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
2022年版課標中設置了六個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便是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之一,教師應從一年級開始就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意識,引導學生習得閱讀整本書的方法。整本書閱讀的評價除了交流匯報、展示活動外,書面測評也是常用的方式,適合較大規(guī)模和在范圍內組織對整本書閱讀的質效考查,容易量化和分析比較,被很多學校和教師采用。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運用不當也容易帶偏整本書閱讀的方向和路徑。
一、辨識整本書閱讀書面測評的常見偏差
根據(jù)教材和部分學校、地區(qū)推薦的學生閱讀書目,列舉幾種常見的書面測評題型:
1.機械記憶式
以《青銅葵花》和《呼蘭河傳》測評填空題型、選擇題型為例:
(1)在決定青銅和葵花兩個人誰上學時,全家采用抓鬮的方法,要是摸到? ? ? ? ?顏色的銀杏就上學。
(2)呼蘭河上放河燈了,河燈有白菜燈、西瓜燈,還有(? ? ?)。
A.南瓜燈? B.孔明燈? C.五彩燈? D.蓮花燈
這樣的測評命題往往取材于書中細枝末節(jié)的信息,主要靠機械記憶來完成答題,缺乏一定的思維價值。帶著這樣的目的閱讀整本書,很難沉浸在完整的故事和豐富的情節(jié)中,只能機械地從中尋找這種邊邊角角、零零碎碎的問題答案,得到的印象也是零碎的、拼湊的。
2.過寬泛化式
以《西游記》測評簡答題型
為例:
(1)請寫出“九九八十一難”其中的四個故事。
(2)你最喜歡書中的哪個人物?他有什么特點?
此類命題往往題干涵蓋范圍過寬,對于像《西游記》這樣家喻戶曉、童叟皆知的作品,學生無論已讀未讀,多讀少讀,精讀略讀,似乎都能略答一二,發(fā)揮三四,不能精準考查出學生整本書閱讀的實際情況,也不能反映出學生真正的閱讀理解和表達水平。
3.取向偏離式
以《昆蟲記》測評判斷題型
為例:
(1)黃蜂的幼蜂無論是睡覺還是飲食,都是腦袋朝下生長的,即倒掛著。(? ?)
(2)雌性螢火蟲和雄性螢火蟲發(fā)光的器官生長在同一位置。(? ?)
法布爾的《昆蟲記》既是一部富有科學性的生物學長篇著作,又是一篇篇趣味性、可讀性非常強的優(yōu)美散文。推薦學生閱讀這本書的目的不應該是讓學生記憶書中昆蟲的外形、習性等,而是通過閱讀來感受大自然的多彩奇妙,喚起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和熱愛,感悟法布爾善于觀察、熱愛自然、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同時讓學生發(fā)現(xiàn)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科學世界是那樣迷人,自然、生活中就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科學問題。如此測評就偏離了推薦學生閱讀此書的初衷。
4.隨意搭配式
以《水滸傳》和《格列佛游記》測評連線題型為例:
(1)“病大蟲”? ? ? 薛永
(2)藍絲線? ? ? ? ?巴思勛章
《水滸傳》里108將各有綽號,
想要考查一些主要人物當然可以,但第一道題似乎要求學生能夠熟記書中108個綽號,才能一一對位準確作答,明顯偏離了重點。
二、探索整本書閱讀書面測評的優(yōu)化路徑
1.遵循課標內涵要義
題例:五年級下學期你一定讀過許多課外書,相信你在閱讀過程中一定有許多體驗。請選擇一本書,介紹書中觸動你的地方,先寫出作者和書名,再選擇四個不同詞語填在括號里,并簡要寫出書中與之對應的情節(jié)。
感動? 緊張? 害怕? 傷心? 意外? 驚喜? 失落? ?可笑
我要介紹的課外書是《? ? ? 》
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書中讓我(? ? ? )的情節(jié)是___________________;讓我(? ? ? )的情節(jié)是___________________;讓我(? ? ? ?)的情節(ji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版課標在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的“學習內容”里要求,第三學段要“學習梳理作品的基本內容,針對作品中感興趣的話題展開交流”,要“運用口頭或書面方式,與同學分享自己整本書閱讀的經歷、體會和閱讀方法”。遵循課標,根據(jù)學段特點,在第三學段整本書閱讀書面測評時編制這樣的題目,考查學生是否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獨特體驗,獲得了豐富的閱讀感受,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具有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緊扣語文學科核心要素
題例:《西游記》一書中的角色大體可以分為四類,請你寫出每類的代表角色(至少一位)以及特點和相關故事(見表1)。
如果班級要編排課本劇,老師想挑選一位同學扮演___________________,
你覺得挑選的標準有:?___________________。
“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是教材重要的學科核心要素之一。將語文要素滲透進推薦閱讀書目《西游記》的書面測評之中,要求學生用規(guī)定表格和簡答方式答題,既限定了答題的方向,又留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需要對原著的情節(jié)進行梳理,對人物角色進行簡要評價并說明理由,在日常閱讀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和評價鑒賞的能力,并對主要情節(jié)有所關注,對人物形象形成認知和判斷,借鑒結合具體事例描寫人物、表現(xiàn)特點的基本寫法。
3.突出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題例:(1)列那是《列那狐的故事》中的一只狐貍,書的結尾寫國王派松鼠去請列那回宮,列那的家人向松鼠傳達了列那的“死訊”。列那是真死還是假死?后來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請你發(fā)揮想象把這個故事繼續(xù)寫下去,300字左右。(2)學校第十屆讀書節(jié)組委會正在向全校師生征集好書推薦詞,請你選擇本學期閱讀的一本書寫一篇推薦詞,可以簡介作者和書的內容、主題,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
整本書閱讀的書面測評不僅要關注精彩內容、人物形象,還要適當關注作品的語言特色,包括在塑造人物、情節(jié)處理時運用的修辭、烘托、懸念等表現(xiàn)手法,可以選取對應學段推薦閱讀書目中的經典片段作為測評命題素材,感悟語言表達特點,進行適度的練筆考查?!读心呛墓适隆芬粫慕Y尾留有懸念和想象空間,可以讓學生續(xù)編故事,考查對整本書內容的了解程度和語言運用能力。許多經典書籍中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學生讀后自然產生一些期待。對書中人物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可以讓學生與書中的人物展開對話,也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讀過的好書通過寫推薦詞的方式介紹給更多的人閱讀。
4.重視閱讀高階思維
題例:(1)《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請以時間或地點為線,制作一幅思維導圖,列出主要人物和事件。(2)讀了《少女的紅發(fā)卡》之后,我們可以再讀一些關于這本書評價方面的文章,想想是否同意這些書評中的觀點。請嘗試寫一段書評,可以評價書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也可以評價書的結構和寫法。
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是常見的高階思維活動。在整本書閱讀的書面測評中,教師要注重過程,將低階思維和高階思維融合起來,推動閱讀活動中高階思維的發(fā)展,進而以評價來提升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讓學生讀完《格列佛游記》以后嘗試繪制思維導圖,以人物、時間、地點、情節(jié)等為軸,對整本書的內容進行回顧,考查分析概括能力和邏輯梳理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嘗試撰寫《少女的紅發(fā)卡》書評片段,從不同方面來考查學生對文學作品初步的評價、鑒賞能力,促進第三學段后期與第四學段整本書閱讀要求的有機銜接。
對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考查,教師要辨識、糾正個別書面測評命題的偏差,不能讓書面測評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要大力倡導在科學閱讀觀的引導下,根據(jù)學生實際和課程特點來科學命題,尊重差異發(fā)展,注重合理整合、適度開放、靈活思辨,還要能夠較好地評價學生的閱讀方法、閱讀習慣、閱讀過程,科學地體現(xiàn)整本書閱讀書面測評的命題水平,充分發(fā)揮正面導向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從小愛上閱讀,快樂閱讀,享受閱讀。
(作者單位:江蘇鹽城市射陽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