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評價可以幫助教師點評幼兒的發(fā)展情況,為幼兒提供針對性更強的教學。美術教學是幼兒園教學的一個重點,它的開展可以增強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幼兒的綜合技能。在實際中,為了提升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幼兒的發(fā)展入手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參考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調整教學。文章從核心素養(yǎng)對幼兒園美術教學評價的有效實施途徑出發(fā),從幼兒的現(xiàn)實發(fā)展入手闡述操作方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幼兒園;美術教學;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52-0151-04
幼兒園教育屬于學前教育,其承擔的是幼兒的早期教育工作。為了更好地承接教育職能,為幼兒步入小學做好鋪墊,幼兒園教師要關注幼兒的發(fā)展實際,并參照小學階段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做出幼兒園教學的針對性設計。在實際中,美術教師要關注幼兒教育的開展,從美術出發(fā)做出延伸構建。從價值來看,幼兒園階段的美術教學可以為幼兒闡述美術的意義,讓幼兒在作品的鑒賞和實際的繪畫中感受美的存在。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幼兒行為的合理評價設計可以幫助幼兒做出分析,發(fā)展其綜合能力。
一、 教學評價中現(xiàn)存的問題及成因
(一)認識不到位,目標有偏差
有效地評價需要教師對評價的構成與價值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實際中,部分教師對幼兒評價的實施存在認知不清的情況,這使得教師選擇的評價方式和評價形式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評價的有效性。
(二)忽視個體差異
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家庭教育的影響,幼兒間發(fā)展的差距較大,課堂表現(xiàn)也各不相同。在實際中,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幼兒發(fā)展的差異,在實施評價時選擇統(tǒng)一的評價機制,這使得評價并不能有效貼合幼兒的發(fā)展,影響了幼兒的學習主動性,也讓評價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注重模仿,流于形式
在美術教學中,存在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教師總是會以成人的眼光來評判幼兒。對成人而言,評價一幅美術作品的好壞,更多地會從技巧和外在表現(xiàn)來評價,這使得那些臨摹的作品總是更容易受到教師的青睞。而用心表現(xiàn)自己想法的幼兒,則會由于技巧的不足讓教師感到不滿。這顯現(xiàn)出現(xiàn)有教學評價設計存在單一化、形式化的問題。
(四)評價語言負面性較強
評價語言的運用也會對評價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在現(xiàn)階段,有一些教師并沒有認識到評價語言的藝術性,選擇的評價用語也常常呈現(xiàn)出負面特點,這些語言常表現(xiàn)為“禁止”“不對”“太差了”等形式。這樣的用語會對幼兒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其發(fā)展。
二、 幼兒園美術教學評價的有效構建策略
(一)課前統(tǒng)籌分析,做好課程梳理
為了生成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教師要關注課前統(tǒng)籌工作,從幼兒的發(fā)展入手進行設置,做好課程的梳理工作。在實際中,為了形成有效的評價,教師要融合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理念,從幼兒的能力發(fā)展出發(fā)做出針對性設計,在完成核心素養(yǎng)的分析后,教師還要立足幼兒的綜合發(fā)展,來構建相應的評價標準。除此之外,為了兼顧幼兒的差異,教師還要關注幼兒分層,從幼兒的發(fā)展出發(fā)調整評價的傾向。
1. 立足美術素養(yǎng),做出能力分析
為了聯(lián)系核心素養(yǎng),做好教學評價設計,教師在課下要綜合小學藝術核心素養(yǎng)相關的文件做出研究,再聯(lián)系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實例,分析幼兒需要達成的能力層級。通過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藝術核心素養(yǎng)分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xiàn)、創(chuàng)意實踐、文化理解四個維度,在評價設計方面,教師就可以圍繞四方面素養(yǎng)做出幼兒能力的分析研究。
如在實際中為了做好研究,教師就需要研究《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關于藝術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內容,分析幼兒園教學需要推動幼兒發(fā)展的能力,為評價的實施奠定基礎。通過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審美感知聯(lián)系幼兒的審美能力發(fā)展,教師可以將其與審美能力和美學認知相關聯(lián),做出針對設計;藝術表現(xiàn)與幼兒在繪畫活動中展現(xiàn)出的藝術態(tài)度有密切聯(lián)系;創(chuàng)意實踐則顯現(xiàn)出幼兒在繪畫中表現(xiàn)出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文化理解則滲透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在明確了這些內容后,教師就可以明確評價的著落點,做好評價實施的準備。
2. 聯(lián)系教學實際,生成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的實際生成是開展美術評價的要點,教師要結合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來設定美術評價的標準。一般而言,標準的設計要指向多個方面。其中,教師可以圍繞繪畫的美觀程度、繪畫的寓意、幼兒的專心程度等設計評價標準。在評價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也要關注幼兒的實際情況,做出評價的調整。
如在評價標準的實際設置上,教師可以綜合素養(yǎng)內容,圍繞繪畫的美觀程度、繪畫的寓意、幼兒的專心程度做出評價標準的設計。以繪畫的美觀程度為例,教師可以從繪畫技能出發(fā)做出分析,將其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重點關注幼兒的繪畫實際情況;在繪畫的寓意上,教師則要圍繞幼兒繪畫的新穎程度與其中蘊含的觀點和想法做出評價標準的設計,標準同樣可以設計為三個層次;在幼兒的專心程度上,教師則可以面向幼兒繪畫的過程做出針對性設計。
3. 做好幼兒分層,實現(xiàn)有效準備
幼兒的發(fā)展存在差異性,為了在評價中滲透差異性設置,提升教學評價的效果,教師自然需要就幼兒分層做出研究,做好評價準備。一般而言,在幼兒分層前,教師要做好調研工作,利用美術小測驗分析幼兒的美術功底、表達能力、想象力等,然后對每一個幼兒進行評估分層,為評價的實施做好有效準備。待到教師完成評價準備工作后,在后續(xù)的評價設計中便可以從幼兒的實際發(fā)展入手實施評價。
如為了做好幼兒分層工作,教師便需要結合實際教學設計美術小測驗。在美術小測驗中,教師可以融入臨摹、想象、設計等要求,讓幼兒嘗試著進行繪畫。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繪畫過程和表現(xiàn)做出調查記錄,統(tǒng)籌分析幼兒的發(fā)展情況。一般而言,臨摹可以選擇簡單的圖案做出設計;想象可以滲透到讀故事畫場景的活動中;設計則可以圍繞各種圖形的拼接復制展開。通過這些活動的有效設計,教師就可以做好幼兒的點評分析工作,實現(xiàn)幼兒的分層。
(二)關注幼兒心理,深度解讀作品
為了使評價切入幼兒的實際情況,讓其真實地顯現(xiàn)幼兒的發(fā)展與表現(xiàn),教師要對幼兒的心理做出研究,實現(xiàn)幼兒作品的深度解讀。一般而言,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進行心理學研究,分析幼兒與成人心理的差異,并從幼兒的心理出發(fā)剖析幼兒作品的寓意。在實際的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幼兒作品的深度解讀,教師要從表象分析、深層解析、師生交流三個方面做出研究。
1. 進行表象分析,評讀繪畫能力
表象分析是評價幼兒畫工的重要途徑,這一評價流于表面,從幼兒的作品出發(fā)實現(xiàn)設計。為了實現(xiàn)表象分析,教師要運用掌握的審美技能做出評析,圍繞本課的繪畫內容,分析幼兒的作品是否符合要求。對符合要求且工筆較好的作品,可以認為幼兒的繪畫能力發(fā)展較強。
如在實際中,教師可以布置繪畫“汽車”的作業(yè),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繪畫。在實際中,教師可以在收集幼兒的繪畫作品后,從繪畫的線條和色彩出發(fā)進行點評,分析幼兒的繪畫技巧。從實際來看,這一評價直接指向技能,是基礎性的評價設計,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所繪制汽車的形狀、線條進行評級。
2. 做出深層解析,探究內涵意圖
美術具有藝術性,是表達內心想法的重要載體。很多時候,幼兒園階段的幼兒會在繪畫中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自己對一些事物的理解,由于其理解的方式和表現(xiàn)的形式與一般的幼兒不同,教師可能很難直接讀懂,這時就需要教師做出深層剖析,從幼兒選用的畫筆顏色、繪畫的實際內容出發(fā)進行分析探究,嘗試著揣摩幼兒的真實想法和其想要借助繪畫表達的內心情感。
如,對以“汽車”為主題的畫作,教師要就其內在含義做出分析,研究一些特殊作品的內在含義。如,有的幼兒繪制的汽車沒有輪胎,教師不應直接否定,而是要判斷繪畫的其他場景,思索為何幼兒要繪制沒有輪胎的汽車,揣摩幼兒的想法。又比如有的幼兒繪制的汽車有一雙翅膀,教師也不應否定,而是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梳理研究,探究其內涵意圖。
3. 開展師生交流,獲悉幼兒想法
師生交流是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做好美術評價的核心要點。上文提到,幼兒的作品有時是難以理解的,教師單憑揣摩與分析難以解析幼兒的真實想法,也就無從設計有效的評價。為了做出調整,教師便可以與幼兒進行交流,通過簡單的問詢讓幼兒分享自己繪畫的寓意。此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表達和繪畫的實際內容來做出分析,從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系統(tǒng)評估幼兒的表現(xiàn)。
如,在實際中,針對“汽車”相關的幼兒繪畫,教師要綜合其內容與幼兒展開交流。就長翅膀的汽車而言,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可以告訴老師,為什么你畫的汽車有翅膀嗎?”“你畫的汽車會不會飛呢?它還有什么特點嗎?”借助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與幼兒進行交流,獲悉其繪畫的真實意圖。這是教師實施有效評價的關鍵。若幼兒回答得合乎情理,教師要鼓勵;若幼兒不能清晰回答,教師要循循善誘,引導幼兒回答。
(三)找準評價時機,生成有效評價
評價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選好評價的時機和方式,有效的評價絕非教師直接的評價過程。在實際中,為了構建有效評價,教師要做出針對性的調整。一般而言,教師可以圍繞展學環(huán)節(jié)設置、幼兒表現(xiàn)點評、幼兒評價設計三個方面進行構建。
1. 聯(lián)系繪畫實際,設置展學環(huán)節(jié)
展學是一種有效的表達模式,其在形式上與展示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展學的主體是幼兒。在美術教學中,將展學融入美術教學中,可以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解讀自己的作品,這一過程不但可以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讓幼兒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想法,讓其想象力可以更好地展現(xiàn)給教師和小伙伴。從價值上來看,其對教師評價的實施有較高的價值。
如在實際教學中,針對“動物”開展繪畫,教師可以生成幼兒展學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對自己的作品做出解讀。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作畫時心中的想法。對那些想法和一般人不同的幼兒,教師要制止班級中其他幼兒可能出現(xiàn)的嘲笑,讓其理解繪畫的重點不在于畫得好不好看、貼不貼合實際,而在于是否用心,是否真實地表達了自己心中所想。在展學的實際開展中,教師也可以對幼兒展出的畫作進行點評,用鼓勵提升其作畫的興趣。
2. 生成過程評價,點評幼兒表現(xiàn)
過程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要構成,在過去,教師并不重視過程評價,其往往更加看重終結評價,這使得評價的有效性受到了影響。在當前,為了生成有效評價,教師要進行研究,找準評價的時機,想辦法設計過程評價。一般而言,教師要關注幼兒繪畫的過程,針對幼兒的實際繪畫內容來做出過程評價,也可以在繪畫中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幼兒做出評價。
如在幼兒實際作畫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在班級中進行巡視,關注幼兒的繪畫過程,分析其是否在用心地進行繪畫。一般而言,幼兒是否用心可以從其表情和狀態(tài)做出鑒別,用心繪畫的幼兒往往較為專心,對這些幼兒,教師要在關注的同時盡量避免打擾他們。對遲遲不能動筆或含糊了事的幼兒,教師則要關注并做出引導,幫助其找到繪畫的思路。
3. 引入幼兒參與,提升評價效果
評價主體的擴充也是提升評價效果、形成評價體系的重要舉措。在實際中,為了構建有效評價,教師可以做出評價設置的調整,想辦法引導幼兒參與評價,讓其作為評價的主體進行評價。其中,教師可以引領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也可以讓其對其他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審美能力可以得到發(fā)展。
如在實際中,教師可以通過語言引導的方式讓幼兒參與評價。其中教師可以做出引導:“請小朋友們評價一下自己和小組內其他小伙伴的作品,說一下你最喜歡哪幅作品,并說一下原因?!痹谟變涸u價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傾聽,盡量不打斷幼兒的對話。如此一來,融入幼兒主體的評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其提供發(fā)展的空間。
(四)注重語言藝術,實現(xiàn)生動引導
語言是一門藝術,同樣的話題用不同的語言來敘述可以達成完全不同的效果。對評價而言,同樣是如此,教師需要研究評價用語的藝術,想辦法提升評價的有效性,用評價引導幼兒進行有效學習。在實際中,為了構建有效評價,教師要進行語言梳理,對評價用語進行研究,再圍繞有效點評,想辦法在評價中融入真實情感。在評價完成后,教師還要給幼兒提出針對性的調整建議,推動幼兒的調整提升。
1. 進行語言梳理,羅列評價用語
為了找出評價中可用的有效語言,教師要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語言梳理,分析評價中常用的語言,并就這些語言的合理性做出分析,思索在評價實際中語言藝術的應用。在分析中,教師可以選擇與其他教師探討的方式研究語言,也可以選擇換位思考的方式,分析語言的運用價值。在完成研究后,教師就可以做好調整評價用語的準備。
如在評價用語的分析中,教師就可以反省,就自己日常使用的評價語言進行整理。其中,這些語言可能有“閱”“可以”“不好”“較差”等,教師要評估這些語言的內容,思索有效評語的選用途徑。在實際中,教師還可以訪問互聯(lián)網,搜集其他教師常用的評語,進行系統(tǒng)分析。
2. 融入真實情感,做出合理點評
相較于成人,幼兒更能感知他人的意圖。換而言之,教師是否真心實意地稱贊幼兒是可以被其感知的。為了提升點評的效果,教師在實施評價時要能融入真情實感,切勿流于表面,應付了事。為了增強評價的價值,教師可以借鑒當下較為流行的表情包,選擇一些可愛有趣的表情包作為評語的內容。
如,在評價中,教師可以用表情包來表達自己對幼兒的認可。其中,教師可以用笑臉的表情來代指非常滿意,用一些表示可愛的表情包來表示鼓勵。按照這一設計,教師便可以用“小朋友的畫太棒了,真是別出心裁”來做出點評。
3. 生成合理建議,推動幼兒提升
評價的一大目的是幫助幼兒反思自己,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诖?,教師要就評價的設計來進行研究,想辦法做好建議工作。在實際中,為了提出有效的建議,教師要綜合幼兒的實際表現(xiàn)做出分析,整理其發(fā)展需求,形成基本的建議內容。在實際建議的形成上,教師要關注語言的使用,從實際出發(fā),形成可行的語言內容。
如,在實際中,教師在提出建議時,要根據(jù)建議的內容調整形式。一些對多數(shù)幼兒都有幫助的建議,教師可以在繪畫活動結束后直接提出,引導幼兒加以重視。對少數(shù)幼兒存在的問題,教師則要注意提出建議的形式,在課下與其進行交談,避免傷害其自尊心。
三、 結論
總而言之,教學評價的實施會影響到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效果,為了提升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借鑒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要求,從實際出發(fā)研究幼兒園美術的實際需求,從幼兒的發(fā)展入手生成有效的評價設計。在實際中,為了構建有效的評價,教師要對幼兒園美術教學評價設計現(xiàn)狀做出分析,探尋其中存在的問題,再從幼兒的發(fā)展入手生成針對性的評價內容。在評價的實際設計中,教師可以從課程有效梳理、深度解讀作品、找準評價時機、注重語言藝術四個方面進行研究,構建相應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馮素云.幼兒園美術活動多元化評價的策略探究[J].漫畫月刊,2021(14):38-39.
[2]黃婉秋.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有效提問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22.
[3]韓立芬.“花草箋”美術特色活動的實施與評價[J].安徽教育科研,2022(1):121-122.
[4]杜紅珍.有效教學策略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1(29):25-26.
[5]宋雪.多元智能理論在幼兒園美術活動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早期教育,2021(16):10-12.
[6]崔越南.幼兒園美術活動中進行有效評價策略初探[J].教育界,2021(14):81-82.
課題項目:文章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2年度“協(xié)同創(chuàng)新”專項課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幼兒園美術教學評價體系建構與實踐》(課題編號:Fjxczx22-019)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何秋紅(1981~),女,漢族,福建晉江人,福建省晉江市第三實驗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