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冬雁 梁世威
【摘要】本文論述高職院校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和現(xiàn)實問題,以廣西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提出高職院校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加強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頂層設計、創(chuàng)造條件合力助推新晉青年思政課教師成長、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促進思政課教師高水平發(fā)展、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管理制度。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政課 教師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27-0031-04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對高等職業(yè)教育愈加重視,并要求高校努力推進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本文以廣西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對照《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和《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培養(yǎng)規(guī)劃(2019—2023年)》等文件要求,從加強頂層設計、關注新晉青年教師提升、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建立健全教師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加強新時代高職院校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高職院校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與現(xiàn)實問題
(一)重要意義
高職學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后備力量,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高職院校應該對主要承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政課教師進行思想修養(yǎng)、師德師風、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等方面的教育培訓,使其做到思想政治要強、愛國愛黨愛學生的情懷要深、理論思維要新、社會閱歷和教學實踐視野要廣、教書育人組織紀律要嚴、日常行為和人格品行要正。高職院校組建高水平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學校思政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均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為思政課教師對大學生正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和法治觀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大學生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具有直接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在引導大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歷史變革、歷史成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時代堅持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提升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內外發(fā)展形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的區(qū)別,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傊?,進行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學校整體思政教育工作質量的重要保證。
(二)現(xiàn)實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面臨著一些突出的現(xiàn)實問題。
1.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欠合理
當前,高職院校通常是成批次引進思政課教師,其中青年教師占了很大比例,許多老教師退休之后,思政課教師隊伍出現(xiàn)老中青教師難以銜接的現(xiàn)象,導致思政教師隊伍出現(xiàn)年齡結構、職稱梯度不合理等問題。首先,新晉青年教師比例較高。以廣西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全體思政課教師24人,其中只有2人是年近60歲的老教師,其余22人均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教師,以“90后”居多,這表明學校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呈現(xiàn)以青年教師為主的年齡結構特點。青年教師在政治素養(yǎng)和思政課教學基本功方面相對欠缺,但因缺乏中老年教師“傳、幫、帶”,難以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其次,高級職稱思政課教師比例偏低。目前,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師以初級、中級職稱居多,部分新入職教師甚至沒有職稱,造成教師職稱梯度不合理的問題。以廣西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思政課教師隊伍里高級職稱占比較低,缺乏高級職稱骨干教師,這不利于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此外,中青年教師日常教學任務重,潛心從事學術和科研時間非常有限,如果缺乏老教師的針對性指導,他們很難快速成長??梢姡呗氃盒K颊處熉毞Q梯度不合理的問題,阻礙了高水平思政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利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2.思政課教師隊伍缺乏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由于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欠合理,新晉、新聘青年教師占比較高,導致思政課教師隊伍缺乏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難以推動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獲得成效。首先體現(xiàn)在新晉教師缺乏一線教學經(jīng)驗。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專職思政課教師人數(shù)不足,師資配比達不到1∶350的標準要求,難以滿足日常的思政課教學需求。新形勢下,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有關思政課教師配比的文件精神,高職院校引進了很多“新鮮血液”,為思政課教學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但是,很多新入職的思政課教師是畢業(yè)不久的大學生,或者是有多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jīng)驗的輔導員,他們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與思政工作經(jīng)驗,但缺乏豐富的一線教學經(jīng)驗,在日常思政課教學中不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難以迅速有效地將教材體系轉化成課堂教學體系,這不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其次體現(xiàn)在新聘教師專業(yè)關聯(lián)度較小。當前,相當一部分高校原有思政課教師人數(shù)不足,急需新聘一批專職的思政課教師。高職院校因受學校的發(fā)展平臺、福利待遇等條件的限制,較難聘用到高學歷、科研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的思政課教師。部分高職院校為了及時解決思政課教師不足的問題,會相應放寬聘用條件。據(jù)筆者了解,在學歷條件上,近兩年來有少數(shù)高職院校將思政課教師聘用條件放寬到有五年以上高校工作經(jīng)歷、獲得中級職稱和有相關或相近學科專業(yè)的本科學歷即可。這會直接導致高職院校思政教師隊伍專業(yè)背景不一,影響教師之間的交流研討和共同進步,也不利于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3.不合格思政課教師退出機制不健全
根據(jù)《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高校選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實行不合格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退出機制。目前,高校發(fā)現(xiàn)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思想不夠端正、行為偏離師德師風及教學紀律要求時,大多是對照本校工作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教學管理工作規(guī)范、思政課教師“六要”新要求和《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等文件要求進行處理,尚未建立健全不合格思政課教師退出機制,這不利于及時清退不合格的思政教師。
二、高職院校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
高職院校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而龐大的工程,需要學校各方力量合力推進。同時,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尤其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和教學條件等方面建立健全保障機制,由此增強思政課教師的歸屬感與成就感,激發(fā)思政課教師的工作熱情與潛在能力,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及思政課教學改革。
(一)加強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頂層設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要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學校加強頂層設計,從統(tǒng)籌的角度為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切實有效的組織保障。以廣西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學校的黨政領導班子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高度重視,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獨立設置二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直屬學校黨委領導,負責全校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及管理的工作。
首先,優(yōu)化教師隊伍結構。面對思政課教師隊伍現(xiàn)存的年齡斷層、職稱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先從本校黨政干部、優(yōu)秀輔導員當中遴選適合的人員,轉為思政課教師,充實思政課教師隊伍。此外,通過公招的方式從校外引進高職稱、高學歷的人才充實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并從工資待遇、個人發(fā)展等方面穩(wěn)定思政課教師隊伍。目前,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已按國家標準配備專職思政課教師24名,符合教育部提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師生配比要求。
其次,學校黨委有效貫徹落實工作制度。學校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領導干部上臺授課的制度,主要以專題講座、主題黨課等形式,融合形勢與政策課程、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四史”教育等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的宣講。例如,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每個學期均講授4學時的專題思政課,其他學校領導分別講授2學時的專題思政課。學校領導帶頭走進思政課堂,加強和一線教師的對話交流,了解思政課日常上課情況,有利于將黨委委員聽課制度落到實處。學校領導還堅持每個學期深入思政課堂聽課1—2次,做到高職院校開設的3門思政課聽課全覆蓋;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在日常思政課教師會議及聽課交流中,深入了解思政課改、思政教改與師資隊伍建設等實際問題,并予以及時解決。此外,學校每年還邀請主管單位領導或者校外專家進校,以專題形式為師生講授思想政治教育課暨專題黨課。
再次,設置思政課專項經(jīng)費為教師隊伍建設保駕護航。學校黨委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將思政課專項經(jīng)費單列預算,按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標準提取專項經(jīng)費用于思政課建設。其中,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經(jīng)費占比60%以上,主要用于鼓勵和支持思政課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交流、研討等活動,以及思政課程的資源庫建設、教學改革、教科研比賽、社會實踐研修等支出。思政專項經(jīng)費單列,專款專用,能為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師資隊伍建設保駕護航。此外,為了激發(fā)思政課教師的工作熱情,學校每月給每位思政課教師足額發(fā)放2 000元崗位績效專項津貼;在部門年底績效考核時,馬克思主義學院針對思政課教師年度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教學比賽成果等進行量化并相應地發(fā)放獎勵性績效工資。
最后,單列職稱評審條件助推教師職稱晉升。面對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思政課教師高級職稱比例偏低的瓶頸問題,學校已將思政課教師職稱評審條件單列,逐步解決思政課教師職稱隊伍梯度不合理的問題。例如,在職稱評審工作中,鼓勵符合條件的思政課教師積極申報職稱晉升的評審,設定專門的思政課教師職稱晉升指標且不挪作他用,確保思政課教師專業(yè)技術同級崗位比例不低于學校重點學科同級崗位設置的平均水平。在職稱評審條件方面,從助教到講師再到副教授、教授,學校職稱文件均明確針對思政課教師單列條件,結合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科研、教學比賽等具體情況設置具體的評審標準和要求。學校從職稱評審政策上支持和鼓勵思政課教師努力提升教學、科研等各方面的能力,能為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保障。
(二)創(chuàng)造條件合力助推新晉青年思政課教師成長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統(tǒng)一”要求,高職院校應努力搭建平臺和創(chuàng)造機會加強教師培訓,尤其針對新晉、新聘青年教師,更要給予高度關注,創(chuàng)造條件合力助推其綜合能力提升,為建設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打牢人才基礎。
首先,開展新晉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行動。組織新晉思政課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活動、集群結對共建活動;定期組織思政課教師開展集體研討活動,至少每周定期研討一次,形成老教師對新教師“傳、幫、帶”的良好局面;聘請區(qū)內外富有經(jīng)驗和影響力的思政專家進校園開展講座,針對青年教師需要提升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進行較具針對性的專題輔導,幫助新晉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集體備課機制,開展“一人一課”活動,通過備課、磨課、賽課推進教師之間優(yōu)質資源互享互鑒,重點突出特色亮點做法、經(jīng)驗交流等模塊內容,推動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由此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其次,選派中青年思政課骨干教師外出培訓學習。馬克思主義學院要制訂年度培訓計劃,選派教師參加每年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廳等上級主管部門開展的相關培訓,逐漸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拓寬教師的教學視野。
最后,創(chuàng)建思政課教師“導師制”,提升青年教師教研綜合能力。綜合考慮骨干教師、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背景、思想品德水平、家庭狀況以及學歷背景等因素,遴選出若干導師對新晉青年教師進行業(yè)務指導。例如,導師從教學設計、教學能力、教學態(tài)度、比賽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指導新晉青年教師,使其教育教學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從而促進思政課教師隊伍高水平建設。
(三)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促進思政課教師高水平發(fā)展
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廣西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不斷提升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的素質能力,領導干部率先垂范,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情化人,切實引領思政課教師在教學、科研等工作中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思政課教師做到“六要”,不斷助力教師成長。
首先,以黨建領航思政課教師理論素養(yǎng)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以黨建工作為引領,通過支部開展活動,激勵黨員教師率先垂范,積極投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當中。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定期開展“三會一課”活動,支委成員和黨小組組長作為主干力量講授專題黨課,組織黨員教師持續(xù)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同時面向全體在校生組織開展“四史”知識學習競賽,評選出60名獲獎者,并給學生頒發(fā)榮譽證書,激發(fā)學生持續(xù)深入學習“四史”知識的積極性。
其次,黨政教研一體化建設助推思政課教師綜合能力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將黨建、行政、教學、科研等工作有機結合,帶動部門黨政教研一體化建設。將黨小組建在教學團隊中,以理論學習為抓手,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拓寬思政課教師服務學生教育的渠道,鼓勵和支持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的思政課教師協(xié)助開展學生心理輔導工作,增強思政課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鼓勵思政課教師到其他二級學院擔任兼職輔導員,參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支持具有法律專業(yè)基礎的思政課教師參與社會法律咨詢服務,發(fā)揮思政課教師專業(yè)優(yōu)勢。此外,建立學校思政課專職教師與專業(yè)教師結對教研制度,每名思政課教師聯(lián)系1—2個專業(yè),參與該專業(yè)的課程思政教研活動,與專業(yè)教師共同研討教案、制作課件,以及開展說課、評課等教學活動,推進黨政教研一體化建設,推動思政課教師綜合能力不斷提升。
(四)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管理制度
針對目前存在的思政課教師管理機制不完善,尤其是日常管理不嚴、不合格教師退出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高職院校要積極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管理制度。
首先,針對思政課教師建立日常管理制度。高職院校專職思政課教師通常歸屬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馬克思主義學院要按學校及學院具體要求對思政課教師開展日常管理與考核工作,主要對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出勤情況、參賽情況、培訓情況、學期總結等進行考勤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列入教師年度考評的重要參考范圍。
其次,建立不合格思政課教師退出機制。學校根據(jù)考核考評情況,每年對專職思政課教師實行動態(tài)認定制。通常有如下情形的,不再認定為專職思政課教師:一是違背政治紀律、課堂紀律,出現(xiàn)教學事故以及受到校級及以上黨政紀律處分;二是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師德考核不合格;三是在思政課教學活動中、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工作中或其他場合有損害學校黨委及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決策的言行;四是通過課堂、網(wǎng)絡渠道及其他渠道發(fā)表錯誤觀點,或公開散布、傳播損害國家、學校、學院形象的思想和言論;五是不能遵紀守法和執(zhí)行學院的規(guī)章制度和決議,思想品德和職業(yè)道德較差;六是工作拖拉扯皮,事業(yè)心和責任感不強,不能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年度內曠工、曠課或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xù)10天,或全年累計曠工15天以上;七是在年度考核和評優(yōu)評先活動中有拉票行為,年度考核為不合格或連續(xù)三年考核為基本合格等次;八是存在學術不端等不良行為;九是受到刑事處罰或被依法列為失信人員;十是不能勝任思政課教學,自愿退出的。針對存在上述情況的思政課教師,由學校人事部門會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確認,令其退出專職思政課教師隊伍和教育部全國專職思政課教師隊伍信息庫,以保證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純潔性。
高職院校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礎與保障。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高職院校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以及提出高職院校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希望能為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一些參考,為共同推進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fā)展、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培養(yǎng)合格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亞飛.地方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nóng)村經(jīng)濟與科技,2018(24).
注:本文系廣西區(qū)域財經(jīng)素養(yǎng)教育課題“高職院校教師的財經(jīng)素養(yǎng)教育能力研究與實踐——以廣西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2020CJSYB0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古冬雁(1981— ),廣西賀州人,2008級廣西師范學院在職研究生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生,廣西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黨建;梁世威(1985— ),通訊作者,廣西靈山人,在職研究生學歷,廣西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