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翰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微課”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高中語文教學,通過進一步推廣“微課”,對于我國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大有裨益。
由于“微課”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是微視頻,而且大多數(shù)微視頻短小精悍,所以對學生理解有很大的幫助,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同時,線上教學是“微課”的主要方式,這從根本上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制約,能夠更好地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確保學生可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有效地彌補學生在想象力方面的不足,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知識。
在傳統(tǒng)高中語文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主要是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進行互動,除此之外很少有機會能夠增進雙方的情感互動。而通過有效地應用“微課”,一方面能保證學生在課堂中有更高的參與度,另一方面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通過“微課”教學,既可以節(jié)約時間,教師也能幫助學生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與困惑。
針對教材中的經(jīng)典名著,教師可以借助于“微課”這一輔助性教學手段,利用好課前階段,引導學生利用微視頻展開自主預習,將經(jīng)典名著中的人物關系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消除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困惑,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例如,在教學《雷雨》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于“微課”平臺,結合自己的學習能力,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通過在線觀看的方式,對相關教學資源進行學習與了解,包括相關背景資料、作者生平、《雷雨》視頻片段等。然后讓學生立足于教材內(nèi)容,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通過畫圖的方式,將文章中不同人物之間的糾葛關系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通過教師的適當指導,幫助學生高效地完成對語文知識的探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良好的開始意味著成功了一半。課堂導入的優(yōu)劣,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決定性因素,能夠為課堂教學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而有效應用“微課”是增強課堂導入成效的有力推手,有助于實現(xiàn)良好的課堂導入。
例如,在教學《荊軻刺秦王》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相關影視片段來完成。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生能夠對荊軻的形象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初步了解到這是一個有勇有謀、視死如歸的英雄,并對接下來學習的文章內(nèi)容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通過觀看這段視頻片段,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這段歷史,深刻體會到荊軻不畏強暴的個人精神。因此,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大致地了解即將要學習的語文知識,有助于增強課堂導入的成效,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做好鋪墊。
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構建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行充分調(diào)動。在備課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多制作一些精致的“微課”視頻,營造愉悅、寬松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輕松地學習語文,更深入地理解這些知識,為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構建相關情境,具體來講,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荷塘景色,并整合到一起制作成動畫圖片,同時以“荷塘月色”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完成“微課”視頻的制作,為學生構建一個貼近于文章內(nèi)容的情境。然后設置引導性問題:“作者筆下的荷塘是怎樣的?”引發(fā)學生積極動腦思考,也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為教學成效的增強打下基礎。基于“微課”教學來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更快速地理解文章的意境與情感,增強學生理解能力,有助于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借助“微課”開展高中語文教學,可以將語文知識條理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從而更好地突出重點知識,并針對性地突破重點知識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作“微課”課件,將需要學生學習與掌握的知識點通過鏈接的方式清晰地羅列出來,然后結合學生實際的掌握程度,展開針對性、詳細地講解,從而引導學生展開系統(tǒng)地學習。通過這樣的“微課”教學方式,有助于顯著地增強語文教學效果,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
例如,在教學《老人與海》時,考慮到這篇文章篇幅較長,要求學生學習與掌握的知識點較多,所以,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課件,將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單獨列出來,同時用不一樣的顏色標注出來,然后為學生進行逐個詳細地講解,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老人情感發(fā)生的變化,進而對文章脈絡進行更好地把握。應用“微課”講解文章內(nèi)容,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文章框架,了解寫作特色,深刻地感悟文章蘊含的人文情懷,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微課”不僅可以應用于課堂導入、預習等環(huán)節(jié),還可以用來對教學內(nèi)容的進一步拓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課”視頻,豐富與拓展文學知識,一方面幫助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教學內(nèi)容,另一方面深入地理解文學知識,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逐步提升。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通過閱讀與學習教材內(nèi)容,學生能夠了解到文章中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情,主要包括敏感細心的林黛玉、純真多情的賈寶玉、平易近人的賈母等,同時能夠通過一些細致描寫,深深體會到賈府的繁榮景象。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紅樓夢》的知識,教師可以截取電視欄目百家講壇中的《揭秘紅樓夢》這一視頻片段,通過視頻的方式,將《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背景、前因后果展示出來。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生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紅樓夢》這一文學作品,另一方面還能更好地感受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文學知識。因此,通過合理應用“微課”,能夠讓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更深入地理解,進一步拓展教學內(nèi)容,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
綜合而言,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基礎性學科之一,其所具有的教育價值是不可替代的,對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起著促進作用,同時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產(chǎn)生著十分深遠的影響?!拔⒄n”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助于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等,教師在應用過程中,應該堅持主體性原則、合理性原則、體驗性原則,可以從“微課”預習、課堂導入、教學情境、突破重點知識、拓展教學內(nèi)容等方面入手,將“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與價值最大限度發(fā)揮出來,加強對“微課”教學的了解與探索,致力于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