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棟
【摘要】分層異步學習法是基于我國傳統(tǒng)“因材施教”理念延伸而來的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理念,其主要是對學生水平分層之后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而非對學生進行“好”或者“壞”的劃分.分層異步學習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規(guī)避了傳統(tǒng)教學的標準化和模式化,打響了教學質量的保衛(wèi)戰(zhàn),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具開放性,構建了“教師針對教,學生快樂學”的學習氛圍.本文從分層異步學習法的概念切入,概述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價值和運用原則,針對性探索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異步學習法;運用策略
數學是從數學語言、數學計算、數字計算為核心的學科,本身就帶有“計算性”“邏輯性”“理論性”的特征,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水平、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實施教學.但是,也正因為數學學科學習難度大、知識點多,“一刀切”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學中的情況比比皆是.也正是因為“一刀切”,當下初中階段數學教學過程就沒有完全將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認知能力、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等充分結合起來,最終造成了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相差較大的情況.伴隨著學習成效的差異逐步加大,如果教師依然沒有將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案進行區(qū)分,整個班級的數學教學就會出現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無法進步,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班級整體教學質量下滑.所以,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是初中階段數學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關鍵,更是匹配素質教育理念的手段,也是遵循我國傳統(tǒng)“因材施教”教育原則和教育理念的內核.
1 分層異步學習法的概念解析
分層異步學習法是一種展現學習過程、教學過程且有效凸顯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方式,與學生的學情緊密聯(lián)系一起.所以,分層異步學習法最早源于“學情理論”“最優(yōu)化教學理論”“異步教學論”等.
具體來說,分層異步學習法指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之中,教師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知能力、個性發(fā)展特征、學習能力等具體差異,針對學生進行不同維度的層次劃分.這樣,根據劃分的不同層次的學生,充分結合教育目標、教育任務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手段實施教學,且在整個過程中以學生不同層次為基礎設施差異教學引導和“因材施教”教學,讓學生學習的內容與自身學習需求相匹配,保證經過教學能夠獲取知識.
2 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價值
2.1 重塑學生學習信心
初中數學屬于數學學科“承上啟下”的階段,涵蓋了數學基礎知識、數學基礎技能、數學基礎理論等,對于學生而言難免會有一定的乏味感和枯燥感.時間一長,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就會出現學習信心丟失的情況.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可以讓不同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學生在自己相對應的“層次”范圍內進行學習,并依托自身基礎和水平完成學習,產生學習成就感,并逐步重塑學習信心.
2.2 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天性愛玩和天性好動是初中學生的特點,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無法集中全部精神進行學習,尤其是一些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更是無法跟上教學步驟,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和畏難情緒.分層異步學習法的本質是“因材施教”和差異化學習,無論什么“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進行學習和理解,并參與到教育教學過程中.一旦學生融入教育教學過程,并憑借自己的能力和認知完成學習目標,那么學生自然會發(fā)現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產生數學學習興趣.
2.3 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的具體要求,初中數學教師不僅需要通過教學傳遞數學知識、數學理論和解題方法,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索能力等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每個學生的特點不一樣,思維方式也不一樣,這是學習差異情況出現的根本原因.但是,傳統(tǒng)初中階段數學教學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對于一些知識很快就能理解掌握,但是無法進行知識擴展.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對于重難點知識無法深入學習,只能做到“模棱兩可”.這樣,無論是什么“層次”的學生都無法實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拓展知識學習,推動他們思維發(fā)散和能力提升.當然,對于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也有相對應的知識教學強化,讓他們逐步提高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
3 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原則
3.1 真實性原則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在身心發(fā)展、認知發(fā)展和心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受到家庭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綜合素養(yǎng)和學習行為習慣等方面具有差異,呈現到數學學習中也就“各有千秋”.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首先需要教師遵循真實性原則,即教學實施過程中對于所有學生的真實情況必須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清楚,便于開展教學“分層”.
3.2 學習性原則
教師需要注重學習性原則,即“分層”重點考慮的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思維、學習能力、學習素質、數學思維等,而不是以最終的“成績”進行判定.另外,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務必遵循主體性原則,教師應當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之上進行“分層”,而非將學生分為所謂的“成績好壞”“三六九等”.
3.3 差異化原則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都有差異.因此,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過程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個性特征制定不同的有差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確保“異步”能夠有效實施.
4 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策略
4.1 設置異步分層學習目標
分層異步學習目標是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的核心,也是數學教師明確分層異步教學模式的關鍵.具體來說,教師需要在教學開展之前歸納總結教授章節(jié)的內容、重難點知識、應用方向、數學理論等,制定出符合不同學習需求、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的學習目標,即分層異步學習目標.這樣,依托學習目標就能構建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模式,分層異步教學實施就具有針對性,且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能保證學習質量.
例如 初中數學中“勾股定理”的相關數學知識,教師需要明確出“勾股定理”的重難點知識在于“勾股定理的公式”“勾股定理的計算”“勾股定理的運用原則”“直角三角形的判斷”“勾股定理的生活應用”等.教師在設置分層異步學習目標的時候就需要明確,分層異步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可以掌握“勾股定理的公式”“勾股定理的計算”等,部分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完成“勾股定理的實際應用”,部分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培養(yǎng)自身的計算能力、口算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等.
4.2 明確分層異步學習模式
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核心在于“分層”“差異”,即實施差異化教學、分層式教學、“因材施教”式教學.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結合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學習水平、數學學習需求、心智發(fā)展能力等,開展教學設計、學習引導、學習步驟規(guī)劃.這樣,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例如 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水平、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題技巧等有計劃、有組織地設計“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習內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自主學習“循序漸進”獲取數學知識.具體來說,一旦不同層次的內容劃分清楚之后,異步學習就需要教師針對不同難度的學習內容設置相對應的“問題提示”和“問題引導”,便于學生根據“提示”和“引導”進行學習.同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習內容、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知識延伸、知識串聯(lián)、進階學習等.
4.3 搭建分層異步學習情境
分層異步學習情境的搭建是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陣地,更是數學學習反饋、數學學習溝通、數學學習交流的渠道.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層次”、學習“層次”、學習“步驟”、分層目標等,充分結合教材內容,搭建一個可交流、可溝通、可反饋、可合作、可分層的學習情境,讓不同層次學生在完成不同層次學習內容之后能夠通過教學情境實現學習進步和能力提高.
例如 教材中關于“反比例函數”相關的內容,教師設置的分層異步學習情境就涵蓋了學習情況交流、小組合作討論對“反比例函數”表現形式進行分享交流.同時,依托分層學習內容、分步驟學習模式進行學習引導.
4.4 分層異步設計課后作業(yè)
作業(yè)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效和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標準和方法手段.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數學作業(yè)的內容都是標準化和統(tǒng)一化的,極易造成學習水平良好的學生迅速完成作業(yè),無法提升數學能力;學習中等層次學生略顯吃力,也有部分失誤;學習能力不足學生耗時較長,且根本無法保障質量.甚至有的學生因為作業(yè)難度大,直接放棄數學作業(yè).所以,分層異步設置作業(yè)對于改善學生數學作業(yè)情況,提升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學習能力良好層次的學生除了完成常規(guī)作業(yè),教師還應當為他們設置一些拓展練習題,以便于擴充他們的數學知識,提升他們數學水平;學習能力中等層次的學生主要以完成習題內容為主,可適當進行延展;學習能力偏低層次的學生,主要是以概念類和基礎知識類練習題為主.通過分層異步設置作業(yè),不僅提升了學習能力良好學生的學習水平,鞏固了學習能力中等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偏低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推動了全體學生的綜合化發(fā)展.
例如 在初中數學“三角形證明”的相關作業(yè)布置過程中,針對學習能力良好層次的學生,作業(yè)內容主要為“三角形證明”的推導、“三角形證明”的生活化應用等;學習能力中等層次的學生需要完成“三角形證明的條件找尋”“三角形證明的相關理論”等內容的自學,重點讓學生分析和理解“三角形證明的條件找尋”“三角形證明的相關理論”等理論知識內涵;學習能力偏低層次的學生需要分析和理解“三角形證明條件”.
5 結語
“雙減”理念和政策的出現與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方向遙相呼應,對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教育的整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極其重要的積極影響.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過程中,分層異步更貼合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情況,能夠將他們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自信激發(fā)出來,推動他們和其他同學一起進步.故而,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學習法的運用就是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分層”,“異步”則是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匹配相對應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依托“差異教學”實現“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許長泰.初中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運用淺談[J].當代教研論叢,2020(02):67-68.
[2]翟建軍.淺析分層異步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J].中華辭賦,2019(06):113-114.
[3]許艷茹.分層導學,異步達標——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文存閱刊,2017(22):120.
[4]代桂敏.分層異步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88):92.
[5]盧勇博.分層異步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J].數碼設計,2017,6(0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