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剛
(潁上縣教育局教研室 安徽阜陽 236200)
初中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有重要的意義。但就目前而言,由于種種原因,我國部分學校的中小學英語銜接不暢,部分小學生在進入初中后,日益復雜的英語知識使其很難適應初中的學習內容,故此其學習成績長時期止步不前,甚至有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心理,進而對其學習造成了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對中小學英語銜接時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探索與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蘇聯著名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中小學英語聽力教學銜接的過程當中,無論是初中英語教師,還是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將學生的興趣點放在首位。通過調查問卷、大數據分析與溝通交流等方式,分析大部分學生的思想傾向、興趣愛好,進而制訂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英語聽力教學策略,從而讓學生可以在愉快的心境中掌握英語這門學科,提高其英語聽力水平,為其之后初中英語學習奠定較為良好的基礎。
在傳統(tǒng)的中小學銜接教育中,教師在選擇聽力材料的時候,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缺乏針對性,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聽力材料的內容過于簡單,無法起到鍛煉的作用,但是對于學困生、中等生而言,聽力材料中的內容又過于復雜,不但無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甚至會讓其對英語這門學生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故此,英語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當充分分析本班級學生的學習水準、英語基礎,并且圍繞著搜集到的數據選擇材料。
為了保證中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銜接質量,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給予學生練習的機會,如果學生的聽力學習出現問題,教師則應當及時對其進行糾正,避免其形成固有思維。但值得重視的是,在進行糾正的過程中,教師不應當采用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而是盡可能利用平等的、朋友似的語言進行支持與引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拉近師生距離,還可以提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教師所做出的評價應當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如果教師的評價與實際相差甚遠,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定的厭惡或畏懼心理,對之后的教學工作造成嚴重的障礙。此外,教師不應該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學生,更應該進行師生互評、生生互評。通過師生互評,教師可以發(fā)現自己教學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予以改正,從而更好地為廣大學生群體進行服務;而通過生生互評,可以在班級內部建立互幫互助的英語學習氛圍,提高英語學習效率與質量。
就目前而言,我國中小學的英語銜接工作客觀存在一些難點。
第一,中學和小學的英語教學內容相互脫節(jié)。根據筆者的工作經驗,缺乏連貫性是部分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客觀存在的問題。一些小學教師對七年級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缺乏了解,對初一學生需要具備的英語學習基礎認識不夠,因此嚴重地影響教育效率。此外,一些初中教師對小學英語的了解也不足,在進入初中之后,可能會將小學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再講一遍,對教學進度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第二,七年級新生認知結構與中學學習要求客觀存在沖突。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進行讀、說、寫的訓練,但是圍繞聽的訓練較少。但“聽”又是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就導致部分小學生很難適應初中學習,比如說,在進行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將發(fā)音相似的單詞混淆。
第三,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兩極分化嚴重。在經過小學六年的英語學習生涯后,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英語學習與應用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較好地對英語學習內容進行聽讀。與此同時,部分學生由于在學習小學英語的時候產生了一定挫敗感,因此對英語學習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故此,中學教師肩負著重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壓力,從而使教學效率與質量大幅度降低,對之后的教學工作造成了障礙。
第四,在中小學英語聽力授課的時候,教師并沒有引導學生將詞匯、語法轉變成聽、說、讀能力,英語聽力學習變得僵化和死板。并且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過分追求高分,只注重學生書面方面的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得不到訓練,導致會看不會聽的情況出現,這種授課方式會導致學生降低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出現“啞巴英語”現象,更不利于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提升。
第五,一個國家的語言與該國的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想掌握一門語言,首先就要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但是大部分小學生對歐美國家的文化特色缺乏了解,在進行聽力學習的時候,很多句勢、內容都難以理解,這就給聽力教學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與障礙。
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了目標,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在明確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閱讀相關的論文,汲取國內外先進教育經驗,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框架,然后對英文課本上每一篇課文進行深入全面的探究,再圍繞著英語課文的實際情況,制訂出科學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一課的時候,英語教師可以確定如下聽力學習目標:能夠熟練地聽、說本單元所列的日常交際用語,重點學會打招呼,并做到語音、語調正確。在正式進行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其互相進行日常用語交際。在全部學生都展示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生生互評,評價同學的語音、語調,說出自己的直觀感受。小組合作與生生互評,不但可以拉近生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提高其聽說能力,為其初中英語學習生涯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值得重視的是,初中新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差,很難進行深刻的生生互評。面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當承擔好引導者的責任,對學生進行充分引導,從根本上保證英語聽力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則往往只能被動接受灌輸,這種教育方式枯燥乏味,與青少年喜歡有趣事物的天性背道而馳,很難吸引初中新生的眼球,進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為了從根本上改善這一問題,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授課工作中,應當進行趣味化的英語教學設計,讓學生快樂地掌握聽力學習內容。
例如,構建生活情境便是提高教學趣味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學生最為熟稔的,莫過于其日常生活。故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時候,應當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融入教學,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入教學情境,切實提高教學效率。比如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Starter Unit 2 What’s this in English?的時候,其聽力學習目標為初步掌握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an...”并且能夠利用該句型進行對話。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通過希沃白板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并且深受學生喜愛的事物,如鋼筆、玩具、漫畫等,隨后用語言激趣:“同學們,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千千萬萬種不同的事物。你們對這些事物的中文十分熟悉,但是你們知道在英語里面,這些事物又應該怎么讀嗎?”隨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對于表現積極、描述準確的同學,教師應當給予其一定的獎勵,從而提高其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再如微課教學。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其在推廣、使用的過程中深受有關部門的喜愛與青睞。微課運用于聽力教學具有以下優(yōu)勢:第一,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中,教學工作往往受到時間與空間的影響,而微課視頻具有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設備,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第二,微課教學具有簡單直觀的優(yōu)勢,相比于傳統(tǒng)的板書,更容易吸引學生眼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第三,針對性更強,知識點更細致。教師應當利用好微課這一利器,圍繞著本節(jié)課的聽力重點、難點制作微課視頻,并且將其上傳到班級微信群當中。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有部分英語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的時候,往往會采用網絡上現成的模板。此類模板雖然制作較為精美,但是不一定具備應有的針對性,教學效果相對較差。故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與學生朝夕相處的優(yōu)勢,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思想傾向,制作符合學生審美與興趣的微課視頻。
1.慢速精聽
很多初中新生不適應初中較為復雜的聽力內容,在進行聽力練習的時候很難跟上節(jié)奏。故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水平,放慢播放速度,讓學生反復進行傾聽,通過這一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聽清單詞發(fā)音,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其英語語感。學生如果發(fā)現有部分內容難以掌握,可以將其進行重點標記,隨后詢問英語教師,進而解決問題。
2.擴展教學資源
在進行聽說訓練的時候,教師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本,更應該積極拓展課外英語聽力資源。教師可以利用希沃白板,播放《老友記》《生活大爆炸》《家庭戰(zhàn)爭》《辛普森一家》《老爸老媽浪漫史》等經典英文影視劇。這些課外教學資源生動有趣,內容深刻,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認知,還能讓其體會到最為純粹、標準的英語發(fā)音,進一步地加深對歐美文化的認識與了解。學生利用課外資源進行學習的時候,對某一部影視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初中英語教師便可以利用學生活潑好動、喜歡表演的性格特征,通過課間劇的方式,讓學生扮演影視劇中的人物,并且互相之間進行英文對話。教師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之后的學習鋪平道路。但必須予以重視的是,為了保證該環(huán)節(jié)能夠正常運行,教師應當注重秩序的維護,避免學生過于吵鬧,對教學效果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個較為漫長、曲折的教育過程。故此,英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學力、英文基礎,制訂層層遞進、由淺到深的教學機制,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顯著的提高。在正式進行聽力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提高學生的音標能力,隨后通過言傳身教或者播放教學錄音帶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模仿。在一段時間后,學生初步掌握了英文的聽說能力,此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互相進行英文討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準。
總而言之,中小學銜接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和初中英語教師進行全方位的協作與溝通,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系統(tǒng)完善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夠對英語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提高其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提升其英語核心素養(yǎng),并且為其未來的工作與生活奠定較為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