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佳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中學 226019)
單元教學是一種“化零為整”的教學指導思想,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前提下,師生雙方可以借助對教材、教學活動的全面加工來掌握化學知識,從而積累化學學習經(jīng)驗.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單元教學以改變零碎知識和灌輸式教學為目標,在學生與教材、情境之間構建了全新的教學關系,為學生化學技能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隨著現(xiàn)代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單元教學法也有了新的價值.一方面,其可以整合教材中與課堂上的相關知識點,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任務,指明教學方向,加快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動,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面,高中化學教學活動圍繞著化學實驗、化學探究等模塊展開,單元教學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包容性特點,對于部分以實操、探究為主要要求的教學任務并不排斥.可以說,單元教學不僅為教師提供了落實教學活動的機會,也為學生開辟了全面挖掘化學知識的有效渠道.
單元教學通過對教材、活動的整合來設計教學框架,每個單元當中都包含著獨立的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學生可以根據(jù)單元授課的特點、化學知識的整體難度來調整學習方法,從而及時參與到化學課堂當中.要將單元教學應用到高中化學教學當中,必須要保障有關單元的獨立性特點.一方面,保障化學知識被有機整合,在教學中依靠特定的教學單元幫助學生掌握化學難點與化學重點,提出對應的化學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則要保障化學單元的獨立價值.教學知識地開發(fā)、教學活動地組織都要以化學單元為基準,教師要重視化學知識與課堂之間的關系,保留化學單元的獨立價值.
當“單元”這一全新的概念出現(xiàn)在課堂上,部分教師的注意力便發(fā)生了偏移.其不再考慮化學知識與化學課堂之間的關系,而是希望借助不斷組織單元、開發(fā)單元的過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基于此,要保障教學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性關系:將不同的單元串聯(lián)起來,圍繞著化學概念、化學實驗、化學現(xiàn)象分門別類地組織化學教學活動,啟發(fā)學生的化學思維與創(chuàng)造力.教師要堅持單元教學為教材服務、為課堂服務的核心思想,合理劃分化學單元,重新設計教學目標,讓單元教學發(fā)揮出全面育人的價值.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必須形成的化學素養(yǎng),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其反映了學生的化學辨識、化學記憶、化學應用等基本能力.重視核心素養(yǎng)的開發(fā),才能全方位優(yōu)化高中化學教學活動,建立全面育人的教學新模式.整合化學單元,落實多元互動,挖掘化學素材,才能推動化學教學活動.
以“鈉及其化合物”的教學為例,配合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等化學素養(yǎng),可以將化學知識整合為特定的教學單元,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為學生提供鈉塊,要求學生觀察鈉塊的特點.在對鈉進行觀察的過程中,學生獨立搜集化學知識:鈉塊是銀白色的固體,沉在煤油中.特殊的保存方法將使學生產(chǎn)生新的疑問:鈉塊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在提出問題之后,基于核心素養(yǎng)整合化學單元,以“認識鈉——探究鈉的性質——搜集鈉的化合物”為框架,要求學生補充教學內容,豐富化學單元中的教學資源.學生通過實踐探究、化學實驗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鈉塊在空氣中會發(fā)生反應,所以必須要隔絕空氣;鈉的化合物有氯化鈉、氫氧化鈉等常見的物質.在單元教學的帶動下,教學單元中包含哪些知識、化學知識如何應用,這些問題都要依靠學生的獨立探究來進行回答.教師雖然扮演著一個“旁觀者”的角色,但自由發(fā)揮式的教學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加快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生成.
化學知識是推動單元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關鍵素材,也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有機元素.在組織化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化學知識的實用性、多元性特點開發(fā)教學板塊.一方面,保障基本的化學教學進度,讓單元教學為化學課堂服務;另一方面,開發(fā)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自主探究、歸納等方式鍛煉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重視教材,整合單元,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以“鐵及其化合物”的有關學習為例,可借助多元化學知識組織教學,啟發(fā)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以“生活中的鐵”為單元主題,開展單元教學活動:鐵是生活中的一種金屬材料,質地堅硬呈銀白色,但并非所有的鐵都滿足這一特點,搜集生活中的鐵,說明其不同性質.學生主動挖掘化學知識,從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等角度培養(yǎng)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并給出答案,如下所示:
(1)鐵銹也是一種鐵,但鐵銹呈現(xiàn)出暗紅色,而且結構比較松散,不像鐵一樣堅硬.
(2)鐵礦開采的原石中含有鐵元素,但有些原石呈淡黃色,有些原石呈紅褐色,但都能夠提取出鐵.
對于化學知識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嘗試猜想:鐵有不同的化學性質,其性質受到某個化學概念的影響,雖然都是鐵,但鐵元素的微觀性質是不同的.在挖掘化學知識的同時,學生形成了從表面看本質的優(yōu)秀素養(yǎng),化學學習經(jīng)驗被逐漸積累起來.基于單元教學實施授課,要挖掘單元中的化學知識,在提出化學學習問題的同時,鼓勵學生配合單元搜集有利于化學教學活動落實的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化學教學模式.
面對全新的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要重視學生與課程之間的關系,借此來完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教師可嘗試通過單元教學來整合化學難點,在提出教學要求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全面創(chuàng)新高中化學教學方法.以“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的有關學習為例,可配合單元教學來設計教學互動模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以特定的化學實驗為對象,引導學生探究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原理.如下列化學實驗:
在相同的條件下,氟氣與氫氣在暗處就會發(fā)生爆炸;氯氣與氫氣在光照的條件下發(fā)生爆炸;溴與氫氣要在加熱之后才會反應;對于碘蒸氣與氫氣,需要不斷升溫才能發(fā)生反應,請你思考一下,這些實驗說明了怎樣的化學原理?
以單元教學吸引學生思考,學生可以在自由討論的同時探究化學知識,進而培養(yǎng)自身的化學素養(yǎng).一些學生認為,不同的反應說明了化學反應的發(fā)生是需要能量的.但對氟氣與氫氣這一反應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極低.一些學生則會提出不同的觀點:面粉廠的面粉在接觸到火星之后會爆炸,證明反應的速度受到了影響.當區(qū)域內的所有粉塵都與火星進行反應時,才會發(fā)生爆炸.借助合理的推導過程,讓學生對上述化學實驗進行重新歸納、總結:在化學實驗當中,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如果對部分反應條件進行調整,反應速率是否會無限增加?圍繞著課程中的難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可以讓學生充分調動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加快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高中化學的組織、實施要擺脫對于理論知識的依賴,要借助單元活動、實踐探究去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創(chuàng)造力與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化學教學方法.基于單元教學理論設計單元活動,可以加快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化學學習機會.教師要正確理解化學知識與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通過化學知識點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依靠單元互動組織交流,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基.
以“乙醇與乙酸”的教學為例,針對化學知識的教學要求,可嘗試圍繞著化學知識點設計單元活動,多角度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設計單元活動之后提出化學學習任務:用不同的方法驗證乙醇與乙酸的化學性質,將其記錄下來,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學生從微觀與宏觀、反應與性質等角度展開多元化探究,不斷挖掘并應用化學知識.學生在觀察、總結的同時挖掘化學知識,對化學教學活動作出回應,如下列結論所示:
(1)用手輕輕在液體上方揮動,可以聞到液體的不同味道:乙醇有特殊的香氣,乙酸有奇怪的酸味.
(2)乙醇與乙酸有不同的化學性質,乙醇會自然揮發(fā)而乙酸是否會揮發(fā)需要驗證.
(3)乙醇和乙酸可以與不同的物質進行反應.
學生在單元教學中給出了多種結論,但結論是否正確還需要學生的進一步驗證.配合核心素養(yǎng)的引導開展單元教學,可圍繞著化學探究、實踐互動等模塊進一步挖掘化學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單元教學支撐學生探究,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開發(fā)化學知識,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從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來看,一些教師依舊沒有正確認識到化學知識與學生素質之間的矛盾問題:化學知識點極為復雜,大部分化學知識較為抽象,對于高中生來說,這樣的化學學習本身就是缺乏趣味的.一些教師將重點、難點混為一談,化學教學活動缺乏條理性,導致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得不到提升.配合單元教學,可結合課外的化學知識填充教學資源,從新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以“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教學為例,學生剛剛接觸能量的有關概念,化學思維尚未完全定型.在組織化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嘗試以化學實驗、探究活動為突破口,鍛煉學生的化學技能.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要設計能夠證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電能的化學實驗,應該選擇哪些材料?學生在思考的同時搜集化學資源,圍繞著“水果電池”“化學原電池”等關鍵詞設計化學實驗,從而總結化學學習經(jīng)驗.在實驗的過程中,結合化學公式、化學反應現(xiàn)象設計實驗活動,有助于學生從不同的維度理解化學知識.適當開發(fā)課外資源,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開發(fā),挖掘單元教學的深層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