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川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成熟,靈活掌握信息技術已經(jīng)是各個老師的必備技能。中學化學教師需要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信息化手段、通訊工具進行化學教學。本文簡要分析了初中化學存在的教學問題,具體立足于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策略,從靈活運用學習任務單,輔助學生感知知識;巧妙利用微課設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充分利用電子白板,增強課堂師生互動;合理利用仿真實驗,高效體驗真實實驗;線上線下及時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時效性五個方面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化學教學
《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提出: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盡可能地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擴大信息空間,提高教學效率。初中化學知識基礎非常抽象,想要貫徹落實初中化學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新時代化學教師們需要思考如何將初中化學知識和信息技術手段有效融合起來。
一、初中化學存在的教學問題分析
(一)“填鴨式”教學,只為完成教學任務,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在初中三年學習生活中,只有初三一年的時間學習化學,如果除去總復習的時間,大約只有七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學習新課內(nèi)容??芍^內(nèi)容多,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所以很多初中化學教師為了趕進度,在課堂教學中存在“填鴨式”教學現(xiàn)象,照本宣科地講完課本的知識點,卻忽視在傳授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包括實驗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等。
(二)信息技術刻板應用,局限性使用信息化教法,教學效果甚微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已有很多化學教師努力地將信息技術和化學課堂教學進行融合。在實際應用中,很多只是片面地將板書轉移到PPT上,多了一些動畫,字體漂亮了一些,展示一些圖片或者視頻。照搬板書或者課本內(nèi)容,只是減少教師的板書內(nèi)容,不根據(jù)實際課堂教學進行調整,這樣的信息技術手段并沒有真正地發(fā)揮它的作用。再者,某些老師認為信息化教學技術是單指使用多媒體的技術,這太局限了,其實信息化教學技術更泛指一切利用各種信息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消化知識的方法。
二、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策略
(一)靈活運用學習任務單,輔助學生感知知識
信息化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還要求教師學會融合各種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這門學科。學習任務單是一種很好的輔助工具,教師以學習任務單的形式展開教學布設,讓學生根據(jù)任務單進行操作,不僅充分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感知新知、提高自學能力的機會。學習任務單可以包含很多內(nèi)容,本節(jié)課的知識大綱,相關的化學概念理解、化學史知識,以學習任務單的形式投放學習任務,在多重實踐中,通過對各種現(xiàn)象的觀察,展開閱讀、思考、交流、歸納,培養(yǎng)學生提煉知識的能力,總結概括的能力,重組信息認知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原子》這一課時,可以在學習任務單上展現(xiàn)原子發(fā)展史、盧瑟福散射實驗、原子結構、原子結構示意圖。任務單發(fā)放之后,學生積極地行動起來,并且針對任務單逐條落實,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供指導、引導、視頻圖片素材的展示,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認知的基礎。學生展開閱讀化學史,思考實驗現(xiàn)象,交流原子結構,試圖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一系列活動,積極動手動腦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老師的跟進指導下,大部分學生都能獨立完成本節(jié)課的任務單,跟傳統(tǒng)的講授課相比,學生知識內(nèi)化效果更好,印象更為深刻。
(二)巧妙利用微課設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很有限,會比較依賴教師的課堂傳授,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學生提供了很多學習資源,微課就是其中一種。微課的功能有很多種,可以是用于課前預習,可以是用于查漏補缺,可以是用于拓展視野。教師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設計不同功能的微課在簡短的五分鐘左右,具體要達到什么教學目的,呈現(xiàn)什么樣的效果。
預習性微課可以利用有趣的導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清晰明了地呈現(xiàn)比較基礎的知識大綱,讓學生自學基礎的知識,在學校詳細集體探究較難的知識,這樣更為合理,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微課制作,學生可以自由觀看,并且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求暫?;蛘呋胤?,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查漏補缺。解決了部分學生不斷重復知識,足夠時間消化知識的需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對于學習能力較強,化學基礎較好的同學而言,課堂的化學知識不太能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求,此時,拓展性微課可以派上用場,科普化學史、生活中應用、拓展實驗探究等等都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化學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在教學《酸堿中和反應》這一課時,可以設計三個微課。預習性微課可以呈現(xiàn)生活中與酸堿中和反應的簡單例子,回顧酸堿的定義,介紹酸堿中和反應的簡單知識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這幾項內(nèi)容有個簡單的認識。再設計一個微課包含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這個知識點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微觀實質比較抽象,可以利用動畫模型展現(xiàn),再將不同的酸堿中和反應實質和對應的動畫模型一一展示,同時穿插各個反應的現(xiàn)象,將瑣碎的知識點呈現(xiàn)出來,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消化。拓展性微課可以涉及酸堿中和反應的化學史或者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胃酸的病人需要服用堿性的藥品,有胃潰瘍的病人不能使用能產(chǎn)生氣體的藥,蒸饅頭時需要加入堿面等等,與開始的簡單導入不同,現(xiàn)在更需要學生利用已學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由此突破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
(三)充分利用電子白板,增強課堂師生互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绻麑W生對這門學科有興趣,他將會對化學學科的學習有很大的動力。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最擅長采用講授法,比起單純的語言教學,一些教學工具和視頻圖片的展示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電子白板相對于普通的多媒體軟件而言,互動性更強,能開展各種有趣的游戲,充分利用游戲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度,如果再給予相應的肯定,會大大增強學生的自我成就感和學科幸福感。
例如,在《物質的分類》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經(jīng)過理論的基礎概念教學后,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開展游戲,如圖1所示。游戲有很多種,可以選擇“拖移游戲”:白板頁面內(nèi)會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物質,上方的泡泡內(nèi)顯示不同的分類,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拖移,正確率越高,使用時間越短,則得分越高;還有一種是“點擊游戲”,在白板頁面的上方會有一個問題,例如:請你選出混合物,然后界面上會跳出不同的物質,學生此時需要點擊是氧化物的物質,正確率高,時間越短,得分越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座位,或者按男女生分組,隨機抽取幾個代表學生比賽,綜合得分較高的小組獲勝,并獲得相應獎勵。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利用電子白板開展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成就感越來越足。
(四)合理利用仿真實驗,高效體驗真實實驗
化學離不開實驗,化學課堂也離不開實驗的演示。大多數(shù)的化學實驗可以在課堂上直接演示,但是少部分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演示不太合適。若是只用概念性的講述來代替,學生不能直觀地看到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無法切身感受實驗的魅力,對抽象性的化學實驗原理出現(xiàn)枯燥乏味的感受,這種教學方式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因此,可以利用“NB”虛擬實驗室,直觀地演示實驗,讓學生看清楚實驗的每一個操作會導致的現(xiàn)象。如果想增強課堂互動性,還可以請學生上臺動手拖動儀器,搭建裝置并進行實驗,如果實驗步驟或者操作錯誤,導致的不良后果也會虛擬呈現(xiàn),例如試管炸裂、硬質玻璃管爆炸等等。在出現(xiàn)意外情況的同時學生會對這個知識記憶更加深刻。直觀的實驗過程演示,學生可以仔細地看清楚化學實驗操作的過程,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化學實驗教學內(nèi)容,彌補課堂的不足,由此提升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實驗室高錳酸鉀制氧氣實驗步驟比較復雜易錯,可以讓學生用虛擬實驗室演示,如圖2所示,看他們是否真正掌握要點;由于一氧化碳有劇毒,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實驗室煉鐵實驗也可以讓學生設計實驗裝置和步驟,并且演示,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
(五)線上線下及時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時效性
信息化的化學教學不僅體現(xiàn)在信息技術的應用,各種信息的融合,還體現(xiàn)在線上線下家校的及時互動,及時反饋。線上交流工具迅猛發(fā)展,解決了學生答疑解惑空間、時間上的問題。例如,騰訊課堂、釘釘這樣的軟件,不僅可以實時線上授課,還可以與學生互動:回答問題、舉手、簽到、視頻等。而微信群、QQ群不僅可以文字交流,還可以語音交流,還具有收發(fā)作業(yè)、問卷,提醒未交作業(yè)的同學等等功能。課上課后的學習都很重要,有了這些便利的通訊工具,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近,實時答疑解惑,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時效性。
三、結束語
現(xiàn)代教學課堂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充分分析信息技術對化學這門學科的輔助教學作用,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信息化手段、通訊工具,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構建化學理論知識體系,提高化學素養(yǎng),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滿足現(xiàn)代教學對學生越來越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馬程程.淺談初中數(shù)學信息化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96(10):63-64.
[2]趙志強.初中化學信息化的教學探究——以“碳和碳的氧化物”為例[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25(20):85-86.
[3]李瑛.創(chuàng)新翻轉課堂設計? 啟動學生學習思維——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校長,2019,255(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