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詩詞有著豐富的內涵、獨特的韻味,古詩詞教學是使學生了解歷史、學習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弘揚和傳播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方式,對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古詩詞學習難度比較大,高中語文教師若仍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陳舊的教學方法,就難以促進古詩詞教學的開展?;诖?,文章指出,教師應當結合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明白學習古詩詞的意義,同時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學現(xiàn)狀;創(chuàng)新策略
作者簡介:張艷(1981—),女,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一中學。
一直以來,古詩詞都是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其也因為語言環(huán)境、章節(jié)形式、文化內涵等方面比較特別而成為學習難點之一。在語文教學中,古詩詞往往是需要學生背誦的內容,而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單一,導致一些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比較低,沒有充分明白學習古詩詞的意義。事實上,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古詩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養(yǎng),提高學生情感表達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促進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和傳播等方面都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古詩詞的教學現(xiàn)狀,加強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他們更主動地投入古詩詞的學習中,掌握古詩詞的思想情感,品味古詩詞的獨特魅力,感受古詩詞的審美價值,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文學鑒賞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等。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由于古今語言環(huán)境、表達方式的差異,學生常常感到古詩詞學習有較大的難度,有的甚至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導致學生覺得古詩詞學習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學習興趣。學生的這種學習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高效開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古詩詞學習的意義,使他們從思想上改變對古詩詞學習的認識,轉變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具體來說,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字詞,還要讓學生體會到古詩詞中蘊含的文化的獨特魅力,了解古詩詞的寫作背景和作者通過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其學會用恰當?shù)墓旁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以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明白了學習古詩詞的意義,感受到了古詩詞的藝術價值、文化魅力,就會產生持續(xù)的學習動力,這不僅能逐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還能使學生主動承擔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1]。
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古詩詞與其他體裁的文章有明顯的區(qū)別,其用字雖然精練,但寓意深刻,每個字都是經過作者精心推敲的,具有語言簡練、想象大膽、形象生動、情感含蓄、內涵深刻的特點。例如,李白的《望天門山》不足三十字,卻通過對天門山景色的描寫,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岳飛在《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中用寥寥幾句話寫出了自己內心的苦悶。因此,學習古詩詞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文化積累程度有較高的要求,而部分學生在這些方面有明顯的不足。此外,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的古詩詞基本需要學生背誦記憶,這給學生增加了一定的學習負擔?;诙喾矫娴脑?,部分高中生認為古詩詞學習有很大的難度,自己也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也較低。
(二)部分教師授課方式較單一
當前的高中語文課堂上,部分教師講授古詩詞時采用的是講授法,即逐字逐句地講解詩句的含義,包括生僻字的讀寫、名句的解讀,之后讓學生結合作者生平或寫作背景來理解古詩的主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感到更加枯燥,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比較沉悶,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講授式的教學方式也難以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導致他們基本上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而這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會導致他們對古詩詞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刻??傊?,單一的古詩詞教學方式會讓教學活動缺乏新意,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并降低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敏感度,進而不利于他們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
(三)部分教師忽視了情感教育
古詩詞創(chuàng)作是作者表達思想情感的一種方式,教師帶領學生挖掘古詩詞的內涵,使學生感悟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是古詩詞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當前的高中古詩詞教學中,部分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講解詩句含義和讓學生背誦記憶上,忽視了從挖掘古詩詞思想情感的角度來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利于他們體會古詩詞的含蓄美、情感美、思想美。
(四)部分教師缺乏對學生想象力的激發(fā)
古詩詞通常會通過一些意象來營造意境,達到將客觀描寫和主觀情感相融合的目的,因此,優(yōu)美的意境是古詩詞的特點之一。若想讓學生體會到古詩詞的意境美,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想象古詩詞中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深邃幽遠的意境。但是,在具體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部分教師因為語言組織和表達不夠準確,或缺乏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的輔助,或者不注重這方面的教學,對學生想象力的激發(fā)不足,導致學生不能真正體會古詩詞的意境之美,影響了他們學習古詩詞的效率。
(五)部分教師的教學活動功利性較明顯
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往往根據(jù)高考的考點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古詩詞教學,比如,在引導學生鑒賞古詩詞時,通常是按照“解釋題目—分析作者生平—分析詩歌意境和思想情感”的模式,而學生也習慣了這種模式化的學習方式,認為掌握了這個流程就能順利解答相關問題。事實上,這種功利性的教學活動會影響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們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發(fā)展。
三、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通過多樣化的途徑豐富教學方式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新鮮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體現(xiàn)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同時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因此,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究豐富教學方式的途徑,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首先,教師可以建議學校加大對教學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將更多先進的教學工具引入古詩詞教學中,為古詩詞教學的創(chuàng)新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其次,教師可設置古詩詞吟誦環(huán)節(jié)。吟誦是感受古詩詞韻律之美,體會古詩詞語言之美,感悟古詩詞意境之美的有效手段,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吟誦古詩詞,要教授學生吟誦技巧,使學生能正確把握古詩詞的吟誦節(jié)奏,關注關鍵詞和重點詞的停頓或重音,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使他們對古詩詞的內涵和思想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最后,教師要積極參與各項培訓活動,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的教學技能和先進的教學手段。比如,教師經過培訓后掌握了交互白板的使用方法,就能將晦澀難懂的詩句轉變?yōu)橐纛l、圖片、視頻等形式,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降低學生學習和理解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他們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記憶。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年代距離現(xiàn)在較遠,在歷史發(fā)展和時代變化的過程中,人們使用的語言文字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學生在學習和理解古詩詞的過程中會感到較大的困難,如語言理解困難、內涵領會困難、意境分析困難、文化理解困難等。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提高他們的古詩詞學習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借助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多媒體設備來營造典型的場景,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古詩詞所描繪的景象,體會其意境之美。以《春江花月夜》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播放配樂朗誦音頻,之后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現(xiàn)詩中描繪的場景,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在月光的映照下,江水、花林、流霜、白沙、白云、小船、鴻雁、落花等多種景物組成了一幅渺遠幽美、朦朧迷離的畫卷。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直觀地感受到江水浩瀚無垠、月光灑在江面上的場景,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美妙幽深的意境中,體會到真摯動人的離別情緒[2]。
又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探究,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進而促進他們對古詩詞的深入理解。在教學李煜的《虞美人》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在其他古詩詞中,春花和秋月通常代表美好的事物,可是在這首詞中,作者卻希望美好的事物盡快終了,這是為什么呢?作者用什么方法來寫愁?這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思想情感?詞的最后一句能讓你產生哪些想象?這些問題能促使學生展開想象,讓他們看到一個痛苦自責、心灰意冷、被拘禁的亡國君主形象,同時能讓他們更準確地理解這首詞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三)重視傳統(tǒng)文化分析,幫助學生突破理解難點
古詩詞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不少詩詞中包含了古代的風俗和禮儀制度,但因為高考中較少考查這些文學知識,所以部分教師忽視了對這些內容的講解,這樣會導致學生對相關文化的認知不足,在分析和理解古詩詞的內涵時不夠全面、深刻,或者對古詩詞的學習只停留在文字翻譯層面。因此,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挖掘和解讀隱含其中的傳統(tǒng)文化,幫助學生突破理解難點,使學生通過學習豐富文學常識積累,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3]。
例如,送別詩是古詩詞中很常見的一種題材,其具體體現(xiàn)了古代很多送別的禮儀。以酒踐行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送別形式,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薄耙黄侩x別酒,未盡即言行?!薄跋埋R飲君酒,問君何所之。”這些詩句都寫出了以酒送別的情形。折柳送行也是古代的一種送別禮儀,如唐朝詩人韓琮在《楊柳枝詞》中寫道:“枝斗纖腰葉斗眉,春來無處不如絲。霸陵原上多離別,少有長條拂地垂?!边@寫出了霸陵這個地方有折柳送別的習俗,由于送別的人太多,導致很少有垂地的長條柳枝。另外,“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薄翱屯らT外柳,折盡向南枝?!薄耙孤牶照蹢盍?,教人意氣憶長安?!钡仍娋湟卜从沉斯糯哿蛣e這一習俗。
如果學生能夠對古代的文化習俗有一定的了解,在看到有特定寓意的詞匯時便能快速把握古詩詞的情感基調、思想主旨,從而明確文本解讀的方向。
(四)注重課外延伸,拓寬學生的視野
高中語文教師除了要通過課堂教學來講授古詩詞知識,還需要引導學生將古詩詞學習延伸到課外,使學生開闊眼界,了解更多的知識,促使他們將新舊知識、課內外知識結合起來,對古詩詞進行深度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獲取信息,學習更多的課外古詩詞。比如,《中華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都是與古詩詞有關的電視節(jié)目,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這些節(jié)目,感受古詩詞的韻味和魅力,了解更多的古詩詞文化知識。教師還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式學習。例如,杜甫的《兵車行》描寫了唐玄宗時期的連年征戰(zhàn)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收集和總結描寫戰(zhàn)亂之苦的古詩詞,并選其中的一首與《兵車行》的寫作手法進行對比。又如,《涉江采芙蓉》《迢迢牽牛星》《行行重行行》都選自《古詩十九首》,在學完這三首詩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閱讀其余十六首古詩,并鼓勵他們總結這十九首古詩的藝術特色和美學風格。教師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加強課外拓展和延伸,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還能拓寬他們的學習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積累,提高他們的詩詞鑒賞能力。
綜上所述,古詩詞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豐富的哲理,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面對體裁不一、題材多樣的古詩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應當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積極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從多個角度運用不同的方式來展開古詩詞教學,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使學生明白古詩詞學習的意義,進而促進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崔翠翠.關于高中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新的思考[J].語文天地,2018(10):57-58.
呂永戰(zhàn).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6):12.
潘行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