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曉蕓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語文學習品質。大單元教學整合了語文學習中的讀寫結合、優(yōu)化組合等作用,能夠幫助教師探索凝練適合自己教學風格和學生學習特點的板塊化教學方式,在方便教與學的基礎上,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優(yōu)化教師閱讀教學策略,引領學生開展深度閱讀,達到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一、大單元教學對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價值
(一)調整教學目標,提高學生閱讀思維能力
要想實現(xiàn)大單元教學,就需要教師準確把握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從根本上把握大單元主題閱讀的核心內容,以此作為串聯(lián)所有大單元教學活動的線索,使得每個單元當中的課程都可以具有連續(xù)性,從而能夠達到完整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遷移的應用及其重要性。通過整個大單元的文本閱讀以及教學,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單元主題,并鞏固與加強其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在大單元教學的影響下,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這種橫向知識遷移應用于課外閱讀當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幫助其加深對課內知識的印象,從而提高其閱讀思維能力。
(二)整合教學內容,增強閱讀教學系統(tǒng)化
教師在進行大單元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每個單元當中的多篇課文以及材料進行整合,從而提煉出大單元的內容核心。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式教學,可以幫助他們擺脫課本的局限,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以及能力。學生通過對大單元人文主題的把握來提高思維閱讀能力,最終增強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對于教師來講,不需要消耗過多的精力以及時間在單篇閱讀教學之上,這樣既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使教師整體的閱讀教學變得科學系統(tǒng)化。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善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新課標的改革給多門學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而本文所提到的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就是在新課標的影響下所誕生的新型教學方式。它所關注的不再是單篇閱讀文本的教學,而是鼓勵學生能夠做到整本書閱讀,并且?guī)в腥蝿镇寗邮降赝瓿砷喿x任務。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閱讀能力,幫助改善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二、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
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可以提高小學閱讀大單元的教學質量以及水平,從根本上抓住大單元教學的核心重點。對于教師來講,在進行大單元教學之前一定要把握好大單元的核心內容,理解教材當中每個大單元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內涵,由此再確定大單元內部每個閱讀文本的聯(lián)系。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來劃分階梯式教學目標,循序漸進地讓其掌握語文綜合運用能力,逐漸提高閱讀的難度,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材料講解時,可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文本并設置閱讀速度的訓練。因為這樣的文本往往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其閱讀專注力,幫助其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快速掌握文本的大致內容,體會文章所傳遞的情感價值,這樣才可以使其對于閱讀的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將知識進行內化。為了能夠使大單元教學的效果更加突出,積累更多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教師可以先對高年級學生進行大單元教學,并以此進行擴展,逐步向低年級學生過渡。
(二)構建整體化教學內容
作為學生重要的引導者,教師的認知以及教學能力將會影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為了更好地進行閱讀大單元教學,教師應率先熟練掌握大單元教學內容并提取出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價值觀,構建整體化的閱讀文本邏輯關系,最終形成邏輯關系框架圖。然后教師可結合閱讀文本內容與語文閱讀知識進行歸納梳理以及總結,最后得到大單元教學整體內容框架圖。這個框架圖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jù)該圖串聯(lián)每個不同的閱讀文本,使學生能夠形成清晰的單元核心認知,從而熟練掌握大單元主題的內涵,充分提高語文閱讀學習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每個單元內部具有相同文體以及情感的文章進行匯總與整理,在對比分析之下,從文章細節(jié)處,以點及面地講解多篇文章的相關知識點。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單元結構框架,更有利于他們深入了解教學內容。此外,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有更加立體深刻的印象,教師還需要利用多媒體渠道和資源去提高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興趣,讓閱讀大單元教學變得更加輕松。
(三)創(chuàng)設情境化教學活動
在教師已經(jīng)建立完教學框架之后,需要再創(chuàng)設情景化教學活動,以此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問題驅動式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這些問題在設計時要考慮其應當具有不同的難度,讓學生按照正確的思路去思考問題,并進行探究,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對于閱讀文本的興趣,最終轉化成為主動式學習。
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景化教學活動時要注意提出明顯帶有主題性的問題,才能夠幫助學生明確任務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用相互組成小組的方式來共同完成任務。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更多人的參與可以使看待問題的角度變得寬泛,幫助學生思考得更加全面,從而獲得較為準確的答案。最后小組要進行教學活動匯報工作,將自己的研究和討論成果分享給大家,在教師以及其他學生的評價中查缺補漏,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這個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歸納能力,全方面地提高了學生對于大單元閱讀實踐活動的認知。
(四)確保一體化教學評價
要想保證教學活動的效果,就需要重視教育評價的作用。因為大單元閱讀教學相對于單篇閱讀文本的教學來講難度更大,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和精力去引導學生完成教學活動。因此,教師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學評價制度,從而得到更加精準客觀的評價,幫助自己查缺補漏,明白自己在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時地調整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計劃,最終達到大單元閱讀教學的正面作用。
(五)開設多樣化實踐活動
大單元閱讀教學的出現(xiàn)給老師設置了更多的教學挑戰(zhàn),為了能夠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要設計多樣化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并運用大單元教學內容。在開設多樣化實踐活動時,教師應該注意做到循序漸進,圍繞教學活動的主題開展前后具有邏輯關系的各項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知識體系。教師需要確保所設計的實踐活動具有循環(huán)連續(xù)性,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準確掌握多種學習方法并將其運用到語文閱讀當中。教師需要把實踐效果良好的多樣化課內外活動作為模板,使后期教學活動的質量以及效率得到充分提升。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形成良好的互動與交流,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解決問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大單元閱讀教學相較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式來講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能夠擴大閱讀教學視野,促使單元教學目標落實到位,引導學生有效提高閱讀思維能力,提升內在語文素養(yǎng)。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大單元閱讀教學,教師要在認真分析教材編排結構的基礎上,對相關單元的同類型課文做到有序的整合,并把課外的相關閱讀篇目也歸納進來,進行有效的大單元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及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