小學音樂教師要注重改變學生的音樂學習方式,避免學生只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憶知識,而要讓學生使用簡潔高效的手段來構建知識體系,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記憶方式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通過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用更加簡單的方式來記憶知識點,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比如,在引導學生欣賞作品《金蛇狂舞》時,筆者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向?qū)W生展示作品中涉及的各個知識點,包括作品的節(jié)拍、速度、力度、節(jié)奏等,讓知識一目了然,從而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中要素的記憶,提升學習效率,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體會到樂理知識學習的成就感。
(三)增強探究能力
音樂欣賞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而通過思維導圖的使用,可以讓學生全面認識音樂作品,從而完成探究。如在欣賞《西湖春曉》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任務,讓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整理和這首作品有關的知識。其中一個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了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應用的樂器、音樂要素、音樂情緒等內(nèi)容,從而對作品建立起了完整的認識,自主學習需要獲得了滿足。如此,可以讓學生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性,學會使用恰當?shù)姆绞阶灾鲗σ魳纷髌愤M行探究,從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思維導圖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思維整理工具,為了讓思維導圖的教育功能更好地發(fā)揮出來,教師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應用思維導圖。
(一)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制作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制作方式十分多樣化,不僅可以為教師所用,也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一種主要方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針對作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鼓勵學生自主制作思維導圖,促使學生釋放出自己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欣賞音樂作品。
思維導圖的制作需要學生對思維導圖的主題有正確的認識,并且具備提取關鍵詞的能力。而中高年級的學生信息提取能力還不強,因此教師需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有效制作方法,促使學生掌握更多有效的自主學習工具。
比如,在教學《小山羊》的過程中,這首作品中隱含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很快引起了學生的探索興趣。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筆者首先讓學生完整地聽一遍作品,接下來再向?qū)W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大家在聽這首曲子的時候有沒有產(chǎn)生聯(lián)想,這只小山羊身上會發(fā)生怎樣有趣的故事?如果讓你來講述,你會怎樣來闡述這個美妙的故事?誰愿意來為我們講講?”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課堂上的氛圍也變得越來越活躍。接下來,筆者再讓學生去選擇一個短語或者詞來代表自己的故事,從而引導學生去想象出這個作品的主題,有的學生結(jié)合自己編寫的故事的特色設計了“逐漸長高的小山羊”這一主題,有的學生使用了“放羊的小孩和小山羊”……之后,筆者再讓學生借助自己的發(fā)散思維來制作思維導圖。由于學生的思維不同,制作出的思維導圖也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有的學生在思維導圖中只添加了音樂作品中的內(nèi)容;有的學生則對故事進行了拓展延伸,想象出了之后發(fā)生的故事;有的學生還為故事添加了新的角色……在學生完成了思維導圖的制作之后,筆者邀請一些學生上臺,使用希沃助手將學生的思維導圖展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去講述自己的作品。在學生講解的過程中,筆者會讓學生說一說思維導圖的制作理由,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產(chǎn)生更多新奇的想法。通過這種形式的訓練,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發(fā)散習慣,促進學生的持續(xù)性成長。
(二)借助思維導圖梳理知識,建立樂理體系
小學生正處在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中高年級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充分地去體驗各種歌聲和樂器的特點,從而可以掌握更多有趣的樂理知識,建立起初步的樂理體系,進而讓學生的音樂欣賞素養(yǎng)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教學,對樂理知識進行合理的簡化和梳理,降低學生記憶和理解的難度,讓學生可以對音樂作品進行更加深入的剖析,發(fā)現(xiàn)和歸納作品的音高、音色等要素,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欣賞式的學習。
比如,在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中國功夫》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這首作品本身的特色,并且鍛煉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筆者在網(wǎng)絡上搜集了《中國功夫》這首作品的不同樂器版本,包括二胡、電吹管、薩克斯、古箏等,引導學生對片段進行對比鑒賞,在欣賞中去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在學生完成了初步的鑒賞之后,筆者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以合作的方式來制作思維導圖,主題可以是對這首作品的鑒賞,也可以是對幾種樂器材質(zhì)、音色的對比分析。在學生完成了思維導圖之后,筆者還引導學生進行了討論,讓學生結(jié)合從思維導圖中得到的信息想一想這首作品適合使用什么樂器進行演奏,促使學生應用自己掌握的樂理知識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層次的鑒賞,同時還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增強學生的音樂欣賞體驗。
(三)借助思維導圖激活情感,延伸音樂思維
音樂欣賞教學的關鍵是促使學生去欣賞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如何讓學生的情感和作品實現(xiàn)對接是音樂欣賞教學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以及情感,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建立起基本的音樂審美觀念,延伸學生的音樂思維,從而使欣賞教學的質(zhì)量得到提高。
比如,在引導學生欣賞《森林水車》的過程中,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任務,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在欣賞中產(chǎn)生的印象來制作一個思維導圖,說出自己對這首作品的理解。在學生完成了思維導圖的制作之后,筆者將學生的作品收集起來并進行點評。有的學生在思維導圖中表示自己感受到了“咕嚕咕?!钡葦M聲詞的藝術創(chuàng)作價值,于是筆者在點評中用上了“大拇指”的圖案,作為對學生的表揚,并且使用語言來激勵學生列舉出更多可以用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擬聲詞,從而促使學生去關注生活;有的學生制作出的思維導圖內(nèi)容十分完整,筆者也對此進行了表揚,并且指出學生思維的完整性,激勵學生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除了使用思維導圖來評價學生、延伸學生的思維,教師還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對作品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比如,在教學《打棗》的過程中,筆者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原曲的內(nèi)容作為背景,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展開故事創(chuàng)作,并且進行表演練習,在全班學生面前展示自己對這首作品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借助思維導圖對創(chuàng)作的思路進行整理,從而更好地整理藝術創(chuàng)作的思路,鍛煉表達能力。
四、結(jié)語
音樂欣賞是小學中高年級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讓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獲得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為了更好地落實音樂欣賞教學的目標,教師應當結(jié)合中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以思維導圖作為載體來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發(fā)散性的思維,讓學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把握歌曲內(nèi)容以及其中的樂理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提升中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逐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鐘荔燕.思維導圖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21(16):64-65.
[2]加妙妙.思維導圖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1.
[3]張婷婷.體驗式思維導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21(7):19-20.
[4]吳瑞.“思維導圖”在音樂深度教學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20(6):95-96.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安東衛(wèi)實驗小學)
編輯: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