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靈星
摘 要:近些年,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教育事業(yè)不斷改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種形式的教學模式逐步進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其中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有效彌補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進一步激發(fā)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求知欲望,可以在有限的能力中自行學習知識,構建出獨有的小學數學知識空間,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認知水平較低,故而在課堂上容易出現走神等情況。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學生之間能夠相互交流,課堂氛圍得以有效活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合作小組成員之間也能夠相互取長補短,積極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學習技巧與方法,克服自身的不足。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數學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鍛煉。
1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深入學習的能力。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探究性與實踐性,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后續(xù)正式課程的開展奠定基礎,學生也可以由此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小組成員能夠集思廣益,全方位、多角度地解決問題,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
2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
2.1合理的學生分組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首先應具備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和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地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學生合理分組是保證這種教學模式有效性的關鍵。若數學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不合理,則不能充分發(fā)揮這種教學策略的優(yōu)越性,直接影響到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最終效果。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對問題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個性和各種能力的個體差異,在分組時,形成優(yōu)勢互補,最終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每一組的成員可以是4至6名學生。老師可根據學生的能力,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小組分工,實施組長輪換,給每個學生實踐機會。給每一組一個統(tǒng)一的任務,保證每一組成員都能掌握教師傳授的新知識,讓學生認識到小組是一個集體,讓學生在相互幫助中共同發(fā)展。
2.2更新數學教學理念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數學教學理念,掌握更多的數學教學技能,教師要成為小學生數學學習道路中的指導者與合作者,做到師生之間共同構建理想的數學課堂,展現分組學習模式的作用和優(yōu)勢。在小學數學分組課程活動中,教師要綜合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尊重學生間的差異化學習需求,體現主體學習地位,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課程活動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以往習題講解、知識灌輸的教學形式。要讓學生全面表現自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讓他們在分組學習、討論、探究中,加深對數學教材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并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取得最佳的數學教育效果。同時,教師要精心設定分組學習步驟,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精心設計數學教學學案。教師要對數學教材內容有全面的掌握與了解,為學生展示一些有價值、有疑問、有難度的數學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在分組學習中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想提高分組學習模式的有效性,教師要強化對于各個小組的指導與監(jiān)督,讓基礎比較薄弱、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積極參與分組學習活動,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實現智慧思維之間的碰撞,開拓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探索精神。在分組學習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做好課后總結工作,對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梳理與歸納,這樣才能構建理想化的數學課堂。
2.3把控教學節(jié)奏,優(yōu)化合作學習
在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上,無論是留給學生的合作探究時間過多,還是合作探究時間過少,都會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前者有可能使合作學習變成聊天,后者則會使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充分展開,流于形式。因此,對于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教師一定要把控好節(jié)奏,既要營造輕松愉快的數學知識學習氛圍,也要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實現自身數學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
以“多邊形的面積”一節(jié)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前可以為學生布置小組合作預習作業(yè),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初步了解有關多邊形面積計算的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分別展示自己所在小組的預習內容,以精簡的語言對預習成果進行總結與分享。接著,教師可以總結課程中的重難點內容,同時結合預習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感到困惑的問題在課堂上分析講解。在學生的合作學習探究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積極參與,適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如此,學生課前完成了部分合作學習任務,課堂上教師就可以更好地安排合作探究時間,優(yōu)化課堂合作學習流程,真正發(fā)揮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利用好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整體參與,建立健全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得以取長補短、合作共贏,促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均得到一定的提升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為年.小學數學課堂發(fā)展學生多維對話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導學,2021(Z1).
【2】王艷梅.小學數學教學構建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初探[J].考試周刊,2021(A4).
【3】張俊琴.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36).
【4】王冬紅.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寫算,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