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梁憐恤
(鞍山師范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7)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zhàn)略全局的高度,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概括其核心要義為“十一個堅持”: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統(tǒng)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堅持建設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法治工作隊伍;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1]。全體公民應該認真學習和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要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自覺用于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開創(chuàng)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青少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充分發(fā)揮思政課在大中小學立德樹人方面的獨特功能,全面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堂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不斷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yǎng),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要求的法治觀念與個人道德觀念相結合,以良法善治傳導正確的價值導向,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
青少年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力量,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希望。在大中小學思政課堂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通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主渠道,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可以切實加深青少年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提升他們掌握必備的法治知識和法治實踐的能力,從而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識,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大中小學思政課堂加強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斷提升青少年對當前中國法治建設進程及依法治國方略的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法治意識和政治意識,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為法治中國的擁護者、推動者和建設者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和能力準備,最大限度地提高未來社會公民的法治意識。
新時代倡導的“法治”體現(xiàn)的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法治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制度保障。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法治教育有效融合,有助于不斷提升新時代公民的法治素養(yǎng)。特別是要重視引導青少年自覺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身行為規(guī)范的基本遵循,幫助他們更深層次、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社會法治建設的現(xiàn)狀與客觀需求,引導青少年從內心自覺地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準則,引導他們將法治意識自覺地轉化為法治行動,不斷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新局面。
全面建設法治中國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經之途。中國夢與法治中國的建設是內在統(tǒng)一的,中國夢內含對法治中國的具體要求,法治中國的推進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保駕護航。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直接關系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進程以及中國夢的最終實現(xiàn)。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堂是新時代賦予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傳播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有助于熏陶和培育廣大青少年養(yǎng)成現(xiàn)代民主法治生活所必備的法治知識素養(yǎng)和法治綜合能力,營造人人學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從根本上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進程,助力早日實現(xiàn)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大背景下,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堂是必然要求。科學推進大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化,必須遵循各學段學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征,遵循人的思想道德發(fā)展規(guī)律,制定符合各學段法治培育的目標,形成適合各學段需要的法治培育內容,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各學段特點的法治培育方法[3]。每一學段要守好自己的渠、種好自己的田,更要加強各學段之間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銜接上升,真正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堂,切實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增強他們尊法學法守法愛法的實踐能力。
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思政課堂的課程目標制定必須針對各個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發(fā)展要求。雖然不同學段的階段目標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最終目標都是通過法治教育促進青少年自身發(fā)展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實現(xiàn)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與青少年自身的全面發(fā)展相統(tǒng)一。
大學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和辨析能力逐漸形成和發(fā)展,但還不是很充分。部分大學生缺乏對錯誤法治觀念的正確認知,法治信念感還有待增強。因此,大學階段可以通過《思想道德與法治》等思政課程,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tǒng)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通過理論課堂的集中學習,幫助學生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內涵,堅定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認同;通過實踐課堂的生動踐行,幫助學生真正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完善社會主義法治知識、健全法治意識、培養(yǎng)法治思維、發(fā)展法治行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叛逆心理較重,容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有機融入高中政治課堂,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與義務相統(tǒng)一的理念,具備能夠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的能力。高中階段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應該重點引導學生正確辨析社會上的法治現(xiàn)象,自覺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初中階段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階段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應當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主,與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行有效融合,將教材中蘊含的法治知識提煉,將學生生活實際與法治課堂聯(lián)系起來,學生在汲取法治知識的同時能夠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用所學的法治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法治常識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初中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能力,引導初中生客觀認識社會生活中的違法行為,強化他們的知法、懂法、守法意識。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還不夠完善,對抽象的法律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這一階段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主要是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守法意識和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小學思政課堂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為了給孩子們內心播下“法治”的種子,讓小學生在法治培育的“幼苗期”就確立正確的成長方向,為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打下堅實的基礎。
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堂,需要思政課教師充分發(fā)揮能動作用,以各學段思政課教材為基礎,根據大中小學各階段的學情,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思政課堂的教學內容。因此,要求思政課教師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學懂弄通,并能夠通過思政課堂精準地向學生傳授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深遠意義。
大學階段思政課主要開展的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性學習。這一階段的學生思想活躍、思維發(fā)散度高,同時又比較依賴網絡,受網絡影響大,學習的自主性比較高。因此,大學思政課堂要通過案例教學、合作探究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引導大學生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與社會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認識和分析當前法治中國建設所面臨的問題,探究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基礎及科學內涵,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從而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法治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高中階段思政課開展的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常識性學習。這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逐漸成熟,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極具創(chuàng)造力,但在分析問題的角度上還不夠全面,辨析能力還有待完善。高中階段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應該依據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在初中階段法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基礎上,拓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教學內容,更加側重引導學生對法治知識所蘊含意義的認識,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初中階段思政課主要開展的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體驗性學習。這一階段的學生求知欲旺盛,不愿墨守成規(guī),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因此必須注重教學內容的鮮活性,更要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互動、思辨。可以通過舉辦普法主題教育升旗儀式、組織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校園”主題班會等活動,使學生在體驗和參與中提升法治意識、增強個人的法治情操,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小學階段思政課主要是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啟蒙性學習。小學生處于成長的非常時期,對社會現(xiàn)象開始逐漸關注,但是理解能力有限,對抽象的習近平法治思想觀念難以理解和吸收。因此,這一階段主要是幫助小學生獲得基礎性的法治常識性知識。小學法治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有機地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如開展“認識國旗與國徽”主題班會等,使小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感受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堂,需要思政課教師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結合各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打造形式多樣、體驗豐富的法治教學活動,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堂活動外,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對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法治課堂更加具有吸引力。
大學生的思想呈現(xiàn)多元化和成熟化特點,易接受各種外界信息,容易受到網絡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大學課堂,更要注重引導大學生對法律本質問題的思考,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法治現(xiàn)象的充分調研,打造線下線上學習相結合的新模式,多組織習近平法治思想課堂討論、專題講座、普法宣傳等活動,多渠道激發(fā)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大學生樹立法治信仰、鍛煉法治實踐能力。高中生對社會法治現(xiàn)象的辨析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在相關法治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與現(xiàn)實生活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以提升高中生將所學的法治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的實踐能力為主,結合教材展開法治教學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的法律案例、社會熱點問題,幫助學生把握好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增強他們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價值認同。初中生雖然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但對抽象的法治概念的把握還存在一些困難。因此,在法治教育方法的選擇上要考慮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采用生活化、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如通過制作法治海報、舉辦模擬法庭活動、組織法治主題演講等進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學,不斷加深初中生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體驗式認識。小學生的思維傾向于直觀形象,對于知識概念的理解停留在機械記憶的程度,并不能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內在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學習特點,通過觀看與習近平法治思想相關的小視頻、組織相關的講故事比賽等,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與小學生喜愛的課堂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感受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熏陶,在內心真正埋下社會主義法治的種子。
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堂,必須要從各學段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成長規(guī)律出發(fā),立足于法治教育的內在特征與基本規(guī)律,處理好不同學段法治教學內容的前后銜接關系,保證大中小學培養(yǎng)目標的一致性、內容的連續(xù)性和上升性以及教學方法的層次性,充分發(fā)揮好思政課在大中小學立德樹人和法治教育中的獨特價值和關鍵功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