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田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理念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也在初中階段教育發(fā)展中日益突出。而耐久跑不僅是中學體育課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更是學生在體育中考可選擇的體育考核項目,也因此受到了體育教育從業(yè)者們的廣泛關注。學生通過對耐久跑進行訓練與練習,不僅能夠有效強化身體體質(zhì),而且還能夠發(fā)展學生耐力素質(zhì),使得學生能夠具備健康體魄,以及頑強的意志力,養(yǎng)成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優(yōu)秀品質(zhì)。基于此,本文就對初中三年級中考前期耐久跑教學與訓練方法展開教學研究與分析,希望可為一線體育教師提供一些參考與幫助。
所謂耐久跑便是指中長距離跑步體育項目,在初中階段體育教學中屬于很重要的一項田徑項目活動。在傳統(tǒng)體育課堂上,教師開展耐久跑教學,大多是直接讓學生排成長隊,圍繞著操場開始跑步。由于耐久跑訓練時間長、學生體能消耗大,教學方式也是統(tǒng)一的繞圈跑,練習方法也是十分地單一,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對此產(chǎn)生了一定的害怕和厭倦情緒,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在體育耐久跑中的訓練效果。因此,在傳統(tǒng)體育耐久跑教學基礎上增添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制定更為個性化的教學形式,才會提高耐久跑訓練教學效果。
1 加強基本動作的練習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生理發(fā)育關鍵時期,這個時間段學生心肺功能通常并未完全發(fā)育成熟,這也導致許多學生在進行無氧運動過程中,由于自身代謝供應能力較差,導致學生在進行耐力的練習之上,很大程度受到了身體所限,對于速度耐力項目的適應能力比較差。因此,在學生展開耐久跑教學之前,教師一定要將鍛煉的方法、要求以及目的等相關內(nèi)容告知學生,使學生能夠跟隨著教師的指引充滿信心的參加鍛煉。而在初中所開設的體育耐久跑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基本動作過程中,掌握基本動作之間的聯(lián)系,盡量保證動作的輕松大方。在耐久跑的規(guī)范性演習中,教師也需要指出上肢前傾,步幅有力且平均,且要以正確的姿勢做到前不離手,后不離肘,幫助學生糾正并規(guī)范耐久跑的正確姿勢,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耐久跑時的速度。
不僅如此,教師若想要以更為輕松自然的教學形式來幫助學生提高對于耐久跑,持久性鍛煉的自信心,使得學生能夠在自己合理的體力安排之下,勻速完成長距離的跑步,那么教師就需要鼓勵學生學會合理的分析自身的經(jīng)歷為多少,并結(jié)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體力的分配。假使有許多學生在進行第一次耐久跑測試時,由于自身無法合理調(diào)節(jié)呼吸,或是感到肌肉酸軟,而出現(xiàn)了跑步完全程的情況,若是教師不及時給予學生以疏導,那么將很容易導致學生形成畏難的心理。因此,體育教師需要抓住學生容易出現(xiàn)跑不完全程的現(xiàn)象,選擇一種不僅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對耐久跑挑戰(zhàn)的興趣,而且能夠達到訓練學生耐久跑目的的項目。
比如,有的教師會帶領學生進行排球游戲,首先讓一部分學生圍成圈,另一部分學生則在所圍成的圈中,圍成圈的學生用排球向圈內(nèi)的學生投去,而被排球砸中的學生要出來參與到戰(zhàn)斗之中,共同用排球擊打仍然在圈內(nèi)的學生,這樣小范圍的快速運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體驗游戲過程中,將全身心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如何躲避排球,更是能夠利用激起學生的勝負欲來讓學生為了贏得比賽,而忘記自己在運動中的疲累。這種游戲不僅能有效地提升學生耐力素質(zhì),還能夠高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身體最大潛能,使學生在不斷地提升自我身體素質(zhì)中,增強自身耐久跑能力。
2 掌握耐久跑技能,優(yōu)化體力分配
耐久跑于學生而言是一個“長期戰(zhàn)”,大部分學生完成800米或是1000米耐久跑需要四分鐘到五分鐘的時間。因此,若是想要讓學生在這短短的時間之內(nèi)爆發(fā)出自身的能力,那么首先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跑步姿勢。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跑步姿勢大多數(shù)是隨心而定,這也導致許多學生在跑步過程中出現(xiàn)“坐著跑”“腳后跟跑”的情況。這種錯誤的跑步姿勢,不僅容易讓學生因為用力錯誤而減慢跑步速度,更是容易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因為崴腳等情況出現(xiàn),而造成不必要的受傷情況。所以,體育教師需要明確的告訴學生,在進行跑步過程中,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保證自己的前腳掌先落地,或者全腳掌落地,然后以最短的時間內(nèi)過渡到前腳掌支撐的方式,切不可后腳跟先落地,并為學生示范,讓學生注意到,若是用錯誤的跑步方式進行耐久跑的話,會因為姿勢錯誤出現(xiàn)怎樣的情況,并加強學生的警惕心。
同時,教師也需要根據(jù)觀察學校操場的情況,引導學生首先通過自己的體會來感受,再進行直道跑與彎道跑之間的區(qū)別,并為學生提出不同的賽道跑步要求:只有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跑道中合理的優(yōu)化自身對于體力的分配情況,才能夠讓學生在合理限制不同階段的速度過程中,來幫助學生增強整體速度。
例如,有許多學生在起步過程中跑的非???,讓教師一度認為這些學生可以合理分配自己的體力,以最終沖過終點線并取得良好成績收尾,但是到了最后一程,卻出現(xiàn)了跑不動的現(xiàn)象。這時體育教師要迅速反應過來,通過指導學生避免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讓學生懂得合理地通過勻速跑的形式來調(diào)節(jié)自身的呼吸情況,但是這也讓許多學生感到不解,如何在無氧運動過程中,使得自身的跑步節(jié)奏和呼吸進行配合呢。這是教師順勢開展跑步節(jié)奏與呼吸配合的教學時,首先需要教導學生認真規(guī)劃,并多次練習自己每邁出一步所跑的長度,以及邁步的頻率,都需要合理制定,切不可一味的依靠大步子的奔跑來提高跑步的效率,小步子的頻率若是比較快,同樣也能夠提起耐久跑的速度。只有讓學生懂得,不論怎樣的跑,只要步伐正確,步子平緩,那么便能夠更好地通過調(diào)節(jié)身體來讓呼吸變得均勻,節(jié)奏變得規(guī)律,使學生在耐久跑過程中不再出現(xiàn)口干舌燥、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
3 適當放松,保證體力恢復
耐久跑的運動時間長,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有著非常大的身體負荷,這也給學生造成了嚴重的疲勞。因此,在帶領學生完成耐力跑之后,還需要通過適當?shù)恼n后整理活動,來幫助學生適當?shù)倪M行身體放松,快速恢復身體機能。由于傳統(tǒng)的課后整理活動,往往都是由體育教師通過帶領學生一起進行一些肌肉放松練習,但是,由于學生才剛進行完劇烈的無氧運動,氣息無法快速調(diào)整過來,因此這種情況下在讓學生進行肌肉放松練習,不僅不能夠使得學生快速恢復狀態(tài),更是由于因為難以讓學生的神經(jīng)盡快恢復回安靜狀態(tài),而使學生更加疲累,這樣甚至會讓學生由于難以調(diào)整自身狀態(tài),導致對接下來的項目教學時由于態(tài)度消極而造成學習效率不高的情況。
因此,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調(diào)整自身狀態(tài)來面對體育中考,教師在進行耐久跑的教學當中,需要采取正確而又有效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肌肉放松,以保證學生體力的恢復。教師可以通過采取注意力轉(zhuǎn)移的方式,如通過小游戲、聽輕音樂,以及反應力練習等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的注意力由原來因為進行完耐久跑后的痛苦之中,轉(zhuǎn)移到輕松而又愉快的教學情境中,進而實現(xiàn)適當放松的目的。再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意念放松法,讓學生通過用自身的意識來向大腦傳遞自己想要進行全身放松的指導,隨后結(jié)合當下安靜、自然、毫無雜念的環(huán)境來使得大腦皮質(zhì)細胞的疲勞逐漸消除,讓學生由高度緊繃的肌肉狀態(tài)得到適當?shù)姆潘伞?/p>
4 加強教學手段的改進,提高教學質(zhì)量
由于耐久跑在展開訓練時,無疑是讓學生單一地進行奔跑,讓學生不斷地通過練習耐力來提高耐久跑的成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枯燥而乏味的,再加上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時期。因此,教師若是僅僅依靠單一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耐久跑的訓練,勢必會使得初中生在反復機械式的訓練中感到厭倦,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降低課堂教學質(zhì)量。因此,作為體育教師,對于幫助學生在中考中耐久跑這一項目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就需要對教學時的訓練方法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結(jié)合學生當下的個性特點,找出最適合他們且最受他們所追捧的訓練方法。
例如,以往體育教師在進行耐久跑的反應力訓練時,都是讓學生在所熟悉的操場上進行繞圈跑的訓練形式,因此學生對于場地而言并沒有任何的新鮮感,而這時教師便可以在訓練的路徑上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圍繞著學校中其他的建筑物進行折返跑、穿插跑。教師可以選取幾個學校中具有特色的、且有一定路徑長度的建筑物來作為打卡地點,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快速計算以怎樣的路徑,才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內(nèi),將所有的打卡地點打卡完畢,并回到教師指定的終點位置。這時學生興致高昂,也會帶著一些小聰明,去開始在教師所設置的游戲任務中進行耐久跑的訓練,使得學生在專注游戲中,將耐久跑所帶來的身體上的痛苦轉(zhuǎn)移,進而使他們忘記訓練的累和煩。利用初中生好比拼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枯燥乏味的訓練氣氛,使得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融入到課堂之中。
不僅如此,耐久跑的練習也并不一定必須要以跑步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體育能力,通過運用一些其他的體育項目來進行代替練習,同樣也能夠達到耐久跑練習所要求的效果,例如通過跳繩、健美操。打籃球、踢足球等形式,但是這些項目的開展也并不能完全替代耐久跑所需要的學生的身體調(diào)節(jié)能力,只是教師可以通過在耐久跑訓練中加入這些活動元素,來幫助學生在訓練時的訓練活動得以更為豐富,使得學生對體育鍛煉興趣更加濃厚。若是校方有條件為學生改變當下的訓練場地,以幫助學生進行如爬樓梯或是爬山訓練來讓學生通過訓練這些有價值的有氧運動,也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自身耐力素質(zhì)。
5 合理安排練習內(nèi)容,避免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
初中三年級階段的學生平日里學習較為繁忙,在進行體育訓練以面對體育中考時,由于許多學生因熬夜或是學習壓力太大,導致自身的精神狀態(tài)并不好。因此,體育教師在開展耐久跑這種無氧運動之前,首先需要對班級當中各個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適應耐久跑的訓練。耐久跑訓練是一項無氧性運動極強的體育項目,而每個人對于承受無氧運動訓練的強度同樣也是不同的。因此,體育教師一定要與各班班主任及時做好教學溝通。因為體育運動中難免出現(xiàn)受傷的情況,教師要對學生的身體情況負責。同時,教師也需要根據(jù)場地和天氣情況來制定合理的耐久跑訓練計劃,以做到有備無患。而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一下具體的教學要求來制定相關教學計劃:
第一類、教師首先需要根據(jù)學生在進行中考前的體檢來,對一些有著心臟病,呼吸道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學生進行排查。這一類學生并不能夠參與到耐久跑訓練中,雖然這些學生在進行體測之前,同樣也會跟著班集體進行耐久跑訓練,但是,由于以往的體育課程較少,耐久跑訓練的次數(shù)也不多,許多學生身體中所隱藏的隱患并未完全體現(xiàn)出來。但是體育中考前夕,教師們會加大對于體育耐久跑的教學力度,密集的無氧運動會讓這些存在學生身體隱患的病狀爆發(fā)出來。所以教師不應該讓這些學生進行耐久跑訓練,但是同樣也可以為學生安排一些較為輕松的體育項目來鍛煉身體。
第二類、對于在展開耐久跑訓練中因感染風寒或是腸胃炎等學生,教師應當適量的減輕或是取消該類學生的訓練,避免學生在進行耐久跑訓練時的病情加重,造成不良的后果。輕則會影響學生其他的課程學習,重則會導致學生因疾病影響,遂至體育正式中考時,由于精神狀態(tài)不佳,得到了差強人意的成績。同時,教師也需要在每次開展耐久跑教學之前,通過以班級為單位向?qū)W生詢問是否有身體不適的情況,以避免有些學生因為不敢向教師坦白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強行訓練,最終出現(xiàn)造成身體損傷。
第三類、為了盡量的避免學生在進行耐久跑訓練中受傷時,不能得到及時的醫(yī)治,體育教師同樣也需要在訓練場地配備一些醫(yī)用工具箱,若是學生出現(xiàn)摔倒或是暈倒的狀況,也能夠及時的進行處理。而教師同樣也應當具備能夠處理這些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以做到遇事不慌、處事不亂。
6 總結(jié)
根據(jù)上述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得出,中學階段的體育耐久跑是一項需要學生持之以恒進行鍛煉的體育項目。盡管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未起到全面而又良好的教學作用,但是作為體育教師,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在體育中考中獲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也需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上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以正確的引導來幫助學生選擇更為適合自己練習的耐久跑內(nèi)容,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海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