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 我們常把學生比作早晨的太陽,那么后進生可能就是遲升的朝陽。對于后進生,教師不能放棄他們,要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讓他們也有“出頭之日”。在教育教學中,筆者深深體會到:對于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更要有耐心、愛心、恒心,只有“多心齊下”,方能以心換心,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愿意與教師進行心靈的溝通。
[關鍵詞] 后進生;轉化;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所以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巖石,無論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壯無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無論其清濁,所以大海浩瀚無邊;我們用真情收容每一個學生,無論其優(yōu)劣,所以我們才桃李滿園。
剛入班級的小何,白白的皮膚,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眉清目秀。他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經常在座位上動來動去,甚至在老師說話時還隨意走動,對于老師的要求無動于衷。我心想:這孩子一定難管,以后要花一些功夫了。
二、案例描述
1.初識:滿心焦慮,相看兩厭
因為初始印象,我對小何格外關注。他在上課時會做一些小動作擾亂課堂秩序。例如,用鉛筆戳前面同學的后背,往同學身上扔紙條。寫課堂作業(yè)時,他卻在玩尺子和橡皮,到下課收作業(yè)時,他還沒有寫好。緊接著,就有超過一半的同學到我面前反映小何老是推搡他們。我多次找小何談心,也與他的父母溝通過,一起苦口婆心地勸告他,可小何依舊我行我素。
讓他坐在哪里,成為我最頭疼的問題。因為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坐同桌,他只能一個人單獨坐,他的爸媽也表示了理解。即使沒有同桌,他也未曾安分,我們每天都要進行一番“斗爭”。每次聽到任課老師的評價和同學的反饋,我都怒火中燒,恨不得馬上沖到他面前,大聲訓斥一番。同樣地,他看到我就躲開,怕我找他麻煩,更怕聽我的長篇大論,所以我們剛開始的相遇并不美好,甚至是相看兩厭。
2.守望:改變態(tài)度,真切關心
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時常困惑不已,無計可施。放棄?逃避?那不是為人師者的行為。于是,我開始詢問前輩,查看相關書籍,所有的答案都指向——教師的愛心與耐心。我要以我的愛心贏得學生的真情,以我的耐心關注學生的成長。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我開始默默觀察小何的表現(xiàn)。實際上,他并沒有我想象中那么糟糕,甚至有很多閃光點。有一次放學,全班同學都離開了教室,他竟然一個人留在教室里打掃衛(wèi)生,把班級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我十分困惑,在人前調皮搗蛋的學生怎么會如此暖心呢?我決定要嘗試走進小何的內心。于是,我跟小何說今晚送他回家順便家訪,他聽后滿臉疑惑。到了小何家,小何父母對于我的到來有些不知所措,隨后便熱情地招呼我。因為小何有一個弟弟,媽媽需要照顧弟弟,我便和小何爸爸聊起了小何的情況。我聽見小何在房間里喊了幾次媽媽,卻沒有得到回應。過了一會兒,房間里傳來了摔東西的聲音。隨即,小何爸爸訓斥了他幾句,房間里的聲音停止了。爸爸有些無奈地告訴我:“自從有了老二,小何的性格就變了,他以前很乖巧,現(xiàn)在脾氣變得很壞,總是做一些讓人生氣的事情,給老師帶來了麻煩,真的很抱歉。”我剛想說什么,小何的媽媽也坐了下來,有些自責地說道:“其實他現(xiàn)在這樣我也有責任,剛有弟弟時,他會主動打掃家務,照顧弟弟,但后來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弟弟身上,忽視了他,他就變得不再乖巧了。我知道他這樣做其實就是想引起我們的注意,但我們精力有限,每次和他溝通的時候也沒有那么多耐心。老師,我們該怎么做呢?”說著說著,小何媽媽的眼圈變紅了。與小何爸媽溝通后,我知道了此階段的小何需要被關注、被關心,所以才總是做些引人注目的事情。小何爸媽答應我,今后一定會抽時間和孩子交流。
我知道,這樣的保證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打開孩子的心結。我決定讓小何擔任小組長,讓他在承擔責任中感受到他是被需要、被關注的。每一節(jié)下課,我就帶著他收本子,這樣也能減少他奔跑的次數(shù)。不僅如此,一有空我就會和他聊天,詢問他的情況。同學們也和他一起活動,開始幫助他。放學時我會擁抱他,輕輕地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你!”就這樣,懷揣著真切的關心和不懈的堅持,半個學期下來,小何逐漸找到了學習狀態(tài)。下課時,他不再推搡打鬧,開始到教室的讀書角看課外書,或者和同學一起討論數(shù)學題。課堂上,他開始認真聽講,不再擾亂課堂秩序。對于我的一些問題,也會積極作出回應。最讓人驚喜的是,小何媽媽告訴我,小何放學回家后,她就將弟弟交給奶奶照顧,她去專心陪小何做作業(yè),和小何聊天?,F(xiàn)在小何回家也會開始照顧弟弟,和爸媽聊天了,脾氣也變得好了許多。小何媽媽多次向我表達感謝。
3.成長:愛的感化,共同成長
一位名人曾說過:“做一片綠葉、一絲春風、一縷陽光,把溫暖和愛帶給最可愛的孩子們!”初為人師,不僅要懂得愛,更要學會如何去愛。面對小何或者像小何這樣缺乏愛、需要關心的學生,我所要做的絕不是語言感化,而是真切的關心,因為只有真心才是感化的良藥?!澳睾颍o待花開”是有所作為,“嚴慈相濟,進退有度”也是教育智慧。了解學生,善良以待,給予他們所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我征求小何爸媽的同意,帶他去外面一起吃晚飯。小何有些緊張,我告訴他這是他主動打掃班級衛(wèi)生的獎勵。他抬起頭,看著我笑了。在吃飯時他突然說:“老師,其實我很樂意收本子。”“那你為什么總是讓我提醒呢?”“我怕這個工作只是暫時的,不久你就換人了。就像有了弟弟,媽媽也不要我了一樣?!甭犃诉@話,我有些心疼,也有些自責,我還是沒有足夠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安粫?,大家都很喜歡你,你不要擔心?!薄罢娴膯??”他瞪大了眼睛?!笆堑??!蔽覉远ǖ鼗卮稹!澳俏铱梢杂型绬??”“可以啊,因為你已經不打擾別人了?!被厝サ臅r候,小何主動抱住了我:“老師,這是今天的擁抱,我真的很喜歡你哦!”說完以后,他就一路小跑著進了小區(qū),望著他的背影,我知道我們的心更近了。
第二天,我問誰愿意做小何的同桌,大家紛紛舉起了手。我看到了小何那彎彎的笑眼。就這樣,小何開始有了同桌,我知道他一定會越來越好,我也會在他身后一直幫助他。
三、案例反思
1.以耐心去了解
教師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小心思和小苦惱,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和改善行為。教師要創(chuàng)設溝通途徑,在保護好學生隱私的情況下,真誠地與學生溝通交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責任并勇于承擔責任。第一,課間私下進行交流,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耐心詢問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并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正確處理責任關系。第二,以書信的方式與學生溝通,或是寫在日記里,或是互傳小紙條,以文字的形式傳遞師生情誼,這樣能夠有效助其敞開心扉,拉近師生關系。
2.以恒心去澆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年齡特征、個性特點和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決定了他們的思想意識、行為習慣的反復性,也決定了教師的教育必須持之以恒。教師對學生,要多一些關注的目光,多一些真摯的微笑,多一些親切的提醒,多一些耐心的引導,多一些發(fā)展的機會。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見縫插針地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讓正確的思想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另外,教師要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的班集體,營造健康的輿論氛圍,長期組織“一幫一”“以優(yōu)帶差”等活動,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積極進取的優(yōu)良品質。
3.以愛心去關懷
夏丏尊先生說:“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于無水之地。”蘇霍姆林斯基也說:“教育家最可貴的品質就是對孩子深沉的愛,如果這樣做了,就能使教師的教育像油一樣浸潤到學生的心田,使師生間能夠產生心與心的默契、情與情的交融這樣良好的教育效果?!?/p>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思想轉變的前提。因此,教師要用心去和一些“特殊”學生交流,用愛心去關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教師可以從各種小事入手,對學生進行關愛;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安排學生擔任一些班級職務。比如,擅長勞動的學生可以安排其為勞動管理員,擅長溝通的學生安排其為紀律管理員等,使這部分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重視與關愛之情,使他們的特長得以發(fā)揮,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顆星星,有些星星會被烏云遮住光,在一角獨自閃爍著。如果我們能助力將烏云吹散,那么這些星星也會綻放出屬于他們獨特的光芒,同時也會使夜空中其他的星星乃至我們整片星空更美、更亮。
劉 佳? ?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分校天潤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