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險峰
【摘? 要】近年來,我國對教育改革日益重視,“以人為本”成為教學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此背景下,“讓學引思”理念受到廣大教育者的認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得到廣泛實踐應用,教師要重視這一理念下語文教學實踐的研究,可以從預習設計、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構建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提問、小組合作學習、引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等方面調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思考、探索,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促進語文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讓學引思;初中語文;語文教學
伴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讓學引思”理念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讓學引思”理念強調教學過程要順應學生需求,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被動地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地學習、思考和探索,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語文是初中階段的核心科目,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文學性,需要學生具備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活躍的思維才能真正掌握,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入“讓學引思”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教學實踐。
一、巧妙設計預習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自學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預習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預習可以提前對所學知識建立認知,了解課程內容的重難點,便于在課堂學習中有的放矢,提高學習效率。與此同時,預習還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能力,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自主思考探索,符合“讓學引思”理念的目標和要求,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預習。在日常學習中,部分教師對預習環(huán)節(jié)指導不足,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預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難以取得良好效果?;诖?,教師要堅持“讓學引思”理念,科學設計預習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在設計預習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列出預習提綱,讓學生按照提綱按部就班地開展預習,還可以運用微課,將預習的內容、順序、重難點、方法等制作成視頻形式,學生根據微課內容進行預習,有了科學的預習指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大大提升,預習質量也有了保證。例如在講解文言文《賣油翁》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預習方案,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和探究,教師可以提出需要學生完成的預習任務,如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作者歐陽修的相關知識;熟讀課文,圈出不熟悉的字詞;嘗試自己翻譯,理解文章大意,將釋義不清的字詞標記出來;嘗試理解文章表達的內涵和道理,通過這些預習提示,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預習方向,自學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不少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仍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中單方面地向學生灌輸或傳授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各種教學安排,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大大壓制,學生在課堂中沒有獲得應有的位置和角色,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與“讓學引思”教育理念相悖。在“讓學引思”理念中,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核心內容之一,因此“讓學引思”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生為本來設計安排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自主思考和探索,由此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長遠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基礎,這也是“讓學引思”理念的最終教學目標?;诖?,教師在講解課文知識時不能一味講解,而要適當留白,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例如,在學習《范進中舉》一文時,教師不能直接向學生灌輸講解課文內容以及文中隱含的社會背景意義,而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索和總結,比如引導學生通過對文中對話、動作的描寫理解人物性格,指導學生體會文中所運用的對比和夸張的諷刺手法,讓學生嘗試評價文章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和制度弊端。這樣一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以有效提升。
三、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讓學引思”理念下,要想使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首要任務是激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有的學生會覺得語文學習內容比較枯燥,字詞句段、閱讀理解、文章背誦等都缺乏趣味,對語文學習存在排斥情緒,因此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诖耍處熞e極探索調動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是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將課文中涉及的景物、場景、對話、動作等通過多媒體、游戲、表演等多種方式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構建具體形象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情境中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教學內容,大大提升學生學習參與的興趣,為接下來的學習、思考和探索提供良好環(huán)境,實現(xiàn)“讓學引思”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蘇州園林》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蘇州園林的圖片或視頻,然后配合古典的背景音樂,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仿佛身處園林之中,身臨其境地體驗蘇州園林的美,從而對蘇州園林的建設、風格、歷史等產生興趣,主動想要從課文中進一步深入理解,在學習課文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間將課文描寫與自己所見的實景進行對比,思考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體會寫作手法和技巧,這樣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符合“讓學引思”理念的要求。
四、科學設計課堂提問,指導學生正確思考
“讓學引思”理念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大有裨益。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學生能夠科學思考、積極探索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夠將各種知識聯(lián)系起來,建立完整的語文知識網絡,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因此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考和探索方法是實現(xiàn)踐行“讓學引思”理念的重要內容。很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思考能力不足,有的對思考不夠重視,認為語文應更側重讀寫背誦,有的學生思考時流于表面,沒有深入探索知識背后的思想內涵,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思考,學會正確思考。課堂提問是指導學生科學思考的有效途徑,通過提問可以指引學生找到正確的思考方向、抓住關鍵的思考內容,從而提升學生思考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科學設計課堂提問,提升提問的質量。例如,在學習課文《皇帝的新裝》時,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虛偽和腐朽,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皇帝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騙子是如何欺騙皇帝、取得信任的?大臣去查看織布進度,他看到了什么,他為何撒謊?在游行時人們看到了什么,小孩為什么說了真話?課文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示,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方向進行思考和探索,從而實現(xiàn)“讓學引思”教學目標。
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師生間以及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不多,尤其是學生之間,在課堂上幾乎沒有交流,相互之間的思考模式和方法缺乏溝通和碰撞,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這不符合“讓學引思”理念的要求?;诖?,“讓學引思”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為師生交流以及學生交流提供平臺,提升課堂活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探究熱情。小組合作學習是符合“讓學引思”理念的良好教學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思考和討論中來,學生之間可以自由表達和相互交流對課文內容、寫作方法、思想內涵等的看法,從而產生思想的碰撞,同時學生之間還可以相互學習,不斷改進和完善自身的思考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定期選取適合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踐行“讓學引思”理念大有裨益,例如,在學習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給出任務目標,如課文涉及的歷史背景,小組合作進行課文翻譯,文章為何要寫鄒忌與徐公比美的事例,鄒忌如何利用自身事例向齊王進諫等,小組內可以通過查找資料、討論、交流、總結等完成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探究和思考能力。
六、引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通常比較單調,基本局限于教師課堂講解這一方式,很多學生會覺得語文學習枯燥無味,由此缺乏主動學習、思考、探究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思考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不符合“讓學引思”理念的要求。針對當前“讓學引思”這一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能夠有效提升。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時,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計算機、多媒體、網絡課程等形式多樣,可以將語文知識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各種形式展示出來,符合初中生思維活躍、喜愛新鮮事物的性格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fā),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大大提升,有利于“讓學引思”教學理念的實現(xiàn)。例如,在學習《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寫景類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景色的圖片或視頻,先讓學生對不同景色建立直觀的認識,再進入課文講解時會使學生將文字和圖片聯(lián)系起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提高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引入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形式,將知識點錄制成各種有趣的教學視頻,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和復習,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更好地實現(xiàn)“讓學引思”。
七、巧設問題,強化學生思維動機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落實“讓學引思”政策的措施,除了要給學生自主發(fā)揮的平臺之外,還要有效地引發(fā)學生思考。初中語文教學不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甩手掌柜式教學,需要在搭建自主學習平臺之后,不斷地跟蹤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指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這在具體的“巧思”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可以通過巧設問題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思維動機:首先,要鼓勵學生學會提出疑問。針對教材的內容,讓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認識。這一環(huán)節(jié)設置之前,教師要保持引領狀態(tài),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和研究教材內容,找到問題的關鍵點。比如在學習《塞翁失馬》這一課程時,為了促進學生的主動思維,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可以問學生:塞翁失馬,這一故事是鼓勵人們放寬心態(tài),還是鼓勵人們“亡羊不補牢”?因為古人的思維方式相對于現(xiàn)代仍有一定的思維局限性,雖然這則成語正能量比較多一些,不過也有一些負面影響。針對這一問題的提出,學生可以針對這種辨析式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師要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保持問題的多元化和靈活性。為了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解答和思考,教師可以充分貫徹探究式提問、辨析式提問、矛盾式提問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多元化的思考。
總之,“讓學引思”理念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目標和要求,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教師要重視“讓學引思”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研究,通過改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來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思考和探索中,最終實現(xiàn)“讓學引思”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姜沈榮.“讓學引思”理念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落實[J].科普童話,2020(3):9
[2]張文斌.“讓學引思”視角下的初中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2020(4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