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萍
[摘要] 慧導之品是班主任適應時代發(fā)展、行業(yè)創(chuàng)新、專業(yè)升級、整體發(fā)展的核心品質(zhì)。班主任修煉慧導之品,一方面要修德行,積淀慧導定力;另一方面要重育人,創(chuàng)生慧導方式。以自身優(yōu)勢的“慧導”,成就學生持久的“慧學”。
[關鍵詞] 慧導;班主任;育人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學生因其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更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志趣追求。因此,對于不同學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用同一種方法去教育。
教育從本質(zhì)上說,是引領心靈成長的學問。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不僅應具備豐富的學識,更應該擁有育人處世的智慧,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導與幫助。在面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時,教師應以情相待,智慧引導,在嚴愛相濟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從而達到育人實效。
一、明內(nèi)涵,體悟慧導要義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其中,“傳道”是首位。一個老師,如果只知道“授業(yè)”“解惑”而不“傳道”,不能說這個老師是完全稱職的,充其量只能是“經(jīng)師”“句讀之師”,而非“人師”。育人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領,離開了育人,班主任工作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英國教育家洛克把教育理解為“四件事情”,即“德行、智慧、禮儀、學問”,他認為智慧最為重要,因為智慧能讓人更好地處理事物。在班主任育人工作中,充滿智慧的話語能夠更有效地打動學生的內(nèi)心,喚醒學生的向善之源,達到育人效果。因此,修煉慧導之品,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是班主任專業(yè)化的實施要領和目標追求。
在“慧導”一詞中,“慧”即智慧,指能靈活、正確地理解事物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包含引導、教導、因勢利導等含義。慧導品質(zhì)主要是指班主任通過長期的學習與積淀,讓自己既有做人做事的智慧,又有能夠通過言傳身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智慧。班主任修煉慧導之品,能夠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特點,給予不同方式的智慧教導。慧導之品是履行核心職能中的實踐智慧、有效支撐班級特色高質(zhì)量創(chuàng)建的品質(zhì)體現(xiàn)。
慧導之品表現(xiàn)為教育的一種自由、和諧、開放和創(chuàng)造的狀態(tài),表現(xiàn)為真正意義上尊重生命、關注個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是班主任適應時代發(fā)展、行業(yè)創(chuàng)新、專業(yè)升級、整體發(fā)展的核心品質(zhì)。
二、修德行,積淀慧導定力
正所謂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教師要注重德才兼?zhèn)?,不僅要授學生“謀事之才”,更要傳學生“立世之德”,而教師豐富的學識與充滿魅力的人格力量是有效育人的重要條件。同時,班主任要注重修煉實踐智慧素養(yǎng)。在充分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挖掘自身的優(yōu)勢,尋找不足之處。在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中,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公正的判斷力、藝術的疏導力、良好的共情力等方面的智慧張力,充分彰顯班主任立德樹人慧導品質(zhì)的角色價值。
1.在善學善思中提升
知識重于財富,智慧重于知識。說起知識和智慧的關系,可以認為,知識是智慧生成的基礎,智慧則是靈活運用知識解決教育中實際問題的體現(xiàn)。智慧育人要求班主任要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積極思考,學會運用新知識來解決問題和處理矛盾,在立德樹人中產(chǎn)生更為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卑嘀魅卧诩橙≈R、豐富內(nèi)在涵養(yǎng)的同時,也應注重自身智慧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面對教育的復雜現(xiàn)實、異彩紛呈的教育現(xiàn)象和個性鮮明的學生,育人工作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用心觀察、友善交流、仔細研判、耐心疏導,讓學生在春風化雨中虛心接受,獲得更好的成長。當然,對于教育者而言,這是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慧導品質(zhì)的修煉,要求班主任在知識積累中,留意學生的點滴,在學習與思考中促進自我智慧素養(yǎng)的提升。深度思考本質(zhì)上是不斷逼近教育問題的思考,班主任在一次次的自我追問與深度思考中,越來越接近對智慧育人的理解,找到智慧教導的實現(xiàn)方向。
2.在經(jīng)驗積累中成長
相信每一位班主任或多或少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或是經(jīng)歷失敗的教訓,這都是班主任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財富。班主任育人智慧的積累與提高正是來源于對成功與失敗過程的反思。反思可以使班主任超越懵懂走向成熟。反思可以使經(jīng)驗不斷積累,實現(xiàn)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即由經(jīng)驗積累到智慧的升華。對班主任育人過程進行反思,是班主任修煉慧導品質(zhì)的有效方法之一。
對于年輕班主任而言,一開始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思路經(jīng)常會被“帶”著走,教育方式更多以說教為主,育人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針對現(xiàn)狀,一些教師會采用寫日記等方式,將班主任育人經(jīng)歷記錄下來。通過每日對事件的回顧與反思,總結出自己的優(yōu)勢之處,也正視自己的不足,并積極尋求方法進行改進。及時反思像是一面鏡子,幫助班主任看到自己的長處,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通過長期對自我的剖析,積累育人經(jīng)驗,班主任處理問題也會越來越具有智慧性與藝術性。
三、重育人,創(chuàng)生慧導方式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卻能雕刻學生的心靈。育人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育人工作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想法,以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進行。因此,慧導不僅應在方式方法上尋求創(chuàng)新,還應探究學生樂于接受背后的東西。
1.構建和諧師生觀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過遠則有生疏之感,過近則生戲謔之憂。班主任慧導品質(zhì)的修煉前提在于積極建構和諧的師生觀。班主任要深入地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在和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探尋恰當?shù)木嚯x,形成良性的師生關系,促進智慧教導的有效實現(xiàn)。
(1)深入了解學生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學生的成長背景不同,造就其性格特點的不同。深入了解學生是構建和諧師生觀的第一步,只有對學生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在解決教育問題中及時找準方法,對癥下藥。
了解學生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見的可以通過家訪、日常交流等,有時還需要同時運用多種方式才能對學生有更準確的把握。班主任在與學生的相處中,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知曉其興趣所在,做到心中有數(shù)。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充分理解學生,才會更多地從學生角度體驗和思考,讓智慧教導落到實處。
(2)尊重學生的想法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需要班主任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的想法、盡可能地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如果遇到師生之間出現(xiàn)分歧的情況,班主任也應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客觀評價學生,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
班主任還需對學生進行有必要的人文關懷。主動參與學生的校園活動,關心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使學生對其產(chǎn)生信賴,進而愿意將內(nèi)心的想法分享出來。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親近學生,用真摯的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正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獲得尊重,才會對教師信服,并敞開心扉向教師傾訴,教師也才有可能對癥下藥,啟發(fā)并開導學生。
(3)平等對待學生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既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更希望教師能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如果教師過分關注部分學生,則會對被忽視的學生造成無形的傷害。長此以往,也會降低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威信,影響教育教學。
教師在學生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師無意中的一句話,可能會讓學生的心中泛起波瀾。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者,更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這里的平等要求班主任既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也要包容學生的不足之處。學生的發(fā)展不是一成不變的,犯錯誤于他們而言是生命成長的必然過程。相信班主任只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用真情啟迪心靈,定能打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2.增強溝通技巧
學生的認知水平不高,心理狀態(tài)不夠穩(wěn)定。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學生,內(nèi)心比較敏感,容易因外界刺激或內(nèi)心的消極情緒做出不理智的行為,班主任需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在溝通時抓住學生的想法,增強溝通技巧,提高溝通效果,實現(xiàn)“雙主體”育人關系。
(1)做一名合格的傾聽者
清晰的溝通始于積極地傾聽。班主任不是純粹的說教者,而應成為一名合格的傾聽者。在教育教學中,如果班主任只專注于陳述所謂的教育道理,而沒有傾聽或回應學生的想法,則達不到育人的真正效果。智慧教導,要求班主任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被關懷。
(2)以同理心溝通開啟心扉
能夠理解周圍人的感受是有效溝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理心意味著理解他人的感受并與之建立聯(lián)系。當班主任擁有了同理心,就能在溝通中更快地與學生建立起融洽的關系。學生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導,讓育人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實現(xiàn)。
(3)用肢體語言傳遞溫暖
除了口頭表達之外,有效的溝通還依賴于非語言線索。肢體語言有時候能夠代替口頭語言,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當學生情緒波動較大時,一個擁抱、一個鼓勵的眼神,能夠給予學生溫暖,讓學生在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中接受教師的建議。
3.把握教育時機
班主任慧導方式的創(chuàng)生,還在于懂得如何抓住教育的最佳時機,精準把握教育的火候,并能夠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轉化工作。
(1)及時鼓勵,適時引導
對于班級里的“后進生”,班主任往往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育人效果有時并不理想。對此,班主任要抓準時機,在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前提下,結合具體情境,能動地應對教育教學問題。面對“后進生”,當其取得進步時,我們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在溝通交流中,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同時再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往往會對班主任“言聽計從”,即使是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學生也會欣然接受。
(2)冷靜看待,科學引導
面對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班主任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迅速而準確的判斷力、審時度勢的變通力,及時抓住教育的契機。有些班主任在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時,會立即將學生找來大加訓斥。其實,這樣做非但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有時還會適得其反,徒增學生的逆反心理。
班主任不妨進行“冷處理”,給學生留一些自我反省和改正的時機,并適時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若是能有所改觀,我們應該及時表揚;若是改進不明顯,再進行溝通交流,起到亡羊補牢的效果。面對學生的某些不良行為,班主任要以冷靜的眼光看待,以科學的方法處理,用自己的睿智巧妙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被蹖е芬蟀嘀魅我源笠曇?、大智慧、大謀略,引導學生知識學習與品德養(yǎng)成。以平和的心態(tài)和智慧的方式,不露痕跡地進行心理引導,促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獲得積極的體悟,從而以自身優(yōu)勢的“慧導”,成就學生持久的“慧學”,實現(xiàn)真正的立德樹人。
[參考文獻]
[1]陳步君.個別化教育:彰顯班主任的教育智慧[J].思想理論教育,2013(04).
[2]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講話[J].人民教育,2014(19).
[3]辜偉節(jié).高品質(zhì)育人:卓越追求班主任的修煉境界[J].中小學班主任,2021(10).
[4]田慧生.時代呼喚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師[J].教育研究,2005(02).
[5]楊連山.教育智慧——班主任專業(yè)化的理想境界[J].天津教育,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