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逐漸重視,社會對幼教人才的文學素養(yǎng)要求日益提升。幼師生的就業(yè)崗位不僅局限于幼兒園,還向早教中心、繪本館等幼兒教育機構延伸;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中,多種題型與幼兒文學密切相關;參加各類比賽時,文學素養(yǎng)也影響了考生的審題水平。通過調研,從社會背景、崗位現狀、教學現狀等幾個方面論證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中的幼兒文學課程改革的方向和方法。
[關鍵詞] 崗賽課證思;幼兒文學;五大領域
[中圖分類號]I207.8;G423.07?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49
幼兒文學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yè)中一般作為專業(yè)基礎課,與大學語文、教師口語、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語言教育等課程有緊密聯系,既是一門文學課,又是一門專業(yè)課,具有融合“幼兒”與“文學”兩大領域的綜合性,是提升幼兒教師職業(yè)修養(yǎng)和能力的重要課程。
“崗課賽證”融合育人是產業(yè)、教育、競賽、證書等四大系統(tǒng)的融合育人模式:“崗”指的是以幼兒園為主、以幼兒教育培訓機構為輔的產業(yè)模式要求;“課”指的是幼高專的課程改革,特別是幼兒文學的課程改革與建設;“賽”指的是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師生參與的專業(yè)相關比賽;“證”指的是幼師在校期間必須取得的相關證書,如普通話、計算機一級、育嬰師、幼兒照護、母嬰護理、教師資格證等。在“崗賽課證”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兒文學課程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使之更加有效地服務于產業(yè)、競賽、考證的需求[1]。
同時,在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的要求下,在幼兒師范高等教育體系中融合“崗賽課證思”的要求下,改革幼兒文學課程勢在必行。本文通過調研,從社會背景、崗位現狀、教學現狀等幾個方面論證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的幼兒文學課程改革的方向和方法。
一、社會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人口結構的變化及幼兒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近年來育兒文學教育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首先,出生率降低,幼教相關崗位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持續(xù)縮減。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人口總量略有下降,城鎮(zhèn)人口保持增長;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比2021年減少10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 ,比2021年下降0.75個千分點。
其次,城市人口的增加,意味著幼兒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更加重視幼兒教育的投入,表現在幼兒受教育的時間提前。很多城市家庭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或出于對早期教育的重視,在幼兒兩歲左右就將其送到托育園、早教中心,幼兒接觸文學作品和文學教育的時間大大提前了。
最后,市場細分之下出現了幼兒文學相關的專業(yè)崗位,如專業(yè)的繪本師崗位。由于0-3歲、3-6歲乃至6-8歲的兒童在繪本閱讀的方面呈現不同特點,有著特定的需要,針對幼兒園以外的各類機構,如書店、繪本館與繪本活動服務的專業(yè)繪本指導師應運而生。中國國家圖書館等機構也舉辦了兒童閱讀指導培訓班,培訓之后能夠取得相應的證書;其他平臺也有類似的課程,有些對幼兒文學比較感興趣的家長亦會加入課程,作為育兒的輔助學習。
越來越多的幼教從業(yè)人員、家長群體認識到了提升幼兒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因此培養(yǎng)適應市場需要的幼兒文學教育人才是幼高專文學教育思考的方向。
二、崗位要求
近年來,幼師生的就業(yè)市場存在多元化趨勢,畢業(yè)生選擇的就業(yè)機構已不僅局限于幼兒園,還向早教機構、繪本館及企業(yè)中的幼教部門發(fā)展。
針對就業(yè)環(huán)境的變化,學校對幼師生的幼兒文學教育要跳脫以往單一的認識:
誤區(qū)一:文學教育的主要陣地在幼兒園。如今除了幼兒園之外的幼教機構層出不窮,家長的選擇更多了。和文學直接相關的機構是繪本館,在福建省的主要城市都會有3-5個比較知名的繪本館品牌,除了每周常規(guī)的課程外,還有周末、寒暑假、節(jié)日等特別活動。由于活動的針對性不斷增強,有些機構招聘的老師時,在要求具備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基礎上,還要具備繪本師資等從業(yè)經驗。
誤區(qū)二:幼兒文學僅僅為幼兒園語言領域服務。以往的文學教育通常以幼兒園語言領域集中活動為依托,以講故事、讀繪本、念兒歌為主。其實,繪本、故事等素材可以為幼兒園五大領域中的任何一個領域活動提供豐富的教學元素,幼兒戲劇等比較綜合的活動也必須依托文學素材,這就需要幼師具有選擇、改編和演繹素材的能力。
誤區(qū)三:文學教育的主體和客體是教師與幼兒。以往的觀念中過于強調教師對幼兒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讓幼兒聽懂兒歌、繪本、故事等。事實上,文學教育是素質熏陶的過程,與家庭教育緊密相連,幼兒感受文學的現場不僅僅在幼兒園,還在家庭、社會。倡導親子共讀,培養(yǎng)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需要家長們參與進來。有些家長也意識到了文學教育的重要性,但苦于找不到材料和方法,這就需要幼兒教師給予引導幫助。
三、教學需要
在三年來與畢業(yè)生、在校生及任課老師的訪談中,本研究總結出了幼師生比較關心的幼兒文學學習的主要問題:
一是來自畢業(yè)生的反饋中,認為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比較基礎,需要在實踐中再鍛煉;課堂上材料比較陳舊,有很多新的故事、繪本、動畫片到工作中才接觸到。
二是在校生對文學學習比較感興趣,但是也面臨著許多現實問題:首先,學生的學習任務重、時間緊,需要練習的技能比較多,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其次,對于行業(yè)不了解,平時比較注重鍛煉與考試相關的能力;最后,對文學比較感興趣,也會詢問是否有機會參加一些文學類的比賽。
三是在校專任教師們認為,教學的難點集中在幼兒文學面臨著學生人數多、課時不斷縮減、專任教師少、教師進修、實踐機會有限等難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利用人數不多的專任教師,滿足數量眾多的學生的學習需要,有比較大的難度。文學作品需要時間來體驗和思考,而課堂時間有限,因此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搜集材料的意識和能力亦顯得尤為重要。
四、具體舉措
結合“崗賽課證”及課程思政的需要,幼高專的文學教育既需要服從全校課程設置的布局,又要針對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滿足市場提出的新需求[2]。
因此,在筆者所在院校的幼兒文學課程改革中,面臨著課程時間調整、課程結構調整及教學方式革新的要求。
(一)課程定位
以師范專業(yè)認證為契機的課程改革,為福建省內的師范類院校的課程設置帶來了全方位的變革,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xù)改進”為基本理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將對幼師證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產生積極的影響。能夠對照畢業(yè)要求進行課程調整,為服務學校的統(tǒng)籌安排,從原有的兩學期48課時縮減到調整一學期36課時,在縮減主干課時的同時增設了相關選修課。
課程組明確了在“崗課賽證”背景下,研究就業(yè)崗位對幼師生幼兒文學素養(yǎng)及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分析職業(yè)技能比賽及證書考試的相關要求,改革幼高專的幼兒文學課程,探索切實有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并在實踐中檢驗與提升。
首先,“崗”指的是以幼兒園為主,以幼兒教育培訓機構為輔的產業(yè)模式要求。關于幼兒教師崗位的研究,不僅包括幼師生在實習期間所需要學習的幼教必備技能的研究,還包括新教師在從教初期所存在的常見問題的研究;不僅包括語言領域與幼兒文學教學的相關研究,還包括其他領域對幼兒文學課程提出的要求的研究;除此之外,幼師生必備的幼兒文學素養(yǎng)也是需要明確的重點。
其次,“賽”指的是課程組應當研究專業(yè)相關比賽,派出師生積極參加各類比賽以拓寬視野,在交流中了解行業(yè)最新成果與最高水平,在比賽中切實鍛煉師生的各項能力。
再次,“證”指的是幼師生在大專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的證書考試,主要有普通話、計算機一級、育嬰師、幼兒照護、母嬰護理、教師資格證等。
最后,“課”指的是在幼兒文學的課堂上,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思路,結合崗位、比賽和考證的要求,切實推進改革[3]。
(二)具體舉措
1.優(yōu)化課程結構
國家教育部2001年發(fā)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2012年發(fā)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fā)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fā)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大部分幼兒園教學活動從領域活動出發(fā),對教學活動作出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多領域的幼兒文學不只局限于語言領域,而是在五大領域中的其他領域亦可運用。
2.開發(fā)相關教材,建設文本資源庫
現在教育市場上不乏一些好的幼兒文學教材,但要想更加適應教學的需要,學校應當鼓勵教師開發(fā)相關教材。
優(yōu)秀的幼兒文學作品層出不窮,將更新更好的作品介紹給學生是幼兒文學教師的使命。要鼓勵師生結合,著手建立作品庫,幫助學生養(yǎng)成熱愛閱讀、堅持閱讀的良好習慣。
不斷創(chuàng)造機會強化幼師生的文學體驗,針對課時短、學生學習任務繁重的問題,教師通過布置作業(yè)與學生共同完成數據庫的建設,把課程資源和學生的擴展學習最大限度地聯系起來。
3.提升教師能力
利用教師下園進行雙師培養(yǎng)的機會,深入幼兒園教學實踐。教師通過一線授課,能夠深入感受幼兒文學與幼兒園語言、藝術、社會、科學等五大領域的融合貫通,進而圍繞一線教學,調整幼高專課題的授課內容,使課程真正為一線教學服務。
研究考證、比賽要求,提升教師素養(yǎng)。通過定期舉行教研、派出教師參與各類比賽,不斷學習考試要求、更新真題庫,將“崗賽證”真正融于“課”中。
4.豐富教學內容
幼兒文學課程應該多元化理解幼兒文學教育,拓展幼師生在幼兒園教學之外的能力,同時促進幼師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許多幼兒園在日常教學中融入了戲劇的元素,定期邀請童話劇團、木偶劇團進行演出,以創(chuàng)造性戲劇為手段服務“一日活動”,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幼高專的文學教育也應該關注這些新的領域,引入相關內容。
在針對考試的內容方面,教師以文學體裁為框架梳理了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題目,針對文本的特點進行分類,進行課堂、課后練習,幫助學生提煉考試所需要的能力。
五、結語
總之,隨著幼兒教育市場的不斷變化,文學教育領域的專業(yè)度逐漸加深,幼師畢業(yè)生面臨著更加多變的就業(yè)環(huán)境。以往絕大部分學生畢業(yè)后就到幼兒園工作,現在的選擇更加多元化了,這就要求學校應以多元崗位需求為導向,強化幼兒文學教育,引導學生多積累優(yōu)秀作品,提升審美能力和講授能力,注重提升與家長溝通的能力;鼓勵學生多參加相關類型的比賽,重視能力的積累;在授課時滲透常見的考試內容,讓學生多學多練,并且結合課程思政的要求,真正發(fā)揮好幼兒文學課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EB/OL].[2023-7-7].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7/content_6892671.htm
[2]郭穎.“課、崗、證、賽”融通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初探[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4(6):30-32
[3]安李.基于“1+X”證書制度背景下“課證賽崗”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踐探索[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3(1):26-28.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常規(guī)課題,項目名稱:《“崗賽課證”背景下多領域融合的幼兒文學課程建設研究(項目編號:FJJKGZ21-116)
作者簡介:于婧(1984.12-),女,漢族,福建泉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兒童文學、中國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