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臨平第一小學409班 胡靜雯
指導老師 李平平
從幼兒園開始,我就和哥哥姐姐們一樣,背著書包,在各種興趣班之間來回奔波。無論刮風下雨,從不間斷。每天放學后,如果我沒在興趣班的教室里,那一定是在去興趣班的路上。我從不敢說苦,也不敢抱怨累,因為媽媽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送我去興趣班。
我曾小心翼翼地問:“媽媽,我為什么要上興趣班呀?不上不可以嗎?”媽媽嚴肅地回答:“上興趣班是為了讓你不輸在起跑線上,是為了讓你以后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你說要不要上興趣班?”“當……當然要上,我……我只是隨便問問而已!”我不能讓媽媽失望。聽我說完,媽媽向我投來欣慰、贊許的目光。
我繼續(xù)著夜以繼日的興趣班之路。感覺到累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爺爺奶奶。他們小時候因為家里窮上不起學,認識的字不多,所以生活中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他們每次看到我的書時,都會露出羨慕的目光。一想到這兒,我就不覺得讀書苦了。
國家去年開始實行“雙減”政策,取消課外輔導,減少課后作業(yè),增加睡眠時間……同學們聽后大多都歡呼雀躍,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我看到了媽媽失望、焦慮的表情。我知道媽媽在害怕什么,也懂得媽媽為什么焦慮。我知道,任何安慰的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要想消除媽媽的顧慮,就要用行動證明。
“雙減”政策實行后,我沒有像別的孩子一樣放飛自我,而是像之前一樣,課前認真預習,上課集中注意力聽講,下課后仔細整理課堂筆記。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終于迎來了“雙減”后的第一次考試。
結(jié)果,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媽媽看到我的成績后,如釋重負,喜上眉梢,露出久違的笑容。她看到我如此努力,如此自律,也開始允許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終于,我也像別的孩子一樣,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小區(qū)里有了我快樂的身影,名山大川留下我堅實的足跡,田野山間回蕩著我嘹亮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