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軍
通過賞析《水滸傳》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從中汲取民族智慧,并試著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在指導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時堅持了以下教學原則。
在指導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時,教師要注意體現(xiàn)出整體性和規(guī)?;Uw性指的是不僅要讓學生閱讀書本正文中的文字,還要引導他們閱讀封面、扉頁、目錄、標題等部分內(nèi)容,試著挖掘出其他的信息。規(guī)模化指的是不僅要讓學生精雕細琢某些文學片段,還要讓他們學會閱讀鴻篇巨制。
如在教學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后,引導學生閱讀《水滸傳》整本書,讓學生閱讀目錄,找出課文涉及的篇章在文章的哪個部分;然后再閱讀目錄,找出該篇章前后還有哪些地方談到了林沖。除了談到林沖以外,在目錄中還提到了哪些其他的英雄人物,他們和林沖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作者如何將這么多的英雄人物融合在一本書中,合理安排先后順序的。這樣的引導就將整體性融入了進來,學生開始關(guān)注作品的目錄、標題、頁碼等方面的信息,為了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他們還會閱讀前言、后記等其他的內(nèi)容。同時,學生的閱讀也不會僅僅局限于《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篇文章,他們會逐步深入探究林沖處于怎樣的時代,他結(jié)識了哪些人,因為什么原因而上梁山,梁山好漢和林沖有什么異同點。這樣,學生的閱讀自然就具有了規(guī)模性。
整體性與規(guī)模化要整合起來,如果學生能整體、全面地閱讀文本的每一個部分,那么他們的視野必然會更寬闊,閱讀也會更具有規(guī)模性,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整本書閱讀教學要體現(xiàn)出讀法的引領性和示范性,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并舉一反三,運用到閱讀其他作品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泛讀、選讀、復讀等方法完成整本書閱讀,提升閱讀效果。
筆者給學生展示了四大名著和《水滸考論集》等相關(guān)的學術(shù)著作,并設定各種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結(jié)合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解讀方法?!凹僭O你并不知道四大名著的內(nèi)容是什么,如果你要選擇一本體現(xiàn)宋朝市民生活,展現(xiàn)俠義精神的書籍閱讀,你該如何做?”該問題引入了泛讀方法,學生可以通過瀏覽目錄的方法了解書本的大致內(nèi)容,從而定位《水滸傳》,自主閱讀。“在學習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后,你想閱讀其他和林沖有關(guān)的篇章,你該如何做?”此時指導學生運用選讀法,參考閱讀目標尋找重要內(nèi)容,做好閱讀筆記?!霸陂喿x后,如果有些問題需要深入探討,你該如何做?”學生要運用復讀法,全文連貫思考,整理此前的閱讀筆記,試著解決問題。此外,筆者還引導學生思考閱讀《水滸傳》這樣的長篇小說和閱讀《水滸考論集》這樣的學術(shù)著作,采用的閱讀方法有什么不同。學生認識到閱讀小說重點在了解故事情節(jié),讀懂主題思想,而閱讀論著,則要理解作者的學術(shù)觀點,思考對自己有什么啟發(fā)。
很多學生只知道從頭讀到底,并不知道如何正確、有效地閱讀整本書,教師要采用引領、示范的方式,讓他們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認識到不同類型的書籍讀法有差別,在閱讀時要恰當選擇。
在指導學生整本書閱讀時,教師要注意體現(xiàn)出反復性與自主化,讓學生真正掌握文本的精髓。整本書篇幅較大,學生很難一次性掌握全部內(nèi)容,這樣就需要反復閱讀,搞清楚其中的問題。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避免直接灌輸知識,而要讓他們通過探討、自主感悟等方式提升理解能力。
《水滸傳》的篇幅較長,學生需要長期自主閱讀,才能完成整本書閱讀的任務。筆者結(jié)合反復性和自主化的原則,設計了若干學習任務,貫穿學生整個閱讀過程。任務一:要求學生設計閱讀計劃,包括一周閱讀幾天,每天閱讀多長時間,閱讀多少內(nèi)容,采用哪些閱讀方法等。筆者提供了自讀批注法、思維導圖法等各種不同的閱讀方法,供學生自由選擇。任務二:要求學生在一段時間的閱讀后圍繞感到困擾的部分反復閱讀,如有學生對林沖的行為感到困擾,不明白一個老實人為何最后會走上造反的道路,就可以再次找出相關(guān)的段落,反復閱讀,試著和同伴探討,解決問題。任務三:要求學生在完成整本書閱讀后總結(jié)閱讀經(jīng)驗,在后續(xù)閱讀其他書籍的時候也設定計劃、反復思考、探討總結(jié)。通過這樣一系列引導,學生對于整本書閱讀的流程有了深刻了解。
宏觀性與抽象化也是整本書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宏觀性要求學生有全局觀,從橫向角度,要從書本全篇的視角來理解整本書,從縱向看,要跳出書本的敘事平面,從社會、歷史等角度入手看待整本書。抽象化是說不要單純地理解書本中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而要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抽象出一些道理,輔助閱讀其他的作品。
如在閱讀《水滸傳》時,學生要試著從橫向、縱向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在橫向宏觀視角下,要縱觀水滸英雄的行為,既要看到他們上梁山造反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要認識到后續(xù)他們詔安的行為,也是事態(tài)發(fā)展下的合理選擇,這樣就易于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在縱向宏觀視角下,學生要將林沖等人的行為作為切入點,思考作者如何通過具體人物體現(xiàn)出時代性,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尋找宋朝的史料,看看歷史書中如何描寫宋朝的農(nóng)民起義,有怎樣的評價。在抽象解讀中,可以通過分析林沖從隱忍到爆發(fā)的行為,并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如思考在公司管理中,如何既能給被管理者一定的壓力,又能避免壓力過大,這樣的解讀就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宏觀視角閱讀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具有整體性,能看到作品內(nèi)部聯(lián)系,并了解作品和社會之間的關(guān)系。抽象方法閱讀分析能讓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從閱讀中得到啟迪,對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整本書閱讀教學要注意感悟性和體驗化的教學原則。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深刻感悟,體會作品的深刻寓意,感受作品的美。同時,學生還要試著質(zhì)疑作品,提出個性化的觀點。在體驗化的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角色扮演、辯論交流等活動中,讓他們喚醒內(nèi)心體驗。
以林沖為例,學生可以先通過自主感悟,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交流整體感受。如有學生認為:“從表面看,林沖性格懦弱、隱忍,這只是因為沒有積累到頂點,一旦積累得超過他能忍受的范圍,他依然會爆發(fā)?!睂W生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情節(jié)演繹出來,并用細節(jié)描寫的方式展現(xiàn)林沖的心理活動,體現(xiàn)他的內(nèi)心感受。在有了深入感觸后,再圍繞某些問題進行辯論。如有學生認為林沖的性格具有矛盾性,安分守己和嫉惡如仇同時存在,但是也有同學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這不是一種矛盾,而是情感具有層次性,在事情還沒有超出他能承受的范圍時,他表現(xiàn)為循規(guī)蹈矩、逆來順受,一旦超過了這個范圍,他就會顯得嫉惡如仇。
注重整體感知,激發(fā)學生情感,讓他們試著用多種方式自我品味,挖掘作品深層次的意蘊。注重體驗,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獲得個性化感受,在交流探討中碰撞思維。
在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時,要遵循恰當教學原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他們獲得未知知識,得到審美感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態(tài)度,掌握閱讀方法,從而全面提升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