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礙跑對學生身體協(xié)調能力、下肢力量及身體柔韌有較高的要求。在障礙跑練習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突破障礙形成的束縛,激勵學生要有挑戰(zhàn)障礙的勇氣,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效實施教學。筆者以《田徑——跨欄跑》教學為例,運用軟式跨欄架開展教學,與大家分享解決學生學練障礙的對策。
問題:在學習跨欄跑技術時,部分學生因自身力量以及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不足,產生恐懼心理,不敢做動作,信心不足,形成“我不行”的心理暗示。
對策:首先,教師要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練的興趣。如,在熱身活動時,將軟式跨欄架擺成不同的圖形,通過移重心、擺腿越欄架等方式設計游戲比賽,讓學生多接觸器材,活躍課堂氣氛;其次,依據(jù)學情降低標準,實現(xiàn)“跳一跳能摘桃”。在初學階段,降低欄架到最低位置,隨課時的推進適當調整高度,欄數(shù)從一個欄開始,逐漸增加,欄間距設置在6~8m,避免學生因體力不支造成恐懼;最后,尋找契機,引導學生從“我不行”轉變成“我能行”,如,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縱深跳躍有很大興趣,于是設計了“縱深跳躍挑戰(zhàn)賽”,設置不同高度的欄架供不同層次的學生挑戰(zhàn),給予積極挑戰(zhàn)和進步的學生表揚和肯定。通過挑戰(zhàn)賽既能強化力量素質練習,又能提升成功的信心,為“學會”奠定基礎。
問題:在跨欄跑教學中,基礎較差的學生,在練習中會因腿部碰到欄架而產生畏懼情緒,導致不敢快速、舒展地做動作,對于完整技術動作也難以掌握。
對策:提前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跨欄跑專項練習時,根據(jù)軟式欄架的彈性和可拆性的特點,把跨欄架的一側橫桿拆下,保留另一側,在中間位置進行練習。這樣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減少了心理障礙,在大幅度、快速地完成動作時能夠減輕心理壓力,有利于對跨欄技術的學習和掌握。在完整動作練習時,為解決基礎較差的學生起跨腿的“打欄”問題,可將起跨腿一側欄架的高度適當降低,有針對性地讓其體驗動作方法,獲取動作感知,有效幫助學生解決跨欄技術和心理壓力的問題。
問題:跨欄跑練習時,除學優(yōu)生動作規(guī)范、積極性較高外,大部分學生在練習時存在“跳欄”問題,教師雖反復強調技術要點,但學生動作難以規(guī)范。
對策:解決“跳欄”問題,可以設計“鉆圈”的比賽。練習方法如下:2名學生1組,將跨欄架對墻放置,在起跨點位置放一個直徑30cm的圓圈,1名學生手持呼啦圈放置于墻上(呼啦圈最低處與跨欄架齊平)。比賽時,另1名學生從起點出發(fā)后,快速踏在地上的圓圈內,擺動腿抬腿,蹬伸小腿在墻上,身體重心超過呼啦圈中點,形成“鉆”的動作,單位時間內比誰的“鉆圈”次數(shù)多。在進行“鉆圈”練習時,學生可依據(jù)自身身高和運動能力選擇不同大小的呼啦圈和高度,以強化擺動腿積極前擺和重心下壓的技術動作。通過針對性地解決技術難點、增強游戲化的練習環(huán)節(jié)、增加練習的趣味性,不僅改變了技術動作掌握不佳的問題,還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比賽,提升學練效果。
問題:在日常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的評價方法往往單一、籠統(tǒng)。如,“今天××組很努力,出色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大部分同學完成任務,余下的同學繼續(xù)努力”,或只單純地評價哪名學生動作做得好等,這樣的評價忽視了激勵性和全面性,容易造成基礎較差的學生產生再怎么努力也達不到優(yōu)秀標準的心理,從而逐漸失去了練習的動力。
對策:評價是教學過程的一部分,也是對學生練習的一種指導。教師及時、富有針對性的評價可以使學練氛圍更加濃厚,使練習效果加倍。如,在跨欄跑動作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點評擺動腿動作好的學生,既是對該學生努力練習的一種肯定,又是對全班其他學生跨欄動作練習的一種引導和激勵;對跨欄動作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積極的評價,不僅可以激勵該學生樹立學習進步的信心,還可以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智慧體育的技術特點對提升體育教育教學評價有著積極的輔助作用。如,在跨欄跑課中,筆者運用智慧體育實時監(jiān)測學生運動心率,精準計算運動負荷,有效分析課堂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安排是否合理,針對因運動能力差而導致運動量不足的學生,筆者采用增加練習次數(shù)、增加體能練習等方式加大學生的運動量,實現(xiàn)運動量的自我監(jiān)督,促進其主動練習。