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霞
閱讀是一項融信息輸入、提取和思考于一體的學習活動。真正的閱讀不僅能給人帶來視覺快感,還可以讓人沉浸文本秘境,使人的心理放松、愉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讓學生深度閱讀,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促進教學生成。不過,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法和“跳躍式”閱讀法,導致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經常是一目十行,不求甚解。這種閱讀方式看似無可厚非,實則不利于學生思維品質、語言能力、文化意識的形成。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深度閱讀因為有助于提升學生素養(yǎng),實現(xiàn)認知提升,所以受到英語教育界的高度關注。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是深度閱讀,深度閱讀與核心素養(yǎng)有何關系,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力呢?
閱讀是瞭 望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培養(yǎng)個體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根本。不過,閱讀要想具有強大的效能,需要注意閱讀的深度,確保讀者深入其中。但是,在閱讀實踐活動中,受傳統(tǒng)的“好讀書,不求甚解”閱讀理念的影響,許多人處于淺層閱讀層面,在閱讀中表現(xiàn)得非常盲目、機械、被動。尤其是在信息大爆炸時代,許多人養(yǎng)成了碎片化閱讀習慣,距離深度閱讀越來越遠。深度閱讀是與碎片化閱讀、淺層閱讀截然不同的閱讀方式。深度閱讀集整體泛讀、逐字精讀、重點深讀于一體,它本身是一項集思考、提問、評論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深度閱讀不僅需要個體深入文本,梳理文本中的語言知識,發(fā)現(xiàn)重要信息,熟練掌握文本、書籍的整體內容、邏輯結構乃至全景,還主張關注作品背景,擴展閱讀材料,豐富閱讀內容,聚焦語言訓練,讓學生去分析、探究、拓展、延伸(阮曉文 2020)。整體來看,深度閱讀是反復閱讀,將書讀薄的過程。實踐證明,深度閱讀更有利于讀者抓住文章主旨,掌握書籍要領。因此,深度閱讀的概念在提出后就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和熱烈歡迎。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深度閱讀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閱讀方式,被廣泛滲透到教學實踐中。
高中英語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的重要路徑,也是學生積累知識、提高閱讀技能、掌握閱讀策略的根本。長期以來,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許多學生都養(yǎng)成了囫圇吞棗、機械閱讀的習慣,只關注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是否完成,是否掌握了文本中的語言知識,很少會根據(jù)閱讀需要獲取更多信息去剖析文本,印證猜想,無法靜下心去總結語言結構規(guī)律和進行深度思考。這也使得學生的閱讀活動和認知能力始終處于比較膚淺的層面。深度閱讀與機械閱讀不同,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個人主動性,主張基于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學生與閱讀素材和閱讀環(huán)境的高度融合,對學生的閱讀活動、閱讀視野進行引領,促使他們獨立思考、舉一反三,促使閱讀深度、廣度不斷延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深度閱讀,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將語言與文化、思考與探究并重,兼顧教材內外、課堂內外的內容,可以提升其閱讀能力,為其語言能力綜合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出于對人自身成長發(fā)展需要和社會發(fā)展考慮而提出的理念。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英語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的綜合表現(xiàn)和要求,它具有時代性、復雜性、綜合性。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要以語言能力培養(yǎng)為根本,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進入英語學習秘境,讓他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習能力,促進思維品質形成。深度閱讀作為一種兼顧閱讀深度與廣度的學習活動,需要從預習、導入開始,設計一系列閱讀活動;需要預測和解決閱讀中的各種問題,對學生的思維、價值、語言行為、讀后拓展等進行引領。將深度閱讀應用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僅可以解決英語教學形式單一、閱讀層次膚淺的問題,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掘其潛能,讓其更加關注文本的寬度及文本的人文屬性。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文化品格的形成是有益的。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基于深度閱讀讓學生了解英語閱讀的綜合性、實踐性,發(fā)現(xiàn)文本與讀者、讀與用的關聯(lián)性,讓他們由淺層閱讀走向深度閱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事關學習的最終結果和教學的整體效能。不過,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所能接觸到的閱讀素材有限,而教材是他們學習英語的根本,加之許多教師只關注考點分析、語段解析和語法知識背誦,很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使閱讀教學浮于表面,還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成為只知道學習卻不會思考的“知識容器”。深度閱讀教學則重視教學設計,不僅要具有情境化的特點,而且要開發(fā)更多的閱讀素材,搭建閱讀支架,形成問題鏈,讓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進行交流,深入學習。這不僅可以給教學注入活力,激活學生的能動性,還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加積極、活躍,使其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劉駿 2020)。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深度閱讀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主動性,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去學習,讓教學更有活力、更有效率。
閱讀的對象是語篇、文本。所有的閱讀材料在創(chuàng)作時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目的。在閱讀時,提取文本中的信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是閱讀的重要目標。要想從文本中提取有用信息,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領悟文章的主旨,讀者就要掌握充足的關于文本背景的材料,對特定背景下的語篇組織結構、規(guī)律、特點、要義等有所了解。同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掌握豐富的背景資料,是學生在深度閱讀中邂逅精彩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根據(jù)深度閱讀的需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開發(fā)、整合閱讀資源,篩選文本背景資料,了解文本背景,為學生深度閱讀打下基礎。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Unit 1 The mass media中的Be a critical news reader!時,結合課文可知,文章針對亨德森大廈失火事件,選用了兩篇不同的報道。為何同一事件要選用兩篇不同的報道呢?兩篇報道的時間、角度有何不同?這些都是需要關注的問題。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力,使他們在充斥各種媒體信息的社會中,能獨立自主、批判性地思考問題,不盲從,不迷信。結合教學目標,教師要廣泛收集與亨德森大廈失火、新聞報道有關的素材,并將相關素材制作成視頻,然后在分析文章背景時適時導入視頻,并設計相關的閱讀任務,如讓學生閱讀中外媒體關于汶川地震的不同報道,結合個人經驗,感知、了解新聞信息,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以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問題是促進思考、激活想象的工具。在英語閱讀中,一些學生由于知識積累不足,沒有養(yǎng)成英語思維,經常會遇到許多問題,有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破解,就會影響學習深度和效率。作為教學的設計師和主導者,教師要學會結合閱讀材料精心設計問題,并將問題關聯(lián)起來,設計問題鏈,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逐步探究、掌握閱讀材料的內容??梢哉f,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設計與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教學需要高度關注的內容。導入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問題式導入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掘其閱讀動機。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深度閱讀,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引領性、趣味性、覆蓋性的問題,以問題為引擎,促使其獨立思考,深度學習(何敏琪 2020)。
仍以Be a critical news reader!為例,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careful read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問 題 分 別 為:Q1:What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wo reports?Q2:Why are th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reports of the same event?Q3: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perspective and language style between the two reports?Q4:Do you think that report is more in line with your appetite?Q5:Why is it said that “being a critical reader” is a necessary quality for readers?Q6:What kind of journalists do you think are excellent journalists?其目的是借助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為學生指明閱讀的方向,讓他們知道該在何處發(fā)力,以及在閱讀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問題。
英語核心素養(yǎng)強調情感交流和互動。真正意義上的閱讀需要讀者靜下心,與文本深度交流和互動。只有這樣,讀者才能領悟其中味道,發(fā)現(xiàn)文字的畫外之音、言外之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用到的素材大多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使得學生對英語閱讀有畏懼心理。要想讓學生與文本深度交流和互動,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或者進行情景模擬,以刺激身心,讓其有代入感、參與感,從而使其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刻、更立體的認識(劉駿 2020)。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深入思考一些問題,體會到作者的用意。有鑒于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情景模擬或創(chuàng)設,促使他們與文本、作者、教師和同學實現(xiàn)情感交融,讓他們有更多的收獲和感動。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四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時,在簡單的師生問候過后,教師先讓學生觀看幾個視頻片段(視頻內容分別是介紹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傳統(tǒng),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以及一些著名運動員的采訪),聽關于體育運動的經典歌曲,如long Long way to go、Dying in the sun 等。然后,教師就奧林匹克運動會提出以下問題:“Do you like sports?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Do you know when the earliest Olympic Games began?Who can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Greek gods and goddesses?”接著,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開展文本賞析活動,并在文本賞析中發(fā)掘沒有表述完的話,探究文本的深意,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針對問題展開討論。這不僅可以讓學生領悟文本的內涵和深意,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其語言能力。
高中生正處于思維敏捷、個性張揚的青春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于閱讀,由于學生的思考能力不同,他們經常會有不同的見解。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此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只“坐而論道,紙上談兵”,還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依托實踐活動實現(xiàn)。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為學生交流互動、深度思考、運用知識搭建平臺,讓他們對文本有個性化理解,促使其獲得獨特的學習體驗?;顒邮菍W生較為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具有靈活性、趣味性的學習活動,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其英語水平。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托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其深度學習,讓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回歸生活,回歸理性。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Unit 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friendly or frightening?的Reading部分時,教師先播放一段關于人工智能的短片,并讓學生閱讀一些經典的關于人工智能的文章。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自行成組,發(fā)揮想象,編創(chuàng)短劇,設計臺詞,并扮演其中的角色。接著,教師鼓勵學生針對“Artificial intelligence:friendly or frightening?”“The future value and role of AI”“Wil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place human beings in the future?Will it get out of control?”等問題展開討論,促使他們在討論中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展示個性。最后,教師讓學生梳理自己的思路,搭建寫作支架,開展寫作活動。如此這般,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不僅可以為學生理解、批判提供平臺,還可以促使其能力得到提升,讓其閱讀更加深入,更有深度。
學習能力和文化品格是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從閱讀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學習能力培養(yǎng)還是文化品格培養(yǎng),都可以借道閱讀,在閱讀中慢慢培養(yǎng)、慢慢磨合。不過,高中英語教學任務繁重,課堂教學壓力大、時間緊,如果僅僅依靠課堂時間開展英語閱讀,難免會給閱讀設限,讓學生受到制約。如果將課堂內外結合起來,促使課堂閱讀教學朝外不斷拓展和延伸,讓學生先淺層感知語言內容,培養(yǎng)對閱讀的興趣,再將課堂習得的閱讀技能和策略運用于課外閱讀,就能啟發(fā)其多元智能,讓其思維更具批判性、發(fā)散性,促使其形成國際視野和文化品格。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銜接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和閱讀能力。
例如,在講授完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 Unit 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friendly or frightening?后,教師給學生推薦了一些經典的科幻小說,讓他們有目的、有意識地開展閱讀訓練,了解西方國家高度關注、發(fā)展人工智能的社會背景、最終目的,促使其形成高階思維。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還推薦了一些經典的科幻電影,如《人工智能》《黑客帝國》《機械姬》等,讓他們在練習聽力的同時學習英語文化知識,鞏固語篇信息,內化語言知識。
閱讀,無論是讀一篇文章,還是讀一本書,只要選材得當,就能習得豐富的知識。在閱讀中,讀者要想從中汲取營養(yǎng),不僅要了解閱讀素材的整體知識架構,還要逐字精讀,發(fā)現(xiàn)作者講述的所有細節(jié)和深入之處,并發(fā)揮想象,運用經驗填補空隙。雖然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但是在深度閱讀上還存在不足,如只關注基礎閱讀,很少涉及主題閱讀、分析閱讀,很難了解閱讀材料的深度。有鑒于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閱讀方法指導,授之以漁,讓學生有深入文本、邂逅精彩的機會,為其后續(xù)學習、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仍以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Unit 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friendly or frightening? 為例,文章內容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出現(xiàn)了許多專有名詞,不僅長度長,難記難懂,而且具有一定的背景。因此,學生在閱讀時經常會感到整篇文章晦澀難懂。有鑒于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閱讀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促使他們順利進入文本意境。比如:在閱讀中,先讓學生整體泛讀,快速閱讀,大致了解文章的邏輯結構、整體內容;再讓學生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攻克詞句障礙,并借助思維導圖畫出文章的框架、脈絡;然后讓學生找出關鍵詞、句作總結,并就作者的觀點進行思考、質疑;最后讓學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相關任務,以強化其理解,培養(yǎng)其時間觀念。
自從核心素養(yǎng)提出后,高中英語在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上呈現(xiàn)出多樣化發(fā)展趨勢。深度閱讀作為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舉措,因為能滿足高中生的學習需求,所以被納入教學創(chuàng)新體系。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力,能鍛煉其思維能力,拓展其閱讀視野,提高其學習能力,培養(yǎng)其文化品格,提升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促進其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